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龍顏大怒

字數:6660   加入書籤

A+A-


    柳君臨看著周友,記得以前周友見到胖道士都是唯恐避之不及,今日竟然敢叫板胖道士,他心想周友易筋經隻怕練到了極深的層次。

    忽然,柳君臨想起當初周友與他的情況差不多,也是練了多種武功,出現真氣混亂的情況,還是他提議周友專修一門武功。

    可到頭來,周友是融合了體內真氣,而他卻始終沒有解決自己體內混亂的真氣,這讓他感覺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不過,話說回來,周友雖然也練了其他武功,但主修的還是易筋經。

    易筋經有化解異種真氣的神奇,將周友體內其他的真氣化解,自然不難。

    相比起來,他體內情況就複雜的多了,而且,他所學武功大多又是煉氣士武功,非一般武功能化解,就算易筋經隻怕也不行。

    易筋經縱然神奇,但也不一定就比煉氣士武功強。

    葉少遊看著柳君臨,道:“柳兄,皇上說你不能做武林盟主,不知你心中是如何想的?”

    周友道:“柳兄弟,我們都覺得你做武林盟主挺好的。說句實話,若你還想繼續做盟主,我們哪怕違背皇上的意思,也會支持你。”

    葉少遊亦是點點頭。

    柳君臨笑道:“不用了。我連丐幫幫主都不想做了,還做什麽武林盟主啊。”

    葉少遊、周友、胖道士、悟法大師四人臉上均是浮現驚愕,不明白柳君臨為什麽連丐幫幫主都不想做了。

    柳君臨覺得趁現在放下一些負擔也是不錯,說道:“少遊兄,悟法大師,你們就對外宣稱我有傷在身,不能再擔任盟主之位,少林、武當、丐幫三派為了整個武林的安危著想,決定推選新的武林盟主……”

    葉少遊、周友、悟法大師都明白柳君臨這話的意思,若讓武林各派知道舉辦武林大會是朝廷的意思,隻怕都會有排斥。

    所以,必需找個合適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卻也極為合適。

    三人也都點頭認同。

    柳君臨現在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也就準備告辭了。

    至於召開武林大會的具體事宜,他連盟主都不想做了,自然也不想參與這些瑣事。

    臨出門之際,柳君臨突然問道:“少遊兄,我舅舅現在是否在京城?”

    葉少遊點點頭,說道:“你舅舅現在就住在蕭宅。”

    柳君臨頷首,心中對永樂帝讓他舅舅做武林盟主的猜測又肯定了幾分,不過對此,他也沒什麽意見,與葉少遊等人道別後,就離去了……

    胖道士本想留下來,能住進京城驛館的都是朝廷重要客人,提供的都是高檔服務,他很想留下來享受一下,但想起張三豐的交代,也就一臉悻悻的跟著柳君臨走了。

    ……

    北京紫禁城早在去年就已經建造完成,今年年初,永樂帝就已正式遷都北京。

    此時,紫禁城,禦書房。

    一位年過六十的老人身穿龍袍,神態威嚴,端坐在龍椅上批閱奏折……

    此人正是永樂帝。

    也就在這時,一人走進禦書房,正是鄒人俊,他朝永樂帝行了一禮,朗聲道:“臣參見陛下!”

    永樂帝停止批閱奏折,看著鄒人俊,緩緩開口道:“有什麽事嗎?”

    鄒人俊道:“陛下,柳君臨已經到了京城,而且,他已經見過少林和武當的人了。”

    永樂帝道:“那他同不同意推選新的武林盟主?”

    鄒人俊道:“從我們得到的消息來看,柳君臨似乎並不在意武林盟主之位。”

    永樂帝道:“那樣最好!”

    旋即,他又冷冷道:“哼,江山有難,百姓離苦,那些江湖門派不僅不顧,還妄想稱霸江湖。尤其是天龍門,還有那個王光耀。這兩年在江湖上掀起腥風血雨,簡直不把朝廷放在眼裏。若再不整治,他們還不上天了。”

    鄒人俊道:“陛下英明。”旋即又道:“陛下,說起王光耀,臣查到了一些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永樂帝道:“說!”

    鄒人俊道:“臣查到王光耀其實是王氏高麗的餘孽……”

    高麗原是元朝的附屬國,洪武二十五年,高麗大將李成桂發動政變,廢黜高麗國王,高麗就此滅亡。

    之後,李成桂向大明稱臣,明太祖朱元璋賜其國號為朝鮮。

    永樂帝冷怒道:“好膽,一個高麗餘孽,竟然敢在我大明攪動風雨。”

    鄒人俊道:“陛下,王光耀不僅在江湖上攪動風雲,而且,他還接觸了不少朝廷官員,甚至……”

    永樂帝見鄒人俊露出遲疑神色,便知鄒人俊是查到了什麽不得了的事,說道:“直說無妨。”

    鄒人俊先恭敬的應了一聲“是”,然後說道:“臣查到王光耀與漢王殿下有來往。”

    永樂帝眉頭皺起,道:“說清楚些。”

    “這……”

    鄒人俊遲疑了片刻,還是直說道:“王光耀在江湖上招攬高手,擴充勢力,全力輔助漢王殿下登上帝位,而漢王殿下也許諾等他登上帝位後,就助王光耀複興高麗王朝。”

    他隻是將事情如實上報,並沒有任何的擴大。

    永樂帝和朱高煦畢竟是父子,而且,永樂帝對朱高煦一向是寵愛有加,若非太子朱高熾生了個好兒子,隻怕永樂帝早就立朱高煦為太子了。

    若他說什麽朱高煦招兵買馬,有造反的嫌疑之類的話,隻怕會立時引起永樂帝的反感。

    人家父子之間的事,還輪到他這個外人來管。

    永樂帝一拍龍案,怒道:“逆子!”

