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世家之患
字數:3026 加入書籤
龍行聽後,笑道:“恭喜恭喜,楊兄,既然你和公主殿下都快要成親了,也該收收心思了,公主殿下都是為了你好。”
你說什麽?”楊曉榮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龍行,他想不到自己請來說情的人竟然隻因為他和燕雲公主快成親了就‘叛變’了。
龍行拍了拍楊曉榮的肩頭,一臉嚴肅的道:“楊兄,其實公主殿下也是為了你好。如今神都風雲變幻,你作為楊家嫡長子,理應小心,該明白的還是要明白的。”
你年紀比我還小呢……”楊曉榮嘀咕道。
一旁的燕雲公主一臉正色的對楊曉榮道:“龍將軍雖然年紀比你小,但看的比你更加通透,如今的神都局勢已經到了難以預測的地步,你作為楊家的嫡長子,就應該去接觸這些才是。
你應該比誰都明白。”
唉。”楊曉榮喟然長歎一聲後,雙目卻頓時清明了起來,笑著搖了搖頭道:“你們都這麽說了,我還能怎麽辦呢,如今的神都局勢,已經不在我們的控製之中了,隻能看這次朝會如何了。”
龍行嘴角微微掀起一抹笑容,這才是真正的楊曉榮啊,也是真正的楊家大少,雖風流,卻有著大智慧,從真正接觸楊曉榮時,他就察覺到了,一個文武雙全且可以令燕雲公主這樣一個女子心係者,又怎麽會是一個不明白的人呢。
不出意外,馬府會首當其衝,馬牧應該保不住了。”楊曉榮看著神都城正中的皇宮方向,神色凝重,道:“蘇漫夜應該隻是推波助瀾而已,真正想除掉馬府的應該是公冶家。”
燕雲公主精致的臉頰上冷笑連連,道:“隱藏了這麽多年,真是憋壞了他們,這些世家果然是我大唐的大患,曆經太宗和天後以及玄宗打壓依舊可以煥發出如此之強的力量,早應該滅了這些世家才是,便不會有如此後果。”
咳咳。”楊曉榮一臉尷尬的假裝咳嗽了兩聲,他就是出生於楊家,雖不屬於十世家之列,但其底蘊依舊強勁,無人可小視。
世家之患其實一直也都是大唐最大的心患,且不說有蘇家這樣一個千年世家占據一整個秋山府為己有,其餘的世家則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說起來也是大唐將這些世家帶起來的,太祖造反成功正是因為背後有這些世家的頂力相助,在大唐立國之後,除卻一些武將外,文官有三成都是世家之人!而接受前朝官員就有四成,也就是留給大唐士子為官的位置隻有三成了。
世家的力量也因為這三成的官位而大增,幾乎成了朝中一霸!
後太宗登基,意識到了世家的力量過於強盛,便開始打壓,官位盡可能給予有能力平民士子,而這一打壓也令世家惱火不已,開始對太宗陰奉陽違,甚至當時十大世家中王家想要架空太宗。
可太宗是何人?千古一帝,直接派軍將王家誅殺九族,王家數千人口被屠戮一空,殺到世家膽寒,不過即便如此,世家的力量依舊強大無比,他們在大唐除卻秋山府外十七府固地生根,他們的子弟遍布整個大唐,並非是靠屠戮就可以解決的。
太宗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誅殺王家立威後,便不再屠殺,而是以懷柔的手段去從國策上麵壓製世家,可這一方法也是治標不治本,世家之人何其多,旁支中一旦有才學之人便會被這一世家大力培養,然後送入朝中。
太宗乃愛才之人,也知道這些世家的手段,最後隻能盡力壓製。
世家也為此洋洋得意,千古一帝,依舊拿世家毫無辦法,可世家的好景不長,大唐竟然被一位女子奪得皇位,登基為皇,她就是天後。
天後同樣也是千古一帝的存在,其手段比起太宗,更為狠辣,作為曾經太宗後宮妃嬪的她,深知世家力量之強,手腳之長甚至可以伸進後宮,甚至她登基也是由世家推波助瀾。
可惜世家的確投對了人,卻投隻投對了一半,天後登基後非但沒有反哺世家,而是對世家進行最殘暴的壓製!
天後的統治就是世家的黑暗時代,因為天後是以殺壓製世家,就連蘇家都被天後動過刀,不過蘇家的底蘊過於強悍,連天後都不敢過於逼迫,隻好作罷,可其他世家就沒有這麽幸運了,被天後誅殺九族的世家就有雙手之數!其中甚至有一個十大世家朱家!
當然,最令人可惜的是天後並沒有完成對世家的壓製便駕崩了。
當然,天後死了,大唐李家再次掌控大唐,玄宗登基,世家們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可元氣大傷的世家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玄宗同樣是一名雄才大略的帝王,玄宗很明白太宗和天後兩大千古一帝會如此極力打壓世家。
對世家危害心知肚明的玄宗接過太宗和天後兩代帝王未完成的事,同樣的開始打壓世家,不過玄宗並未學天後以武力去壓製世家,而是選擇太宗的路,以懷柔的手段慢慢消磨世家的力量。
可惜玄宗晚年昏庸,令世家有了喘息的機會,自玄宗之後,大唐也再沒有帝王打壓世家的,甚至還有意的培養世家,五百年過去了,世家經過三大帝王的打壓損失的元氣已經盡數恢複,甚至比起一開始更要強悍!
為了緩解尷尬,楊曉榮看向龍行,雙目中掠過一抹睿色,問道:“龍兄怎麽看?”
龍行淡然一笑道:“世家雖是大患,其實還是跟二十年前的神監詔一事有關,雖然我不知道二十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麽,但是無論什麽,他們都是為了報複二十年前的事。”
提到神監詔後,燕雲公主麵露無奈,苦笑道:“此事說來也和我們皇室有莫大的關係,說起來,應該真正的罪責在於我的父皇。”
嘿嘿。”楊曉榮嘿嘿一笑道:“真別說,我那老丈人的確是大唐難得一見的昏君,我最佩服的還是南宮大都督,這都沒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