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民教矛盾

字數:276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暉的命令很快就傳達了下去,而一個齊裝滿員的步兵旅(關鍵是有大炮)迅速抵達天津,則讓起義軍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氣。

    所謂洋人平民也比清軍精銳能打的傳說在起義軍的大炮麵前轟然崩潰,才傷亡了幾十人,天津的三大租界就都老老實實地放棄抵抗、主動解除了武裝。

    說到底,曆史上他們能在義和團與清軍的圍攻下堅持那麽久,不過是依靠著租界建築的堅固而已,一旦這些堅固的烏龜殼被起義軍的大炮撬開,他們的表現還不如一般的民兵。

    不過,之後卻發生了李暉沒有意料到的狀況,城內的宵禁剛一解除,就有天津市民自發地組織起來衝進租界打砸搶燒。很顯然,有聰明人從租界的炮聲猜到了起義軍對洋人的態度,再加上租界裏的洋人又被解除了武裝,他們自然要趁機痛打落水狗了

    雖然起義軍果斷采取措施,一方麵抓捕帶頭打砸搶燒的暴民以恢複秩序,一方麵開設公堂讓天津市民申訴來宣泄他們的怨氣,雙管齊下總算是及時控製住了局勢、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但這起事件還是引起了李暉的深思,“原來現在河北的民教矛盾已經如此激化了,比山東都嚴重得多,那為什麽曆史上義和團卻是發源於山東呢?是因為甲午之後那幾年裏德國人吃相太難看嗎?也是,記憶裏山東的著名教案全都是德國傳教士”

    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李暉不但立即動身親自前往天津主持大局,還一口氣增募了5000多名憲兵,其中一大半都跟他一起前往天津。

    憲兵除了軍法官的職責外,還能完全勝任法官和各種警察的崗位,在剛剛拿下的地盤,他們的價值甚至要超過生化兵中唯一可以勝任行政官吏的兵種“特工”,而且價格還比後者便宜不少。

    不過饒是如此,招募5000多名各級憲兵的總花費也高達近600萬兩紋銀,若非起義之後的這幾天裏收獲頗豐,就算有眾多的金礦支持,李暉也肯定破產。

    光是煙台和威海兩地,起義軍幾天之內就搜繳到了總價值超過2000萬兩紋銀的金銀和外匯,如果繼續深挖下去,應該還有更大的收獲,這讓李暉進一步認識到了城市聚集財富的強大效應。

    而在天津的繳獲雖然還未統計上報,但數量肯定隻在煙台威海之上,而且應該能夠超出不少。至於目前還沒進攻的北京,想想就知道那絕對是一座真正的財富之城。

    唯一讓李暉有些遺憾的是,諸如古董字畫之類的藝術品和奢侈品繳獲了太多,已經遠遠超出了市場的容納量,再加上戰爭造成的貶值,變現的難度劇增,按照甲午之前行情能賣幾千萬兩的戰利品,現在就連一千萬兩銀子都換不到

    但不管如何,李暉現在的財力還是有了極大的增長,而且在不長的時間內還能繼續有大量的金錢進賬,這讓他可以放心地增募大量生化兵,而那5000多名憲兵其實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生化兵總數的暴增,讓李暉擁有了足夠數量的合格軍官,大幅擴張的地盤又可以提供遠比之前多得多的兵員,而多個海港的入手則讓李暉可以以“一船”為單位高效地部署物資,快速擴軍的條件已經完全成熟。

    騎兵炮兵這樣的技術兵種訓練周期較長沒法速成,物美價廉的輕步兵就不同了,由於機槍射手等關鍵技術崗位均由生化兵出任,步兵隻要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即可,訓練周期因而可以進一步壓縮,以生化兵教官們的估計,年底就能夠基本練成了,而如果隻要求能打順風仗,那就更短了

    “其實如果不是地方上也缺乏幹部,為了盡快控製新占的地盤而不得不招募數以萬計的高階兵種,我的部隊規模還能再擴大兩三倍”,李暉有些貪心不足地想道,但他擴軍的速度其實已經非常嚇人,“不過,應該暫時也夠用了。不出意外的話,幾個月後我就有30個步兵旅可用,再加上海軍、騎兵、工兵和武警部隊,總兵力不下30萬,就算到時候真的出現最糟糕的情況,我想也足以應付了”

    前所未有的急速擴軍讓李暉信心大增,他對西方的態度也因此更趨強硬,這一點尤其表現在他對西方傳教士的態度上

    自大航海時代至今,西方傳教活動一直都是其殖民擴張的幫凶,哪怕傳教士個人操守無缺,也無法洗掉這一原罪。因此李暉一直認為,就算將目前在華的外國傳教士全都槍斃,也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不過李暉終究沒敢公開將前者作為罪名,那樣做的話,性質遠比無故扣押西方商船更加嚴重,就真的是要長期與整個西方為敵的節奏了

    但即使隻追究那些個人罪行,也夠那些外國傳教士受的了,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西方人在中國是享有領事裁判權的,以西方一貫的強盜行徑,想想也知道他們不可能像幾十年後那麽規矩

    親自參加了一場針對傳教士的公審大會後,李暉整個人都不好了,他怎麽也想不到世界上居然有如此無恥、如此凶殘、如此不把中國人當人的畜生,想起穿越前某些家夥為八國聯軍侵華洗地而汙蔑義和團的言論,他不禁嗬嗬冷笑,“嘿嘿,一方麵說中國老百姓是奴性深重的順民,要到活不下去的時候才會想起反抗,遠不如西方的公民如何如何;另一方麵又說義和團完全是無知的暴民,隻是文化隔閡就要殺光傳教士和教民,他們就沒覺得這兩個觀點互相矛盾嗎?不是以前就受盡了氣,以中國農民的忠厚老實,怎麽可能輕易就煽動起來,形成那麽大的浪潮?”(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