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黔州修墓

字數:7577   加入書籤

A+A-




    這個小夥子是夏州來的,為難地道,“這怎麽辦,思晴刺史言明要送至都堂、交尚書令親啟的。”

    李士勣耳朵一動,伸手,不容拒絕地對信差道,“給本官吧。”

    對方道,“可你是誰,是什麽職位?夠不夠資格看我們刺史的信?若我們刺史問我把信交給誰了,讓我怎麽說?”

    李士勣戳著指頭、指指腳下道,“這是哪裏?是堂堂的尚書省!難道還有奸細?女刺史怎麽派你這麽個笨貨來送信!快給本官。”

    李士勣還真說對了,思晴特意找了個腳快、沒什麽經驗的小夥子來送信。

    打發走了信差,李士勣捏著這封信,很想知道裏頭寫的什麽。高峻早不早、晚不晚地將她們打發到夏州去,一定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大事。

    再看這封信,被粘稠的漿糊粘得針插不進,英國公就更加確信這一點。

    想將信挑開、看過之後再原樣封裝好,看起來也不大可能,這不是留下痕跡的問題,會將封皮弄破。

    李士勣開解自己道,“就算是什麽了不得的陰謀,我看過了總得去與人揭露,聽的人信不信?怎比得上原封不動地給太子送去,我又脫了嫌疑。”

    ……

    黔州。

    長安鷂國公府的大隊人馬抵達,受到了熱情的官方接待。

    黔州刺史劉堪用、新到任的司馬蔣師仁,都有一百個理由、將這些鶯鶯燕燕的來客待為上賓。

    黔州驛館的全套上等的客房全部都騰空出來,留給鷂國公府的夫人居住,中等客房是那些國公夫人們的貼身丫環的,下等客房留給長安來的護衛們。

    接下來是隆重的招待宴會,刺史親自祝辭,柳夫人答謝,八夫人蘇殷說明此次的來意。

    劉堪用拍著胸脯子保證,修繕故太子陵寢,便是黔州今春的頭一等大事!

    他們陪同著長安來人,到故太子的陵園裏察看,從貞觀十九年正月李承乾離世至今,不過四年的時間,但這裏早已荒涼、破敗到出乎人們意料的地步。

    一個被貶作庶人的故太子,身後之事還能好到哪裏去?首先這裏的規模就比不上家境略好的大戶,但承乾的身份又與普通人不同,讓某些人窺伺。

    當柳玉如等人,在劉堪用的陪同下來到這裏的時候,所有人看著眼前的景象默然無語。

    這裏地處偏僻,一走近,他們就發現腳底下、甬路上的石板早就被人摳走了,也許被什麽人拿去壘了豬圈。

    蘇殷說,原來祭祀所用的一隻石鼎也沒有了,估計是讓誰拖去做了牲口料槽,陵包上還有兩隻盜洞,看來裏麵也讓人光顧過了。

    故太子的墓地上隻留下了一左一右兩頭石牛,這真沒什麽用,也不能耕地。

    再加之塊頭也是真大,但要小上兩號,估計也得沒——哪怕拉回去做個拴門石也好啊,省得風將大門吹得“咣當、咣當”的,那得多費門框啊。

    當著外人,蘇殷忍不住落了淚,柳玉如、謝金蓮、李婉清、麗藍等人也跟著唏噓不已,這就是當初榮耀萬分的大唐儲君的身後之事。

    劉堪用有些不好意思,這是在他的治下。

    而今天從長安來的人當中,便有一個曾經是故太子李承乾的正妃,眼前的景象不知要讓她如何的痛恨。

    這是一群感情豐富、身份又極為顯赫的人物,萬一她們往長安寫封信說這裏的情況,那麽,首當其衝的責任就是他這位刺史的。

    八夫人蘇殷說,責任全都是前任刺史高審行的,他在位最久,如果一開始就有個嚴厲的規矩,沒有人敢這樣放肆。

    蘇殷對劉刺史說,她剛才的這番話不是說說就罷,她要原封不動地、一字不落地寫信去尚書省都堂,讓尚書令彈劾原任刺史高大人的問題。

    “劉刺史你放心,這不關你的事,你才來了幾天?相反的,如果陵墓修繕的好,我們姐妹不會不提大人的功勞。”

