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公爵鐵血淚

字數:13305   加入書籤

A+A-


    鐵甲or巡洋——戰前遠東地區軍備競賽紀事,薩克森溫莎帝國部分(11)

    第二十章,鐵甲湮星辰——女王陛下的代理人戰爭,上

    “王國皇家艦隊的征途從來都是星辰大海!在遠方!無盡的遠方!我們的勝利!我們的財富!我們的無上榮耀!!”——奧尼王國國王納尼罕二世

    “帝國皇家海軍艦隊不會參戰,但帝國鄭重承諾:皇家海軍將確保你們獲得勝利。”——薩克森溫莎帝國女王薩爾曼娜*伊莎貝拉

    親愛的,哪有什麽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哪有什麽注定樂享和平,不過是一直有人替你衝鋒陷陣!!

    幾經周折,幾經摧殘,幾經戰火錘煉,反帝國聯盟代理人戰爭的受害者,薩克森溫莎帝國女王陛下終於開發出了自家的戰鬥木偶小玩具,終於發起了帝國版代理人戰爭……

    反擊!反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擊!反擊!將帝國的威嚴遠播四方!!

    B世紀世界軍備競賽,被譽為一場各大強國之間唯武器論模式的“世界大戰”。

    中央大陸各強國之間的滅國戰爭雖未上演,但世界其他地區,各個強國之間的代理人戰爭真人秀卻一直在激情上演,尤其是反帝國聯盟針對最強殖民帝國的一係列代理人戰爭。其中,即有蠻荒落後地區人民的反侵略鬥爭,也有準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自由的獨立戰爭。獨立戰爭,在殖民地被奴役者看來,那或許是一場場正義而偉大的戰爭,然而,真相卻很可能是奴才打架版本“狗咬狗戰爭”,隻是被某惡狗帝國馴養的戰鬥狗,用來攻擊另一惡狗帝國,僅此而已。而某某殖民地反殖民戰爭勝利,光榮獨立並建國,也隻是被惡狗帝國利用的副產品。

    那些高舉正義旗幟的反殖民戰爭偉大領導者在本國史冊上從來都是閃閃發光光彩照人。可在某些大國保密部門絕密檔案裏,這些前殖民地國家的所謂“獨立戰爭偉大領導者”們不過是某個強大幕後勢力操作下的木偶,不折不扣的傀儡。借助這些在前殖民地國家國極具威信的“偉大人物”,幕後勢力也許會借助木偶英雄開始新版殖民統治,也許會操作戰鬥木偶們再戰一局……木偶自認為是英雄,可木偶不過是木偶。木偶的死活,操作者其實並不是很在乎。至於木偶英雄的麾下,那就更是草芥了。

    (尊敬的赫魯曉夫先生,部署核導彈陣地的場子給您清出來了,還給您送去了最好的哈瓦那雪茄,俺們這嘎啊頂級特產。希望您喜歡。)

    B世紀65到B世紀75年,這十一年間,帝國皇家海軍發展史上又一次黑暗低穀期,艦隊保有鐵甲艦數量停滯不前,已遠遠不能滿足這一全球型海洋帝國保障世界海權控製的最低理論需求數量。更糟的是得到授權建造的鐵甲艦數量幾乎為零,艦隊中充斥著大量老舊艦隻;世界其他強國卻依然再下餃子,鐵甲艦餃子。如此嚴峻形勢,帝國皇家海軍世界第一位置必將不保,也許已經被超。若是艦隻質量不佳,數量又少,這樣子很可能就沒有底氣再高喊“遇敵必戰”的豪言壯語了。

    如此嚴峻形勢,眾多皇家海軍粉心急如焚,但皇家海軍卻穩如鬥牛梗猛犬老哥,可謂“皇帝不急太監急”。事實上,早在B60年年初,皇家海軍就已經決定停止批量開工模式大規模建造鐵甲艦了,於B58年開建的6艘阿爾弗雷德級主力鐵甲艦一直斷斷續續的龜速建造,一直拖到B64年年底才完工。而B65年起至B75年,這整整十一年間,皇家海軍在鐵甲艦方麵完全進入全麵冰凍狀態,平均每三年才新開工建造一次新主力艦,而且每批次僅建造一艘,總共隻增加了三艘鐵甲艦……

