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真相
字數:10518 加入書籤
麗妃柳眉微蹙, 隻飲了一口湯藥便命宮人端下去。她背靠著引枕而坐,抬眸看向一旁的大宮女掬月:“珩兒呢?”
掬月忙恭敬答道:“回娘娘, 四殿下在外麵候著呢, 說等身上藥味散了,再進來。”
麗妃輕輕勾了勾唇角:“倒也聽話。”
掬月笑道:“是呢, 四殿下最是孝順。”
四殿下秦珩每日奉命給麗妃娘娘煎藥, 起先親自侍奉娘娘用藥。但是麗妃不喜歡藥味,就讓其待身上藥味散了再進來,四殿下老老實實,竟無一次違拗。
麗妃一陣咳嗽,蒼白的麵頰上浮起一抹嫣紅。她慢悠悠道:“掬月,讓珩兒過來吧, 本宮有話要說。”
“是。”掬月應下, 轉身出了寢殿。熱浪撲麵而來, 她不由皺了皺眉, 卻不見四皇子的身影。她掃視四周,方在梧桐樹下看到了四皇子。
章華宮有棵兩合抱粗的梧桐, 枝葉繁茂,覆蓋下大片陰影。十歲的少年半蹲著身子, 隻能看見纖瘦的背影。
掬月心下一歎, 揚聲喚道:“殿下,娘娘找您呢。”
她努力壓下湧上來的心疼。這孩子, 現下很害怕吧?母妃早逝, 養母命不久矣, 以後偌大的後宮,也不知能指靠誰。
正在樹蔭下看螞蟻搬家的秦珩下意識“嗯”了一聲,起身、整理衣衫,方露出一副小心翼翼的神情慢慢回頭。
日頭毒辣,秦珩腳下生風,行得極快,直到走進內殿,才放緩了腳步。
麗妃久病,但章華宮內殿並無藥味,反倒彌漫著瓜果的清香,涼絲絲,甜津津。秦珩深吸一口氣,心說這比外麵還要涼快一些。
“珩兒,上前來。”麗妃聲音酥軟甜潤,又帶著遮掩不住的虛弱。
秦珩依言上前施禮,規規矩矩:“姨母好些了不曾?”
麗妃娘娘是四皇子的養母,也是姨母。
對這個養子,麗妃感情複雜。她輕歎一聲,屏退眾人,說起盤亙在心頭多年的舊事,不覺已淚水漣漣:“瑤瑤,是姨母對不住你……我那時年紀小,沒別的法子,你不要怪我……”
瑤瑤是六公主的乳名,六公主三歲“夭折”,秦珩乍一聽到這名字,頗不習慣:“姨母還是叫我珩兒吧。”
至於姨母的道歉,秦珩並沒有放在心上。這半年,麗妃臥病在床,經常無緣無故發火。發火後又哭著道歉,秦珩已經麻木了。
秦珩三歲時,生母去世,母妃同父異母的妹妹蘇雲清以女官身份入宮,自請旨意照顧姐姐留下的一雙兒女。一個月後,四皇子秦珩死於發熱,蘇雲清情急之下聲稱死去的是六公主,再用妹妹頂替哥哥來瞞天過海。——畢竟比起公主,皇家更重視皇子。
龍鳳胎年紀小,模樣相似,難以分辨,竟真的給她瞞了過去。
雖說小公主丟了性命,但是皇帝尋思著小兒難養,一個未出閣的姑娘照顧兩個孩子,親力親為,著實不易。何況生死有命,也怪她不得。是以皇帝並未過多苛責,反倒憐惜她接連失去親人。
三個月後,蘇雲清成了麗嬪,正式撫養“四皇子”。
秦珩年紀小時,還懵懵懂懂,稍微懂事後,不由膽戰心驚。對這位姨母,也微妙起來。她看著姨母從麗嬪變成了麗妃,求石問藥,方法用盡,就想生下一個真正的皇子,卻不能如願。
半年前,蘇雲清染病,藥石罔效。秦珩是外甥,又是養子,在跟前侍疾。隻是這侍疾的日子並不好過,在皇帝麵前溫柔善良,話都不肯大聲講一句的麗妃娘娘生病後,脾氣不大好,對養子也甚是挑剔。
不過秦珩一直扮演著老實本分四皇子的角色,不管母妃有什麽要求,都不曾抱怨半句。
