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教主歸來,日月當空 下

字數:819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龍王戒 !

    空曠的大殿,粗壯的黑色石柱,正堂供著的大火盆中,火焰獵獵作響。

    拜火教聖者、天使和大祭司三人麵向火盆盤腿而坐,雙手結成火焰形狀,三人臉色都有些慘白,似乎是受了不輕的內傷。

    大殿外,十八位護教力士,各自手持奇形怪狀的兵刃嚴陣以待,生怕那位魔神去而複返。

    良久後,聖者第一個睜開眼睛,長長地呼出一口濁氣,滿臉若有所思,不一會天使開口說道:“沒看出他用的是什麽功夫”

    聖者道:“我曾在書中看到,中華人喜歡將神秘莫測的事物說成是來自西域波斯,殊不知,東方的中國才是當世最神秘的國度。”

    天使道:“據說明教鎮教法寶乾坤大挪移便是源於古老的中國。”

    “太極、易經、五行、八卦,這些古老國度最不容忽視的就是他們日積月累的曆史,以及先賢留下有關天人之道的感悟,修煉到最上層的境界,便是殊途同歸,能從中得到無窮的啟發。”

    大祭司道:“那賈裏玉的功夫當不在明教大聖王之下,何以還要受波斯明教驅使”

    “未必是受明教驅使而來,這種人豈是旁人能驅使得了的”

    聖者說罷,三人一齊陷入沉默,又想起那人一人一劍闖入大殿的情景。

    他從山下而來,一路避開了所有關卡,瞞天過海般出現在大殿門口,當時有幾種考慮,其中最傾向的一點是認為明教透露了消息給他,畢竟明教和拜火教都有在對方安插內奸,能探到山上的布置也不足為奇。

    但當他們看到九位護教力士頃刻間被打倒在地時,就知道此人闖山,並不需要什麽消息,他就背著那把劍一路上山就可以,拜火教沒有能攔住他的關卡。

    最驚心動魄且令三位首領無法忘懷的還是接下來那一戰。

    聖者的拳頭,天使的箭,大祭司的滅心咒,這樣的組合足以應付波斯明教教主和正在閉關的大聖王,但當他們麵對賈裏玉時,卻絕望地發現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最初時的交手,他一招一式還有跡可循,五十招過後,他所有的招式突然消失,整個人變得空空蕩蕩、若有所無,讓他們有種無論如何也攻擊不到他,無論如何要逃不了他的攻擊的恐懼感。

    沒有進攻,沒有防守,沒有招式,和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融為一體,晉入一種很玄妙的狀態,依循著某種天地法理隨意揮灑。

    天使的箭氣莫名其妙地射中大祭司,聖者的拳頭詭異地擊中天使的肩膀,大祭司的吟唱突然對聖者和天使也起了作用。

    那是三人有史以來遇到的最詭異、最可怕、最不可思議的一戰

    “撤回對明教的一切戰爭,三年內不許開戰”

    他猶如宣示神諭般地說出這句話,三人聽了之後,心中升起一種膜拜遵令的感覺,生不起任何抵抗的情緒。

    三人聯手被如此輕易地壓製,想來也沒什麽好抵抗的了。

    然後他伸出手拍了三人各一掌,三人就此重傷,但說不上來為什麽,他們竟然有種解脫的感覺。

    他抬頭看了那火盆一會,飄然而去。

    “或許他已經躍過那道門檻,進入了某種我們尚未知曉的境界。”

    有時候“尚未知曉”反而能夠讓人心中釋然。

    賈裏玉現在也正在跟楊玄琴探討那一戰。

    “這是第一次有這種拳腳無礙的感覺,之前隱隱感到這種玄之又玄的境界,但手腳不夠靈活,總是慢一步兩步。”賈裏玉回憶起那種突然通神的狀態,心中也非常驚喜。

    “我想,這才是你決定留下來的真正原因,你感覺到了這種機會,所以先去明教聖山,再履拜火教大殿,所謂機不可失,回到中原已無這樣的對手,便是有,也不需賈大教主出手。”

    賈裏玉點頭認可了這種判斷,其實不論是明教風雲月三使、還是幾位法王抑或是教主艾麗婭及拜火教三首領,便是將他們放在中原武林,個個也絕對是一流的好手,別的不說,這個世上能將乾坤大挪移練到第四層的就沒有幾個人。

    因此,隻有接二連三的麵對他們,才能在這種動靜之間尋找那縷妙義。

    回到中原後,楊玄琴返回古墓,趙敏回到汝陽王府,黛綺絲和小昭隨賈裏玉去了光明頂。

    教主歸來,又帶回紫衫龍王,明教上下自是歡欣鼓舞,待賈裏玉取出聖火令,又是一番震動。

    “從從今而後,我中原明教與波斯明教再無總屬關係,此事我已向波斯明教教主言明。”