    這便是對陵墓一事有個定論,劉堪用想不到,興祿坊高府的媳婦,居然能夠這樣直言不諱地指斥她們公公的責任。

    這讓劉刺史油然而生了綿綿的感激之意。

    按著她們的意思,黔州刺史府馬上招募能工巧匠,采製石材,工程立刻開始。劉堪用說,要從山下一直修一條好點的青石板路到這裏,以方便人們瞻仰。

    外宮苑總監說不必,那得花多少錢?石板一塊也不鋪了,安排些人手,將來路上陡峭之處鑿一鑿就可以了。

    劉刺史說,墓前的石雕也要再增加幾對,兩班的文武總是要有的。

    柳夫人說不必了,故太子已是庶人,他的身份也不允許啊,再說搞那些排場做什麽,人都沒有了。

    那麽祭祀所用的石鼎必須要再補齊。哪知二夫人謝金蓮說,這不大好,再讓人搬走了可就是劉大人的責任了。

    謝夫人說,去山上拉一大塊、一般人拉都拉不動的大石來,鑿出平麵,方便人擺放供品、香燭也就可以了。

    但蘇殷說,樹是一定要多植些的,看起來有些生機。

    正好上次鷂國公來黔州時,曾定下過植樹的大政,劉堪用馬上從底下抽來了一批人,先將陵地四周遍植長青之木。

    回到驛館,蘇殷、柳玉如等人聚到一起,寫直送尚書省都堂的信件,添油加醋描繪李承乾墓地上的破敗樣子,然後又請劉刺史過來過過目。

    劉堪用一看,外宮苑總監果然言而有信,隻字不提黔州現任,而對上一任刺史一句好話也沒有。

    她說高審行好大喜功,在黔州開天辟地,唯獨對故太子的陵地不屑一顧。

    劉堪用暗地裏咂舌,高審行哪輩子沒修好,娶了這樣吃裏扒外的兒媳婦。

    打了粘稠的漿糊,密密紮實地封裝好了,急送尚書省都堂,“機密!尚書令親啟,旁人不得拆閱,切切!”

    一連著幾天,劉堪用都不敢離開工地上,國公夫人們有個什麽吩咐,好即刻付諸行動,司馬蔣師仁偶爾也來看看。

    但他們發現,通常這裏隻有一位或是兩位國公夫人在場,其他的人都不知去了哪裏,也不便仔細過問。

    不過很快,承乾的陵地就有了改觀,這次的修繕風格迥然不同於上次,肅穆卻不奢華。

    關鍵是,這裏一塊可搬、可用的東西也沒有。

    蘇殷規劃說,在沿著上山的小道上,每隔三五裏還要修建石亭,可供路人小息、避雨,將來完工後,這裏將與黔州普通的山地融為一體,毫不出眾。

    這天,劉堪用回到刺史府處置一下公務,在墓地上才幾天的功夫,函件已堆積如山,公案上都堆滿了。

    有一件長安來的公函,要首先處置。封的也不嚴密,他首先拆開。

    用拇指一撚、一挑就開了,原來是中書省發來的,《天下各州征鷂國公、尚書令過失議》。

    劉堪用一見題目,便大驚失色,以為他最近忙的眼花了,揉揉眼再看了一遍,沒有錯,明明白白地都寫著呢。

    首先讓他吃驚的是,來函明明白白地寫著征求尚書令的過失,難道尚書令這麽一會兒的功夫就犯事了?

    可他的五位夫人還在這裏呢,這說明,這些國公夫人們剛剛出京沒幾天,公文隨後就發出來了。

    再者,這樣的公文也不該由中書省下達啊。中書省佐天子而執大政,帝王詔才會歸中書省擬定,文體有冊書、製書、敕、牒等七種,但擬定後也要借由尚書省對應的尚書部來下達。

    議①,不在中書省行文範圍,居然也出自於中書省!

    劉堪用趕緊去看,越看越是心驚。

    此《議》中說,原鴻臚卿高審行,當延檢舉本朝尚書令、鷂國公峻身份有假,疑似冒名。

    皇帝陛下已令中書省主持,大理寺、吏部、刑部、禦史台五部會審,務要匡扶正氣、端肅朝綱。各州凡有知鷂國公身份細節者,均不得截留,一概上報……

    劉堪用往後一靠,隻覺著後脊梁上冷風嗖嗖的。

    別的任何一州還好辦,可他的黔州怎麽辦?這麽多的姑奶奶、少國公可都在這裏呢!

    真是福禍無憑。

    劉堪用在崖州兔災之後是怎麽到的黔州,今天又是怎麽升上來的,他很清楚,這不就是鷂國公高峻、到這裏來了一趟之後才出現的起色?

    可今日之事,很明顯的,又一次何去何從、都事關著自己仕途榮辱的抉擇擺出來了。一個不慎前功盡棄!

