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陰陽不相融

字數:4436   加入書籤

A+A-


    焚書,焚的是仙道典籍。坑儒,坑殺的是仙道高手。那些仙道高手雖然個人武力極強,但遇到數萬,數十萬的軍隊,那也是抵不過的。當然,這其中估計也確實殺了一些妖言惑眾的儒家學士。想想也是,秦始皇一生有過兩次焚書坑儒,殺的人加起來也隻有一千多人。泱泱大秦,人口數千萬,怎麽可能隻有一千多名儒士。若真是坑殺儒士,也絕不會隻殺一千多人。

    柳君臨暗道:“始皇帝焚書坑儒這個黑鍋一直背到後世確實有點冤。”

    “焚書坑儒”一詞出自司馬遷編撰的《史記·卷121·儒林列傳》中。縱觀古今,後一朝對前一朝的曆史評價都是不高,司馬遷寫《史記》雖然為後世留下了偉大的魁寶,但司馬遷畢竟生活在漢武帝時期,也是士族代表,當中難免會對秦朝曆史做了一些修改,抹黑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

    焚書坑儒之後,始皇帝依然不死心,仍想要長生,於是又派徐福給他尋找不死藥。

    徐福心知肚明,知曉自己根本找不到長生不老藥,與其被始皇帝處死,還不如另謀他路,於是就陰了始皇帝一把,帶著五百童男童女,三千甲胄士兵東渡,反而開創了日本一脈。

    始皇帝焚書坑儒之後,仙道神通就此斷缺,之後,有奇人另辟蹊徑,開辟了武道一途,延綿至今。不過,武道神功相比仙道神通,終究還是相差一籌。

    仙道神通,講究的是天地人合一,探究天地宇宙之奧秘,追去長生不死。而武道神功明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

    因為從始皇帝焚書坑儒之後,仙道神通就幾乎斷絕,極少流傳後世,後世之人估計得了少數的仙道神通的殘篇,練成了四不像,這才故弄玄虛,搞出了修仙長生不死什麽誆騙世人的謬言。

    柳君臨驚歎道:“古人的智慧,確實出彩。”

    他現在明白這裏為什麽會有仙道神通了。始皇帝雖然焚書,但其實都還留有備份,琅琊王氏始於秦朝名將王翦。

    始皇帝都尊王翦為師,王翦能得到仙道神通典籍根本不難。所以,輾轉流傳到了這琅琊古地。

    柳君臨先前沒有關注仙道神通這一書欄,主要是仙道神通在先秦時期就大多已失傳,後世也沒留下多少,再經過時間的變遷,現在留下的大多有關仙道的也隻是騙騙人的。柳君臨也以為這些仙道神通是拿來騙人的,所以也沒理會,但沒想到,原來這仙道神通才是這書庫裏麵最大的財富,可笑他之前還以為這些典籍是騙人的,是這書庫裏麵最沒用的東西。

    仙道神通的這個書架上隻有不到百卷錦帛、卷軸,柳君臨都看了一遍,這些記載的不是仙道神通,就是跟仙道有關的天地奇寶等。

    柳君臨仰望頭頂的散發著光芒的菱形水晶,他已經從典籍中知道這塊菱形水晶的來曆,暗道:“這菱形水晶竟然是天地靈石,擁有神秘莫測的威能。它能助人心鏡空明,心無雜念,提升精神力,感悟武學。比如正常人的精神力是一百,而這塊天地靈石卻能將人的精神力提升到三四百。人的精神力增強了,那當然學什麽都快了。我之前能一心二用,運轉功法,這麽快的驅除寒毒,也正是這天地靈石發揮的作用。這實在是習武之人夢寐以求的魁寶啊。”

    “據書上記載,天地靈石可遇不可求,估計全天下就隻有這麽幾塊了。天地靈石出自大地靈脈。先秦之前,大地靈脈本來還很濃鬱,隻是,跨入春秋戰國之後到至今,人類為了權勢,為了利益,發動一次次大規模的戰爭,山河染血,令無數生靈死亡,無數的血氣,殺戮之氣汙濁了大地靈脈,導致大地靈脈幹涸消失。”

    “再加上古代帝皇都信風水之說,為了自己的統治,大都有毀掉靈脈之舉。比如始皇帝就挖斷了南京城的靈脈。”

    “哎,無數時代累計下來,華夏大地上的靈脈幾乎是沒有了,更別說由大地靈脈吸收天地精華,凝聚而成的天地靈石了。”

    柳君臨拿起《大陰陽真經》這張錦帛,咧嘴一笑:“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我之前還在為陰陽相融合而煩惱,這大陰陽真經可真是瞌睡時送來的枕頭啊。隻要我修煉大陰陽真經,就能陰陽調和,萬法歸一了。”