麗妃含笑帶淚:“姨母不成了。你放心,我戳的窟窿,我會去補。”她伸出手,無限愛憐地撫摸秦珩的臉頰:“我告訴他真相,他肯定不會跟我這個將死之人計較。瑤瑤,不要怕,你以後會是公主……咳咳……”
十歲的秦珩麵露遲疑之色,輕聲道:“你不必這樣……”
她倒不是善良大度地原諒姨母,而是她認為,沒有把握,就不要貿然去做。她記性很好,她還記得她八歲那年發生了什麽。
在秦珩看來,如果她隱藏的好,能一直瞞下去,那麽不說明真相也無所謂。等她長大了,她會封王,屆時她去了封地,秘密會永遠是秘密。而說出真相的話,帝心難測,誰也不知道等待她的會是什麽。
麗妃微微一笑:“傻孩子,要是不說明真相,你頭上會一直懸著一把劍。不定什麽時候就落下來,要了你的性命。皇宮不比別處,你年紀越長,就越危險……咳咳……你放心,我有九成的把握,就讓我為你做些什麽吧……”
秦珩低頭不語。她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世是個隱患,但是她現在沒辦法清除,那就隻能不去多想,安安靜靜做她的四皇子,不出挑,不出錯,老實本分。與其拿生命去做一場豪賭,倒不如,維持現狀,靜待時機,說不定還能活得更長久一些。
她很愛惜她的性命,她才十歲,她還沒活夠。她想好好活著。
然而麗妃的話讓她有些動搖。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許姨母這回真是在為她考量。姨母在父皇麵前那麽得寵,又說有九成把握,這未必不是一次機會。
能永絕後患的話,當然最好。
要是能安安穩穩地做真公主,她又何嚐想提心吊膽做這假皇子呢?
姨母言辭懇切,態度真誠,又命不久矣,其實也沒必要騙她是不是?也許真的可以信她一次。
十歲的秦珩隱約生出一絲期待,緩緩點了點頭:“但憑姨母做主。”
……
皇帝確實來探望麗妃了。
秦珩在一旁,聽他們追憶往昔,說到動情處,麗妃忽然話鋒一轉,聲音哀婉:“皇上,臣妾有一樁心事未了,求皇上成全。”
“何事?愛妃但說無妨,朕,都會依你。”
秦珩一顆心砰砰直跳,手心也捏了一把汗。
她聽見姨母柔聲說道:“皇上說話可還作數?”心想,姨母的確聰明,不直接說明,先用話拿住父皇,好教父皇反悔不得。
“當然,朕是天子,金口玉言。”皇帝勉強笑了笑,“這幾年,朕對你何曾食言過?”
秦珩身體微微發顫,興奮與恐懼並存,怕自己失態,她輕輕閉上了眼睛。
這些年,她一應貼身事宜都由掬月一人打理,從不假手旁人。
“殿下,要不要用一碗涼水荔枝膏解解暑氣?”掬月一麵幫小主子擦拭頭發,一麵問道。
掬月手上動作輕柔,秦珩微微閉著眼睛,感受著頭皮的酥麻。她“唔”一聲:“好,正好有些餓了。”
“誒,奴婢這就教人準備。”掬月臉上終於溢出了一點笑容。麗妃生前畏暑,又於吃上挑剔,每逢夏季,章華宮的小廚房就會製多種冷飲,給她消暑。掬月記得四殿下很喜歡涼水荔枝膏。
不多時,宮人呈上來一碗涼水荔枝膏。秦珩拿著湯匙,飲了一口,涼絲絲,甜津津,確實口感很好。一碗涼水荔枝膏入腹,暑氣消了大半。
她心念微動:“姑姑,吩咐小廚房,再做一碗。”
“殿下,這東西涼,用一碗解了暑氣就行,不可貪食。”掬月忙道。
秦珩輕輕擺了擺手,露出一個極淺的笑來:“姑姑,我是想讓人給三皇兄送一些。”在掬月錯愕的目光中,她出言解釋:“景昌宮沒有小廚房,禦膳房的人不會特意給他製這些……”
禦膳房的人不給他備,她給啊。用些冷飲,都能想起哥哥,感動不?