    一幹教眾聞言,歡聲雷動,楊逍和範遙明教首領更是鄭重起身行禮,雖說之前的從屬關係名不副實,但教主敢單槍匹馬去波斯總壇講明此事,意義非同小可。

    歡慶之後,楊逍開始匯報明教起義諸事,總體大勢進展順利,全國義軍勢如破竹,元軍土崩瓦解,元朝滅亡不過是時間問題,但隨著明教義軍聲勢的壯大,各種潛在的隱患也開始慢慢浮現。

    “除我明教一派義軍,另有三支義軍聲勢浩大,其中又以江浙一帶張九四的“鹽軍”勢力最盛,儼然有和我明教義軍分庭抗爭之勢。”

    賈裏玉自然知道張九四,曆史上的張九四原本是富甲一方的鹽商,因受不了元朝欺壓,與三位弟弟率手下鹽丁起事反元。

    作為元末的義軍領袖,張九四堪稱滅元的一位蓋世功臣,當時便有“陳友諒最桀,張九四最富”的說法。

    不過這個世界陳友諒已被收服,張九四的情況恐怕也有變化。

    “鹽軍現在是什麽情況”賈裏玉問。

    “兵強將廣,實力雄厚。而且不知道他從哪裏訪來十八位扁擔將軍,個個身懷絕技,武功高強。”楊逍說這席話時,語氣頗為憂慮。

    即便不用明說,眾人心中也十分清楚,明教誌在天下,要推賈裏玉做那至尊之位,因此元朝固然是障礙,其他義軍合何嚐不是麻煩

    趕走韃子後,接下來便是內鬥,可以預料的結局。

    事到如今,賈裏玉也不會說什麽推卻的話,如今明教義軍以他為首,那些征戰四方的猛將,包括朱元璋、陳友諒、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無不在心中認定他是未來至尊,這時說退,太損士氣,而且他本身對開朝立代也很好奇,隻要白龍允許,他不介意做一次皇帝,就當是一次很奇特的經曆,反正是白龍的遊戲。

    沉吟片刻後,道:“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諸位覺得單憑某一路義軍當真能將韃子趕回草原”

    眾人沉默,片刻後,彭瑩玉接道:“恐怕做不到,除非各路義軍組成盟軍,選出一位盟主,合力一處,才有成功的機會,不然各自掣肘,人人想做漁翁,想坐山觀虎鬥,反而都難以盡全力。”

    眾人點頭稱是,楊逍道:“放眼天下,這盟主之位除了教主,還有誰能擔任不如就由我明教出麵號召群雄,提出建立盟軍一事,屆時推選教主為盟主便順理成章。”

    周顛道:“如果有人反對,便以江湖規矩,拳腳上定輸贏。”

    “不比拳腳比智謀,咱教主也一樣拔得頭籌。”

    賈裏玉微笑著聽眾人議論,並不發表看法,眾人說完,這才齊齊看向賈裏玉,不論如何,此事首先要得教主首肯。

    “大夥認了我為盟主,未必會聽我的號令。”賈裏玉似笑非笑地說了一句,頓了頓道:“到時候兵發中原,誰人為先鋒,誰人殿後,正麵交鋒時,如何調度各軍,聯盟攻元的想法是很好的,但實現起來問題重重。”

    講到這裏,眾人終於隱隱猜到教主的意思,心中不禁震動,看著教主,不知如何接話。

    賈裏玉也不再賣關子,挑明道:“若想毫無後顧之憂的與元兵決戰,須先定江南。”

    盡管猜到這個結果,但聽到教主親口說出“先定江南”四個字,還是有種醍醐灌頂之感,他們久居江湖,講究快意恩仇,情義深重,光明磊落,並不知道廟堂之爭的凶惡與詭詐。

    當賈裏玉說出“先定江南”的時候,他們可以明顯地察覺到心中對教主的那份親近,變成了敬畏。

    江湖人的快意恩仇、殺伐決斷在麵對政權更替的腥風血雨時,反而顯得有些拖遝了,這是心理上的局限,倒也沒法強求,不過兩者之間有其共通之處,能夠一點即通。

    殷天正猶豫著問道:“教主的意思是要與鹽軍開戰”

    “能不用開戰是最好,不夠此事倒也不用急,等江南局勢明朗,或許不用我們動手,他們就已按捺不住。”

    殷天正點點頭,他對這些事情實在不甚了解。

    賈裏玉隨口問:“朱元璋部現在在什麽地方”

    楊逍道:“鹽軍在江南對元軍發起猛攻,洪水旗在攻打集慶。”

    賈裏玉點點頭,道:“朱壇主眼光不錯,集慶是江南重鎮,一旦拿下,便可作為大本營,我明日就去集慶,範右使隨我同去。”

    範遙起身道:“是。”

    賈裏玉又看向韋一笑,道:“還要煩請蝠王替我送一封信給張副教主。”

    韋一笑起身:“是。”

    “楊左使,總壇仍由你和彭大師坐鎮。”

