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思晴解甲

字數:7791   加入書籤

A+A-




    趕到城外時,除了按著品階該出席的高官,長安各界迎軍的人數足足有三千人之多。

    皇帝及太子尚未到,太樂署的樂隊此時正在試音,人群中忽然有個女子的聲音呼喊思晴。

    兩人一看,原來是移居長安的原浮圖城城主阿史那薄布。

    阿史那薄布雖無實職,但散階已至三品以上,因而帶了兒子雉臨、兒媳奴必亞也在這裏。

    奴必亞與思晴本不熟,不過兩人自西州一別後,乍一在這裏相見,彼此都顯得很親熱。

    她拉了思晴的手,問七夫人麗容和八夫人蘇殷,因為就是這兩個人,曾與她在焉耆城下因為深夜奪橋、護橋而惡鬥。

    得知思晴是來迎接她的兄長、頡利部首領思摩時,奴必亞便問,“思摩首領一定也是個像高大人這般威武的人物吧?”

    思晴嘴上客氣著,但心裏美滋滋的,她看著高峻,對奴必亞道,“他哪有我兄長英武和威風!”

    她抬眼向官道盡處看去,歸師沒有影子,而此時有宮中人來報,說皇帝陛下忽覺身子不爽,就不出席了。

    太子殿下也不能到場,因為要在陛下身邊服侍。

    他們讓兵部尚書高峻代為打前站,迎接英國公和隊伍。隨後迎軍專使趙國公、江夏郡王再到。

    這個情況有些出乎高峻的意料,除非皇帝身體有十分的不爽,一般不會在這樣重大的活動時做出變動。

    隨即想到今天將是自己到長安後,同英國公李士勣的第一次見麵,總該想些什麽措辭。

    高峻自問,此次出兵討伐高麗,前任兵部尚書帶兵、而自己年紀輕輕卻留在家裏總有些不仗義,一會彼此見麵時一定要客氣一些。

    不過,總算自己的姿態擺得夠端正,凡是與英國公有關的話,自己出口時都極為謹慎,盡量不去幹擾他,軍需供應之事做的也算圓滿。

    一會兒見麵時,卸職兵部尚書可能會有些尷尬,因為大軍班師在即,而英國公的職位還沒有確定下來。

    不過他相信謝金蓮聽到的傳言總有不實之處,早朝時皇帝並未說將尚書左仆射之職補實一事。那麽他猜測,也許這個極需威望與經驗的職位,八成是給李士勣留著的。

    一至未時,有一騎快馬由東方的官道上飛馳而至,通報說英國公的人馬已至。

    很快,遠處煙塵滾滾,先是一層層的旗幟冒頭,隨後大隊人馬出現了!

    樂隊開始鼓吹,人們歡呼。

    ……

    皇帝也沒病,太子也沒事。

    隻是李士勣偷偷地、先期派入城來的信兵,給皇帝送來一個消息——頡利部首領思摩,因為身中箭毒不治,在行至營州時已然故世了。

    這是大唐此次出討損失的身份最高的將領,而且還不算本部的,這件事帶來的巨大變故,一時間連皇帝都想不細致。

    思摩的出征,說起來象征的意義更濃一些,他代表著關內道北部、大範圍內遊牧部落的歸化、以及同仇敵愾的大好局麵。

    但就是這麽個意外事件,令本來充滿喜氣的班師減色不少。

    李士勣沒有送明信、而是先私下報至內宮,說明他也感到後怕了。因為他在密信中說,思摩所帶的三千騎兵從過了營州後便不大安穩——罵罵咧咧的還算好的。

    李士勣的這種擔心,自過了幽州後就更是一日甚過一日,因為過了幽州,他的四萬大軍已經全部散入了原屬各折衝軍府了,他的身邊隻帶著本部的三千馬、步兵。

    而思摩的人也有三千,清一色的騎兵。

    他們帶著焚化的大首領思摩骨灰、從營州起便打起了層層的白幡,說要到長安來見他們的公主思晴。

    皇帝想,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可能還會有更過激的行為。

    皇帝與太子李治說:不出東郊迎軍了,李士勣惹下這麽大的婁子,有什麽臉讓皇帝親迎?

    另外,散朝時定下的事,幾乎全部的高級官員都要去城外,高峻也一定會去,他突聞此事後是個什麽反應?

