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大時代

字數:3940   加入書籤

A+A-




    

    

    1991年6月25日,林子軒和慕姍姍來到滬城。

    他們把旅遊的第一站選在滬城,是因為林子軒要去看看《葫蘆兄弟》這部動畫片。

    滬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幾次邀請他前來,一直沒有機會,這次順便來參觀。

    自從這篇童話故事在《文藝少年》上發表之後,獲得了不少童話作家的好評,隻是兒童故事畢竟是小眾,讀者以孩子居多,影響力並不大。

    或許隻有等到動畫片在電視台播出後才會引起廣泛的關注。

    林子軒事先給美影廠打過電話,告訴他們自己今天會來,不過沒有讓美影廠派人來接,他不想麻煩人家,自己找過去就行了。

    兩人下了火車,出了火車站,找了一家星級賓館先住下。

    選擇星級賓館,倒不是奢侈,而是因為慕姍姍的身份,很多電視觀眾都認識她,正規的賓館住著比較放心,他們是來旅遊的,不想被人圍觀。

    再說了,蜜月旅行自然要好好享受,一生隻有一次,不能太節省。

    兩人在賓館洗浴一番,休息好了,下午才前往美術電影製片廠。

    美影廠在靜安區,他們來到門口,拿出工作證,讓守門的人打電話通知廠裏的領導。

    不一會,負責《葫蘆兄弟》製作的導演就出來迎接他們,把兩人帶到了製片室內。

    這位導演叫做胡近慶,五十多歲,是一位資深的動畫片導演,在華國動畫領域很有聲望。

    這時候華國的動畫片製作是以剪紙動畫為主,因為沒有電腦,隻能采用剪紙的方式製作成紙偶,吸取皮影戲裝配關節以操縱人物動作的經驗使紙偶活動。

    環境空間則由繪製的紙片及貼在玻璃上的前後景構成,玻璃板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以便分層布光。

    拍攝時,將紙偶平放在玻璃板上逐格拍攝,這樣紙偶和環境就融為一體了。

    很明顯,這樣製作起來費工費時,想要製作完成《葫蘆兄弟》需要大半年的時間,目前美影廠已經製作了一部分,不過還沒有配音。

    林子軒和慕姍姍看了一段,覺得很不錯,人物栩栩如生。

    尤其對林子軒而言,有種懷舊的感覺,慕姍姍也覺得新奇,她是《葫蘆兄弟》的第一位讀者,看著童話故事變成動畫片,有種親切感。

    不過這時候的動畫片市場並不景氣,人員流動大,產量低,資金匱乏,虧損嚴重。

    一部10分鍾的動畫片在電視台播放一次隻能收取100元,而製作成本高達30萬元,想要收回成本並不容易。

    而且,不是所有製作出來的動畫片質量都有保證,都能受到歡迎。

    電視台沒有專門的動畫頻道,也沒有規定每天一定要播放多少分鍾的動畫片。

    滬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希望能夠打造一部深受小朋友喜愛的精品動畫片,他們對《葫蘆兄弟》抱有極大的期望,想要打一個翻身仗。

    隻要《葫蘆兄弟》受到歡迎,電視台就會不斷的重播,這樣才能獲得收益。

    作為作者,林子軒對美影廠製作的動畫片表示認可,基本上和他記憶中的影像吻合。

    晚上在美影廠的食堂和製作團隊吃了頓飯,他們希望林子軒創作出更多能夠改編成動畫片的兒童故事來,現在的童話故事創新不足。

    林子軒想了想,有時間把《黑貓警長》寫出來好了,這同樣是一部經典的動畫片。

    回到賓館,倆人躺在床上看電視,今晚是華國電視台播放《外來妹》的日子。

    隨著張瑩瑩的歌聲響起,《外來妹》的片頭出現,製片人一欄中是陳常樂和林子軒,編劇一欄中還是林子軒,主題曲的詞曲作者依然是林子軒。

    雖然林子軒這個名字的出鏡率很高,但觀眾還是不在乎。

    他們覺得這首歌很好聽,看到陳曉藝很清秀,湯震宗很帥氣,沒有觀眾會注意幕後人員。

    與此同時,身在花城的陳常樂在看,張瑩瑩也在看,京城的陳曉藝在看,李虹也在看,就連湯震宗同樣在看。

    這部電視劇包含著很多人的期望,能否成功就看接下來的幾天了。

    剛剛看這部劇的觀眾不會想到,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這部電視劇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有關於改革開放的大討論。

    這是華國觀眾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花城模式,了解在花城到底發生了什麽。

    那裏是追尋夢想的天堂,還是讓人墮落的深淵,看了這部電視劇,內地農村前往花城打工的青年男女急劇增加,這就是示範效應。

    因為這部電視劇,華國進入了一個農民南下打工的新時期。

    那首《我不想說》傳遍了華國的大街小巷,張瑩瑩嚐到了走紅的滋味。

    “小陳演的不錯啊。”看完一集電視劇,慕姍姍評價道。

    “人是科班出身,當然演的不錯,等著吧,這部戲放完,她就成腕了。”林子軒肯定道。

    “你是不是特有成就感?”慕姍姍好奇道,“《渴望》紅了張凱莉,《外來妹》又讓小陳紅了,以後在電視圈你也算是一塊招牌了。”

    “這才到哪啊,等《編輯部的故事》播出之後,你就知道厲害了。”林子軒自得道,“別的不敢說,就尤哥肯定被全國人民記在心裏,華國十二億人口,至少有六億知道他。”

    “這個我倒是相信,一看就蔫壞著呢,觀眾肯定忘不了。”慕姍姍點頭道,“你們還真是物以類聚,一幫子不著調的人聚在一起,還能琢磨出東西來。”

    “什麽叫不著調啊,你不懂,這說明我們都有一顆文藝青年的心。”林子軒爭辯道。

    “得了吧,我看你們就是耍貧嘴呢。”慕姍姍揭穿道。

    第二天起來,倆人來到滬城的外灘,看著黃浦江,逛逛小吃街,悠閑自得。

    這時候,《外來妹》的影響力已經顯現出來,報紙上出現了大量的評論文章。

    華國電視台無疑釋放了一個信號,和當前的輿論風向結合,讓很多人看到了一種大趨勢,改革的步子要大踏步的向前了。

    一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就要到來了。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