    B60年1月20日至21日,B60年度皇軍海軍海軍軍務會議,黑暗時代開幕式,會議主要決議:

    一,停止批量開工新造鐵甲艦,未實施鐵甲艦造艦計劃全部取消;建造中的鐵甲艦類戰艦全部停工,重新開工時間另議。

    二,批設專項經費,研究外海海戰用雷擊艦隻和雷擊戰術(此項列入絕密)。

    三,批設專項經費,用於研究巡洋艦各項性能升級改造(此項列入絕密)。

    四,繼續調出海軍軍事人員,繼續不計成本投入軍費和武器裝備,繼續配合帝國總參謀部“維納斯”計劃的執行(此項列入絕密)。

    在當時看來,此次會議對皇家海軍的最大影響就是“停止開工新造鐵甲艦”。這一決議的具體原因:

    實戰一再證明,在各種型號的遠射程大威力魚雷、“惠特沃斯後裝炮”及類此高膛壓高精度線膛炮,壓感觸發式錨固水雷等等諸多新式武器麵前,傳統鐵甲艦型艦船的實戰戰場生存能力已經大打折扣。戰場上的傳統型鐵甲艦,已經難堪“海上力量中堅”重任,也完全不配“戰列線不沉鐵艦”名號,正在逐步淪為“隻能嚇唬殖民地原始人的超大型軍用玩具”。可是,若是用於殖民地威嚇和平叛,這類軍艦就有些造價太高,使用成本也太貴了。更最要命的是,這鐵甲艦其實並不適宜執行殖民地威嚇平叛任務,因為“鐵甲艦航速慢,行動遲緩,無法做到全球快速到達”,很難在最佳到達時間出現在需要進行“海上力量威嚇”的地區。薩克森溫莎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如果皇家海軍繼續以這一艦種以作為主力,隻能“因為一次次的龜速行動,錯過控製局麵的最佳時機”。說的直白一點,作為海軍主力艦的鐵甲艦即將過時,或者說已經過時,必須要淘汰掉。所以,必須停止開工新造鐵甲艦,在建的也得停工了。此前,不被主流專家團待見,甚至被視若舢板草芥的巡洋艦和魚雷艇即將得寵。部分海軍將領早就注意到了這兩類輕型艦船的海戰價值。

    剛剛落幕的泗水海戰似乎是這一決議的導火索。此戰,巡洋艦首次對戰鐵甲艦,戰果二比零,或可認為是五比零。皇家海軍以寡擊眾還以弱勝強,這是一個奇跡。以至於政要和軍事專家們完全忽略了“殺人狂魔逍遙法外”等等關於薩米親王無罪釋放的頭條新聞。尤其是相關軍事專家們,他們的全部感官都緊盯著這些新銳戰艦,大腦思維裏也滿是相關問題。

    “船腰炮房型鐵甲艦或許就不該出現!?”“鐵甲艦時代真的就要結束了嗎?!”“66型巡洋艦隻是運氣好,碰上一窩子笨蛋?!”“如果雙方人員對調會怎樣,鐵甲艦能發揮出應有戰鬥力?!”

    相當一部分專家立場堅定的認為:“城堡號一直在逃,沒有實際參戰,這場戰鬥不能說明什麽問題”。但是,這場執法型海上戰鬥還是促成了皇家海軍鐵甲艦時代走向終結。

    那次會議上,時任薩克森溫莎帝國海軍大臣的卡梅隆貝蒂元帥為巡洋艦代言,高調宣稱:“多次實戰一再證明巡洋艦的海戰價值。巡洋艦與鐵甲艦多次同陣廝殺,表現毫不遜色,且其戰術機動能力,噸位火力投射量,同等火力造價指數,等等指標全麵優於鐵甲艦。同等噸位艦隊,巡洋艦艦隊的建造和維護成本遠低於鐵甲艦,作戰效率卻是鐵甲艦艦隊數倍。考慮到帝國皇家海軍艦隊需要進行全球部署,需要為商船隊護航,戰時必須進行快速集中和機動,等等戰略戰術因素,我強烈建議以巡洋艦及其派生升級艦種作為皇家海軍的主要力量構成。”

