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隻能犧牲日本人了

字數:260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說起來,環境和珍稀物種保護也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所謂“衣食足而知禮節”,如果不是中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巨大的飛躍,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再加上受教育人口也不再像之前那樣稀缺,國家可沒有那個餘力來研究大熊貓......
    對於已經奔向小康的華夏共和國來說,在這些並不能直接增強國力的領域開展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有現實意義,滿足國民日益豐富的精神文明需要是一方麵,還能分流一部分勞動力,減輕一二產業的就業壓力。
    另外,在這些方麵積累的技術和培養的人才,對於國內目前已經開始重點發展的特種養殖/種植也有很大的幫助,畢竟動物學、植物學的很多知識和技能其實都是全領域共通的。
    事實上,若非後者的蓬勃發展,華夏共和國實現小康根本就不可能,畢竟農民始終還是華夏國民的主體,戶均30畝旱地或者15畝水田實在不多,就算農業稅已經全部免除,光種那些主流作物,收入仍然有限,無論如何都達不到小康水準,而仍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實現不了小康的話,就算華夏共和國紙麵上計算出來的人均收入再高,又如何能夠稱得上是“實現”了小康呢?
    不過,特種養殖/種植的收益雖高,但是市場容量越遠沒有糧食、棉花這樣的大宗物資那麽巨大,幹的人數一多,收入就會銳減,而且糧食、棉花這些可都是戰略物資,如果農民們都追逐利潤不種這些主流的農作物了,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在短暫地鼓勵特種養殖/種植之後,華夏共和國政府就又連續出台了多項措施穩住糧棉生產,隻針對這些主流作物的完全免除農業稅政策隻是第一步,更讓那些隻會種田的老實人驚喜萬分的,是化肥、農藥和良種開始降價,而且還是連續幾波,據說1916年後甚至會完全免費......
    其實李暉早就想這麽做了,因為這一來可以大幅增加農民的收入,不致於出現農業稅免了之後卻因為化肥農藥和種子漲價而仍然掙不到幾個錢的操蛋情況,二來還可以更加方便地管控化肥與農藥的施用量(免費供應是有限額的,超過定量的就得自己出錢購買了。),減輕其對環境的汙染。隻是此前中央政府的財力、或者說是中國的工業實力還沒那麽強大,但是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順利推行,看似苛刻的條件不知不覺間竟然水到渠成了......
    就算小農經濟效率不高,30/15畝每戶的耕地也實在不多,但如果除勞動力外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收獲多少就能賺到多少,那農戶的收入依然是頗為可觀的。如果以李暉穿越前的糧價與畝產計算,農村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純收入輕輕鬆鬆就能超過5萬人民幣,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說低了,何況現在這個年代畢竟還早,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工業品與農產品的差價(準確的說,應該是工業與農業的生產效率之差。)都遠沒達到後世那麽誇張的程度,實際收入算下來隻會更高......
    當然了,即使如此,農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跟大部分城市居民相比也還是要略遜一籌,畢竟糧食、棉花這類大宗農產品的收購價可是由中央政府定的,而國家現在正致力於工業化,肯定要故意壓低收購價格來限製農民的收入水平、變相加強城市的吸引力,又怎麽會讓農民過得比市民都好、導致工業化進程因為勞動力不足而延緩呢?
    說到底,李暉是將其視作了一種調控的手段,既不讓城鄉差距過大,導致農民蜂擁進城而造成就業困難,也不讓城鄉差距過小、甚至顛倒過來,導致城市不能及時足量地補充新鮮血液。
    中央政府能對國家經濟控製到如此程度,這在人類曆史上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僅從這一點來說,華夏共和國也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了。不過,中國實在太大,政府對經濟的控製力再強,調控的時候也如同重型卡車的轉向一樣,怎麽都不可能敏捷到哪兒去。即便提前做好了各項準備,當1914年夏季畢業狂潮來臨之後,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還是如同山洪一樣爆發了......
    “看來我也犯了一個錯誤,搞不好這畢業大潮的第一年才是壓力最大的,中國現在居然也有血汗工廠了,這工資......在城市裏租金都不夠付啊!”,李暉了解到情況的嚴峻後不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迅速做出了決定,“隻能讓那些日本人提前回國了,雖然有些對不起他們,但總比咱們中國人大量失業要好吧?”
    雖然李暉對於那些精英人才還是給予了特別對待,隻要具備高級職稱(平均要幾百個裏麵才能出一個,就算日本雇員因為這十幾年來得到的充分鍛煉而水平普遍更高一些,也要上百個裏麵才能出一個。)、或者曾經對中國有過重大貢獻,就可以加入中國國籍,自然也就不在辭退和遣返的行列之內,可是具備資格的日本人全加起來也就幾萬而已,跟五百多萬日本雇員的總數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辦法可以入籍留在中國,前文也曾經提過,那就是跟中國公民結婚。一般來說,中國女人很少會願意嫁給外國人,男人娶日本老婆的倒是挺多,畢竟中國到現在還是男多女少。沒辦法,中國人口實在太多,清末的性別失衡又太誇張,即使這十幾年裏先後吸收了幾百萬外國媳婦(而且還沒算上那些新占地盤上的居民),也隻是有所緩解,沒能徹底解決。
    因此,日本女性想要留在中國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李暉五年前為了防止有人假結婚來騙中國國籍,專門規定必須結婚三年並且有了孩子之後才能入籍。因此現在緊急找人結婚的話,是根本沒法保住工作的,三年不工作當家庭婦女,夫妻間沒點感情基礎可不行,至於那些早就嫁了的,她們已經不算日本人了,也就不包括在那500多萬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