掬月愣了愣,看著這個孤單的孩子在擔心同情另外一個人,尚不能保全自己,卻心念著他人。她胸口脹脹的,澀澀的,張了張口,想說不妥,卻不知一時該怎麽說出口。
秦珩微微低了頭,聲音很輕:“姑姑讓人做一碗,再找人悄悄給他送過去吧。”
掬月沉默了一會兒,終是緩緩點了點頭:“是。”這是個老實心善的孩子,可惜生在了皇家,又是這麽一個尷尬的身份。
她不禁想,若是當年麗妃沒走那一昏招,四殿下做個乖巧善良的公主,該有多好。
秦珩想了一想,又道:“涼水荔枝膏有些偏甜了,再送一份冰雪冷元子吧。”準備充分,考慮周全,也算是體貼吧?
——她自然不奢望一碗吃食就讓秦珣把她視作過命的兄弟,但她總得從小處著手,向他表達自己的誠意。
掬月輕聲應下,吩咐人去準備。
秦珩簡單用了些餐飯,躺在竹榻上,翻書納涼的同時,等待宮人的好消息。她回想著季夫子的話,思忖著有機會一定要拜讀一下三皇兄的《庖丁芻議》,他不是在評價禦廚的廚藝麽?或許可以從中窺探出他的飲食喜好。
其實,三皇子秦珣在吃上並不特別講究,有時禦膳房送到景昌宮的膳食冷了、硬了,他也能將就吃下,隻要飽腹就行。隻是夏季炎熱,他無甚食欲,隻勉強動了動筷子,就叫人撤下了膳食,倒是灌了一肚子的涼茶。
他正打桌上瓜果的主意,忽聽太監來報,說是章華宮內監求見。
秦珣訝然,他調整了坐姿:“教他進來。”
章華宮來人是小太監山薑,秦珣認得他,知道這個小太監是四皇弟的近身太監,跟他主子一個德行,都是老實呆滯,甚至有些蠢笨的。
秦珣閑閑地問:“你主子有什麽事?”他想,老四今天很反常。
“小的奉四殿下之命,特來給三殿下送些東西。”山薑一邊說著,一邊麻利地打開了食盒,“這是章華宮小廚房做的涼水荔枝膏和冰雪冷元子。”
秦珣眼睛微眯,掃了一眼藍底青花碗裏的食物,看著不錯,是消暑之物,可惜他已許久沒在宮裏吃過了。隻是,老四派人過來,就為了給他送這些?他有些難以置信:“沒別的事?”
山薑不明白還能有什麽事,他搖搖頭:“沒別的事。”
秦珣心中詫異之極,老四近來有古怪,以前跟他來往不多,但是今日很明顯正巴巴地往他身邊湊。他想不出他有什麽值得老四所圖謀的。
他心念急轉,麵上卻絲毫不顯。他隨意點頭:“多謝四皇弟好意,那就放下吧。”
秦珣使個眼色,太監阿武會意,上前笑嘻嘻地接下了冷飲,又給山薑塞了一點銀錢,算作是打賞。
山薑將賞銀緊緊攥在手裏,給三殿下磕頭謝恩,歡歡喜喜地去回複四殿下。
他人老實,話也不多,先講了三殿下的反應,後講了三殿下的賞銀:“有快一兩呢。”
秦珩不關注賞銀,她隻問道:“他沒說別的?你有沒有看見他吃下去?”
