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琅琊王氏

字數:4840   加入書籤

A+A-


    柳君臨呆呆道:“每一個大箱子裏都是金銀珠寶,名器古物。尼瑪的,我來到的到底是什麽地方?這麽多的財寶,要是拿出去,都能買下整個大明江山了。”

    旋即,他苦笑搖搖頭,道:“要是平時我見到這麽多的稀世財寶,肯定興奮的找不到南北了,可我現在身中火毒和寒毒,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要金銀財寶何用。”

    之後,他又是沿著通道來到另一個石室,毫不例外,這石室也是用夜明珠照明。柳君臨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或者說他已經被震驚到麻木了。

    柳君臨暗道:“看來,裏麵的石室都是用夜明珠照明的。”

    這間石室是一間兵器收藏室,柳君臨一看,這些兵器無一例外,全都是神兵利器。

    柳君臨歎道:“這裏的兵器隨便拿出一件,都足以令人搶破腦袋了。沒想到在這裏卻一紮一紮的丟在這裏。寶物蒙塵啊。”

    他腳步不止,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第三間石室,踏入石室的一瞬間,心神一愣,這間石室不是用夜明珠照明的,他目光望去,隻見一塊水晶懸浮在石室半空,水晶呈菱形,石磨盤大小,散發無盡光芒,照亮整個石室。

    柳君臨眼中盡是疑惑:“這是什麽東西?這麽神奇,它竟然能夠懸浮在半空?這上麵沒線牽著吧?”

    不知道的,也就不去想。他目光四處一掃,這個石室遠比之前的石室要大,四周有著一個個齊人高的書架,書架上放著密密麻麻無數書籍,錦帛,還有一些卷軸,粗略一看,至少有數十萬冊。

    柳君臨咋舌道:“這麽多書籍?難道這裏真是哪個皇朝的藏寶室?”他看著這些書籍,說道:“或許,能從這些書中得到答案。”

    他目光又看向書架子上,歎道:“這實在是太奢侈了,這麽多的書架子似乎全都是用珍貴的紫楠木做成的。”

    忽然,柳君臨看到書架上的書籍,又是震驚道:“真是奇怪,前麵的石室都是布滿了灰塵,這說明這裏至少有幾十年上百年沒人來了,可這個石室,竟然連一點灰塵都沒有,這實在是不可思議……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感覺在這裏,精神力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他抬眼看向那塊發光的菱形水晶,呢喃道:“難道是因為這塊奇石?”

    他定睛看了看,還是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隻能作罷。這世界本來就有很多的未知,他不知道這種奇石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他也不去深究什麽。

    他走到最近的一個書架,書架上掛著一個木牌子,上麵刻著“武道神功”四個字。暗道:“原來每個書架上都有分類的。”他圍著書架轉了一圈,大致了解書架的內容分類。

    這些書籍大致分類:琅琊王氏宗譜,武道神功,仙道神通,丹道學,道學,醫學,兵學,農學,法學,儒學,釀酒學,鑄造學,諸子百家學等等數十種類別。

    柳君臨歎道:“真複雜!”他轉了一圈,來到王氏宗譜的書架前,拿了一本《琅琊王氏宗譜》的書籍。這裏既然有琅琊王氏宗譜,又叫琅琊古地,那這裏應該是什麽叫琅琊王氏的家族所有,他應該能從中了解琅琊古地是什麽樣的地方。

    柳君臨翻開書籍,再一次感慨道:“這個琅琊王氏家族真是厲害,這書籍顯然是用珍貴的紙張編成的,完全可以存放數百年不毀。”

    他往下看去……

    “琅琊王氏,始於秦朝名將王翦……”

    柳君臨暗驚:“王翦?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這來曆真夠大的。”

    王翦何許人也,是秦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始皇帝都尊其為師。秦統一山東(崤山以東)六國,除了韓國被內史騰所滅之外,其餘五國齊楚趙燕魏皆為王翦與其子王賁所滅,使秦一統天下,相助秦始皇成就霸業。王翦之孫王離亦是秦國名將。