    他體內現在有至陽的龍神真氣和至陰的九陰真氣,他現在需要的就是將至陰和至陽兩股真氣相融合,而大陰陽真經講究的就是萬物歸元,複始化一,陰陽相融。用太極陰陽演變萬物的奧妙至理,剖析世間萬物,從而將這世間萬事萬物返本歸元、返璞歸真,進而讓人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柳君臨一想到自己能解決體內真氣,心中大喜,立馬按照大陰陽真經上所記,運起功法,龍神真氣和九陰真氣在體內順著經脈流動。九陰之氣所經過之處是冰冷至極,而龍神真氣經過之處卻是猶如火在燙著一般。

    在柳君臨運起功法的時候,他頭頂上方的天地靈石垂下萬千光芒,讓人心無雜物,心神通明,柳君臨用全力去讓這兩股氣交融在一起,但是兩股真氣並沒有相融,而是在他體內亂竄,絲毫不受他所控。

    柳君臨心中大急,“噗~”他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柳君臨一抹殘留嘴角的鮮血,驚叫道:“為什麽不相融?難道‘大陰陽真經’是假的?還是大陰陽真經的層次太低了?駕馭不了我體內的至陰和至陰兩股真氣?亦或者還有其他的什麽原因?”

    不過,不管是什麽原因,大陰陽真經融合不了他體內的陰陽二氣是擺在眼前的現實。

    陰陽融合,說起來極為簡單,但做起來,卻是極為困難。

    “不對,我肯定是漏了什麽。”

    柳君臨拿起錦帛,又是將大陰陽真經一字一字讀下去,比之前讀的還要仔細。

    忽然,他看到經上的一段經文:“……純陽真氣循十二正經一周,以氣衝穴……純陰真氣沿著奇經八脈一周,以意引氣……循三陰三陽經、奇經八脈……純陽純陰真氣相融匯聚,凝成陰陽之氣……十二經脈俱通,五髒六腑之經氣旺盛……”

    “純陽?純陰?這這……”

    柳君臨氣的破口大罵道:“賊老天,你真是玩我啊,給我希望,又讓我失望。”

    他無力的頹坐在地上,喃喃道:“大陰陽真經上記載的很清楚,陰陽相融,真氣品質要純陰和純陽,帝皇龍神功和九陰無相功修煉出來的真氣,雖然至陽至陰,但其實根本達不到純陽純陰的等級,如何能相融?”

    功法是人修煉的,人出生後,隨著成長,先天之氣會逐漸喪失,後天之氣會增多,就算修煉純陽功法,也會因為身體的原因,無法將真氣練至純陽,最多也隻是接近純陽而已。所以想要讓自身真氣不含一絲雜質是何其困難。

    柳君臨拳頭緊捏,陰沉著臉,聲音低沉咆哮:“我到底該怎麽辦?難道真的沒有解決辦法了嗎?隻能等死嗎?”

    本以為是希望,但最終還是絕望,這讓他多麽不甘,多麽憤怒。

    過了一會,柳君臨又振作起來,眼神堅毅,呢喃道:“不能放棄,我意外來到這裏,得到那麽大的機緣,若是放棄了,那我死都不甘心。”

    他又將仙道神通,武道神功,醫學,道學等典籍翻了又翻,想要從中找到解決辦法,隻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柳君臨拿起一本《陰陽五行說》的典籍,仔細翻了翻,忽然見到書中一段文字:“陰陽五行說,可分為陰陽說與五行說,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說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

    “陰陽?五行?”柳君臨嘴中不停的呢喃。一會兒之後,他眼珠子亮起,呢喃道:“既然無法做到陰陽相融,那麽我就用五行平衡。”

    柳君臨大笑了幾聲,說道:“五行者,生克製化之母,亦即萬物發源之本也。如世欲之論五行者,則曰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謂之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謂之相克……天地萬物皆在五行之內,無一物可以超出五行之外。五行相生相克,循環不息,最終生成大道金丹,生命精華。”

    “五行相生相克不僅對應天地大道,更是暗合人體運行。人體是以五髒為核心的統一整體,五髒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分別具有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似的屬性。木具有生長升發、舒暢條達的特性,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通氣血、調暢情誌的功能,故以肝屬木。火具有溫熱向上的特性,心**有溫煦之功,故以心屬火。至於其中相互生克乘侮的關係,主要是五髒之間的相互影響,如腎主藏精,肝主藏血,腎精可以化生肝血,即腎水滋養肝木;脾主運化水穀化生氣血,以充養肺髒,布敷周身,以培土生金。人體髒腑之間協調平衡,就是通過五行機製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