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
字數:3409 加入書籤
呂蒙以為龐統是自覺不受待見,因此借機請求外放,而呂蒙心裏其實也早就不希望龐統呆在自己身邊,於是正好借這個機會,成全了龐統。
於是,呂蒙從輕發落了賀齊,將其降為別部司馬,杖責三十,令其率部前往濡須築城。
當然,呂蒙也不會完全放過,最後還是留下了孫韶、秦鬆。孫韶繼承了孫河的兵馬,雖然在賀齊軍中,但嚴格來說是相對獨立的。
呂蒙借此也從賀齊手下拿走了這兩千餘人,秦鬆是一謀士,正好填補龐統離去的空缺。
賀齊挨了三十軍杖,並沒有覺得委屈,相反,他還覺得自在了許多,隻要他能夠繼續保有自己手下的兵馬,其他的都無關緊要!
挨過杖刑之後,賀齊一刻也不想跟呂蒙呆在一起,當日便拔營啟程,帶著部下一路往濡須而去。
合肥之南有巢湖,巢湖東南有濡須。這是經巢湖入長江的要道,也是合肥的後防!一旦合肥失守,濡須便是防備曹軍進入江東丹陽的最後一道防線!
雖然濡須很重要,但呂蒙並不認為自己需要用到濡須!更不相信李通又能力拿下合肥!
龐統原本是寄希望於周瑜,可惜周瑜被罷去了兵權,如今已經賦閑在富春將近兩年。
其後龐統跟在呂蒙身邊,但這段日子一來,龐統對呂蒙越發不看好,因此早就想要脫身而去,隻是沒有找到一個能夠為自己所用的人。
恰好,賀齊的出現,給了龐統機會!賀齊這樣的人,沒有呂蒙那麽大的野心,而且豪氣幹雲,至少在龐統看來,自己可以很好的“調教”他!不會像跟著呂蒙這樣難受。
龐統也曾數次為呂蒙提出良策,但呂蒙從來都是不加理會,隻按照自己的心思行事!龐統知自己不能為呂蒙所用,二人根本沒有默契,早一天離去,早一天舒服。
賀齊率軍一路往濡須走去,龐統作為監軍同行。
背上挨了三十軍帳,賀齊卻並沒有被打趴下!執法軍士並沒有下死手,而且賀齊也是身經百戰之人,這點刑罰根本不算什麽,隻是一些皮外傷而已。
“聽聞是監軍為賀某求情,賀某方才保住手下這些人馬?”賀齊坐在馬背上,悠悠南行,對身旁的龐統問道。
龐統笑了笑,拱手回話道:“將軍哪裏話!若非將軍馭下得心,縱然龐某有三寸不爛之舌,也未必能夠說動呂都督啊!”賀齊笑道:“這倒是!我這些手下,個個都是過命的交情!如同手足兄弟!他呂蒙有何本事,能夠並我兵馬?不自量力耳!不過,還是要多謝監軍仗義直言!這份恩情,賀某記下了!來日必當報答!隻是辛
苦監軍,要隨我去做那築城苦役了!”
“豈敢!豈敢!龐某非為私情,隻為公事而慮!眼下南北交兵,情勢複雜,呂都督不肯聽我言,留在合肥也無益,將軍豪氣幹雲,能與將軍同行,龐某求之不得呢!”龐統對賀齊很是看好,賀齊聽了龐統的話,更加心喜,於是對龐統拱手道:“早就聽聞監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當初監軍可是深得大都督青睞,能夠被大都督賞識,監軍必有過人之處!今後還望監
軍多多指點賀某!賀某願從監軍受教!”
跟隨周瑜幾年,龐統有些名聲,江北眾人都知道周瑜很是看重龐統,賀齊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龐統在荊襄的名氣,而且這次其他人都束手無策,龐統一番話便給自己解了圍,賀齊由是對龐統很是高看。
賀齊表明了自己虛心的態度,龐統很是高興,於是說道:“將軍既然如此看得起在下,那今後便不要再監軍監軍的稱呼了!不如直呼在下姓字,也顯得親近一些!”
賀齊的脾氣本來就豪爽,龐統正是依據賀齊的脾氣來說話。聽到龐統這麽不見外,賀齊很是高興,當即笑道:“既然如此,賀某虛長你幾歲,今後便直呼士元了!”
賀齊比龐統大八歲,這樣稱呼龐統也是合情合理。
龐統欣然笑道:“如此甚好!”
很快,龐統便跟賀齊打成了一片,賀齊部下芮良、芮玄等人也覺得龐統很是灑脫豪放,於是龐統儼然成為了真正的賀家軍!
李通用計攻下了成德,打通了進取合肥的道路,於是便令功曹韋康率軍五千留守壽春,調度供給。李通自己則與呂虔各率兵馬,往合肥殺去!
用區區三四千人的損失,加上劉馥、劉靖父子的人頭,拿下要衝成德,對於李通來說,這筆買賣還算是合算!其實本來可以損失更小的,可惜董蒙輕軍追擊,中了賀齊的圈套。
沒了賀齊、龐統礙眼,呂蒙反而沉下心來,立即便準備應對李通來襲!駐軍六安的朱桓也被呂蒙調往了合肥。
李通早已探知情況,不禁笑道:“這呂蒙將賭注都押在了合肥,看來是要在合肥與我一決雌雄啊!”
陳矯也笑道:“如此正好!呂蒙這麽做,我軍正好畢其功於一役!合肥此戰若勝,江淮立可橫掃!”
“不錯!隻要是拿下了合肥,咱們便可以進逼江東了!”
這是李通早就夢想的事情,上一次就是打到了合肥這裏,最終無功而返,這一次李通不願意再重蹈覆轍,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拿下合肥,掃平江淮!
若真能如此,李通倒也有資格位列上將軍了!與夏侯兄弟、曹氏諸將齊肩並列,也不是沒有可能。
對於一直處在二線行列的李通來說,這次便是晉升一線最好的機會!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李通卯定心神,當下開始了合肥之戰的準備!
李通率兵四萬有餘,呂蒙不過萬餘兵馬,朱桓還在路上。情勢不言自明,呂蒙的壓力不小!
得知李通已經調集了兵馬,呂蒙也越發用心起來,每日都要親自巡視三軍,不肯稍有懈怠!
江淮軍情傳到了柴桑,柴桑眾人一時都緊張起來,江東門戶在江淮,那些江東世家大族們自然坐立難安!於是紛紛請求孫權發兵增援!孫權始終不許,隻是好言寬慰,表示自己相信呂蒙。東曹張允,主簿吾粲等人來見孫權,孫權皆托以曹軍主力集結荊襄,自己已無兵馬可調為由,搪塞了過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