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

字數:5291   加入書籤

A+A-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風流青雲路最新章節!

    蘇星暉道:“猴票肯定是增值潛力最高的,我當然要多買點兒,所以我把別人那裏的猴票全都買來了。”

    陸小雅眼裏放著光,看著那些郵票,她把整個箱子裏的郵票全都翻看了一遍,最後長出了一口氣道:“你的好郵票真是太多了。”

    蘇星暉道:“待會兒我給你一樣拿一套讓你帶回去吧?”

    陸小雅道:“不用了,郵票在你這裏,跟放在我那裏不是一樣的嗎?”

    聽陸小雅這麽說了,蘇星暉便點頭道:“行,那就先放在我這裏吧。”

    看完郵票,陸小雅又看了一會兒那些錢幣,她對錢幣倒沒有什麽認識,看了一會兒也就不看了。

    蘇星暉又揭開了另一口箱蓋,戴上白手套,從裏麵小心翼翼的拿出了那個成化鬥彩瓷罐,給陸小雅欣賞,他對陸小雅道:“這口箱子裏的東西,我總共花了十六萬。”

    陸小雅驚呼道:“這麽多錢啊?”

    蘇星暉點了點頭,陸小雅便小心的從箱子裏拿出一副白手套戴上,她媽媽就是工藝品商店的經理,耳濡目染之下,陸小雅也知道一些收藏品行內的規矩,她沒有用手把瓷罐捧在手上看,而是就讓它放在桌子上,她仔細的欣賞著。

    其實陸小雅並不認識明成化年間的鬥彩瓷器,畢竟這時候還沒有網絡,要懂得這些東西,必須要看很多很專業的書籍,但是,她還是看得出來這是好東西,有的時候,好東西是有著它特殊的氣質的。

    很顯然,明成化年間的鬥彩瓷器,就有著一種特殊的氣質。

    蘇星暉把罐蓋拿了下來,給陸小雅講解著這瓷罐的珍貴之處,又把罐底的大明成化年製的款識給陸小雅看,給她講官窖和民窖瓷器的區別。

    陸小雅道:“星暉,你懂得可真多,你怎麽懂得這麽多東西的?”

    蘇星暉道:“我不是喜歡看書嗎?我雜書看得多,以前不記得在哪本書上看到過成化年間的鬥彩瓷器,所以能認識。”

    陸小雅的眼裏閃著崇拜的小星星,女孩子哪個不喜歡博學多識多才多藝的男孩子呢?而蘇星暉就是這樣的男孩子,他還成熟穩重,英俊瀟灑,這樣的男朋友,陸小雅能不愛到骨子裏去嗎?

    蘇星暉又把其它的那些東西一件件拿出來讓陸小雅欣賞,看完之後,陸小雅道:“嗯,這些東西可真漂亮。”

    蘇星暉笑道:“以後這些東西也會是你的。”

    陸小雅臉紅了一下道:“行了,時間不早了,我去休息了,你也早點休息吧。”

    蘇星暉和陸小雅一起出門,郭素華早就把蘇星雲原來住過的房間給收拾好了,她看到陸小雅出來,便對她說:“小雅,你去你星雲姐原來的房間睡覺吧。”

    陸小雅點了點頭,對蘇文軍和郭素華道:“伯伯,伯母,我去休息了,你們也早點休息。”

    蘇文軍和郭素華都點頭答應,陸小雅對著蘇星暉笑了笑,便進了房間。

    郭素華對蘇星暉道:“你可要對小雅好啊,兒子!”

    蘇星暉點頭道:“我知道了,媽,行,我也睡覺了。”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吃了早飯之後,蘇星暉對陸小雅道:“小雅,你在我家先呆會兒,我要到張縣長家裏去給他匯報一下工作。”

    陸小雅道:“行,你去吧,我幫伯母在家幹活兒。”

    郭素華笑道:“小雅啊,伯母哪需要你幫忙啊,你坐著看電視就行了。”

    陸小雅不由分說,便收拾起了碗筷,往廚房走去,郭素華連忙跟著她進了廚房。

    看著陸小雅的背影,蘇星暉欣慰的笑了笑,便出門去了張開山家。

    蘇星暉前兩天就跟張開山約好了十一這天上午去他家跟他匯報一下工作,因此,張開山此時正在家裏等他。

    看到蘇星暉來了,張開山微笑著說:“星暉來了,去我的書房裏坐吧。”

    張開山進了書房,蘇星暉跟在了後麵,張成小聲問蘇星暉道:“今天薛琴結婚,你去嗎?”

    蘇星暉點頭道:“去啊。”

    張成道:“那中午咱們一起去啊。”

    蘇星暉向他點了點頭,便進了張開山的書房。

    張開山道:“今年你們鎮裏的水稻聽說豐收了?”

