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人工智能

字數:5747   加入書籤

A+A-




    將李易爆掉的不是別人……

    應該說,不是人,是人工智能!

    不是一個人工智能,而是一大群!

    或者也可以說是一個,隻是來了一大群她的分身!

    二十二架人工智能無人戰鬥機,兩艘人工智能突擊艦,一艘人工智能護衛艦!

    這就是李易遭遇到的人工智能艦隊!

    然後這群機器,以突然殺到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將LM-193號小行星帶掀了個底朝天!

    在這場突擊戰中,沒有任何抵抗力的人類采礦船被打爆了上百艘,其中自然也包括李易的那艘中型運輸艦以及裏麵價值數十萬的礦石!

    在主動雷達發出報警的第一時間,李易就在積極操控著運輸艦轉向躍遷逃跑!

    但運輸艦實在太笨拙了,轉向實在太慢了,哪怕控製它的是一個腦控速度天下第一的妖孽,也都無能為力!

    運輸艦的艦首剛轉向到達到躍遷引擎啟動要求的時候,就已經被人工智能主炮打出的多道集束光柱打掉了能量護盾,等運輸艦速度也達到躍遷啟動要求的時候,它早已變成了一堆千瘡百孔的廢鐵殘骸。

    與此同時,小行星帶裏所有的礦工們也都在逃跑!

    大部分人跑掉了,但也不少采礦船沒有逃離,最後變成了一堆金屬“小行星”。

    這些沒逃的礦工不是藝高人膽大想跟人工智能玩捉迷藏,也不是駕駛技術不行,更不是不想馬上啟動躍遷引擎逃跑,而是一時半會兒根本沒辦法達到躍遷條件!

    躍遷的確是一項高科技,但還沒到黑科技的程度,缺點就是引擎啟動的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速度必須80%以上,一個是角度必須5°以內。

    而小行星帶並不是很幹淨的太空環境,尤其是內圍,可以說是大大小小的亂石密布。

    這些亂石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小行星,隻是體積一般都不超過100立方米,也就是說都是平均邊長還不到5米的石塊,不光沒有采集價值,還會給飛船帶來諸多阻礙和不便。

    那些采礦船在轉向加速過程中,時不時就會撞上小行星亂石,導致速度始終提升不到80%以上,至於角度,那就更不用說了!

    太空裏的5°夾角可不是指平麵的夾角,而是三維夾角,質量輕一點的星艦隨便碰上一塊小石頭,船頭方向不是左右過了5°就是上下或者斜著超過了5°,使得啟動躍遷引擎的第二個條件也很難達到!

    要是碰上了大一點的石頭,飛船甚至會被撞得彈開或倒退,更無法滿足躍遷條件了!

    如果不是由鈦合金製造的船身結構十分堅固,一些飛船表麵還額外加裝了一些物理防撞裝甲,使得這樣的撞擊一般不會對其造成結構性損傷,否則更沒人敢開著飛船鑽進亂石堆裏挖礦了。

    由於這些深入礦區的采礦船一時半會跑不出去,也啟動不了躍遷引擎,小行星帶的亂石區域就成了一個死亡空間,在區域外麵遊走的人工智能,直接在外圍對裏麵的采礦船進行射擊,自然是戰果輝煌!

    當然,這次人工智能的最大戰果就是爆掉了一艘價值600萬星幣的中型運輸艦,這還不算裏麵的貨物!

    “損失慘重!”

    看著第一人稱視角的畫麵在眼前黑了下去,接著畫麵重新跳轉到了真實係統麵板首頁,李易一臉的鐵青之色!

    自穿越以來,他還是頭一次吃了這麽大的虧,而且讓他吃虧的居然還不是人!

    作為一個人,一個地球人,一個本時空的妖孽天才,他覺得這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居然被機器幹掉了,而且最後一發能量集束光柱爆的還是他的菊花!

    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

    還是得忍……

    不能忍又如何?

    難道找人工智能評理去?

    然後一言不合,拿著運輸艦或者采礦船跟對方PK?

    那不是送菜麽!

    李易現在是相當的鬱悶,千算萬算,沒算到居然會遭此一劫,果然是上坤下坎啊!

    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7、8個小時,結果一分錢沒撈著,還倒貼了點本錢。

    李易不甘心,他或許知命、信命,但從不認命!

    什麽上坤下坎?什麽暗藏災難?

    都是扯淡!

    李易開始反思。

    如果在最一開始,自己就讓運輸艦的船頭對準太空城的方向進行停靠,那麽人工智能殺到的時候,自己隻需要對飛船進行加速到80%以上就能展開躍遷,節省了轉向調整角度的時間!

    這樣一來,以運輸艦的能量護盾,足以抗到飛船進入躍遷狀態,逃離現場!

    那樣的話,哪還有什麽上坤下坎?

    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大意和疏懶造成的,跟命運玄學什麽的沒有一毛錢關係!

    隻是有幾個問題,李易覺得很疑惑。

    不是說跳躍星門有交通管製,且敵對勢力難以接近嗎?

