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韓邊外
字數:257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由於滿清政權不下鄉,軍隊也是兵為將有的模式,類似馬家軍這樣的私人武裝還有不少,其中想要乘亂而起當個草頭王的並不在少數,但也有一些看出大勢的聰明人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但被李暉一道道新政策“過濾”下來,還能幸存下來的已經所剩無幾。
人稱“韓邊外”的長白山民間武裝首領韓憲宗就是其中之一,在袁世凱的軍隊進入吉林後,他化裝後親自就近探查,被解放軍嚴整的軍容和嚴明的軍紀所震撼,果斷地打消了頑抗的想法,回去之後主動將自己的命根子夾皮溝金礦完整獻出,得到了袁世凱的讚賞。再加上韓家在甲午戰爭期間又有組織民團襲擊日軍的功績,李暉得知後特別批示,給予了韓家甚至超過不少清軍起義將領的優待。
雖然韓家控製的獨立王國不可避免地遭到解散,但是年逾古稀的韓憲宗獲封正三品官銜榮歸文登故裏,包括其三個孫子在內的十幾位較為優秀的韓家子弟還獲得了免試進入陸軍士官學校培訓深造的機會。
即使是韓家的一些不肖子弟,比如韓憲宗明知紈絝卻又狠不下心來嚴加管教的獨生子韓壽文,也因為李暉的特別關照,並沒有窮究其昔日的罪行,犯法後進行勞動改造時也更加細致耐心,難得地網開一麵。
李暉對韓家這麽客氣,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對其主動將自己控製的夾皮溝金礦讓出表示嘉獎,這座金礦的儲量雖不算特別多,但卻勝在埋藏淺、品位高,開采提煉的難度很低,甲午戰爭爆發之前,這裏的黃金年產量已經達到了一噸多,在全國範圍內也能排進前五,如果升級設備、改善管理,年產量超過3噸沒有任何難度。
雖然跟黑龍江北部的漠河胭脂溝金礦相比,夾皮溝金礦各方麵都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原滿清黑龍江將軍恩澤被俄國人拋棄後,自知必死無疑的他魚死網破地對漠河金礦進行了徹底破壞,即使按最樂觀的估計,也得要到1897年才能完全恢複到甲午戰前的水平,而且還得為此耗費大量的人財物力。恩澤此舉徹底激怒了李暉,全家數百口人被殺了個幹幹淨淨,他們也因此成為了第一代連坐法令的最後殉葬品......
此後隨著國內形勢逐漸穩定下來,連坐法令隻被作為特殊時期和特殊地區才會采用的短期應急政策,而且即便連坐,也最多是勞改或者強遷,像現在這樣殺人全家的再也沒有發生過。
與冥頑不靈的恩澤相比,將金礦完整移交給國家、而且還主動將多年積攢下來的大量金銀兌換成華元的韓憲宗無疑要可愛得多,李暉給予其如此優待,其實也有樹立正麵典型的用意。那些前朝餘孽雖然戰鬥力不行,但是搞起破壞來卻很有一套,如果他們都能如韓家一樣識趣,國家無疑可以減少很多損失。
就連擁有自己武裝的大佬都撐不住,那些接受改造的舊文人就更不用說了,而中英乙未戰爭的輝煌勝利和加爾各答條約的簽訂更是粉碎了他們最後的一點幻想,此後不管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至少行動上無不積極配合改造。其中,李暉為了有個見證而特意挑出來派到加爾各答作為舊文人代表全程觀看了締約儀式的梁啟超和譚嗣同等人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還未立國就擊敗了世界霸主大英帝國,與大同黨相比,滿清真是連都不如”,興奮不已的梁啟超甚至忘了文人的風度爆出了粗口。
不久前才與之相識的譚嗣同也感慨不已,“的確,在抵禦外侮這方麵,大同黨比滿清是要強得太多了......”
“不隻是強於滿清,而是比曆史上的絕大部分朝代都強,可能也隻有戰國和秦漢能夠比擬吧”,梁啟超讚歎了幾句之後又發出了感慨,“看來中國真是走錯了路,所以自秦漢以後就一代不如一代,而傳承自先秦的墨門複興之後,中國一下子就又站了起來。”
譚嗣同則以有些神往的語氣回道,“卓如,你說,若是我中國之四萬萬人民能夠盡複先秦古風,重義輕利、重諾輕生,怯於私鬥、勇於公戰,我們中國會強盛成什麽樣子”
“光這樣還不夠,還需要普及新式教育,時代已經不同了,李東陽不是也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嗎如果大同黨不是掌握了比英國人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就算能夠獲勝,也不至於能夠打到這裏。”,梁啟超稍稍糾正了一下譚嗣同的說法道,“民風固然重要,但是生產力水平同樣重要,漢朝的時候如果不是武器裝備有優勢,焉能強到一漢敵五胡的程度我中華人口雖多,卻也不能拿來浪費啊交換比還是很重要的”
“此前就聽說過卓如神童之名,果然名不虛傳,想不到才幾個月時間,你的新學已經有了這麽高的造詣而且還能夠運用自如愚兄才剛剛學到基本代數和平麵幾何呢。”,譚嗣同聞言大驚,幾個月就能夠完全掌握漢語拚音、簡化字、白話文和基本算術,這學習速度其實已經相當快了,可是跟能夠過目不忘、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的梁啟超相比,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不過梁啟超畢竟是接受過長期傳統教育的,就算心裏有些得意,嘴上也還是要謙虛幾句,“哪裏哪裏,我隻是年紀還小,更容易接受新知識罷了。”
“是啊,跟那些頑固不化的老朽不同,年輕人才是中國的希望”,譚嗣同聽後點了點頭,然後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卓如,你的文字佳妙,何不寫一篇雄文,激勵國內的青少年奮進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