    這不可能、是外宮苑總監從黔州發出的奏章引起來的後果,因為黔州的函件才走了不幾天,此時正在路上呢。

    隻能說她們在來黔州之前,長安的事態已然萌生出來了。

    而且,很明顯鷂國公的決定又提前了一步,將他的絕大多數的、形如累贅的夫人、孩子們都打發到黔州來了,打著公辦的名義。

    這是個精明的、行事絕不拖泥帶水的年輕人,而且任用官員也不唯親。不然他劉堪用帶著崖州抗災不利、被降職的經曆,絕不會有今天。

    一州之刺史的任用可不是隨隨便便,雖然任用權在皇帝,那也得有人舉薦。尤其是在邊遠的州府,刺史幾乎可以一手遮天。

    有多少未獲功名的文人、遊子,多少名門、大賈,恨不得在大路上一頭撞在刺史的轎前、以獲得與刺史大人產生交集的機會。

    經過痛苦的一番思考,劉堪用仍然不相信鷂國公會這麽輕易地倒下,即便要倒下,別人可以落井下石,他不能。

    他沉聲吩咐道,“快來個人,給本官打稠些的漿糊急用。”

    不一會兒,漿糊打好、送到刺史大人的案前。劉堪用親自下手,抹著漿糊、密密紮實地又將中書省來的這封函件封死了。

    刺史大人將這封函件漫不經心地往信堆上一丟,起身往李承乾陵墓的修繕工地上來,見蘇總監。

    他對國公夫人說,“呃……下官慚愧之至,眼下正是值樹季節,各處都要下官親自去督辦——這是尚書令上次來時關照過的大事,不得不認真對待。”

    工地上隻有蘇殷總監,其他四位國公夫人們又不在,蘇殷不知他要說什麽,看著劉刺史。

    劉刺史說,“再說修繕故太子陵墓之事都是粗活兒,風裏來雨裏去,每天都要登山,讓各位夫人們如此辛苦,而本官卻躲在刺史府中看看公文,就太不妥貼了。”

    這當然不是劉某懼怕案牘之勞,而是,自他升任刺史之後,一直未配備長史,刺史府的文案積了不少。

    而鷂國公的夫人們哪一個是白給的?劉堪用說,不如我們暫且換換,下官來做這些粗事,求夫人們回刺史府。

    鷂國公的八夫人百般推辭,最後隻好同意。

    劉堪用想了,反正中書省的公文才到,他隻當是沒有見到,那麽到時候要推托一下也有的說了。

    這就是故作糊塗地通風報信了。

    如果國公夫人們看到這封函件之後要走,他絕不攔著,好錢好物地打點給她們,還要蔣司馬多派人手護送出她們出境。

    如果她們不走的話,永寧坊絕不會有事!劉堪用與其說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勿寧說是相信鷂國公這個人精——沒有人會把夫人孩子置於險地。

    那麽,長安的事不出個眉目,他這個刺史就一步也不回刺史府,一步不登,誰也別想輕鬆地找到他。

    黔州這麽大片的地方,一天爬一座山也得半年,他要現場公辦的事務、簡直多的是,還要給上任刺史高審行擦屁股。

    蘇殷入主黔州刺史府,一眼看到了那封中書省的來件,很快,在盈隆嶺植樹的另幾位姐妹都被叫了回來。

    她們的震驚注定強過了劉刺史百倍,柳玉如平靜地說,“我要回長安。”

    姐妹們都說,“這怎麽行!我們為什麽出來?還不是為了不給峻添累贅?可好,剛剛出來了你要回去。”

    柳玉如流淚道,“樊鶯也不知忙成什麽樣子了,身邊連個出主意的人也沒有,這都五部會審了,峻指不定在哪座大牢中了,我要去陪他。”

    蘇殷說,“這絕對不許可!劉刺史的善意很明顯的,峻讓我們到這裏來一定不會有大危險。我們在這裏,長安的什麽事能不知道?你說說,你回去能幫他什麽呢?在黔州倒是有點可做的。”

    柳玉如說,“可是他的身份我最清楚,不能讓他獨自一個人頂著。”

    李婉清說,“姐姐你要把自己當作個物證送到公堂上去?想幫誰?”

    柳玉如就不堅持了,但她找到黔州司馬蔣師仁,讓他給準備了一把帶鞘的鋒利小刀。

    有多大呢?連刀帶鞘兒,攥在手裏誰也看不到。

    蘇殷吃驚地問,“妹妹你要刀做什麽,這也不像是要幫誰去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