    皇帝對李治說,要是按著英國公所說的、那些頡利騎兵的波動情緒,高峻最好當著迎軍官員和百姓們的麵、將李士勣暴揍一頓才行,這樣才能給那些頡利部騎兵降火。

    高峻舉薦了李士勣的幹外甥李繼,讓他到西州出任司馬,李士勣卻沒有照顧好高峻的舅子,他挨這頓打說不定就是平息眾怒最好的法子。

    但如果皇帝、太子也在場的話,高峻未必下得去手。

    李治暗樂,心說父親這是拿準了主意要給高峻創造條件。但長安各界都在場,兵部尚書將出征大軍的主帥暴打一頓又極為不妥,那樣會讓不明真相的人怎麽想?

    李士勣可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當眾挨了打,皇帝要怎麽表態?李治看皇帝優哉遊哉的樣子,好像胸有成竹。

    可不這麽做的話,頡利部三千人如何甘心離去?

    這真是個兩難的問題,而且,以高峻的脾氣,到底是動手的麵大、還是不動手的麵大?李治也想不明白。

    皇帝看著李治,“朕知道你在想什麽。”

    李治臉一紅,“父皇,難道是兒臣將事想簡單了?”

    ……

    春明門外,當高峻看到頡利部人馬隨在主隊的後邊,挑著層層的白幡,而李士勣上前來、表現出極度難言的尷尬時,高峻就已經意識到了什麽。

    再換其他任何一位頡利部將領的陣亡,也不會有這個陣勢!

    頡利部馬隊前方的正中央,主將的大旗之下沒有那個令他熟悉的身影,高峻的心再度一緊,喉頭有些哽澀。

    數月前在長安北郊,思摩率隊離去時還是生龍活虎,想不到此時已是陰陽兩隔。

    沒有人發話,但太樂署的樂隊已經停止了演奏,歡迎的人群中出現騷動,卻很安靜。思晴在身邊扔晃了兩下,臉色煞白。

    高峻回身往奴必亞的方向看了一眼,她跑了過來。

    當李士勣艱難地說出這個消息時,站在高峻身邊的思晴一下子昏了過去,被奴必亞適時扶住了。

    英國公十分過意不去,站在那裏沒有動。

    他身邊年輕的親衛們麵色緊張地、盯著兵部尚書高大人鐵青的臉,他們都知道新任兵部尚書與頡利部首領思摩的關係。而他身邊的女子一定就是思摩的親妹妹。

    這些人不知道,萬一有什麽意外,他們要不要保護國公。

    高峻麵色鐵青,挺身衝著英國公拱手道,“國公辛苦,”他不知再說什麽了,他真不該出現在今天的場合。

    李士勣也拱手道,“高大人,李某奉皇命出師,雖肝腦塗地不敢言苦……但將員陣損一千有二,更有頡利部思摩將軍以身殉國,更是令人痛心!”

    高峻道,“國公,戰績已經不錯了!不過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陛下本欲親至,但龍體欠安,高某隻算前站。後邊有趙國公、江夏王爺在,國公應去速見過。”

    說罷閃在一旁。

    話音方住,在一名內謁者的引領下,一支儀仗隊擁著趙國公長孫無忌、江夏郡王李道宗到達,陪同的是內侍省通直散騎常侍褚大人。

    他們是奉皇帝的詔命,持節來迎候英國公的正副使。

    高峻扶住了思晴,讓她的頭枕在自己的肩上,手在她腰裏扶住了、不讓她癱軟下去。

    他擔心的是,萬一思晴此時醒過來一哭出聲,後邊頡利部的三千人馬難免會有騷動,甚至可能會有人衝過來。

    英國公多次出征,深知班師的禮儀,但他仍然依照著內謁者的教導行禮,司儀官唱讚,奏樂。

    隨後由趙國公宣讀聖詔,明示天命之所歸、指斥高麗之窮兵黷武,對出征將士多有勉勵,給陣亡將士以極高的評價。

    英國公由長孫大人的手中接過詔書,接著又是奏樂,儀禮官唱呼,李士勣謝恩,一切又回歸到正常的程序上來。

    將士們山呼萬歲,吼聲響徹雲霄。

    高峻感覺到思晴的腿重新變得有力起來,低頭看時,發現她的頭仍靠在自己的肩頭上,眼睛閉著,但雙目中有淚水不斷線的流淌出來。

    啊!她真是個懂事的女子!

    長孫無忌按著程式走完了他該走的,但他知道,事情遠遠不該至此為止。隻不過,接下來就不是照本宣科那麽簡單了。

    他給樂正使個眼色,樂正會意,鼓的節點放至極慢,如將熄的心跳。樂曲的調門也轉至肅穆低回,頡利部馬隊中有人啜泣。

    長孫大人派人從後邊跑上來,塞給高峻一頁文稿,看來也是臨時擬湊出來的。

    長孫大人的意思也很簡單,而且也沒有絲毫的愧疚感:接下來你上吧。

    高峻單手接過來低頭看,認出是褚大人未幹的筆跡。上麵寫的是,“以刑止刑,皇王之令典。以戰止戰,列聖之通規,是以湯武幹戈,蓋不得已也……”洋洋灑灑的足有幾百字,裏麵還有幾個字不認識。

    高峻心道,褚大人你高抬我了!

