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

字數:3515   加入書籤

A+A-




    周群觀天有異象,心下大駭,不顧夜深,急忙來尋荀彧。

    時荀彧早已入睡,但聽得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不禁喊道:“府外何事嘈雜?”

    很快便有府中小仆來至房外回話道:“侍中周群有急事求見令君!”

    “誰?”荀彧頓時一驚,急忙問道。

    “侍中周群!”

    “快請書房稍作,我立刻就來!”

    這種時候周群叩門來見,荀彧心知必有十萬火急之事!否則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來打擾中書令府清靜!

    周群才等了片刻,荀彧已經急匆匆來到書房。

    “仲直!何事如此急迫?”荀彧開口便問道。

    周群一臉的焦急神色,看到荀彧進來,急忙上前拱手道:“打擾令君,實屬不得已!但情勢十萬火急,容不得拖遝!”

    “仲直快說!到底何事?”荀彧也不由得跟著緊張起來。

    周群於是將自己看到的星象仔細的說了出來,荀彧聽罷之後,當場臉色大變!

    “仲直確信真有如此凶險之象?”荀彧再次確認道。

    周群觀星的本事,荀彧是知道的,當年關中之亂,荊州之變,都被周群清楚的看到,確實也都得到了應驗!如今周群再說出這樣的話來,也由不得荀彧不信!

    “以某所知,應當無差!大凶之兆已顯,漢王必有劫難!太尊星暗,紅光微現,主刀兵之凶!洛陽戰事恐將不利,危及漢王!”周群說出自己的預見道。

    荀彧雖然被周群的話給驚著,但很快便鎮定了下來。

    “仲群先請坐下,與我細細說來。”

    荀彧必須要確保沒有任何誤判,因此哪怕是再急,也必須問個清楚明白。周群於是以最快的語速,將所知道的一切都跟荀彧說了出來。

    尋常人等,即便隻是要聽懂周群的占卜觀星秘術,已經十分困難,但荀彧以其天資,隻聽了一遍,基本上便已經掌握了大概。確信周群沒有遺漏之後,荀彧這才真的相信周群所說。

    “漢王乃當世翹楚,當應紫微之象!我等不可坐視不理,必須有所舉動才是!”荀彧不禁言道。

    周群趕緊說道:“正應如此,在下才迫切想要來見令君!當務之急,乃是令君拿定主意。漢王若兵敗,必陷於困境之中!關中以東,熊耳、伏牛,山嶺縱橫,其勢更為艱難!”

    “那仲直意下如何?”荀彧立即問道。

    周群於是立即回話道:“在下以為,令君當持符調兵,立即出關以迎漢王!”

    調兵出關,這可不是一見小事。劉征雖然授予了荀彧符節,荀彧可以調動兵馬,但這件事情幹係重大,決不可輕易行之!更何況關中之地,乃重中之重,更加不能輕易亂動!“調兵不難,難的是調何處之兵!漢王以二十萬軍東出,今關中兵馬所剩不多,且皆為步卒,騎兵甚好,其行日不過數十裏,隻怕是來不及。且夏侯尚在河東,一直對關中虎視眈眈,若知關中空虛,引兵來

    犯,關中必不保!”

    荀彧十分擔憂關中的安危,誠然漢王的安危是第一要務,但若關中失守,漢王也無處可回,荀彧不能冒險調動關中兵馬。

    “若不調關中之兵,還有何處兵馬可以調動?”周群亦是麵露難色的問道。

    荀彧腦子飛快運轉,不過片刻,當即便對府中家奴令道:“持本官兵符,立將北中郎將馬岱召來!半個時辰之內不到,軍法從事!”

    “馬岱?”周群一時不解,疑惑道。

    “不錯!思來想去,此事隻能托付馬岱!馬岱乃王妃從弟,可以托付重任!”荀彧言道。

    周群依舊不解,接著問道:“可是令君方才不是說不能動關中兵馬嗎?”“並非是調動關中之兵,而是要馬岱去調隴右、河西之兵!眼下河西薑敘正駐軍武威祖曆,其麾下所部,皆為涼州精騎,其行甚速!又有西域良馬,雖不至於一日千裏,二三百裏亦已足以!”荀彧向周群解

    釋道。

    原來自從馬超平定了西域之後,除了留守一部在敦煌,其餘的河西兵馬都被調動內遷安頓,隴右兵馬也都大多駐守在漢陽,距離關中不算太遠。最關鍵是的這些都是騎兵,而且不是一般的騎兵,座下皆是西域良馬。最關鍵一點,荀彧之所以要派馬岱,乃是因為馬氏在涼州的威名!尤其是馬超平定西域之後,更是威名大盛!馬岱是馬超的從弟,可

    以統禦涼州騎兵!而馬岱又忠心,不用擔心會發生意外。

    荀彧轉瞬之間,將情勢分析的透徹,立即便做出最合適的決定。周群聽罷荀彧的解釋,方才知道個中緣由,於是疑惑頓解。

    不到半個時辰,馬岱已經披甲來見。

    “荀令君,何事如此急召末將?”馬岱上前拜問道。

    荀彧於是立即將當下情勢與馬岱說了清楚,馬岱聽罷之後,略微有些狐疑,並問荀彧道:“此事幹係重大,令君當真要下這道命令?”

    荀彧拍著馬岱的肩膀道:“荀某心中有數!馬將軍,此事非你莫屬!我知你乃忠義之人,漢王亦是十分看重你!今日該是你為漢王效命之時了!”

    得到荀彧的認同,又聽到漢王對自己看重,馬岱更生決心,當即便對荀彧抱拳道:“令君放心!馬岱絕不辱使命!”“那好!你連夜趕去祖曆!這裏有荀某符節印信,但說漢王欲增兵洛陽,須調涼州兵馬,萬不可透露其他!將軍領涼州之兵後,一路直接東出潼關,殺奔函穀!若曹軍增援函穀,將軍不必強攻,但示其以威

    便是!至於何時撤軍,到時候自會通報與你!”

    荀彧囑咐了細節,馬岱一一牢牢記下,當即連夜便快馬出了長安城!

    馬岱走後,周群更有不解,於是問荀彧道:“漢王自武關而出,今為馳援漢王,而令君卻令馬岱東出潼關,急攻函穀,這是為何?”荀彧囑咐馬岱的行軍路線,與劉征完全不在一條路上,而且讓馬岱去攻打函穀關,這與漢王將欲凶險一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莫說周群,恐怕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