    楊逍和彭瑩玉起身應是。

    當晚賈裏玉去了朱九真那座草房見了周芷若和朱九真,她們二人得知賈裏玉回來,已在此等候數日。

    小別重逢,周朱二人都十分喜悅,得知賈裏玉明日要赴戰場又不免擔憂。

    晚飯後,朱九真拉著賈裏玉離開草屋說有事單獨與他說,周芷若臉上一紅,卻沒有說什麽,兀自去洗碗。

    草屋位於昆侖山下,周圍適合說悄悄話的僻靜處極多,朱九真在西域住了十幾年,熟門熟路,很快就帶著賈裏玉來到一座清幽的山洞當然不是說話。

    賈裏玉都不知道兩個女人到底私下做了什麽交易

    一個時辰後,兩人從山洞回去,朱九真道:“芷若妹妹許久沒見你,也有許多話與你說。”說著自己抱著鋪蓋離開草屋,把周芷若羞的不敢抬頭。

    賈裏玉看得心中暗自納罕,除了對二人的默契表示震驚之外,同時也為二人差異的表現感到詫異。

    朱九真表麵上潑辣大膽,但在親熱歡好時多少有些拘謹,可以說是偏傳統,而周芷若正好相反,配合度高,有時候甚至企圖奪取主動權。

    女人心,海底針這話學問極大。

    次日,賈裏玉和周芷若一道從草屋離開,周芷若回峨眉靜候呼應明教義軍的時機,賈裏玉和範遙去集慶督戰。

    在趕往集慶的途中,經過一座小城,見到街上不時有人行色匆匆朝某個地方趕去,範遙拉住一個人詢問,那人道:“城裏來了一位神仙,在替太上老君賜藥,他們去求藥。”

    賈裏玉和範遙一時好奇,也跟了過去,果然看到一位中年書生在施藥,那書生門前已經排了很長的隊伍。

    兩人走近一看,發現凡來求藥者都要先跪拜太上老君,然後回答那書生幾個問題,賈裏玉和範遙一聽,相視一笑,知道那書生是以太上老君的名義在救死扶傷,所謂仙藥其實是他對症配置的藥湯。

    兩人正要轉身離去,賈裏玉忽然想到什麽,道:“範右使稍等,我也去求一味藥。”

    範遙好奇地點點頭,不知道教主要求什麽藥。

    賈裏玉走上前去,朗聲問道:“請問先生,太上老君賜了醫治人身疾病的藥,不知道有沒有賜下醫治天下疾病的藥”

    那書生看著賈裏玉,道:“何謂天下疾病,恕在下不解。”

    “如今戰事紛起,四方民不聊生,難道這天下沒有病嗎”

    “此病老君沒有指示,在下亦無能為力。”

    賈裏玉哈哈大笑,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先生等的人已到,此時不走,更待何時”說著閃過人群,攜著那書生的手迅速離去,求藥的百姓見狀,更加確認那位大夫是老君座下童子。

    範遙原本對教主搶走書生的舉動表示不解,但路上聽到他和教主討論天下大事時,才由衷的心悅誠服,而對教主能有這等識人之能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賈裏玉到集慶的第二日,義軍攻克城池,收三萬六千降兵,賈裏玉親自撫軍,與投降的將軍研討武藝,同吃同住了三日三夜,軍心為之大定,眾位投降將領當即發誓要為賈裏玉效死命。

    賈裏玉遂將集慶改為“應天府”。

    這日賈裏玉與劉伯溫、朱元璋、陳友諒等人商議今後的作戰方略,陳友諒提出讓賈裏玉稱王的建議,賈裏玉正好趁這個機會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方針拋出,一直沉默不語的劉伯溫聞言這才拊掌叫好。

    隨後賈裏玉又與眾人商議安撫百姓,推行“納民屯田”的方略。

    在神雕中因為沒有準備充分,失去種田機會,這一次總算得以彌補。

    待應天府局勢穩定後,賈裏玉去函邀請張九四和十八位扁擔將軍到城內一敘,共商北伐大計,遭到張九四的拒絕,不久後傳出張九四和十八位扁擔將軍見信後辱罵賈裏玉的消息,明教義軍敬教主若天神,得知這個消息無不震怒,賈裏玉為平息眾怒,向鹽軍宣戰。

    十日後,賈裏玉兵分朱元璋和陳友諒兩路,夾擊陳九四,這一戰打了三個月,最終賈裏玉親臨平江,連敗十八扁擔將軍,生擒了張九四。

    擊潰鹽軍之後,賈裏玉率領明教義軍橫掃江南,統一了各路義軍,同一年,賈裏玉以“驅除韃虜,恢複華夏”的旗號正式展開北伐。

    大軍北進前,江湖武林以武當、峨嵋為首的數十個門派先後呼應明教義軍,紛紛出人出物出力。

    明教大軍先下山東,再進河南,之後奪取潼關,將大都變成一座孤立無援的絕城,到了此時,明教義軍席卷天下之勢已無法阻擋。

    統治天下九十八年的元朝再次將權柄還於漢人,日月當空,朗照千裏。

    第二年,賈裏玉稱帝,改應天為南京,定明教為國教,國號亦稱大明。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