    此時絕不允許他花時間辨認這些字,便隨手將文稿塞到思晴的手中,她閉著眼睛接住了。

    高峻朗聲問道,“高某的妻兄,思摩大首領在哪裏?我怎麽見不到他?”

    思晴的肩膀劇烈聳動起來,頭也抬起來,一隻手在他腰裏死命地掐著。樂聲停了,四下裏鴉雀無聲。

    頡利部馬隊中飛快地馳來八騎,一人打著思摩的旗子、左右二人護旗,另有四人圍護著一人,懷中抱著一隻白色油彩的陶罐,罐頂蓋著一片白色絹子。

    他們飛馳到兵部尚書和公主思晴的麵前停下,抱著陶罐的騎士下了馬,單腿點地,將陶罐舉過頭頂。“公主!駙馬!我們將首領……護送回來了!”

    思晴單膝脆下,捧住陶罐泣不成聲。

    護旗的一人高聲道,“公主!他明明知道大首領中了箭傷,還讓他擔任後衛,路上大首領傷重昏迷,也隻是派幾個庸醫過來,大軍連停都……”

    長孫無忌等人就在後邊不遠處,將這幾句話一字不落地都聽到了,江夏王李道宗扭臉看李士勣,見他麵有愧色。

    但這些話無疑極具煽動作用,江夏王李道宗不由得著急。

    高峻不等他說完,便大聲問道,“是哪個人射的冷箭?!他現在還活沒活著?!”

    此人住聲,不能再往下講,另一人道,“回駙馬,那人是高麗鐵甕城守將,此時還活著!”

    高峻道,“大軍行師萬裏、陣亡過千,沒有哪個殉國男兒懇抱怨過,仇人仍在,誰會抱怨醫藥?高某妻兄以首領之尊,親冒矢石、以身殉國,那麽他的手下沒有哪一個是貪生怕死之輩,豈可在這裏怨天尤人、抽泣不止!”

    他指指陶罐道,“思摩首領也是為大唐天威而戰死,怎可用區區一塊絹布蒙罩著,豈不聞將軍百戰、馬革裹屍?”

    說罷疾速脫下兵部尚書的袍子地下一鋪,捧罐人會意,要將陶罐置入。

    但思晴道,“且慢!”

    她直起身,在眾人注視下,將身上的犛牛胸甲仔細解下,鋪在袍子中央。

    此時十月下旬天氣,思晴在皮甲內隻穿著一件柔軟的白棉貼身襯衣,被秋風勾勒出傲人的挺拔身姿,但衣服就有些單薄了。

    高峻已脫了外袍,此時也隻有一件襯衣在身,他二話不說,再將上身僅剩的襯衣脫下來給夫人裹在身上,而自己就在大庭廣眾之下赤膊了。

    眾人看到,高峻的身上健肉堆積,胸肌鼓到駭人,腰、背、臂膀等處傷疤累累。

    三千唐軍肅然起敬,開始高呼,“大唐!威武!思摩!威武!”

    隨後,頡利部騎兵中也有人呼喊起來,“大唐!威武!思摩!威武!”

    趙國公長孫無忌暗暗長舒了一口氣,今天應該無慮了!

    捧罐人如夢方醒,撇去了絹布,鄭重將陶罐放入皮甲之內,思晴將它用皮甲和官袍包裹起來。

    另一位護旗之人說道,“公主,首領離世前曾讓有話帶到,他讓公主接掌頡利部大首領之職,不令頡利部一日無主。”

    高峻與思晴耳語,之後思晴對頡利部眾人道,“我意已決……將我兄長葬在子午峪山中,讓他與祖父申國公為伴。而你們,禮畢後便速回頡利本部,要安於守衛,勿懈巡邊,一切自有陛下分斷。”

    高峻道,“方才就險些將仇人忘了!高某在這裏把話放下,一個月內,必將射箭人的首級呈現在思摩陵前!”

    旗手問道,“高大人,但我們業已撤兵,此時千裏迢迢,來路上早該下了大雪,連山路都不知通不通,不知你如何做到?”

    高峻哼道,“我還沒有細想過,但隻記得有一句話:‘犯強唐(漢)者,雖遠必誅!’我管它什麽下雪不下雪,我要雪恨!!”

    頡利部三千人、唐軍三千人群情激憤,扯著脖子叫嚷道,“高大人,讓我們去!我們現在就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