    會上另一位對海軍舉足輕重的實戰派大人物,前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司令,鐵甲艦造艦運動倡導者,列入國家史冊的戰爭英雄,威廉馬丁伯爵,出人意料的為魚雷艇代言:“魚雷!!威力巨大的魚雷!!最有效的海戰武器。一擊致命!哪怕是萬噸巨艦,一顆魚雷就能搞定。毫無疑問,魚雷將成為未來的海戰最致命武器。未來的海戰,必將是發射各種魚雷的高速魚雷艇之間的格鬥。大型艦隻方麵,或許會誕生魚雷艇母艦,這足以彌補魚雷艇航程太短的缺陷。傳統大型鐵甲艦,魚雷艇單憑性價比上的絕對優勢就足以將其淘汰。對於貝蒂元帥建設巡洋艦型海軍的看法,我不讚同。魚雷艇搭配魚雷艇母艦,可以輕鬆做到巡洋艦能做的所有事情。”

    威廉馬丁伯爵能放棄為自己創立赫赫戰功的鐵甲艦,完全出人意料,已經夠雷人了。而這“魚雷艇搭配魚雷艇母艦”則是完全的穿越味道,類似於當下的航母特混艦隊。如果人類沒有過早的發明飛機,或許真的會出現以魚雷艇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

    未來的皇家海軍,是巡洋艦大艦隊全球高速巡航模式?還是若幹魚雷艇母艦搭載天量魚雷艇?這一問題還需再作幾番爭執。放棄鐵甲艦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事實上,在此決議出台前多年,皇家海軍將領圈子裏就開始廣泛質疑鐵甲艦的實際戰鬥效能和戰場生存能力了,這懷疑來自於一場金光燦爛的代理人戰爭……

    具體事情要從B世紀58年7月10日和11月16日的那兩場奧克角要塞海戰說起。也就是從那時起,鐵甲艦開始急速走向失寵,直至借著泗水海戰的由頭被皇家海軍徹底打入冷宮。(B世紀52年拉法海峽大海戰,皇家海軍雖有三艘鐵甲艦戰沉,但軍方內部材料顯示此戰絲毫未能動搖皇家海軍對鐵甲艦隊的迷戀。)

    奧克角要塞海戰:金銀島共和國國防軍VS奧尼王國皇家遠征艦隊。兩國關係也算複雜,曾經血親,最終互殺。

    金銀島共和國,因首都在巴爾塔納港,又名巴爾塔納共和國,位於新大陸南部海域島嶼國家。自A世紀08年,該國航海者發現這一島嶼,幾乎貫穿整個A世紀,該島一直是中央大陸強國奧尼王國的新大陸殖民地,也是王國在這一地區唯一的一處殖民地。

    發現該島後,王國對這裏進行了小規模殖民開發,這一時期,島上殖民者數量不過千人,土著人數量大約在3000人左右。A世紀中期,隨著王國殖民方向轉向遠東大陸,政府開始嫌棄這個偏僻島嶼,認為這個山地島嶼缺乏開發價值,在此地設立地方政府、派兵守衛等等,都是不劃算的買賣。到了A世紀60年代,奧尼王國中央政府幹脆徹底放棄管理這一地區,將此地視為監獄犯人流放地,放任當地殖民者自生自滅。

    可是,當地人並沒有淪為無政府狀態原始蠻荒人群。他們堅持向土著人傳播中央大陸文明,以增加有效社會成員數量;組織了互助型公共事務管理會,經營島上基礎設施建設;還憑借當地豐富的熱帶林木資源與周邊新大陸聯邦國家展開貿易。幾年後,這裏的殖民者居然過得比本土普通人還要好。出於實現社會公平、增加勞動力數量等目的,該地公共事務管理會還賦予當地土著人平等權利,訂立規則:島上所有人在基本人權上一律平等。

    到了A世紀80年代,一批犯了軍法的軍官流放至此,憑借個人能力樹立威望,逐步掌握了當地政權,一步步建立起軍政府,繼而將政權交接到第二代軍人手中。B世紀36年,第二代軍官團體主政的巴爾塔納島自治殖民地宣布獨立。當時全島國民約有一萬人。

