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夢幻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A+A-


    ()    唐代遊俠之士淳於棼,家住廣陵郡東,宅南有大古槐一株,常與朋輩豪飲槐下。一日大醉,由二友人扶歸家,昏然入睡。忽見二紫衣使者,稱奉槐安國王之命相邀。遂出門登車,向古槐穴而去。及馳入洞,見山川道路,別有天地。入大槐安國,拜見國王,被招為駙馬,尊寵無二。後又拜為南柯郡太守,為守郡二十載,甚有政績,大受寵任。後有檀蘿**來侵,淳於棼遣將迎敵,大敗。不久公主病死,棼遂護喪歸至國都。因廣為交遊,威福日盛,國王頗為疑忌,奪其侍衛,禁其交遊。棼鬱鬱不樂,王即命紫衣使者將他送歸故裏。還入家門,乃矍然夢覺,見二友人尚在,斜陽猶未西落。遂與二友尋槐下洞穴,但見群蟻隱聚其,積土為城郭台殿之狀與夢所見相符。於是感人生之虛幻,遂棲心道門。

    此為“南柯夢”。

    百年後有盧生名英,字萃之。於邯鄲客棧,遇仙翁呂洞賓。盧生甚自歎困窮,呂仙即取囊之枕給他:“你枕我的此仙枕,當令子榮顯適意!”此時客棧主人方蒸黃梁米,生府首就之,夢入枕,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女為妻,生資財愈厚,生大悅!於是進士,累官舍人,遷節度使,大破戎虜,為相十餘年,年逾八十而卒。及醒,客棧主人所蒸的黃粱剛剛半熟。盧生詫異地說:“這真的是夢嗎?”呂仙笑著告訴他:“人生的境遇,也不過如此啊!”經此黃粱一夢,盧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了。

    此為“黃粱夢”。

    某日,南華老仙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一隻蝴蝶,飄飄然,十分輕鬆愜意,這時全然忘記了自己是莊周。一會兒醒來,對自己還是莊周十分驚奇疑惑。認真想一想,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莊周

    在一般人看來,一個人在醒時的所見所感是真實的,夢境是幻覺,是不真實的。莊子卻以為不然。雖然,醒是一種境界,夢是另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莊周看來,他們都隻是一種現象,是道運動的一種形態,一個階段而已。此事既是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莊周與蝴蝶的關係揭示出來。形而下的一切,盡管千變萬化,都隻是道的物化而已。莊周也罷,蝴蝶也罷,本質上都隻是虛無的道,是沒有什麽區別的。這叫“齊物”。

    人生都有夢想,夢伴隨所有人終生。

    有夢想的人生總是有期待的,懷著一份希翼活在人世間自然會常抱著一種憧憬,憧憬著夢想不期而至,驀然呈現在眼前。

    其實我們常常會有有一種深深的遺憾遊走於心底。如果把此時的心境入畫,性能成就一幅不朽的佳作。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卻裝飾了別人的夢。

    也許,你未曾注意,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間你成了別人眼的一道風景,成就了別人的夢。

    人的一生總會有很多很多的夢想,有的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實現的,有的卻得來全不費功夫。得不到時不用灰心喪氣,實現不了時也無需長籲短歎,一切自然而來,一切自然而去。

    也許,人生不是因為得到而美麗。我想或許有些時候正是因為得不到才會懷著一種憧憬,憧憬著夢想驀然現實。

    不怕錯過做夢的年代,不怕錯過花開花謝,因為夢想一直存在。

    人生不能沒有夢想,不管能不能現實,懷著一份美好,憧憬著一份希望,人生才會生動而絢麗。

    夢想這東西,還是有一點比較好,萬一實現了呢?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在周王時,他就很孝順,仁愛,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建立製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

    此時的周王朝麵臨著嚴重的困難,商朝舊貴族們準備複辟,而周公輔政,又有違於王位世襲製父死子繼的原則,引起周室集團內部的矛盾。結果殘餘勢力即與周室內部的反叛勢力勾結起來,他們的代表是紂王子武庚與負責監視武庚的“監”管叔、蔡叔等人。結果周公東征平定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製禮作樂。周公無微不至地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裏,對河神祈禱說:“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麽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吧。“後來,成王果然病好了。孔子常常可以夢到周公,也可以佐證,周公解夢不愧為國化內容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夢,是窺探內心的一麵隱秘之鏡,是另一種虛幻卻真實的人生體驗。正如莊周夢蝶,我們常常會被奇異怪誕的夢境所震驚,並感到迷惑。它意味著什麽?它在暗示些什麽?夢是竊聽自己潛意識和意識相互交流的會,它為人們打開了通往自我整合的大門鑰匙。夢是一種奇異現象,而做夢的經驗,也是人所共有的。

    但在人類化,無論古今外,對夢的了解,始終是一個謎。上古時期,往往把夢看成是神的指示或魔鬼作祟。即使在現代化的明社會裏,仍然有著對夢的諸多迷信。在我國的化,有關夢的故事更是不一而足。諸如:莊生夢蝶、黃粱一夢、夢筆生花、南柯一夢等,都是曆來為人津津樂道的夢故事。

    周公有言,夢有六種:

    正夢:這是指沒有內外因素刺激的情下,心無雜念、無憂無慮的自然之夢;

    懼夢:懼夢亦即噩夢,由驚嚇而起,而且有莫明的恐懼。

    喜夢:因喜好或歡愉而引起的夢。心有喜即有喜夢,有些人甚至夢發笑而笑醒。

    思夢:由思念、追憶引起的夢。有時不僅指思念而夢,而且指夢有思有念。

    寢夢:指因覺醒時所說、所見、所為而引起的夢,也指白日夢;

    象夢:不直接表達夢意,而取某事某物的象征義,比如夢見蛇,可以取象為“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信每個國人在成長過程,都會不止一次的查閱過《周公解夢》。

    夢無形有質,不可捉摸又內涵豐富。十二星相之黑甜君,本體貪吃愛睡,武功道法都是高絕一時;後來在一位高人點化之下,潛心研究夢幻之術,花費百年之功,終於將之修煉成大夢幻法,可謂曠古絕今。

    有夢想的人,皆會墮入其而不覺,而欣然自喜,最終為其所控,任其宰割。可謂無往而不利,今日首次亮相如此重大的場合,依然收立竿見影之效。

    黑甜君嗬嗬的笑聲由遠及近: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生平最看不上你們這些打打殺殺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