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工業製造體係
字數:5468 加入書籤
一套小型采礦船的原始藍圖到底值多少錢?
從某個角度上說,是無價的,因為吸收了這套藍圖的人,可以無限量複製生產藍圖出售,然後一輩子都不愁吃穿了,這便是大家族高識商子弟的好處或者說福利之一。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其實也不值什麽錢,因為小型采礦船隻有那些平民礦工在新手期會使用一下,中型采礦船才是礦工們的主力采礦船,所以小型采礦船的需求量始終處於飽和狀態,相應的生產藍圖也就賣不出什麽價錢來。
所以這套小型采礦船原始藍圖的真正價值,在於它是加布力爾的本命藍圖,這玩意一旦掌握在了李易手裏,就相當於是拿到了加布力爾的投名狀,日後一旦加布力爾有什麽二心,隻要李易把這玩意放出去,加布力爾在沃森家族就不好混了,無論他怎麽解釋也肯定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的。
有了這張投名狀,李易對加布力爾就放心多了,二話沒說就把李易牌戰機的原始藍圖給了對方一份,這不是一種利益交換,而僅僅隻是表示對加布力爾的信任,至於自己這麽做是否已經違反了與科研院的約定……有奧爾瑟雅在前麵頂著,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他怕個毛線!
拿到李易牌戰機原始藍圖的加布力爾喜不勝喜,一個是心知自己的投名狀得到了正麵的反饋,再就是這套藍圖的價值反倒比他的小型采礦船藍圖高出不少,自己還占了便宜,畢竟南北沃頓在沃頓星上天天打仗,又不是每個人能夠像李易那樣以超高的識商駕駛戰機,戰機的損毀率遠比小型采礦船高多了,戰機藍圖估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會供不應求。
這便是加布力爾看重李易的另一個關鍵原因——這位公爵大人行事頗為大氣,至少對自己人是如此,之前據點爭奪戰的時候,如果不是大人自掏腰包拿出大筆戰功給蓋裏連隊,以那樣的炮灰連怎麽可能硬抗一個機甲團的正麵進攻?
如今,他也嚐到了一點點甜頭,他相信,這隻是開始,以後的好日子正在向他招手!
不過,拿到藍圖並加以吸收後,加布力爾並沒有用李易牌戰機藍圖去賺錢,他畢竟是位上等伯爵,又有本命藍圖打底,根本不缺那點錢,也不想給大人添麻煩,所以這件事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利益,有些話盡在不言中。
有了這種心照不宣的基礎,接下來的日子裏,李易行事起來可就沒那麽多顧慮了,有什麽需要弄明白的直接明目張膽地拉著加布力爾打聽,而加布力爾則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果兩人都不懂的,就湊在一塊悶頭討論研究,使得實踐學習的效果和效率遠超之前的預想。
經過實地考察學習,李易很快就大致弄明白了這個時代的工業體係和製造流程。
總體來說,以製造一艘星艦為例,整個製造流程有六大步驟,分別是:原料采集、原料分解、材料合成、零件加工、部件組裝、艦船裝配。
在這六大步驟基礎上還有個前提步驟或者說條件——藍圖配備!
具體來講就是,第一步得買一套某款星艦的生產藍圖芯片,然後將這套藍圖芯片插入一個叫做“生產控製指揮中心”的終端設備。
該終端提取藍圖芯片裏麵的數據信息後,將每一條生產數據和指令自動分配到旗下所對應的各個生產、加工、製造、組裝車間,並且會具體到每一台相關設備,而這些生產設備接收到指令後,開始自動按照相關數據和生產要求,生產加工出相應的材料。
比如製造一艘中型石磨采礦船的外壁,最先接收到指令的是原料倉庫,倉庫裏的自動化設備會按照建造一艘中型石磨采礦船的石磨需求量,將等量的純碳元素原料搬運出來,並通過運輸艦或者直接通過物資傳送台把原料發往材料合成車間。
如果原料倉庫裏沒有碳元素原料,原料倉庫會給原料分解車間下達指令,要求原料分解車間的元素分離設備對相應原礦物質進行分解,提取碳元素原料,如果原料分解車間也沒有這類原礦,那麽就會進一步下達指令給原料采集部門,讓原料采集部門發布該類礦物的采集任務或市場收購任務。
當然,在沃森太空城這裏,各類礦物原料是被大量儲存的,至少直接投產1000艘中型石墨采礦船的碳元素原料還是夠的,至於其他原材料,因為用量少,問題也不大,所以目前原料采集和原料分解這兩個步驟可以忽略。
當純碳元素原料送達材料合成車間後,相應的合成設備便根據相應的原子晶體結構將碳合成為同素異形體的石墨,並且會按照藍圖的製造要求製成塊狀、板狀、條狀等各種易於之後零件加工的石磨材料形狀。
這些石磨材料製成之後當即會被傳送帶或傳送台送往零件加工車間,經過加工、切割、水洗、打磨等步驟製成不同用途的零件或板材,然後再送往部件組裝車間進行組裝焊接。
與此同時,中型石磨采礦船的其他組建及其相關的零部件也是通過前麵這些流程一步步從原材料製成材料元件或部件,並同樣在組裝車間按照藍圖的裝配要求,組裝成艦船的各個核心裝置或部件。
每一套部件裝置組裝完畢之後,便會發送到裝配中心,比如石磨板材在組裝成大塊的外壁組件後,在裝配中心進一步進行組裝拚接成一艘外型完整的星艦,其內部的各個核心部件和裝置也同時在這期間吊裝到星艦內部並逐一安裝連接。