“沒有。”山薑搖頭,見四殿下似是很關切的模樣,他心中忽的生出一個可怕的想法,“哎呦”一聲,臉都白了,“殿下,那東西是不是有問題?”
天呐,如果有毒,親自送過去的他,是不是逃不了一死?
山薑心中惶恐,雙膝一軟,直接跪在了地上,“殿下……”
秦珩哭笑不得:“胡思亂想什麽?怎麽可能有問題?大師傅的手藝,你還不相信?”這個山薑,是她八歲那年,從一個老太監手下救出來的,對她忠心耿耿,絕無二話,隻是這膽子忒小一點。
她用膽小木訥做偽裝,可山薑,卻是真真切切的膽子小。
秦珩幽幽歎道:“我隻是想知道,他是不是喜歡。”
事實上,待山薑離去後,秦珣隻掃了一眼所謂的涼水荔枝膏和冰雪冷元子,就移開了目光:“阿武,賞你了。”
老四送來的東西,他就一定要吃麽?
“無事。”秦珣很久沒吃過這般可口的素菜了。這一餐,他吃的滿意,對四皇弟的好感也上升了一些。
殘羹冷炙被撤下,秦珩試探著問:“皇兄可還喜歡?”
秦珣低頭飲茶:“還好。”滿意,當然滿意。
秦珩輕歎一聲:“不瞞皇兄,我有好久沒同人一起用膳了。今天皇兄肯陪我,我很高興。”
秦珣瞥了四皇弟一眼,對老四的某些想法,他不是很理解。吃飯這種事情,還需要人作陪嗎?他來吃頓飯,怎麽就跟幫了老四多大的忙一樣?老四是有多孤單?他放下茶盞:“以前麗妃娘娘……”
秦珩眼神微黯:“我姨母她,喜好清靜。”
秦珣緩緩點頭,明白了。想起宮中的一些傳言,他對老四心生憐憫。他正要開口說話,太監山薑匆忙而至:“殿下,高公公來了。”
秦珩微怔,高公公?他來做什麽?
高公公是奉皇後娘娘之命,給四殿下送冰的。他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環顧四周,白胖的臉上堆滿了笑意:“天兒熱,皇後娘娘心疼兩位殿下,特意勻了些冰出來,給殿下消暑……”
秦珩麵露感激之態,心裏卻頗感微妙,如今是七月底,比起前段時日的酷熱難忍,已經好了許多。偏偏此刻皇後娘娘賜冰,還真是讓人不想消受啊。
“我也有麽?”秦珣冷不丁問道。
高公公臉上笑容更燦爛了:“當然,娘娘對兩位殿下的心是一樣的。這冰是新采的,滿宮也隻有幾位主子才有。”
秦珣點頭:“是麽?那看來,我和四皇弟,該當麵向母後謝恩才是。”他微微一笑,又道,“也辛苦高公公走這一趟了。”
“殿下這話說的,這不都是老奴該做的嗎?”高公公打個哈哈,“兩位殿下歇著,老奴先回去給娘娘複命啦。”
高公公來去匆匆,秦珣心中生疑,他問秦珩:“高公公以前也常來麽?”
秦珩遲疑了一下,搖頭:“沒有。”她有些苦惱:“唉,夏日都要過去了,母後賜冰做什麽?”
秦珣目光轉冷,方才因飯菜可口而生出的好心情消失殆盡。賜冰做什麽?不過是個借口罷了。陶皇後那日應承了關照他們,可對他們的關注著實有限,反而是他今天第一次踏入章華宮,她的人就來了。
可能是巧合,也有可能是母後對他們的關注,比他以為的要多。他微微眯了眯眼睛,看向一臉感激的老四,莫名生出一絲鬱氣,這人一點警惕心都沒有嗎?
