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有人勸進

字數:271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如果是中途改用這樣的政策,一定會令教育發達地區的家長與教師強烈不滿,甚至鬧出罷課來都有可能,但現在一切都是新創,作為骨幹的那些生化兵又絕對服從,如何鬧得起來而當大家都習慣了這樣的規定之後,這也就不再是什麽大問題了,就像後世帝都分數線低那麽多,那些高考大省的家長還不是隻能忍著

    正所謂人才決定一切,有了高水平的師資,教育質量豈有上不來的道理而教育質量一上來,高考的公平性也就得到了保障。

    這種辦法後來不光是用在教育係統,行政主官也同樣如此,想要快速升遷,就到偏遠落後地區去扶貧,貪圖安逸留在發達地區的話,這輩子撐死了也就能夠混到處級,因為評價政績的標準隻看增長率、完全不管基數大了之後維持高速增長會越來越難......

    李暉的這套方法雖然不合常理,但在係統的幫助下卻取得了成功,這也鼓勵他開始探索與曆史規律不一樣的道路,既然有金手指,不充分利用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不過李暉也知道有些地區實在是自然條件太過惡劣,再有能耐也很難發展起來,因此對於那些其實並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窮山惡水,李暉都派人將當地居民強製遷出,反正現在東北西北大片的荒地等待開發,又在東南亞占下了好大一塊地盤,那些窮山惡水本來就沒多少居民,畢竟食物產出太少,不怕安置不了。

    這一舉措還有兩個作用,首先是保護了環境,李暉幹脆將那些地區都圈定為了自然保護區,除非以後發現國內缺乏的高價值資源,或者有重要的交通線路繞不過去,否則不得進行任何經濟開發,很多曆史上滅絕了的物種都因此得以幸免。

    同時還絕了土匪山賊和反對勢力的活路,除非合法政府實在太不成器,任何武裝想要長期堅持鬥爭,都離不開民眾、至少是一部分民眾的支持,李暉這個辦法在客觀上將其與民眾分離了開來,如果還不下山投降,就隻能等死了。在將山民全部遷走之後,山裏若還有人居住,那一定是犯罪分子,而僅靠自己生產根本不可能攢起多少存糧,軍警一來圍剿,沒被打死也得餓死......

    這個方法對付躲藏起來的爪哇人和馬來人時收到了奇效,短短一年之後,南洋就再也沒有超過10人的反抗組織了,襲擊雖然還是不能徹底杜絕,但幾乎全都是個體行為,整體上的治安水平已經相當不錯,從本土向南洋移民的速度也隨之大大加快,沒過幾年,遼闊的新國土上就住滿了華人,中國的統治終於變得牢不可破......

    教育製度基本確立的時候,大同黨還未正式宣布建國,可見李暉對教育有多麽重視。雖然利用日本的受教育人口解了燃眉之急,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自己人不盡快頂上來是肯定不行的。

    別看現在西方輿論已經將中國看成是第一等的世界強國,但那在很大程度上隻是因為武器代差造成的假象,而這種碰到了好時機而獲得的巨大優勢頂多也就還能維持幾年時間。下一次這樣的機會需要等到二戰,那個時候係統科技已經幫不上忙了,隻有中國完成工業化,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而足夠數量的接受過近代教育的人口,正是工業化最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沒有之一......

    也許是貪圖方便,開國大典被定在了1896年的元旦,這樣一來國慶與元旦這兩個節日就合二為一,倒是讓日後的中國人多了一個長假。

    政體毫無疑問還是共和製,國號為“華夏共和國”,不過在開國大典之前,勸李暉稱帝的人還真不少。客觀地說,他們的觀點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李暉簡單的幾句話,就讓勸進者個個啞口無言......

    “的確,目前的中國民智未開,從目前來說,帝製可能反而比共和製度更加合適。”,李暉的回答讓不少勸進的“帝黨”麵露喜色,但其中那幾個真正的聰明人卻微微皺起了眉頭。

    果然,李暉馬上就話鋒一轉道,“但問題在於,事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教育的普及,二十年、最多三十年後,中國應該就能具備實施代議製民主的條件了,難道到那個時候再將帝製廢除隻怕到時候會是腥風血雨啊”

    “這個,可以搞君主立憲嘛”,帶頭勸進的袁世凱不肯放棄,又想了一個理由勸道。

    李暉看著滿腦子想著“擁立之功”的袁世凱,心中暗覺好笑,曆史上這家夥死在了自己的皇帝夢上,想不到這個時空卻會勸別人當皇帝。不過既然隻當成一個笑話,李暉當然不會聽他忽悠,他一針見血地點破了袁世凱建議中最大的問題,“君主立憲的皇帝......蔚亭是要我當傀儡嗎”

    袁世凱頓時意識到了問題,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來,連忙解釋道,“這個,其實如果是類似德俄的體製,就算是君主立憲,也可以保證皇帝的權威......”

    李暉一揮手,讓他不要再講下去了,輕輕搖了搖頭,歎道,“蔚亭,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是我是不可能當皇帝的......”

    “墨門否定君主製已經有很多年了,稱帝必然會失去他們的支持,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李暉的語氣漸漸沉了下來,“我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論權術和手腕,恐怕隨便找個舊官吏,都肯定要比我強,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完全是因為墨門與眾不同的製度讓在科研上有點天賦和運氣的我能夠脫穎而出,獲得門內的大力支持,此後我眼光和見識的長處才能發揮出來,成為一個還算合格的領袖。你們要我做皇帝,這根本就是挖坑讓我跳進去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