    雷曼星係的小行星帶礦區怎麽會出現人工智能突擊艦隊?是怎麽來的?

    既然人工智能艦隊出現了,為什麽沃頓星上連個警報都沒拉一下?

    難道這不是一場人工智能戰爭危機嗎?

    於是,李易“苦思半秒”……在記憶庫裏找到了一點點蛛絲馬跡。

    4級《世界大百科》裏,講述了幾場人類曆史上著名的超級太空戰役,其中有兩次戰役的勝利方之所以能取得最終勝利,關鍵就是運用了一種被稱作「跳躍橋鏈」的跳躍技術,來了個暗度陳倉,出其不意地突襲了對手,進而改變了整個戰局的態勢。

    李易意識到,問題的關鍵可能就在這個什麽「跳躍橋鏈」上。

    於是再次“苦思半秒”,答案便出來了。

    跳躍橋鏈技術,原理與星門一樣,都是通過在磁場共振點,製造人工蟲洞進行超遠距離跳躍的技術。

    隻不過,星門利用的是兩個星係之間的超大型磁場共振點,而用跳躍橋鏈技術搭造的跳躍橋,利用的是兩個恒星或者兩個行星,甚至是兩個太空母城之間形成的中小型磁場共振點進行橋接跳躍。

    形象點說,跳躍星門就是那寬敞的國道省道,而跳躍橋就是村道甚至是羊腸小道。

    但條條大路通羅馬,並不是非得從國道省道才能從一個星係跳躍到另外一個星係,一些偏僻的小路也能過去,缺點就是小路不怎麽安全穩定,能路流量也不大,隻適合小規模艦隊跳躍。

    人類這邊,一個最便宜的跳躍橋陣列裝置也要100星鑽,也就是整整1億星幣,一個來回就是2億星幣的成本,而且隻有超大型旗艦級別的星艦才能攜帶安裝,普通的星艦哪怕是旗艦級戰列巡洋艦都沒法用這玩意。

    而人工智能那邊就沒有什麽成本上的限製,人工智能的生產效率遠高於人類,幾乎可以無限暴兵,區區跳躍橋陣列裝置不算什麽,也就是所謂有錢任性,而且還不怕死,把艦隊仍過來就讓其自身自滅了,不需要攜帶返程的跳躍橋陣列裝置。

    至於人工智能突然出現後,北沃頓這邊為什麽不報警,也不派艦隊來清剿……

    像這樣的小規模人工智能襲擊事件,在雷曼星係裏每天都要發生數十起,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

    駐守在雷曼星係裏的北沃頓帝國第三艦隊,根本懶得理會這樣的小事,他們的職責是防範人類艦隊對雷曼星係的入侵,尤其是防範南沃頓帝國艦隊的偷襲。

    至於人工智能艦隊……他們隻會“嗬嗬”兩聲視而不見。

    在混亂星域海,地頭蛇不是南北沃頓帝國這樣的人類國家,也不是散布在四處的海盜,而是人工智能勢力,其在混亂星域海裏處於絕對霸主地位。

    但由於混亂星域海實在太大了,即便生產力近乎無限的人工智能,把旗下所有艦隊資源全部鋪開後也都沒了兵力優勢。

    在靠近混亂星域海外圍的區域還好一點,但到了雷曼星係這樣處在混亂星域海內圈,且附近有大量人類聚集的星係時,人工智能勢力一般都是以小型艦隊的規模打打遊擊戰騷擾戰什麽的,很少會發動星係級別的全麵戰爭。

    所以不是北沃頓帝國第三艦隊不把人工智能放在眼裏,而實在是在雷曼星係確實不需要把人工智能太當回事,除非人工智能一次性出動規模比他們超十倍的艦隊進入雷曼星係,否則第三艦隊的指揮官隻會選擇無視。

    沒辦法不無視,人工智能艦隊能不要錢似地廣撒跳躍橋陣列四處殺人放火,第三艦隊可沒那麽多的兵力分派出去救援,也不敢把兵力分散出去。

    萬一南沃頓帝國艦隊借此機會來個突然襲擊,到時候可就不是損失一些采礦船的問題了,而是整個星係的資源都有可能拱手於人!

    雖然真實係統裏軍事任務類別裏也有相應的護衛任務,但願意跟人工智能作戰的民間力量非常少,因為軍部給予的擊殺獎勵軍功實在與其任務風險不成正比,單位時間內也遠不如挖礦賺的多。

    所以在星係裏采礦的礦工們是否得救,有時候就得看運氣,運氣好正好有玩票的民間護衛力量趕來了,那就萬事大吉,運氣不好……就會像LM-193小行星帶裏發生的那樣,被一小撮人工智能攪得人仰馬翻。

    李易一陣無語。

    “看來這投機倒把的事情也不好弄,運氣不好就是傾家蕩產的節奏……”

    “不過……”

    李易“苦思半秒”,立馬想到了另一個賺錢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