    鄒人俊連忙道:“陛下息怒!”

    永樂帝鐵青著臉,眼睛裏閃爍著一股無法遏止的怒火,久久不息。隔了一會,他對鄒人俊道:“你派人去樂安,告訴高煦,讓他給朕老實點。”

    樂安正是漢王朱高煦的封地。

    永樂帝想來想去,還是不忍心處置自己的兒子。

    鄒人俊應道:“是,陛下。”

    永樂帝又道:“至於那些接觸過王光耀的官員,就交給東廠處置吧。”

    鄒人俊道:“臣遵旨。”

    “至於王光耀……”

    永樂帝站起身來,在禦書房內來回踱了幾步,麵露沉思,小半會兒後,輕聲歎道:“王光耀就暫時先放放吧。”

    現在武林大會在即,他若在此時對王光耀出手,總得要一個理由,若不然,就會給武林人士一個朝廷要對付江湖各派的信號,說不定會激起江湖勢力的反抗。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雖然朝廷勢大,但江湖各派也不是吃素的,就算朝廷最後能滅了江湖勢力,也肯定會元氣大傷。

    當然,若說出王光耀是高麗餘孽,勾結朱高煦圖謀造反。

    這麽一來,確實可以光明正大的抓捕王光耀,可若是如此,朱高煦必定會受到牽連。

    一旦事情鬧大,他想不處置朱高煦隻怕都不行了。

    朱高煦再怎麽說也是他的兒子,他如何忍心處置。

    當然,王光耀這兩年在江湖上掀起了不少腥風血雨,但嚴格算起來,江湖上哪個門派不是在刀頭上舔血。

    以這個理由抓捕王光耀,也完全行不通。

    鄒人俊明白永樂帝心中的難處,應了一聲“是”,旋即,他又道:“陛下,臣派去朝鮮的人除了查到王光耀是高麗餘孽外,還聽到了朝鮮國內正流傳著一些謠言。”

    永樂帝道:“什麽謠言?”

    鄒人俊道:“朝鮮國內有一支南韓人,他們稱自己的祖先曾建立過一個龐大的帝國——大韓帝國。他們說大韓帝國距今已有一萬多年的曆史了,領土從東麵的日本國擴張到西麵一個叫英吉利海峽的地方,還統治過華夏大地。後來,強大的大韓帝國分裂了,才有了三皇治世,五帝定倫,華夏文明之始。他們稱三皇五帝是南韓人,始皇帝是南韓人。端午節是南韓的,萬裏長城是他們南韓人建造的,漢字也是他們發明的。”

    “總之,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南韓人的,他們南韓人是一切之始。而且……”說到此處,鄒人俊露出遲疑,似乎不敢再說下去。

    永樂帝越聽越氣,怒聲道:“簡直胡扯。朝鮮官府是幹什麽吃的?竟然讓這種荒唐的謠言流傳。”

    鄒人俊道:“陛下,朝鮮官府亦有不少南韓人,這種謠言雖然純屬無稽之談,但卻能滿足他們的民族虛榮感,他們自然不會禁止。”

    永樂帝陰沉著臉,冷漠道:“立刻擬旨給朝鮮國王,讓他終止這種荒唐的謠言。”

    鄒人俊應道:“是!”

    永樂帝忽想起方才鄒人俊欲言又止,遂問道:“你剛才說,而且什麽?”

    鄒人俊遲疑了片刻,低聲道:“微臣不敢說。”

    永樂帝道:“說!”

    鄒人俊小心翼翼的道:“他們說……太祖皇帝……也是南韓人,陛下的母親也是南韓人,陛下您也是南韓人的血統。”

    永樂帝勃然大怒,咆哮道:“豈有此理,那些南韓人真是不知死活。”

    禦書房內數名小太監全都噤若寒蟬,紛紛跪地。

    鄒人俊連忙道:“皇上息怒。”

    永樂帝陰沉著臉,寒聲道:“朕本想在閱兵之後,就出兵韃靼……但現在,哼,朕要出兵朝鮮,殺光那些該死的南韓人。”

    他父母可都是純正的漢人,他出生的年代,中原大地可是一片狼煙,他老子朱元璋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正在跟陳友諒火拚,時刻都在擔心著自己的性命會不會不保,哪裏有時間去搞什麽南韓女人。

    他發動靖難之役,奪得了帝位,為了對外宣稱自己的帝位是名正言順的,他就改了曆史,說自己是馬皇後所生,是太祖皇帝的嫡子。

    現在那些南韓人,竟然說他是什麽南韓人血統,這不是赤裸裸的打他的臉嘛。

    你打我一巴掌,我滅你祖宗十八代。

    是可忍,孰不可忍。

    發兵,必須發兵,把膽大包天,胡言亂語的南韓人給滅了。

    永樂帝此時可謂是怒火中燒。

    永樂帝要出兵朝鮮的消息,在朝野內外引起很大的轟動,不少官員拿出太祖皇帝祖訓,說朝鮮為十五個不征國之一,希望永樂帝不要出兵。

    但都被永樂帝駁回。

    此時,朝鮮也有使臣在京城,聽到永樂帝要出兵朝鮮的消息,頓時是嚇得麵無血色,連忙求見永樂帝,但永樂帝現在正在怒頭上,根本就不見朝鮮使臣。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