    蘇星暉道:“還算可以吧,今年到現在為止,我們測量的平均畝產比去年的平均畝產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新鮮稻穀畝產量達到了八百斤左右,要是不受災的話,我覺得水稻畝產量達到一千斤左右都是有可能的。”

    張開山欣慰的點頭道:“幸好今年你去了彭家灣鎮,要不然今年縣裏的糧食產量隻怕要慘不忍睹,其它幾個鄉鎮今年的水稻畝產量比去年都要減產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蘇星暉驚訝的問道:“減產了這麽多?”

    張開山心情沉重的點頭道:“是啊,這還算是好的了,今年夏天水稻正是分蘖需要曬田的時候連著下那麽久的雨,要在往年,可能會減產更多,今年你們鎮的水稻增產了,倒把平均畝產量拉起來了一點,沒那麽慘,比其它縣還是要好多了。”

    張開山原來就是管農業的副縣長,現在又當了縣長,他對農業自然是特別關注的,今年水稻減產,這讓他心情很沉重。

    他又歎息了一聲:“今年縣裏的農民們日子不好過了啊!”

    蘇星暉道:“那今年縣裏準備怎麽辦?”

    張開山道:“今年也隻能這樣了,縣裏向遭災的鄉鎮發放了一些受災補助,另外又減少了提留統籌的任務,算是減輕一些農民的負擔吧。現在全縣都在看著你們彭家灣呢,要是你們鎮裏的蔬菜種植獲得了成功,那明年縣裏就準備大麵積的推廣。”

    蘇星暉道:“這次來,我可是有個好消息要告訴您的。”

    張開山一聽就來了興趣,他問:“什麽好消息?”

    蘇星暉道:“我上次到陸秘書長家裏去,聽他說,省裏明年開始,要確定新一輪菜籃子工程的蔬菜生產基地名單,他去找過顧書記了,顧書記說要大力支持上俊縣,把上俊縣列入這個名單。”

    張開山大喜道:“你說的是真的?那可太好了!”

    也不怪張開山這麽高興,全省菜籃子工程的蔬菜生產基地,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如果真能進入這個名單,到時候除了補貼之外,還將有許多政策傾斜,比如購買化肥、農資、農機方麵都可能會優先或者有補貼,那對上俊縣的蔬菜產業發展是重大利好消息啊。

    所以說在中國發展經濟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資金、技術等等,而是政策啊,有了政策,什麽都有了。

    蘇星暉道:“當然是真的,還有呢,陸秘書長還說了,預計在一兩年之內,全國菜籃子工程批發市場體係建設試點工作開始啟動,江城很有希望入選,成為全國性的蔬菜批發中心試點城市,到時候,這對我們上俊縣也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啊!”

    張開山興奮得一拍大腿道:“這是好消息啊!”

    蘇星暉道:“所以我覺得咱們鎮的蔬菜批發市場就變得很重要了,我們要爭取把彭家灣的蔬菜批發市場建設成為區域蔬菜批發中心市場,這就等於是搶占先機了啊!”

    張開山道:“那你們這個蔬菜批發市場的建設進行得怎麽樣了?”

    蘇星暉道:“鎮裏已經確認立項了,鎮裏的三十萬資金也到位了,建設市場的土地征收補償工作也完成了。這段時間在忙秋收的事情,等國慶節之後,就要開始招標,招標之後就要進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了。”

    張開山高興的點頭道:“那好,縣裏的七十萬資金也會盡快到位的,你別擔心資金的事情。”

    蘇星暉道:“對了,張叔叔,還有一件事情。”

    張開山道:“你今天帶來的都是好消息啊,說說看,還有什麽好消息?”

    蘇星暉道:“我跟陸秘書長說,我們縣裏建設這個全省蔬菜生產基地,需要配套的交通設施,希望鎮裏能夠在高速公路的選址上考慮一下上俊縣,最好還能建設一座長江大橋,陸秘書長說讓縣裏先打個報告上去,他會幫咱們縣裏說話的。”

    今天蘇星暉帶來的好消息是一個接一個,這個消息就更加讓張開山興奮了:“高速公路?長江大橋?你今天帶來的全是爆炸性的好消息啊!星暉,你真是太能幹了!上俊縣有你蘇星暉,是全縣老百姓的福氣啊!”

    張開山興奮得拚命的搓著手,他問蘇星暉道:“那你說如果我們打報告的話,高速公路和長江大橋應該選址在什麽地方啊?”

    蘇星暉笑道:“您覺得彭家灣怎麽樣啊?”

    張開山看了蘇星暉一眼,哈哈大笑道:“我就知道你會說彭家灣的!”

    蘇星暉嗬嗬笑了起來。

    張開山道:“不過啊,這政策本來就是你爭取回來的,落在你們彭家灣鎮,也是應該的,而且我覺得,你們彭家灣也確實是最合適的地點。”

    看清爽的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