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殘酷報複(下)

字數:262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結果,沙俄第一騎兵軍進入中亞後,所到之處無不血流成河,幾乎所有不會說俄語或者說不流利的人都慘遭屠戮,無數原本繁榮的市鎮化成了廢墟,就連農村也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也就是後來布魯西洛夫中將發現再這樣殺下去,中亞鐵路沿途的城市都將變成鬼城、屆時鐵路就沒法維持運營了,而沙俄政府暫時又沒有餘力在短時間內大量移民過來,這才網開一麵,饒過了一部分從事城市服務業、而且至少沒人舉證的當地人。
    俄軍的瘋狂報複讓內鬥中的中亞各族被迫團結了起來,但這並沒有什麽卵用,本身就隻是一些烏合之眾,又連一個能夠服眾的領袖都沒有,如何是俄軍的對手?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沙俄第一騎兵軍就將號稱百萬的中亞聯軍消滅殆盡,擊斃50餘萬人,沒要一個俘虜......
    但這並沒有嚇到中亞人民,因為俄軍不肯給他們活路,反正是死路一條,隻能跟他們拚到底了,結果由於小規模戰鬥中大炮和重機槍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再加上敵人都是寧死也不投降(投降了死得更慘),俄軍在遊擊戰階段的損失反倒比之前正麵作戰時大得多,短短半年時間就給俄軍造成了超過3萬的傷亡。不過那已經跟沙俄第一騎兵軍沒什麽關係了,他們證明了自身的戰鬥力後就立刻調回歐洲了,布魯西洛夫中將組建騎兵軍是為了對付中國同行的,鎮壓起義軍這種髒活累活,直接調二線的哥薩克過來就行了。
    由於沙俄政府事後銷毀證據,再加上中亞地區此後又多次卷入戰亂,俄軍到底在中亞屠殺了多少人最終成為了一個曆史懸案,但後來中亞總算迎來和平之後進行的第一次人口調查發現,當時整個中亞地區的人口已經隻剩一百多萬,就算將逃到周邊鄰國(主要是伊朗)的一百多萬加上去,也才相當於戰前總人口的不到三分之一,屠殺之慘烈,可見一斑。
    時代已經進入了二十世紀,沙俄軍隊卻犯下了就算在中世紀都要到亡國前後才會出現的殘酷暴行、而且還發生在名義上還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按理說世界輿論應該對其口誅筆伐才是,可事實上,當時的西方媒體卻整齊劃一地保持了緘默,就好像根本沒發生這件事一樣。
    更讓人無語的是,就算是在三國大戰結束、這件事怎麽也瞞不住之後,西方媒體不怪犯下罪行的沙俄軍隊,反倒將責任全都推給了中國政府,說什麽若非中國軍隊堵截難民不讓入境,本來不至於會死那麽多,這根本就是信口雌黃,中國明明收容了二十多萬各族婦女好不好?
    不過中國軍隊沒有趁亂再入中亞,才使得俄軍能夠那麽猖狂,那倒是真的。可是在暫時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吞下中亞的現狀下,中國伊犁軍區選擇先鞏固收複的那幾十萬平方公裏失地而不盲目擴張,無疑是很明智的,後來李暉還專門表揚了他們的工作。
    再加上寒冬來臨之後,不僅僅是北邊的西伯利亞與烏拉爾,即使南邊的中亞地區也同樣是冰寒徹骨,於是一度空前激烈的中俄大戰很快就偃旗息鼓了,雙方都開始養精蓄銳、為來年春暖花開之後再起戰端做好準備。
    就這樣,這場在不到一年時間裏就造成了中美俄三國逾五百萬軍民死亡(其中軍隊死亡【含失蹤】人數有近三百萬)的殘酷戰爭終於暫時緩和了下來,英國也終於可以開始進行“調停”工作了。
    早在九月份的時候,老張伯倫就已經公開發出了這樣的呼籲,但是因為李暉堅決不同意“先停戰、後談判。”這一明顯有利於美俄的條件,美俄兩國政府也不願在前線節節敗退的窘境下公開求和自損士氣,斡旋自然毫無成效。直到如今,中國軍隊的擴張已經到了極限,極寒氣候下又很難發動進攻,李暉這才同意與美俄兩國暫時休戰,同時派出以外交大臣唐紹儀為首的代表團前往英國倫敦,就未來和平展開談判。
    不過,李暉其實並不看好這次議和能夠成功,他之所以派出了高規格的代表團,不過隻是做個姿態而已。說起來,其實李暉倒是希望能夠見好就收的,反倒是目前處於弱勢的美俄兩國政府、準確地說是兩國領袖並不希望現在就締結和約。
    由於戰場上輸得太慘,就算中國政府寬宏大量,美俄兩國也還是免不了要割地賠款,隻是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的差別,那麽作為戰爭的發動者,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就必須要為此負責,政治生命到此結束,他會甘心嗎?何況美國處境最危險的階段已經過去,再打下去怎麽都不會比之前更糟,西奧多·羅斯福完全有理由堅持對華作戰。
    至於俄國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雖然作為世襲君主不必引咎辭職,但其“紙老虎”的本質被戳穿之後,再想保證江山穩固,可就難了,還不如利用俄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繼續打下去,反正死的也不過是些“灰色牲口”而已,說不定就打贏了呢?
    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當初援助沙俄的時候留了一個心眼,在合同中特別注明,如果沙俄政府單獨與中國媾和,那些援助的款項都將視為貸款而非無償,以沙俄貧弱的國力,把沙皇一家都賣了也還不起。
    至於像後來的蘇聯那樣賴賬,這就更不是沙俄政府幹得出來的了,不是沙皇恪守信義,而是這樣做的代價太大了,足以讓他自己和沙俄這個國家粉身碎骨......
    要知道,債主實際上不是美國政府,而是那些國際金融寡頭啊!敢黑他們的錢?也隻有曆史上的兩個社會主義大國有這樣的膽子、也承受得起那巨大的代價,至於現在的沙俄?事實上,甚至在這場戰爭之前,沙俄政府的財政就對外國貸款有很大的依賴了,尼古拉二世哪兒來的膽子敢跟那些大金主撕破臉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