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墨子獎(二)
字數:253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雖然像居裏夫婦這樣的大科學家往往並不將金錢本身看得很重,但在資本主義社會裏,金錢始終是衡量價值的最重要標準,尤其現在還是資產階級尚未學會偽裝的十九二十世紀之交,那真是一切都向錢看,就連榮譽也直接與金錢掛鉤。因此墨子獎那無以倫比的獎金數額自然就意味著至高無上的榮譽(等到西方列強開始注意形象的時候,獎金多少就沒那麽重要了,曆史積澱才是關鍵,必須說諾貝爾死的還真是時候。),很少有科學家能夠拒絕。
就連現在已經是美國人的特斯拉都冒著被國內輿論噴為賣國賊的風險來到了中國領取應用科學電氣領域的首屆墨子獎,50萬華元足夠讓他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實驗室了,想要研究什麽就可以研究什麽,不必再屈從於投資人的意誌去搞那些他其實並沒有多大興趣的研究課題。
特斯拉獲獎是因為他在交流發電與輸電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方麵所做的卓越貢獻,這也符合墨子獎必須有“劃時代的影響”這一基本要求(理論科學成果要能完善或者改變原來的理論體係,應用科學與發明創造必須能夠顯著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劃時代科研課題顯然不是一個科學家就能完成的,即使是特斯拉這樣的天才也做不到。
之所以墨子獎頒給特斯拉,而非是另外十幾位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主要是遵循這樣的原則:“使之實用化”的那位關鍵人物至少要成為獲獎人之一,就比如蒸汽機的發明與改進者又很多,但是名垂青史的就隻有瓦特一個,然後“貢獻最大”的那位也同樣如此,而在交流電課題上,兩者均為特斯拉這同一個人,那麽獨享獎金自然是理所應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避免太過久遠的那些科技成果把獎項占光、導致如今還活在世上的科學家長時間輪不上,李暉給參與評獎的科研成果加了一個時間限製,必須是1890年以後研究完成的項目才能參評。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前輩占坑讓後輩長時間沒機會出頭的矛盾了,隻是1890年以前就享譽世界的那些科學泰鬥也不能晾在一邊,李暉想到的辦法是邀請他們加入評獎委員會來決定二十個獎項的歸屬。
這無疑是比獲獎更高的榮譽,就連素來淡泊名譽的居裏夫婦、“杆菌之父”科赫等科學巨匠都接受了邀請來到中國,進一步增加了墨子獎的分量,而評委們與首屆獲獎者的合影也被後世認為是科學史上最為群星璀璨的一張照片......
由於墨子獎是由中國政府設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在評獎時會偏向於中國科學家,雖然中國整體上還很落後,但“墨門”這些年裏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卻著實不少,別的不說,就拿李暉本人來說,光是治療結核病的特效藥止癆丸(異煙肼)和對幾乎所有革蘭氏陽性菌都有奇效的滅菌靈(青黴素)這兩項就足以讓其他所有想要競爭墨子醫藥獎的科學家自歎不如,可是參評名單當中竟然隻有一個中國人,而且還不是李暉,這自然引起了評委們的普遍不解。
“我們墨門特別作出了一項規定,所有領導幹部都不得參與學術方麵的評獎,從源頭上減少利用職權侵吞下屬科研成果與應得榮譽的惡劣行為。”,李暉的這一解釋頓時讓原本因為西方媒體的宣傳而多少有些成見的評委們對墨門與共和國政府大為改觀。
科學家中輕視金錢的不少,但是對於名聲卻普遍看得很重,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本該因此獲得的榮譽被別人侵吞,那更是無法容忍的大恨。李暉能夠如此為科學家著想,頓時贏得了諸位評委的好感,不過也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這樣做的確是保護了那些沒有當上領導幹部的科學家,但對於當上領導幹部的那些科學家,豈不是太不公平?
“那可以不當官嘛!隻論地位和待遇,我國的科學家絕對是世界上最高的,有資格拿墨子獎的,待遇和收入比丞相、呃、最接近的應該是法國總理都高,少掉的隻是權力而已。我們華夏共和國以學者和專家(李暉將軍人也劃進這一類了)為統治階級,科學家尤其受到優待......”,李暉解釋了幾句之後就順著話題延伸下去,開始給各位評委說明中國在世界上獨樹一幟的特殊體製。
評委當中見多識廣的不在少數,聽後卻也無不為之嘖嘖稱奇,更有人眼中射出了異樣的光芒,一個科學家當家做主的理想國,不必擔心外行領導內行、更不必鳥那些有倆臭錢就了不起的資本家,聽著都讓人激動!
不過居裏夫人卻皺起了眉頭,問李暉道,“中國還很貧窮,平民的生活水平遠不如西方,貴國政府卻給予科學家超過西方同行的優厚待遇,這樣合適嗎?就拿墨子獎來說,1000萬華元的獎金可以幫助多少窮人啊?”
“正因為中國還很貧窮落後,我們才更要給予科學家以特別的厚待,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隻有尊敬和地擺脫貧困落後的麵貌。”,李暉情真意切地答道,“何況中國雖然貧窮,卻有著5億人口,1000萬元平攤到每個人身上的話,不過才2分錢,完全支付得起。”
“夫人您別忘了,中國的海軍和陸軍可都是世界第一!那麽多的軍費都能負擔得起,區區1000萬華元能算什麽?中國窮的隻是平民,政府可有錢著呢!”,電話的發明者亞曆山大·貝爾這個時候卻突然插話道,語氣之不善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眉頭一蹙。就連李暉也沒想到,這位好不容易請來的評委居然會毫不客氣地當著這麽多世界名人的麵拆自己的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