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莫理循 下
字數:250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這個不對吧,中國現在地位最高的難道不是您自己嗎”,莫理循下意識地就提出了質疑,但他話一出口就意識到了問題,登時住口不言。
果然就見李暉笑著答道,“是啊,但我也是科學家啊”
不過,這樣的回答並不能完全打消莫理循的質疑,於是李暉又進一步解釋道,“昔日成為墨者的必要條件之一,是首先得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而將來中國選用官員,至少是中高級官員也將有類似的要求。當然,這個範疇比一般觀念上的科技專家要廣不少,比如軍事也包括在其內,基本上隻要是於國於民有益、而且注重團隊協作、成果可重複可推廣的都算,並不僅僅包括你們西方所說的科學家與工程師。”
“其實跟之前中國的科舉有些相似,隻是將考核的內容由......寫作能力換成了各種專業技能,”,李暉笑著又補充了幾句。
說起來,李暉一直認為科舉本身其實是一個相當先進的製度,就像後世被批了好多年的應試教育一樣,隻是兩者的問題都出在考試的內容不對,所以沒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畢竟既然是圍繞著考試,那麽考試的內容就至關重要,如果考的內容都不對,形式再好又有何用
曆史上的科舉考試讓中國最聰明好學的那些人都鑽進了根本學不到什麽真本事的故紙堆裏,結果產生了一大堆於國無益、甚至還有害的書呆子,即使是那些沒有廢掉的也都不可避免地浪費了大量青春。名為選拔人才,實際上卻是在糟蹋人才,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加荒謬的事了。
更糟糕的是,同樣需要有大量聰明人來研究的科學技術因此越來越無人問津,導致中國科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慢,最終被一度因為蠻族入侵打斷了發展進程而落後了老大一截的歐洲成功反超,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而李暉以科學技術作為當官的敲門磚,則可以逼著全中國的聰明人都去鑽研科技,雖然讓科學家去當官可能會浪費人才,但在科研人員地位和待遇也很不錯的情況下,那些真正熱愛科學研究的人未必就都會進官場湊熱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出色的科學家因為思維模式的問題,往往很難同時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當個小官兩頭受氣,哪兒能跟成為大學者備受尊崇相比
因此,李暉相信,在這樣的製度下,日後中國頂尖的科研人才應該絕大部分都會選擇從事他們最適合的工作,而以中國恐怖的人口基數和聰明智慧,全麵普及基礎教育之後,國內哪怕隻有一半適合搞科研的人才留在科研領域,科技發展速度也肯定會快得讓人難以想象,就算是係統科技全部研究完成了之後,中國的科技水平也仍將一直領先於世界。
雖然這樣的製度下,可能未來的國家領導人政治水平往往不會太高,但在工業時代,一個體量超大、同時科技領先的中國,本身就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何況李暉所說的“科技”是包括了軍事科技的,而且還是廣義。未來的中國將會由學者、技師和軍人當家做主,實行的是升級版的“耕戰路線”、即生產和軍事高於一切,李暉對她的未來充滿信心
而且這樣的製度不僅僅是對中國科學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國外的科學家也同樣難以拒絕這樣的誘惑,西方列強雖然也重視科技,但它們實行的是資本主義製度,科學家和工程師想要發大財的話,隻能像愛迪生、諾貝爾那樣自己創業當老板,但是有這種才能和機遇的科技專家畢竟是極少數。
對於本身並沒有經營才能的那些純粹的科技專家,就算再有本事,收入也高不到哪兒去,當年特斯拉給愛迪生解決了一個重大的技術難題之後,後者連區區5萬美元、而且是事先已經答應了的獎金都不肯給,要知道特斯拉已經是世界上最頂級的工程師了,連他都不值5萬美元,其他科技專家是什麽情況,就可以想象了。
手裏如果有高價值的實用技術專利,那麽情況會好一些,但除非自己有能力以此創業辦公司,否則還是發不了大財,因為資本主義製度會在無形中限製除了資本家以外的任何其他職業獲取頂級的財富,特別是在蘇聯出現之前。
很多穿越曆史的小說裏都有主角出售一兩項發明專利發大財獲取第一桶金的情節,但在現實中,那些大公司根本就不會出高價來購買,他們有的是辦法低價將專利弄到手,如果以個人身份直接出售專利,一戰以前撐死了也超不過100萬美元。
技術入股的形式潛力更大,但如果專利持有者本身沒有商業和鬥爭的才能,那點股份早晚都會被大股東巧取豪奪,最後能夠拿到手的利益搞不好還不如直接出售......
而如果科技專家有那個才能保住自己的股份,甚至反客為主,那他倒是真的能發大財,但卻是以資本家的方式發大財、而非是其本職工作。
因此,西方國家的那些大科學家看起來光鮮,實際上不過隻是一些高級打工仔而已,李暉相信中國的新製度一定會對他們產生巨大的吸引力,而看上去並沒有想到這麽多的莫理循,則會不自覺地幫自己將這個消息傳到西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