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陰陽怪氣

字數:7522   加入書籤

A+A-




    許敬宗知道,今天就算是編故事,也要先把謊編圓滿。

    至於郭孝恪那兒,哪怕他也是個閻羅王,總歸是輪在後半宿值日,長蟲吞蛤蟆,吃一截兒咽一截兒,能多活半宿算半宿。

    “你給老子如實講!”

    ……

    謝廣前不久迎來了安西大都護,這次又迎到了太子中庶子。金礦在大人們的眼裏有一號,謝廣臉上有光,在外頭張羅備酒備飯,要招待中庶子高大人。

    但過了好半天,屋中也沒什麽動靜,反而是中庶子在屋中大喝了一聲,“來人,拉許敬宗出去,打他三十鞭!”

    護衛們衝進去,揪出許敬宗,就在金礦議事廳的門口扒光了衣服,開抽。

    中庶子說得清楚,這三十鞭隻算個小小的警戒。護衛們也不知道要警戒許敬宗什麽,反正中庶子有話,那就打了沒錯。

    高審行惱怒於許敬宗是這件事的知情者,他就為封許敬宗的口。

    中庶子說,許敬宗在信中所寫之事,如再敢往外傳揚出半個字,中庶子便讓許敬宗分著七百二十份兒的身、到天南地北去逛六月六!

    許敬宗前後一琢磨,哪會不知中庶子的意思,這是威脅要把他熔在金錠子裏當錢花。

    沒有告密和作證之功,一個懲戒就有這麽狠。

    中庶子成心要讓右庶子知道他的厲害,一頓牛皮鞭子之後,許敬宗皮開肉綻,叫得連聲兒都差了。

    中庶子對謝廣擺下的酒菜連一眼也不看,揮著手下馳離了金礦、風馳電摯地趕往龜茲城。

    ……

    崔夫人帶著甜甜、高舍雞回了牧場村後,待詔夫人柳氏有一天看大都護有點功夫,便對郭孝恪說起,“父親,崔夫人說你了。”

    郭孝恪有些奇怪,便問,“哦,不知她說我什麽了。”

    柳氏道,“夫人說,爹你忙得連胡子也不刮,飯也不好好吃,眼裏都是紅血絲,也該好好休息一下,不然很精神的一個人,也沒有個大都護的樣子。”

    往日,郭待詔和夫人也想到了這一點,但身為晚輩不好開口說。今天柳氏在崔夫人原話的基礎上又加了點內容,以期引起公爹的注意。

    郭孝恪拿鏡子照完,自顧一笑,“賢嫂還真沒說錯!是得收拾一下。”又對待詔道,“你們怎麽不早和我說,就讓我以這副邋遢樣見了賢嫂,不知以後她怎麽到尚書令的家中編排我。”

    於是,大都護認認真真地沐浴、找幹淨的衣服換了,又叫護衛到城中找了刮臉的來,將胡子刮幹淨,整個人煥然一新。

    下人們跑進來報,“都護大人,長安太子中庶子高大人到了!”

    郭孝恪慶幸道,“虧得你們和我說在前麵了,不然,笑話就讓這兩口子全看去了!”他連忙出城迎接。

    高審行滿麵征塵,又生著一肚子氣,顯得印堂灰暗,與郭孝恪容光煥發的樣子是個鮮明的對比。

    中庶子顧不得介意這些,先在迎接的人群中看一看有沒有崔穎。

    郭孝恪與待詔一起迎上來,大都護拱手道,“審行兄大駕光臨,真是令郭某感到意外!你若是早來兩天就好了,正好可以在這裏見到賢嫂。”

    高審行問,“怎麽,她沒在你這裏?”

    郭待詔回道,“嬸娘剛剛回了牧場村。”

    高審行臉上略有遺憾,也不見一絲笑模樣,“高某此次到龜茲來,是奉太子殿下之命,看一看安西都護府內政、外交、稅賦、戶等、防務、吏治、屯墾方麵的進展,回去之後,是要如實同太子殿下匯報的。”

    過去,郭孝恪任西州大都督的時候,有一階段西州別駕是李襲譽,高審行是西州的長史。按理說那時郭大人也沒在長史的麵前擺什麽上司的架子,兩人此時見麵,高審行雖然是個中庶子,但品階也隻是平了郭待詔、比郭孝恪還矮著一階,他應該比預想中的熱絡一些才對。

    但高審行完全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架勢,私情一句不提,目不斜視,連郭待詔也感到有點異樣。

    郭孝恪連忙將中庶子請進府中,吩咐擺酒。

    高審行抬手製止道,“不必!郭大人,龜茲剛剛入手,百廢待興,我們正該是務些正事,才對得起皇帝陛下的厚望,酒就免了罷!”

