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初遇穆斯林
字數:5542 加入書籤
() 這一幕讓陳冬充滿內疚,飯局結束後,抽出一百塊錢拿給樂正洋,說:“小樂,你先回去,領導還要幹麻將。拿去打個車,好好睡一晚上,領導都有個性莫想多咯!”
樂正洋已經緩過神來,理智將低沉的情緒掃出心房,說:“領導,沒得事。我身上還有錢,我自己打車哈。”
陳冬強行將錢塞給樂正洋,命令似地說:“拿到!”
樂正洋接過錢道了一聲謝,走到路邊招攔了一兩出租車。陳冬看著車輛消失在灰暗的小巷,心裏嘀咕:“小樂,別怪我,今天讓你來給我擋了一箭!要不是你,常友青怎麽能把火燒到付明身上!”
陳冬回到1號包間,眾人已經坐進茶水隔間,裏麵擺著一張豪華麻將。常友青張羅著:“陳科長回來了,羅書記、謝錦、葛彬上桌開整了噶。”
陳冬客氣地說:“常總、唐總你們上。”
常友青笑了笑,說:“你又不是不曉得,我和唐總不幹麻將。你們整,我們散著步回去了。”
謝錦插話:“羅書記上桌吧。陳冬,你推喃,讓領導回去休息,我們陪羅書記!”
陳冬不再勉強,恭送常友情、唐銘凱出了包間。
桌上四人心知肚明,這是一場商務麻將,配合著謝錦、羅已宏出牌。戰到淩晨兩點,散場時謝錦輸了一萬,羅已宏就贏了一萬。羅已宏滿心歡喜地回了家。在2009年,長青一建的員工人均月收入不足000,層不足5000。一場商務麻耗去謝錦兩個月工資,他似乎並不心痛,總覺“物”超所值。
陳冬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今天發生的一切,太詭異。他努力地回想著所有細節,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人心最難測,他不敢相信堂堂公司副總會對一個實習冷眼相對,失禮、失態、失智!深入的思考啟發了樂正洋:在公司不能瞎混,要有一個核心目標,所有的行動都要圍繞核心目標展開。既然是在這兒實習,所有人脈、經驗、能力塑造都依托於以此,一旦實習結束不能留下來,一切都得重頭開始,會成本太高,代價太大。徐鵬和付明的話很有道理,要不要回西元省是一個關鍵問題,定位是一個重要命題,在哪裏開始將影響整個職業生涯。核心目標正式確立:實習是為了留用,畢業之前簽訂就業協議!
大目標需要拆分小目標才能穩步前進。陳冬製定了個分解動作:第一,在公司年輕人裏建立一個“親密圈”,運用非常規段打破關官僚作風對個人能力的限製,展現工作效率。總部關存在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以公司管理者自居,承接了臉難看、門南進、事難看的“優良”傳統,蓋個章、簽個字、問個事經常四處碰壁、來回跑路。職責變成職權,服務變成監督。一個實習生,別人或許會看在董事長的麵上給個好臉,但要想辦事順利,關作風不改變隻能另辟蹊徑,接觸、認識、交好公司年輕人,甚至成為兄弟、姐妹兒,工作就容易幹。在財務部找個“好朋友”,報個賬程序好走太多。至少唐總在不在辦公室,還可以透個氣,免得白跑一趟。在行政部找個“好朋友”,周末還可以叫來加個班,轉個急。第二,練習白酒。無酒不成席,飯局上有酒量優勢,受益十分巨大。領導應酬都喜歡帶個能喝酒的下屬。應酬多了,認識的人就多了,能進一步發展人脈的潛力就大了;酒量大越大別人記住自己的可能性就大,被人記住別人在麵臨選擇時就能想起自己。葛彬好酒,先成為他的酒友!第,深練內功。樂正洋能順利進入公司實習抱了董事長腳趾,從徐鵬和付明的關係來看,要想轉正還得靠自個兒。要讓領導和同事鼎力支持自己留用,光憑勤跑腿、會記電話的“花招”可不行,這些活兒隻增加了辦事的便利性和一點效率,體現不出“內力”。要讓別人覺得自己是支潛力股,苦練內功非常重要。後勤保衛科給公司打雜,是公司的“大管家”,必須按“總管”的要求錘煉自己。