    也是在B世紀36年,進入島嶼深處繪製地圖的軍人們發現一處古老金礦遺址和大量散落金銀,附近甚至還有一座廢棄了數百年的軍事堡壘。後世曆史學家和考古人員研究發現,此處金礦竟是前諾曼伊澤爾帝國海外殖民者開發,而這裏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前諾曼伊澤爾帝國海外金銀島,傳說遍地是金銀的金銀島。C世紀初,考古界在金礦礦渣堆附近發掘出了金幣鑄造廠,軍營狀規整的生活區,殘留的諾曼伊澤爾帝國錢幣,又在島嶼附近發現了載有煤炭的諾曼伊澤爾帝國海軍艦船。這些考古發現再次完全印證了這一推斷。曆史上,前諾曼伊澤爾帝國艦隊將這裏采出的大量金銀源源不斷運往中央大陸,作為軍事物資貿易結算款項交付給各個相關國家,回程裝載各類生活物資補給品和熔煉金銀用的壓倉煤炭。各個盟國收到金銀後,按照協議或合同將各種戰略物資(主要是糧食,煤炭,精煉金屬坯塊)輸送到諾曼伊澤爾帝國,協助這個前線國家抗擊塔斯曼野蠻人。

    那麽這些諾曼伊澤爾帝國的軍人們去哪兒了?曆史學家推測:或許是殖民地遭遇海盜或塔斯曼帝國海軍艦隊的襲擊,被敵對勢力摧毀;或許是殖民地交通艦隊航行中遭遇颶風沉沒,往來斷絕;或許是惡性傳染型疾病及類似因素,導致人員大量死亡,或許是海軍艦隻老化且無新艦補充,此處殖民地無法正常運轉最終荒廢,種種疑似事件導致最終金銀島淪為荒島,成為曆史傳說。幸運的是航海時代又一次發現了這座傳說中的金銀之島。被發現時,島上隻有裸體原始土著,完全沒了人類文明,隻是土著人對外來者友好的難以想象。碰上這種情況就得文明的殖民了。(C世紀中期,蛋疼科學家對島上原住民進行基因檢測,爆出爆炸性新聞:這些原住民的祖先來自中央大陸,他們就是諾曼伊澤爾帝國艦隊官兵及其隨軍家屬的後裔。少量文明人一旦脫離了文明社會體係,與文明世界斷絕聯係,退化成原始人隻需百餘年,甚至幾十年。)

    接下去的二十年,全島進入金礦大勘察大開發階段。B世紀56年,人類黃金開采史上最偉大發現驚現該島,探礦人員驚歎:毫無疑問,這是世界級金銀伴生型大金礦,還是個極具開采價值的高品位富產礦,或許是世界上最大的……巴爾塔納共和國索性改名為金銀島共和國,也算是實至名歸,為了保護自己的財富,國家立法“全民皆兵”,“鼓勵生育”。

    金銀豐收,誰與爭鋒!!二十年來,正是借助島上礦山開采出的黃金白銀,巴爾塔納共和國不但成為富國,還采取金磚外交手段與周邊各個大國交好。通過大量出售黃金給各個強國,協助各個強國建立金本位貨幣體製,該國迅速成為新大陸聯邦和薩克森溫莎帝國等強國的鐵杆盟友。借助盟友關係,該國大量進口薩克森溫莎帝國等強國先進軍火武裝自己,建立了強大的國防。首都巴爾塔納港,堪稱全世界最富有最繁華港口,也是最強防禦能力港口。

    戰役主戰場奧克角要塞是金銀島共和國首都巴爾塔納港的軍事衛城。此要塞建於緊靠港口的岬角之上,自殖民地獨立伊始就開始興建,被譽為世界最強港口要塞,部署了大量先進火炮,配以堅固工事。據該國解密檔案記載:此處山頂炮台部署有6門230mm帝國自用型海防要塞大炮。該型火炮威力巨大,足以擊沉當時的一切艦隻,除非是老鐵,帝國不會賣的。6門230mm管子大殺器隻是明麵上能看見的防禦力量。山腰位置有大量明暗機槍碉堡,還精心構築了單炮獨立的洞窟型火炮工事,共部署有8門140mm惠特沃斯後裝加農炮(海防炮型試驗型號)。當一切正麵火炮被摧毀後,這裏依然有極強的防禦能力,在後山,24門280mm攻城榴彈炮,曲射火力封鎖港口入口。值得一提的是,後山榴彈炮可以依靠山頂觀察哨指示校準攻擊海上目標,海軍艦炮卻因山體阻隔和固有彈道特征,根本無法轟擊後山火炮陣地。