不管如何,皇後賜物,他們必須謝恩。兩人到得鳳儀宮時,卻得知陶皇後剛睡下,不便見客。皇後娘娘有頭痛的舊疾,夜間不能安寢,她素有午睡的習慣,短則兩刻鍾,長則一兩個時辰。
秦珩歎氣:“皇兄,咱們怎麽辦?”她看一眼鳳儀宮中的大樹:“要不,咱們在樹下等?”
老老實實等母後醒來再進去謝恩,很符合四皇子平日裏的形象。
“有什麽好等的?”秦珣嗤笑,“我有些事情要忙,你回去休息,別傻待在這兒。”
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他可不願意把大把的光陰花在等待這種無聊的事情上。
見三皇兄轉身欲走,秦珩壯著膽子,扯了扯他的衣袖:“皇兄要忙什麽事?我能幫上忙麽?”
秦珣低頭,看向衣袖,他今日一身玄色夏衣,衣袖領口處有精致的暗紋。此刻衣袖被一隻嫩白的手握住,他心頭無名火起,盡量耐著性子:“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
看在今日這一餐的份上,他不願意嚇著老四。而且,這孩子雖然煩人些,可還不算討人厭,尚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秦珩心裏想笑,你才比我大幾歲?我是小孩子,難道你不是?可她一臉認真:“我不是小孩子了。我隻比皇兄小了兩歲。”
“想幫我?”秦珣將秦珩的手指輕輕掰開。兩人肌膚相觸,他隻覺得像是碰到了一塊涼玉,又涼又滑。他愣了一愣,笑得玩味,“真想幫我?”
他說的平淡,可秦珩卻隱約嗅到一些危險的氣息,但此刻反悔明顯與她形象不符。於是,她點頭,語氣誠懇:“嗯。皇兄對我好,我也想幫皇兄。”
這話甚是真摯,秦珣笑了。與以往的似笑非笑不同,他笑得很暢快,還有些小得意:“行啊。我現下有件大事,急需你的幫忙。”
——他不能理解秦珩所說的“皇兄對我好”,他不禁懷疑四皇弟是不是得到的關愛太少了,以至於稍微有人待他和善親近一些,他都能覺得人家是真心對他好?這麽傻,傻得他都想欺負一下了。
“什麽事?”
“我的書看完了,需要幾本新的,你去幫我弄來。”
秦珩眨眨眼,一臉迷茫:“去哪裏弄?”
秦珣伸手,輕輕拍拍四皇弟臉頰:“自然是宮外啊。”
真傻,沒救了。
“宮……外?”秦珩瞪大了眼睛。出宮啊……那她能不能帶著秘密逃出宮去?她心跳一陣加速,血液上湧,臉頰通紅。
但很快,她理智回籠。皇子雖在父皇同意之後能出宮,但是出宮之際,隨從如雲。她想甩掉他們逃走,絕非易事。
“是啊。”秦珣露出詫異的神色來,“你不會沒悄悄出過宮吧?”
秦珩洗臉漱口,喝了半碗掬月端來的白粥,胃裏有了暖意,方道:“我去看看姨母。”
“殿下身體可還撐得住?”掬月一麵收拾殘羹,一麵問道。
“姑姑放心吧,撐得住。”秦珩頓了一頓,又道,“撐不住也得去啊。”宮裏那麽多雙眼睛看著,她不能有絲毫差錯。
殿外雷雨交加,她自己撐著傘,穿過院子,一步一步走向停靈的正殿。
麗妃娘娘去世,章華宮哭聲一片,有宮女小聲啜泣,也有內監尖利的哭號。——之前有太監因為不敬,而被杖責。餘下諸人不敢大意。
秦珩聽著心裏難受,還未進入正殿,淚水就盈滿了眼眶。也不知是被哭聲所感染,還是想到了自己不可預知的未來。
淚眼朦朧中,她看見扶棺而立的一抹明黃,腳步輕移,向麗妃棺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