樂正洋的腦子轉動著,完全沒了睡意,翻身起床,到樓下買了一瓶100毫升裝的鬆子酒,度數不高42,把自己想成常友青,瀟灑地一口悶。
達利商務樓破舊如倒閉廠區的住宿樓,除了一樓有家建設銀行和連鎖超市,嗅不到一點商務的氣息。二樓以上全是20平米的單間,每層樓有一個公廁,保潔一個星期才來清理一次,然並卵,睡覺都能聞見臭味。住戶多為外來務工人員,底層社會的艱辛生活,一目了然。
樂正洋的宿舍在達利商務二樓,20平米不到,放了四個高低床和大學宿舍相差無幾。物管明確要求不能在樓裏生火,但“執法成本”太高,明規定隻是一張紙,樓道口堆滿了煤氣罐,仿如不定時炸彈,指不定哪天就命喪黃泉。聽著樓道裏的咳嗽聲、打罵聲、炒菜聲、衝水聲……,看著晾在頭頂的角內褲、滿地的煙頭、殘破的垃圾桶……,聞著腳臭味、廁所味、狐臭味以及油煙味,樂正洋感到一陣心痛,社會現實竟如此殘酷,城市底層人的生存竟如此艱難,還有不計其數的人連吃飯都成問題。他想起了5年前的一天清晨,天下著粒如豆大的雷雨,他用兩隻撐著雨傘趕往學校上早自習,漫過腳踝的積水鋪滿街道。在一個岔路口,一老一少蹲在街邊的屋簷下瑟瑟發抖,他們麵前擺著兩個籃子,裝滿蔬菜,旁邊豎著一根快成弓形的扁擔。老婦顯然是鄰交早市的菜農,護著少年的雙細如木柴。兩人全身盡濕,雨水順著頭發流滿臉頰。少年僅僅地依偎在老婦身邊,老人似乎想要把殘餘的體溫全部傳遞給少年。兩人頭靠在一起,默默地祈禱天空早點放晴,趕上早市賣掉被雨水浸泡的蔬菜。樂正洋停住了匆匆的腳步,眼前的場景讓他的淚水奪眶而出,他立下了一個永遠也無法實現的誌誓:改變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樂正洋掏出了一百塊錢,這是他每個月五分之一的生活費遞給了老人。老人堅辭不受,樂正洋拿了個袋子,裝了一點蔬菜,扔下錢轉身快步離去。達利商務樓的場景,讓他想起了當年的誓言,這一次他忍住了淚水。徐鵬阻止過樂正洋搬入達利商務樓,他委婉地拒絕了,逆境出人才順境使人懶惰,想以此激勵自己不忘初心。
樂正洋的房間遠離公廁,室友隻有一個,這是秦剛的特殊安排。被董事長親自帶到後勤保衛科的人,秦剛自然會優待。樂正洋的室友叫馬成君,回族人,北江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的高材生,在公司建材供應部工作負責建材的發運管理,工齡1年長樂正洋1歲。馬成君長相一般、身高一般、戴個眼鏡典型的學霸形象;為人內斂而不呆板,真誠而不做作。樂正洋搬入時,他幫襯著拎東西、鋪床板、搭衣櫃,沒有一點關作派。樂正洋過意不去,入住當晚請馬成君吃飯。
“我們飲食習慣不一樣。”馬成君坦率地說,“還是不要在一起吃飯。”
樂正洋說:“沒事啦,我們不吃豬肉嘛!”
馬成君解釋說:“在北江,回族有種分類,第一種是真回族,嚴守禁忌,飲食上不吃豬、狗、驢等動物,不是伊斯蘭教徒屠宰的牛、羊也不吃;不能抽煙、喝酒。習俗上,不能搞什麽求簽、算命的封建迷信;禁止崇拜偶像,隻信真主阿拉不信其他一切神靈。更不能搞賭博,發現賭博,鄰居、親朋掄起棍子追著打!一天要做五次禱告,一年封齋一個月,天亮以後不準吃一點東西,太陽落山以後才能喝一口水!”
樂正洋倒吸一口涼氣,這樣的生活還怎麽工作,怎麽社交,怎麽往上爬!
馬成君看著滿臉差異的樂正洋,笑了一聲,接續說:“當然啦,真回族在北江比較少,多數都是第二種,半真半假。重要的必須要遵守的禁忌不能犯,禮拜、禱告什麽的找各種理由免掉。最後一種就是假回族。雖然是回民,但豬肉照吃、酒照喝、煙照抽。”
樂正洋,調侃地說:“你肯定是半真半假。每天上班哪有時間做禱告,你還要去公司食堂吃飯呢!哈哈哈!”