    郭大人連說不可,於公於私都該他盡盡地主之誼。

    中庶子問,“在下願聞其詳,怎麽還有什麽私情麽?”

    郭大人道,“賢嫂大老遠的由牧場村來龜茲幾日,照顧媳婦、孫兒的病情,本官忙得沒有騰出功夫來、好好地請她吃頓飯。審行兄你來了,我就不能再沒有表示了。”

    高審行暗道,“我看你容光煥發的樣子,怎麽也不像有多忙,反而正是有些春風得意呢。”但就不再製止。

    待詔和夫人也作陪,柳氏對高審行道,“叔父大人,不知你從東麵來,可曾先去牧場村見過我母親麽?她才離開這幾日,我便想的沒法兒了。”

    高審行微微地皺了下眉,崔穎啊崔穎,幾日不見,你又成了這裏的母親了!他不理柳氏的問話,幹了一杯酒。

    恰逢待詔忍了一會兒,此時就問,“叔父大人,高峻升任了尚書令,又成了鷂國公,我可真替他高興,總想抓機會到長安去看一看他們,再當麵請教一下,他是怎麽千裏緝拿的金煥銘。”

    郭孝恪也道,“審行兄,高府一門上下三代、人材輩出,真是令人欣慰和羨慕。不瞞你說,此次我們輕而易舉取了龜茲,蘇伐和那利望風而走,就是用了高峻聲東擊西的計策。”

    高審行道,“我們還是不說這些,高峻!那都是雕蟲小技,本官是不大看好的,真正的人材乃是未雨綢繆,精打細算。龜茲新取人心不定,正該輕賦薄役、與民休息,”

    郭氏父子一口同聲地表示讚同。

    但高審行接著道,“可他倒好,在朝堂上妄言什麽要在龜茲城建築四座關城!這不是與我唱反調兒!”

    郭待詔驚訝地問道,“叔父大人,可我們接到兵部的函令,要都護府隻建雀離、鐵門兩關的,如何你說是四關?”

    高審行撇著嘴道,“這是讓本官和兵部侍郎李大人力排眾議,硬給他砍下去兩座!李大人是什麽人!軍事上不比高峻這小子強上十倍?本官力薦由李大人再任兵部尚書,但高峻……”

    郭孝恪正好接到了籌建兩座關城的函令,但這份函令發出前的細節,他是從高審行的話中才得知。

    他連忙問中庶子,高峻在建關上最完整的主張是什麽,如果能夠知道高峻另兩關的規劃,那麽即便兵部沒有安排,下一步,等事情忙出些頭緒,郭孝恪也打算依靠自身的力量,將關隘補齊。

    郭孝恪相信高峻的判斷,對高審行那一套,也隻是礙於麵子,不去反駁。

    但高審行擺擺手道,“郭大人,已被太子砍下去的事,還提它做什麽!”

    郭孝恪心中有些不爽,因為他也看出來高審行一到龜茲,便有些不陰不陽的架勢,也不知道因為什麽。

    這是位大都護,久在邊關,說沒脾氣誰都不信。郭孝恪心中不悅,酒杯端得就少了,示意兒子待詔和兒媳柳氏勸酒。

    柳氏舉杯問,“叔父大人,你剛說到,要舉薦李侍郎作兵部尚書,但兄弟是什麽意思呢”

    高審行哼了一聲道,“他當然不樂意了,狂妄得很,又與本官唱著反調兒。”

    郭待詔道,“叔父大人,我知道兵部尚書之職是由兄弟兼任的,他不願意另委他人,你真不該提另外的人選,難道不知擰屬掣肘的道理?”

    郭孝恪連忙示意兒子別說,以免傷了氣氛。

    中庶子道,“提到此事,本官正好想起一件事,郭大人,難道皇帝沒有什麽信傳給你麽?”

    郭孝恪搖頭,表示沒有。

    高審行則舒了一口氣,釋然道,“正是了,陛下看高峻情意絕然,大概也不好硬駁他的麵子,因而隻是拿話敷衍。”

    郭孝恪連忙問緣委。

    中庶子道,“高峻當了朝中眾臣舉薦待詔賢侄出任兵部尚書,陛下說,安西都護府用人之際,怕郭大人不放,要來信詢問大都護的意思,既然大都護沒有接到陛下的詢問,那不是敷衍是什麽?”

    柳氏拍手道,“這可真是太好了,我就可以隨待詔到長安去,也可時常見到玉如這些姐妹們了!”

