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急轉直下(上)

字數:289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在高善繼“奪回”漢城之後不久,宋慶與依克唐阿所率的主力部隊也跟著南下進駐漢城,令漢城清軍的總兵力猛增到了近3萬人。

    雖然戰線大幅向前推進,但因為清軍的補給全靠海運,而漢城旁邊有仁川這個朝鮮第一大港,因此大軍的後勤供應反而比之前在平壤的時候更加充足。

    有了這樣的物質基礎,又因為日軍的不戰而退生出了小覷之心,宋慶與依克唐阿都難免有些求功心切,於是漢城清軍沒有修整多久便大舉南下、想要消滅朝鮮南部的日軍、徹底解決朝鮮戰事。

    進軍初期還算順利,清軍沒費多大力氣就將朝鮮最重要的糧食產區全羅道的幾個主要城市都拿了下來,但是揮軍東進殺入了朝鮮慶尚道之後,不再有鄰近的港口可用,清軍後勤補給的優勢蕩然無存,不擅白刃戰的缺陷因此完全暴露了出來。

    而更糟的是,此時釜山日軍已經補充了大量兵員,總兵力猛增到4萬多人,是清軍的兩倍都多,而由於情報的嚴重不足,宋慶與依克唐阿對此一無所知,結果一頭就撞到了鐵板上......

    短短幾天之內,清軍就被打得全線崩潰,若非山地丘陵地形破碎不利於追擊、若非被派去押運糧草(宋慶和依克唐阿都不想讓高善繼再立大功了)的高善繼及時帶兵接應,這支入朝清軍的主力搞不好就要全軍覆沒了。

    而就算這樣,清軍仍然遭受了自甲午戰爭開始以來最為慘重的損失,回到漢城清點了一下人數,發現已經隻剩12000多了,還不到南下之前的一半,怎一個慘字了得......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清軍南下也並非完全沒有積極意義,若非他們在進軍過程中順便掃平了沿途那些在公州之戰後蜂起的朝鮮(親日)偽軍,不久前遭到了空前重創的東學黨起義軍恐怕根本就沒機會緩過氣來。

    吃一塹長一智,了解到日軍強大的戰鬥力之後,全琫準明智地放棄了與其正麵決戰的想法,而以小股部隊頻繁襲擾的遊擊戰術給侵朝日軍製造麻煩,這對日軍的陸路補給線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而對日軍來說,大敗清軍主力雖然值得欣喜,但因為是野戰獲勝,日軍繳獲到的補給物資相對有限,而且交戰地點距離漢城很遠,如果想要打回漢城,陸上補給線仍然過長,不將東學黨起義軍剿滅幹淨,到時候老問題又會出現。甚至即使隻是對付全羅道的東學黨起義軍,也同樣會麵臨補給困難的問題。

    更麻煩的是,緩過氣來的起義軍變得比之前更加狡猾,就算日軍現在兵力大增,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就將這個心腹大患徹底解決,因此,恐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日軍都不可能再次殺回漢城了......

    而另一方麵,損失慘重的清軍也沒有了再次發動攻勢的實力與勇氣,因此朝鮮戰場上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這樣的局麵對清軍來說不是壞事,因為這讓日本陸軍(可用)兵力和戰力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而隻能跟中國比拚物資消耗、補給效率還對其不利。

    以清軍將領們的想法,隻要北洋水師繼續控製著黃海上的製海權,這樣的僵局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將日本人逼回談判桌。

    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到春暖花開,北邊就傳來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噩耗,“什麽?平壤失陷了?”

    由於幕末戰爭中幾乎跟所有高級將領都結下了梁子,而且還喜歡當麵揭人瘡疤、到處得罪人,昔日幕府軍中的第一悍將立見尚文雖然在西南戰爭爆發後被迫於無奈的明治政府重新啟用,卻一直都沒得到真正的重用,直到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才晉升為陸軍少將,任步兵第10旅團的旅團長,時隔多年後再次獲得了帶兵的機會。

    早在山縣有朋下決心率軍南撤之前,立見尚文就意識到入朝日軍已經陷入了僅靠自身力量無法擺脫的困境,憑借著豐富的戰爭經驗和這些年來自己對西方軍事理論的鑽研,他想出了一個破局的辦法,雖然十分冒險,但隻要真的實施成功,就能徹底打破朝鮮戰場的死局,並將在朝清軍一網打盡。

    山縣有朋當時正為戰局的僵持而犯愁,又考慮到就算方案失敗,幾千人的損失也承受得起,還能順便除掉立見尚文這個刺頭,便同意了他的提議,讓其前往元山主持這個計劃。

    立見尚文冒著遭到北洋水師攔截的危險走海路抵達元山的時候,日軍大本營已經對那裏的數千日軍進行了重新編組,除了一個常駐元山港保證補給和後路的步兵大隊之外,其餘的部隊都被調歸立見尚文統一指揮,總兵力超過5000,相當於一個滿編的步兵旅團,還是戰爭爆發後大幅擴編了的那種。

    很顯然,就算再怎麽不喜歡立見尚文,但在目前的不利形勢下,日軍大本營的決策層還是授予了他前所未有的大權。

    不過,躊躇滿誌的立見尚文並沒有馬上實施自己的計劃,而是先花費了一個多月時間“剿匪”,因為不將朝鮮鹹鏡道南部的反日武裝清除幹淨,保密工作必將將遭遇極大的挑戰,而一旦行動過早泄密,立見尚文的籌謀就會功虧一簣。

    好在這項工作並沒有太大的難度,位於朝鮮東北部的鹹鏡道雖然也有不少東學道信徒活動,卻始終缺乏一個能夠服眾的領袖,而且這一帶地廣人稀、缺乏長期抵抗日軍所必需的足夠人口,再加上立見尚文本人又是遊擊戰專家,因此很快就被其清剿一空。

    掃除了隱患之後,立見尚文從元山支隊中挑選出身體健康(由於水土不服和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後,日本陸軍在甲午戰爭中的病患極多,曆史上都病死了一萬多人,是戰死人數的好幾倍,其中尤以缺乏維生素b1而患上的腳氣病最多。)的三千餘人組成了一支特別的部隊,日軍大本營稱之為“立見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