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驚人的發現

字數:251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既然是經驗公式,那就肯定是錯誤的,而且李暉要求盡量簡明,這誤差自然更大,但現實中打殘一艘軍艦所需的炮彈命中數本來就有很大的波動,隻要能夠總結出大致的規律,應該就有不小的參考價值了,“似乎是跟單發威力的3/2次方成正比,這可不得了啊!換成銀色炸藥後,炮彈的爆炸威力不是原先的4倍(軍用黑火藥在絕對封閉空間內爆炸的極限威力可以達到tnt的45%,但現實中很難有這麽高,一般都在三四成之間,李暉這裏是以0.35的威力係數作為計算基準。),而是8倍,這個提升幅度可就太大了......”

    這樣的結果讓李暉不禁吃驚地張大了嘴巴,而當他將假想中305mm爆破彈改用銀色炸藥後的爆炸威力跟日本海軍的兩種主要炮彈進行了對比之後,那嘴巴頓時張大到連鵝蛋都放得進去,“就算是苦味酸炮彈,6英寸的爆破彈威力也僅相當於305毫米銀色炸藥爆破彈的不到1/27,而120毫米口徑的爆破彈更是僅有大約1/77,在這樣巨大的差距麵前,所謂的‘彈藥投射量’已經變得毫無意義了......其實鬼子在甲午戰爭中也沒多少發苦味酸炮彈可用,大部分還是裝的黑火藥,那爆炸威力的差距就更誇張了,分別是143倍和接近400倍,好吧,差距大到這個程度,已經不需要準確的數字了,定為無限大都沒關係......”

    “就算是日本海軍火力最強的吉野號,對同一個目標也最多隻能有3門152毫米速射炮和4門120毫米速射炮同時開火,前者在實戰中打出的最快射速為4發/分、後者是7發/分,4分鍾內最多可以打出48枚152毫米炮彈和112枚120毫米炮彈,全是苦味酸裝藥的話也不過略強於隻能使用單側主炮的定鎮(定鎮的305mm主炮在實戰中的最快射速為4分鍾1發,單側兩門主炮,兩枚換裝了銀色炸藥的爆破彈威力相當於55發152毫米苦味酸爆破彈。),而如果用的還是黑火藥,一遊全部的火力加起來都不如定鎮隨便一艘單側主炮的火力......”,李暉現在才總算充分意識到自己的發明有多大意義,更明白了曆史上北洋水師輸得有多冤枉,“其實就算還用黑火藥,305毫米的鋼殼爆破彈威力也非常驚人,雖然總的火力輸出還比不過鬼子,但考慮到定鎮二艦防禦力的優勢,大東溝未必沒有獲勝的機會。曆史上可能是日軍訓練不足,也可能是日軍沒有采用無煙發射藥包(有資料裏這麽說,個人表示懷疑。)、導致速射炮不能持續高速射擊,總之日本海軍速射炮在大東溝海戰中表現出來的優勢遠沒有火炮參數顯示的那麽大,如果以全程時間計算,吉野號上每門艦炮每分鍾的平均射速才0.3發,僅為定鎮主炮的三倍不到。可惜曆史上北洋水師配備的進口大裝藥量爆破彈寥寥無幾,其他的大都是完全炸不響的實心彈,要麽則是裝藥量隻有進口鋼殼爆破彈幾分之一、而且有超過三分之二炸不響的鐵殼開花彈(雖然其中也有一部分的定位是爆破彈,但李暉覺得稱其為爆破彈是對爆破彈的侮辱。),算下來隻剩幾十分之一的火力,打得贏才怪了!鄧世昌他們真是死不瞑目!”

    雖然因為這個令人驚喜的結論而興奮得一夜未眠,但李暉後來並沒有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北洋水師的將領們,一方麵是因為這個經驗公式的來源沒法公諸於眾,另一方麵則是北洋水師中洋員甚多,泄密的可能性很大。

    李暉很清楚曆史上的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根本就沒出全力,要是得知這一經驗公式,一定會像發了瘋一樣拚命加強海軍,僅能內部挖潛的北洋水師如何能有勝算?李暉甚至懷疑,光是未來北洋水師大量換裝爆破彈的消息,就很可能會導致日本海軍的實力超出曆史同期一大截了......

    事實上,即使李暉總結出的經驗公式沒有外傳,直接按正比關係計算出的四倍爆炸威力也足以讓知情的北洋海軍官兵信心百倍。

    而嚴複得知後也終於心服口服,他雖然自負是海軍專家,卻也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幫助北洋水師提升哪怕一倍的戰鬥力,而一個看似簡單的發明就能讓北洋艦隊的火力暴增到之前的四倍,則讓嚴複這個學貫中西的大家愈發深刻地認識到了科技的力量,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百年之後的至理名言也隨著嚴複的大力宣揚在國內迅速傳開,幾乎與“科學”這個概念不分先後。

    到了這一年的5月16日,李暉終於將係統科技樹第二行的全部主科技和符合條件的子科技全部研究完成,算下來不到半年時間就已經達到了歐洲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科技水平(盡管隻包括與軍事有關的方麵。)。

    不過第三行的係統科技可就沒那麽容易研究了,所需的時間和貴金屬都遠非之前可比,因此李暉隻能放棄了之前全麵鋪開的做法,就能用得上的係統科技。

    “爆破彈”科技雖然是第二行的子科技,卻到現在還沒開始研究,因為它有一項前提科技是工業分支礦冶子分支的三級主科技“低成本冶鋼”,後者也因此成為了李暉研究的第一項三級係統科技。雖然是第三行的主科技,科研難度達到了3,不過“低成本冶鋼”的科研年代卻異常地靠前,居然才是1860年,因此所需的時間和銀子都不算多;而不過是二級科技,還是子科技的“爆破彈”就更不用說了......

    結果,研究完這兩項科技也才花了3.09公斤白銀和14天時間,但接下來要研究的礦冶4級主科技“先進冶金學”(這項科技研究完成後,係統就可以生產鋁粉了。)卻讓李暉立即感受到了研究係統科技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