    待詔幾月內接連兩升,先是到了正四品上階,然後在得了龜茲之後、又升至了從三品,郭氏父子深知,這都是高峻在朝中使了勁的。

    如果說兒子能跨入尚書省、出任兵部尚書,那就又升一階,與自己平級了。郭孝恪望子成龍,哪會有不樂意?

    但郭孝恪在高審行的話中,一點都聽不出中庶子對這件事的支持,因為他先提到了李士勣。

    而且,高審行所說的、皇帝當眾提到要詢問自己意見的話,到現在也沒接到信,那麽皇帝是什麽意思呢?

    大都護抬手,對兒媳道,“事還未有結果,你不要高興。”

    高審行隻從郭大人這一句話,便窺到了對方的想法,他看向郭孝恪,發現他的臉也板著,沒有一絲笑容,便問,

    “如果陛下信到了,大都護是什麽意思呢?不妨對在下直言,如果郭大人也希望待詔賢侄去兵部,那麽高某講不了,一定會從中使力,讓他如願。如果郭大人不願他去,那麽高某也好按著原先的想法,再推舉李侍郎出任。”

    郭孝恪怒不可遏,極力忍著不快,朗聲回道,“審行兄!連縣令都不能私相授受,何況是兵部尚書!這不是哪一個人說了算的!我們在這裏談論不好吧!”

    皇帝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高峻舉薦郭待詔絕不會是虛情,看來,中庶子和尚書令在朝中、至少在這件事上是頂了牛了。

    郭孝恪有心使起性子、就明確告訴高審行:我們不去,你舉薦李士勣吧。

    但又怕高審行拿了這句話、到長安照本宣科,反倒拂了高峻的美意、讓高峻再也沒有話說。

    可是不這麽說,豈不讓高審行看扁了郭氏父子,好像安西大都護正眼巴巴的就等著皇帝問話似的。

    郭孝恪隻覺得有一口酒噎在了喉嚨之下,咽也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盼望著有誰上來、在胸口給拂一拂才行。

    可是,他舉目往桌上看,沒有這麽個人。

    他伸手去桌上端酒,以作掩飾,但手都明顯的有些抖。

    一個人無論再剛強耿直、叱吒風雲,在涉及兒子前途的事情上,脾氣也會壓一壓。

    “高大人,郭某仍要多謝你的美意,我們還是說一說你此來的公務吧,郭某在中庶子麵前隻算下屬,一定知無不言,事事配合。”

    高審行伸手入懷,掏出事先打好的提綱,“那好,我們邊吃邊談。”

    柳氏已然看出公爹的不快,連待詔也低頭不語,現在談公事了,她就不便再坐在旁邊,於是起身告退。

    離座時,她看到有搓成一團的紙團兒,從高審行的膝頭滾下來、又在桌腿上一撞,就滾到中庶子的座位後邊來。

    她俯身將紙團拾起來,沒有吱聲往後邊去了。

    ……

    黔州,自去冬以來一直就沒有晴過天,坐落於山窪中的、山村裏的那些看家狗們,按著習慣認為這裏不出太陽才算正常。

    尚書令與夫人們的馬隊抵達這裏時,不知怎麽就雲開霧散,紅日高照,連最低矮的茅屋也照到了。

    狗們汪汪起來、氣勢洶洶的宣告這不正常。

    其實也真夠不正常的,一位大唐位居首位的宰相,帶齊所有的夫人們到這裏來“接”老夫人青若英。

    柳玉如等人心裏清楚,高峻這是帶她們躲清閑來了。

    自黔州刺史高審行升任太子中庶子之後,一直就沒有委派新刺史,一直就是長史劉堪用在主持。

    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州司馬還無緣無故降了職,這也不正常。

    鷂國公坐鎮刺史府,像模像樣地、檢查在主官缺席的這段時間裏黔州的政務。

    自上次,西州大都督與三夫人樊鶯去餘杭途經這裏,有如驚鴻一般地從這裏掃過一下,人們對高峻這個人便帶有著一絲敬畏。

    此時人們也顧不得琢磨、尚書令因何大正月地趕到黔州來,忙著按宰相的吩咐,搬出行政的底帳、記錄讓他查閱,並畢恭畢敬地侍立在側,以備詢問。

    看過了帳目,尚書令再去黔州府各曹衙門轉了轉,每到一處總要與那些官員們聊一會兒,問他們刺史缺任的這段時間裏,黔州在施政上有什麽新的改動,他連黔州市令署也去過了。

    晚上時,鷂國公一家便住進了黔州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