馬成君並沒有生氣,很隨和地說:“在外麵吃要花錢哩,不上班的時候,我一般去清真寺吃,便宜,味道還不錯!”
樂正洋便說:“你帶我去清真寺吃嘛,我還沒去過呢,見識見識。”
馬成君欣然同意,看了看時間催促:“快六點了,我們趕緊去,清真寺準點開飯,去晚了剩菜都沒得咯。”
清真寺距離不遠,兩人步行前往。穿過熱鬧的商業街,拐進寧靜的小巷,走到一座伊斯蘭學校的背後,偌大清真寺出現在眼前。精致的圓頂、高聳的宣禮塔莊嚴肅穆。馬成君當起了解說:“古代沒有時鍾,每到禮拜時間,喚禮者就會登上塔頂大聲呼喊。規模再大一點的清真寺會有好幾個宣禮塔。”
馬成君指著門口淨水池子,說:“穆斯林進去禮拜之前要在這裏洗幹淨、臉。”
樂正洋插問:“無論是不是穆斯林都可以來禮拜麽?”
馬成君搖搖頭說:“女性一般都在家裏禮拜。沒有穆斯林帶領,非穆斯林是不允許進入禮拜殿。”
清真寺內沒有任何形式的偶像,既沒有任何植物、動物雕像,更沒有圖騰和標誌。樂正洋心道:真主阿拉真是無欲無求,沒有畫像連供品都不要。
馬成君催著樂正洋向餐廳走去,說:“穆斯林信仰非常堅定,一天要禮拜五次,各種清規戒律,一下子也給你說不完,趕緊去吃飯吧!”
來到餐廳,樂正洋搶先付了錢,買了兩張餐票,端著自助餐的盤子站排隊打菜。輪到他兩時,馬成君熱心地給他選了葷二素,說:“清真寺的牛、羊肉最好吃,就打清湯的!”
在清真寺吃飯很有神聖感,仿佛每一顆米粒都能增加心靈力量。社會的浮華,名利的追求在這裏都微不足道,信仰和教義讓所有人的心魂都受到了洗禮,聽不在盛世的歌聲和痛苦的呐喊,卻能感受到有股莫名的磁力要將靈與肉強行分離。夾菜成了修行,咀嚼成了修行,消化成了修行,在這裏的每個動作都修行,你可以不信仰穆斯林,但人生何嚐不是一種修行。被氛圍所感染,他兩吃飯出奇的安靜。
共同的經曆形成彼此的羈絆,羈絆的加深內化為情感,情感的累積變成了友誼或是感情。兩人走出清真寺,像是一起聆聽了真主的教導,心理距離驟然拉近。樂正洋問了馬成君一個困惑很久的問題:“穆斯林不吃豬肉是為什麽?”
馬成君笑了笑,說:“很多人都以為我們把豬視為祖先,所以不吃豬肉。人的腦子總喜歡這樣的奇談怪論,因為它有趣能給平淡的生活帶來點戲謔。探求真相是一個很費心神的過程,相信傳言還能得到點樂子。所以無知的生活簡單快樂,傳言越傳越廣。”
馬成君的話讓樂正洋又撥開了一層洋蔥,他不僅是一個學霸,還是一個挺有思想的人。樂正洋深有所感讚同地點點頭。馬成君繼續說:“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古蘭經》有這樣的教義明規定;也有人指出是因為豬長得醜、品行懶惰,吃的東西肮髒與穆斯林的生活習慣背道而馳;還有人說豬的雜食性容易傳染傳播寄生蟲和流感。對我來說,信仰真主阿拉,教義使然。”
樂正洋忽然覺得馬成君有一種人性美,不盲從、不嫉俗;信仰的力量使他變得寬容,接受事物的不統一性;他的人生路必將步伐沉穩而矯健。樂正洋突然間想起馬成君床頭放著公務員考試教材,話頭一轉,問:“忽然想起你放著國考教材,打算考公務員麽?”
馬成君坦誠地回答:“我性格內向,在別人看來不善交際不太適合待在企業公務員。雖然已再不是鐵飯碗,但安全感比企業還是要強很多。我報了個老家的崗位回家方便。”
樂正洋打趣地說:“北江人還真是家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