    柳君臨繼續往下看……

    半個多時辰後,柳君臨合上書籍,已經明白琅琊古地的來曆了。

    秦末時期,二世胡作非為,橫征暴斂。趙高篡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項羽起兵響應。

    王翦之孫王離率軍與項羽戰於巨鹿,王離兵敗被項羽所殺。王離的長子王元為避戰亂,遷往琅琊郡,是為“王氏琅琊祖”。當然,王離次子王威在太原也建立了太原王氏。

    這琅琊古地在秦時就是屬於秦國三十六郡之一的琅琊郡。

    琅琊王氏是王姓顯貴的代表,是中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自三國到唐代七百年間,琅琊王氏世代鼎貴,天下第一,不僅有王祥這樣流芳百世的孝子,而且還出現了人數眾多的宰相,對中國社會的安定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琅琊王氏在衣冠南渡時為東晉政權的穩固居功至偉,被稱為“第一望族”,相傳司馬睿一度欲與之平分天下。朝中官員一度超過七層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

    在晉朝更有“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為皇後,必以王為宰相”之言。

    王,就是琅琊王氏。馬,就是皇族司馬家族。

    琅琊王氏在漢唐間,僅宰相就出了九十餘名。縱觀古今,無出其右。因此,“公侯世及,宰輔相因”,也就成為其家族特色。所以,南朝人沈約評價琅琊王氏說:“自開辟以來,未有爵位蟬聯,如王氏之盛者也。”

    曆史上郭、何、桓、張、袁、楊等姓也有鼎貴一時的家族,但與琅琊王氏相比,都遠遠不及。琅琊王氏千年曆史上的蟬冕交映,公兗相襲,不僅南北朝以前沒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後,也找不出第二個家族。

    這裏的無數書籍,金銀財寶兵器等都是琅琊王氏上千年的積累。

    柳君臨驚歎道:“琅琊王氏,自秦朝王翦而起,已經傳承近一千六七百年了吧,也隻有如此龐大的家族才能聚斂如此多的財富,建造這麽恢弘的琅琊古地吧。”旋即,他又眉頭皺起,不解道:“可是,琅琊王氏子孫估計已經遍布五湖四海,應該不可能滅亡,為什麽這琅琊古地看起來似乎已經有數十上百年沒人來了?這裏兵器無數,武學無數,金銀財寶無數,他們沒理由會放棄。”

    他搖搖頭,實在是想不明白,將書籍放回原位,然後拿起了旁邊的一本《琅琊王氏名人傳》,隨意看了看。

    不得不說,琅琊王氏出過的名人實在是太多了。柳君臨又是忍不住驚歎。

    秦時有王翦,王賁,王離祖孫三代,皆受封列侯,為後世銘記。

    漢時有王吉,官至博士諫大夫,王駿,為禦史大夫,王崇,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之後又有王遵,王音,王融,王祥,王覽等等在漢時都是極為有權勢……

    魏晉時,琅琊王氏更是迎來了最鼎盛的輝煌,名人無數,像王導、王敦等人的權力已經超過當時的司馬皇帝了。書聖王羲之亦是琅琊王氏子孫。

    雖然自侯景之亂後,琅琊王氏沒落了許多,但依然也是大豪族,名人不少,唐朝之時,也出過數名丞相。

    當然,這僅僅是琅琊王氏的輝煌,要是再加上太原王氏,那就更多了。像新帝王莽、唐初四傑之一的王勃、詩人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等等皆是太原王氏子孫。

    太原王氏在唐朝之時,還是五姓七望之一。

    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這五姓七家在唐時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雖然至今,真正意義的琅琊王氏已經不存在了,但琅琊王氏的子孫卻遍布五湖四海。

    柳君臨將書籍放回了遠處,再次歎道:“雖然不是帝王家族,但這樣的家族曆代除了皇族,也沒有其他家族可比了。甚至,從某些方麵來說,連帝王家族也比不上。”

    他將書放回原位,至於書架上那些誰誰誰的個人傳,他也沒有興趣看。這些個人傳無非就是人物生平事跡,曆史貢獻雲雲。

    忽然,他目光看到了一張錦帛。

    在紙張沒發明之前,用以書寫文字的大多還是竹簡,不過,竹簡想要長久保存下去不易。所以,一些達官貴人就以錦帛為紙,書寫文字,傳承下去。

    柳君臨打開錦帛一看,頓時驚道:“琅琊古地地圖?”目光看了下去,心中恍然,琅琊古地極為龐大,他所在的這幾個石室隻是其中一部分而已,遠不及琅琊古地的百分之一。

    柳君臨感慨道:“這琅琊古地還真是龐大。”

    這時,小飛鷹又飛到柳君臨的肩膀上,急促的朝柳君臨叫了幾聲。

    柳君臨笑著問道:“怎麽了?”

    他剛才進來的時候,小飛鷹就飛的沒蹤影了,沒想到現在又飛回來了。他似乎看出小飛鷹很急,於是,就跟在小飛鷹後麵,來到了另外的一個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