不過艦船裝配這最後一步,一般都是在太空中的船塢中完成,且並非完全是在藍圖的指導下全自動完成的,而是需要人類駕駛著專門的太空工業機甲輔助安裝,因為設備接口都需要人工進行安裝調試,尤其是數據接口需要人腦來識別激活。
於是,一艘中型石磨采礦船便被這麽製造出來了,再經過一係列模擬試飛檢測確認各個係統運行正常後,就可以交貨了。
整個過程看上去還是比較簡單的,幾乎完全可以做到自動化生產,生產藍圖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了決定性作用,所有設備在加工製造的時候,都是完全按照生產藍圖的製造數據和要求進行的,如果沒有藍圖,整個工業體係就無法運轉,如果藍圖錯誤,造出來的星艦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工業製造體係可以自動化,不怕人工智能利用,因為起到自動化的核心是生產藍圖,哪怕人工智能入侵了工業係統,奪取了整套工業生產設備,沒有人類大腦親自刻錄的藍圖,依然等於是搶回了一堆垃圾,根本沒法製造出星艦。
當然,一套自動化工業生產設備依然是戰略級保密物資,畢竟人工智能雖然無法使用,但對人類則完全不設防,誰弄到了一套設備,誰就具備了大量生產製造星艦的基礎,在這方麵唯一能夠限製人類的就隻有生產藍圖。
但藍圖的限製對人類來說其實相對有限,沃森家族這樣的製造大鱷,完全有機會也有能力在生產一線將整套生產藍圖反推出來,所以在這個基礎上,一些要害核心組建或設備,並不會在製造基地這裏直接生產。
比如北沃頓的情況就是,各類戰列艦的龍骨結構、外壁、小型電子元件和各類基礎設備都是在沃森太空城這裏生產的,但離子引擎、能源核心、服務器陣列、主炮、躍遷引擎等核心裝置,都是在曼寧太空城製造好了之後,再運到沃森太空城這裏進行裝配的。
這樣一來,沃森家族就是純粹的打雜的,所有核心技術都被控製在曼寧家族手裏,沃森太空城相當於是一座大型加工工廠和裝配中心,真正的技術中心卻是在曼寧太空城那裏,這也是為什麽沃森家族隻能位列四大家族末位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也是加布力爾為什麽想要投靠的李易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在加布力爾看來,公爵大人可是從世界三大強國亞努共和國過來的,其背後家族和國家所掌握的科技別說沃森家族了,就算曼寧家族也比不上,日後大人若是跟其家族聯係上了,隨便放出一條技術來恐怕都能讓整個北沃頓懵逼,所以這大腿必須得抱緊了。
李易當然不會透露自己其實隻是外強中幹,以後的一切都得自力更生,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看能不能弄一套自動化工業生產設備來。
但這種事……就有點敏感了,絕對會引起沃森家族的猜忌!
人家就會問了,你開發資源星球就老老實實地開發,為什麽還要自己製造星艦?
允許你來實地考察學習,那是為了方便你往科研方向發展,我們沃森家族不反對,反正那是曼寧家族需要擔心的事情,但如果想弄套設備回去自己造星艦,那還得了?
這要是讓你繼續發展下去,輕則是跟咱們苦逼的沃森家族搶生意,重則就是有不軌之心,這事別說你這個外來戶了,就算是其他三大家族想要插手那也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可是動搖我們沃森家族在北沃頓的根基!
所以要想弄套設備,首先沃森家族就會不答應!
就算沃森家族不幹涉,還有一個不可能忽視的問題需要解決!
據加布力爾介紹,目前整個沃森太空城擁有成套工業製造設備陣列多達上百萬組,如果按照單個設備數量來算,所有生產加工設備加起來數量超過200億,那麽可以很粗略地算出各種不同功能和性質的加工生產設備種類,就超過了2萬種!
也就是說,一組自動化工業製造設備陣列,至少由2萬台設備組成,而且還都是不帶重樣的,這麽多設備就算買回來,李易現在也沒地方放,而這還隻是個小問題。
真正的大問題是,這些設備中最便宜的也要1500萬星幣,最貴的,比如那種大型元素分離機,隨便一種分離機的價格都在10億以上,所以平均下來,這2萬台設備的平均價值達到了8000萬!
換句話說,一套自動化工業製造設備陣列買下來,至少要耗資1.6萬億星幣!
就算錢的問題解決了,曼寧家族控製的那些核心裝置會賣給自己麽?
肯定不會!
哪怕奧爾瑟雅從中斡旋,這事恐怕也很難辦!
而如果拿不到核心設備,弄這一套自動化工業製造設備陣列,又有什麽用?
再回過頭去說,原本這幾個條件中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即錢的問題,現在也出了問題。
奧爾瑟雅不久前剛發來消息,說布朗家族已經成功仿製出了肉榮口味的成人糕,並將其命名為成年糕,正在以低於成人糕一倍的價格向市場大量傾銷,極大地衝擊了成人糕的市場份額。
好吧,弄一套自動化工業製造設備陣列或許暫時還沒辦法,但跟老子玩山寨……
李易不由得冷笑,作為從最會玩山寨的華國穿越過來的地球人,這方麵他可是一點都不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