第十九章 追上的蔡旭

字數:3154   加入書籤

A+A-


    “倒是如今各地兄弟們的情況不知怎麽樣了?”鄧茂問道。

    “局勢還很好,我三天前才收到過一次消息,雖然有唐州的告密,但朝廷的應對還是遲鈍了,各地官府的反應也很慢,所以當我們席卷天下的時候,借著之前埋下的暗子,很多地方直接就輕鬆拿下。”

    “尤其是我們重點布置的北方大州,教主親自負責的冀州,和張牛角負責的並州都和我們在幽州的情況差不多,都已經形成了席卷之事。”

    “倒是因為馬師兄的慘死,洛陽那邊的事情已經徹底失敗了,導致我們在南方那裏的布置出現了群龍無首的局麵,張曼成和波才兩人現在是分立先頂了上去,張曼成負責荊襄之地,波才負責中原袞州之地的黃巾大業,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具體是什麽情況。”程誌遠有些擔心的說道。

    “張曼成和波才師兄也都是有大才的人,相信就算是沒有了馬元義師兄在,也不會出什麽大差錯的。”鄧茂安慰的說道。

    “唉,也隻能希望如此了,如今我們隻能盡快打通和冀州的聯係,與教主大軍連成一片,借著大漢十三州全都是黃巾起義的大聲勢,集合北方所有力量說不定就能集合兵力一舉拿下洛陽了,隻要拿下洛陽黃庭就是天下大定,黃天再造人世的時代。”程誌遠既憧憬又緊張的說道。

    “嗯。”鄧茂同樣憧憬的說道。

    “與此同時,在離良鄉縣城足有三四裏遠的一處小土坡後麵,有幾個人影正趴在樹影之後眺望著遠處城門下的那一大片攢動黃雲。

    “總算是趕上了?”遠遠的窺視著黃巾軍大部隊安營紮寨的蔡旭鬆了口氣的說道。

    三天前從從遼西郡出發,一路上日夜兼程,歇馬不歇人的趕路下,才在短短三天內穿過了右北平郡、漁陽郡、廣陽郡來到了已經是地處涿郡治理範圍內邊緣的良鄉縣城之外。

    一路上日夜兼程的拚命趕路,就算是親衛營的普通士卒都疲憊不堪了,更別說是蔡旭了,這次他真是可謂什麽吃盡了苦頭,要不是有著係統在,可以在每晚短暫的休息時間內花費一點能量值就能恢複他身體最健康的狀態,蔡旭恐怕還真不一定能堅持下來。

    好在現在終於追上了,再繼續下去,雖然身體能支撐,但蔡旭也不能確定自己的意誌是不是還能支撐了。

    遠遠的打量了一眼遠處密密麻麻的黃巾士卒,蔡旭轉頭對身邊的鐵牛和王柱說道:“走,我們回營地好好休息一天。”

    “是,主公。”聽到蔡旭的話,鐵牛和王柱也是心中一喜的低聲說道。

    這三天來,每天都是日夜兼程的拚命趕路,連晚上的休息時間都被壓縮在了兩個時辰內,如今是連胯下的軍馬都已經有些承受不住了,更別說是人了。

    蔡旭還有係統幫忙,親衛營的人就隻能靠自己抗了,因此實際上最多再有一天,鐵牛和王柱也不得不告訴蔡旭必須停下休息的情況了。

    否則就算人還能拚命支撐,馬也會廢掉的。

    吩咐完後,蔡旭就帶著鐵牛和王柱兩人走下了小土坡,騎上疲憊的軍馬往臨時營地緩步騎了回去。

    一刻鍾後,三人回到了一座小密林之中,與林中休整的伍佰騎兵匯合了起來。

    在放出巡視安全的雄鷹和斥候後,蔡旭等人就在天空中時而呼嘯的鷹叫下,裹著皮革沉沉的誰了過去。

    在草原上,有些部落之中時常會有訓鷹人斥候存在,他們通過從小培養雛鷹使其成為一種類似的寵物,等到這種馴服後的雄鷹長大之後不光可以用來傳信,更重要的是飛在高空中的它們一旦幫主人盯上了那個獵物,在茫茫草原上就意味著這個獵物再也無法離開它的視線了也自然無法再逃脫它主人的追殺了。

    因此對於草原部落來說,馴化了的雄鷹是他們最好的斥候和警衛,白天的時候沒有任何部隊能逃脫雄鷹的追蹤和巡視。

    當然這種好東西肯定不是蔡旭這個一個月前還是乞丐的家夥能搞出來的,它是王柱培養的,作為世代都在北地打獵謀生的王柱,在他祖父輩的時候,就不知怎麽得從胡人部落那裏學來了這種訓鷹之法,到王柱著代人已經是第三代了。

    從王柱祖父開始,王家每代人都是依靠馴養的雄鷹輔助打獵的,也因此隻能算是比尋常人強出一線的王柱才能成為當地有名的大獵戶,有了雄鷹的幫助,哪怕是在樹林之中,也很少有什麽是能逃脫王柱的追捕的。

    畢竟在北地的環境下就算是密林也不會是和南方那種林中見不到太陽的那種程度,最多隻是樹多一些罷了。

    而等到王柱死心投靠蔡旭之後,這種原本作為傳家的家傳技能,自然也就被他貢獻給了蔡旭。

    為蔡旭日後培養更多的訓鷹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他能成為親衛營副統領的重要原因,此時天空中巡視翱翔的就是王柱本人早先已經馴養成功了的雄鷹。

    隨後五天,天空上有著雄鷹的窺視,加上程誌遠也沒有朝身後撒上斥候,因此蔡旭得以緊緊的跟在五萬黃巾軍的身後一起慢慢的朝著涿郡緩緩進發了過去。

    是真正的慢慢進發,一天行軍也就三十裏左右的樣子。

    程誌遠雖然心裏也希望盡快趕到涿郡,好拿下這個阻擋在他去冀州路線上最後一個阻擋的郡縣。

    但俗話說,人一過萬,人山人海,五萬黃巾大軍,其中一半是老弱,剩下的一半也大多都是普通的青壯平民,真正的精銳也不過是他以從冀州帶過來的黃巾精銳收編了強盜土匪後編練出的三千黃巾卒而已。

    這種情況下,那是他說快就能快起來的,一個出錯,搞不好就成亂民了。

    而且在這裏說一下,日行軍三十裏其實已經並不慢了,古代軍隊步兵行軍的正常路程,就是二十五裏到三十裏左右的距離,隻有急行軍才能超過這個距離,一般也就多出個十來裏距離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