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賠款割地 下

字數:264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讓勝海舟稍感安慰的是,經過他的力辯,中方同意象征性地給予日本500萬元作為北海道居民的搬家費。不過,既然搬家費都出了,那自然肯定是人走地留,除了年齡不大於30歲的女性可以留下之外,島上其餘的日本人都將被南遷回本州島。

    由此,日本此前幾百年裏對北海道的滲透和開發,最終隻是為他人做了嫁衣,不過要想徹底斷絕日本對於大陸的野望,還有兩處也很關鍵。

    首先是位於對馬海峽中間、中方準備讓日本割給朝鮮作為賠償的對馬島,如果說朝鮮是日本侵略中國的跳板,那對馬島就是日本侵略朝鮮的跳板,其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而且將對馬島劃給朝鮮還有挑撥日朝關係的作用,後世美帝為何能將日韓控製得死死的,除了其本身強大的實力和在日韓直接駐軍之外,日韓之間好不起來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小弟團結成了鐵板一塊,那大哥可就不好當了......

    不過勝海舟仔細研究過墨家的著作後,還是提出了一個有力的理由,既然大同黨主張互利、反對單方麵地施恩,李暉也經常說要“等價交換”、“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那為何要白白為朝鮮出頭勝海舟認為,日本賠款割地是輸給了中國,又不是輸給了朝鮮,日方寧可將對馬島給中國,也不願給就連複國也得靠中國幫忙的朝鮮。

    “這個理由倒是有些意思,不過對馬島肯定要給朝鮮,不然怎麽看日朝玩宮鬥啊”,李暉知道後對勝海舟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不過大同主義是他搞出來的,又怎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稍動一下腦子,就有了解決的辦法,“我們來拿也沒關係,事後跟朝鮮交換一下領土不就可以了反正我的目的,也隻是希望讓朝鮮得到對馬島,給日朝之間埋下一根拔不掉的刺而已。至於幫朝鮮討回公道你以為我真在意啊”

    除了拿對馬島交換濟州島,中國幫助朝鮮複國也不會是白幫,考慮到現在的朝鮮是真沒什麽油水可刮,而且離中國又近,因此李暉的想法是讓朝鮮割一塊領土作為酬謝,他也不貪心,隻要朝鮮北部山區。

    這塊領土是朝鮮古代利用欺詐的手段從中國獲得的,符合“自古以來”的標準,同時入手後還能完全掌握長白山天險,斷掉朝鮮曆朝曆代都想著北擴的“白頭山妄想”;然後就是這片山區集中了朝鮮半島上超過90的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利益不小;更重要的是,這片山區人煙稀少,消化起來比較容易,這也是李暉對外擴張的基本原則,不容易消化的土地,除非價值極大,值得花費巨大的代價將原先的居民清理幹淨並大量移民填坑,否則是絕不會要的,蘇聯解體的前車之鑒擺在那裏呢

    李暉自認為這樣的要求合情合理,但他原來有心扶持的朝鮮東學黨殘部居然死活不肯同意,反倒是還被日本人控製著的朝鮮王室得知後忙不迭地答應,讓他覺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變成了大反角......

    “突然感覺自己成了鎮壓人民群眾的反對派......”,李暉不禁自嘲了幾句,但他既然身為中國的領袖,肯定是中國的利益至上,東學黨紀律嚴明、深得民心又怎麽樣反正隻是養狗,聽話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中國大同黨很快改變了態度,轉而支持腐朽無能的朝鮮王室,同時還要求在朝日軍加大征剿力度,可憐東學黨起義軍本來已經隻能苟延殘喘,中國又封鎖了邊防不讓其過境修整,結果沒過多久便徹底覆滅了。

    由於日軍這一年來的肆虐,朝鮮人民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巨大災難,除了難以統計的慘重經濟損失,軍民傷亡人數也十分驚人。據後來朝鮮政府的統計,在這短短的一年裏,朝鮮的人口減少了三四百萬之多,幾乎相當於甲午戰爭之前朝鮮總人口的20......

    雖然這些死者並不都是被日軍直接殺害,還有相當多的人數是死於饑荒和疫病,但毫無疑問,如果日本沒有發動甲午戰爭,他們就不會死。自此以後,朝鮮人對日本無不切齒痛恨,而這正是李暉所期望看到的......

    不過勝海舟的目的也達到了,他不但藉此完全摸清了李暉“利益至上,本國優先。”的外交原則,還因為這次合作又為日本爭取到了減免部分賠款的優待,同時受此啟發,他還提出了關於琉球的新建議。

    琉球群島附近的大陸架中蘊含著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琉球群島的位置與港口條件也很適合興建海軍基地,不過這麽小的國家無論如何都不敢炸毛,吞並與收為附庸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考慮到琉球王室還在,琉球群島上的人口密度也不算小,李暉一開始是打算讓琉球複國的。

    誰知日本政府為了換取中方在其他條件上讓步,竟然將自己控製的琉球王室全部秘密處死,同時以撤回日本人為由將琉球的土著也抓了一大堆回國。日本政府如此配合,中國要還放著琉球不吃,就顯得太過矯情了,於是這個在中日之間蛇鼠兩端了幾百年的小國不久也並入了中國的版圖,並很快成為中國海軍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之一。

    而日本的工作也沒白做,中方最終將賠款總額定在了3億元,而且還款期限延長到了25年,年息也由5降到了4。

    但在其他條款上,中方卻表現得極為頑固,而日方似乎也有顧慮,導致除了與賠款問題一起談妥的割地和天皇改成國王這種比較虛的形式之外,其他方麵的談判都很不順利,特別是懲辦戰犯和拆毀神社這兩項,更是十多天都沒有半點進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