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

字數:3957   加入書籤

A+A-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漢中王傳最新章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

    馬超興兵而來,卻被馬雲祿挺身擋住,無奈隻好又與龐德領著兵馬退回了關中。

    劉征並沒有因為馬超的退兵而高興,反倒是因為馬雲祿的挺身而出難過沮喪,心裏很不是滋味兒。

    馬雲祿見漢王沒有到城樓上來,想起賈詡對她說過的話,當然能夠體會漢王心裏的感受。

    劉征見馬雲祿走來,臉上擠出了幾絲笑容。

    “想不到我竟淪落到需要你一個小女子出來保護,不過還是謝謝你!雲祿。”劉征動情的說道。

    這是劉征第一次麵對自己展現柔弱的一麵,這反而令馬雲祿很是高興,因為她終於能夠為漢王做些什麽了!

    “一直以來都是你照顧我,也讓我保護你一次吧!”馬雲祿對劉征說道。

    劉征看著一身戎裝的馬雲祿,笑了笑,並沒有再說話,二人心照不宣。

    馬超退兵之後,劉征加緊了對弘農的控製,巡察各縣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劉征帶著趙雲、羅奎及百十護衛,騎著飛羽汗血馬,往郡中各處而去。

    一行人巡察了陝縣、焦城,又來到了盧氏縣。

    盧氏縣在弘農郡南部山中,西可翻山入上雒,南可越嶺臨丹、析,漢武帝元鼎四年建縣,是弘農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一處縣邑。盧氏縣在雒水之上遊。

    此雒水非彼洛水,雖然後來把“雒”寫成“洛”,但是實際上這是兩個字。洛水在關中,乃渭河支流。而雒水雖也出自關中塚領山,但其流向的卻是洛陽。事實上“洛陽”應該寫成“雒陽”。除此之外,蜀中廣漢郡也有一條洛水。

    上古之世,河出圖,雒出書,指的就是這條雒水,而非關中的“洛水”。

    劉征帶著趙雲、羅奎來到盧氏,百姓們見到劉征,竟然慌忙失措,紛紛逃散!劉征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身後,帶的也不過百十人,這些百姓見到自己怎麽跟見到鬼一樣?

    趙雲、羅奎也大為不解。

    “這是怎麽回事?咱們有這麽可怕嗎?”羅奎不解的問道。

    劉征看著這奔逃的景象,麵色凝重的對趙雲說道:“子龍去問問到底是怎麽回事?”

    趙雲領命,當即進入縣中,眾人人人躲避,並無人肯配合,趙雲隻好用強,抓了一個百姓來到劉征麵前。

    那人看見騎著高頭大馬的劉征,嚇得趕緊跪拜匍伏在地,使勁的磕頭哭道:“大頭領饒了小民吧!我隻是個幹雜役的,真的什麽都沒有……”

    聽到這話,劉征更加疑惑了!於是立即下馬,上前想要扶起那人,沒想到那人一見劉征走過來,更加是嚇的顫顫巍巍,隻差沒有暈厥在地。

    劉征見扶他不起,於是問道:“你為何這麽怕我?難不成我是鬼怪嗎?”

    “小的不敢!大頭領是天神下凡,您就饒過小的吧!”那人將頭在地上磕的直響。

    旁邊的趙雲可看不過去了,一把將其提了起來,對他說道:“你看清楚了,這是當今漢王,不是什麽大頭領!你若是有什麽懼怕的,直接說出來!漢王一定幫你們解決!”

    那人這才敢抬頭仔細看劉征,劉征穿著錦袍,衣冠整潔,麵潔須淨,又怎麽會是什麽“大頭領”呢。

    看清劉征樣子,那人這才好了許多,但還是小心的問道:“你真的不是大頭領?”

    劉征威嚴正色道:“我乃當今漢王,現已收複弘農,今日正是來此巡察,你等為何躲避不急?”

    那人趕緊又跪拜道:“小民冒犯了大王,還請大王不要怪罪,咱們盧氏真的是被那賊人嚇怕了!”

    劉征再次扶起那人問道:“這裏常常遭遇賊人襲擾嗎?那賊人在何處落腳?”

    “回大王的話,那夥賊人正是熊耳山賊,隔三差五就要來這裏掃蕩,這盧氏縣都被他們糟蹋的不成樣子了!”

    聽到熊耳山三個字,劉征和趙雲一齊望向了羅奎。

    “我不知道!我跟著漢王已經一年了,這熊耳山山寨不是已經被曹仁給毀了嗎?”羅奎趕緊撇清道。

    “我當然知道跟你沒關係!看來想要治穩弘農,這山賊就勢必要拿下!必須換百姓一個太平。”劉征嚴肅的說道。

    “漢王怎麽辦?”趙雲問道。

    “且在此休息一日,查清楚情況,明日便回去調軍,務必要平了山賊!”劉征如是說道。

    盧氏百姓聞知並非山賊來擾,而是漢王駕到,這才轉憂為喜,紛紛出來相迎。

    “此縣縣令何在?”劉征問道。

    “回漢王的話,自從熊耳山山賊隔三差五的來劫掠之後,縣令等人就逃走了。”

    “那縣中可還有主事之人?”劉征再問道。

    正當此時,人群閃開一條道,當中有一位白發老者被人攙扶著走了過來。

    老者來到劉征身前,艱難的跪了下去,操著缺乏中氣的嗓子開口道:“老朽是這縣中三老,拜見漢王殿下!”

    劉征一聽是縣三老,又見其年事已高,趕緊上前托起,將其請到到座上。

    三老並不是三個老頭,三老是秦漢地方官員的一種。三老是掌教化的地方官,秦置鄉三老,漢增置縣三老,後漢又有郡三老,國三老。

    《禮記》有雲:“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眾至,然後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聖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養也。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

    《漢書·高帝紀上》雲:“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

    “三老”、“五更”都是地方官員,這“三”和“五”並不是隻人數。

    取名三老五更之意,乃“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尚書》雲:“三德,一曰正直,能正人之曲直。二曰剛克,剛能立事。三曰柔克,和柔能治。”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

    總的來說,三老就類似於一個地方最有德望的宗長,隻是這個宗長不單局限於一姓,而是一地之宗長。

    劉征與三老敘談許久,這才知道此地詳情,也感慨於亂世縣鄉之難。

    當夜,劉征領著手下眾人便在盧氏暫歇。

    看清爽的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