    金銀島共和國陸上防禦力量也許足夠強大,可海軍建設水平卻不咋地,因為海軍太貴,在防禦戰中性價比也不高。所謂海軍隻是十幾條自有產權的巡邏船,外加新大陸聯邦租借來的兩艘快速巡洋艦(含船員),兼做黃金運輸船。

    憑借開發黃金礦藏,被拋棄的前殖民地成了區域小強,至少普通國家的艦隊辦不了他。

    再看原宗主國奧尼王國。

    這個奧尼王國也算是個海洋國家,至少在遠東有大片殖民地,還保有一支強大的遠洋艦隊,至少鐵甲艦數量夠數一陣子。這支海軍也是自稱為皇家海軍,奧尼王國皇家海軍。與帝國皇家海軍高喊“遇敵必戰”不同,奧尼王國皇家海軍高調宣稱“艦隊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意為:依靠強大的海上艦隊為王國拓展海外利益。

    (小粉紅呆呆們記住了,星辰大海的本意就是以軍事實力為依托去海外撈錢,堅船利炮打劫去,絕不是坐著軍艦去海上浪漫溜一圈勾搭妹子,美美噠浪浪浪。大國國際交流不來點武力威脅作基礎,恐怕連出訪的油錢都撈不回來。)

    B世紀36年,窮鄉僻壤宣布獨立,宗主國奧尼王國就沒拿那事當回事。你這島囚犯想獨立就盡管獨立去,隨你,省得你們快餓死了找我討飯吃。什麽?那裏有個古代金礦?那點兒金銀,我大國瞧不上。雖然咱國已經不如A世紀時那麽強大了,可咱國力也不弱啊。為那麽點兒金銀來個洲際遠征,還不夠丟份呢。咱就是那胡同裏住四合院的北京膀爺,咱從來都看不起窮鄉僻壤的小金礦小礦主。除了那點破金子,他們有什麽呀!?連我們家廁所他都買不起。

    二十年後,B世紀56年,世界最大金礦驚現前奧尼王國殖民地。一塊流放犯人的棄地上竟有世界最大金銀礦,還是高品位富產礦,奧尼王國腸子悔青了。世界最大金礦!!世界最大金礦!!人家可不是小金礦的小礦主了,成世界級大金主了,比他這胡同膀爺闊氣大發了。尼瑪,世界最大金礦你們家的??!!這金礦本來是我的!!我家的東西我得搶回來!!前諾曼伊澤爾帝國的金銀島,是我奧尼王國發現的,我家開拓的殖民地,雖然我家沒發現那個金礦,雖然我家一直把這個金銀島當垃圾堆,往裏扔人渣。

    與金銀島囚犯國的國運大暴發相比,奧尼王國就有些時運不濟了。這幾十年來,確切的說是進入B世紀以來,奧尼王國一直在走下坡路。雖有大片遠東殖民地,但自從殖民地人民有了熱兵器購買渠道後,開始變得酷愛起義。更要命的是:各個殖民地土司也愛領導自己人民起義,過把癮,當一回民族英雄。農民起義,沒有明白人帶頭無所謂,分分鍾鎮壓下去,甚至沒等鎮壓起義軍自己就垮蛋了。可一旦要有當地精英組織領導這些農民,那就是質變的問題了。但凡成了氣候的農民起義軍都是由精英階層領導的,相當一部分起義本質就是地方精英策劃已久的反政府叛亂。王國在遠東的大片殖民地,隔幾年就來那麽一次某地某土司大爺領導下的殖民地民族起義,奧尼王國又得不遠萬裏派兵鎮壓,從殖民地獲取的財富經戰火焚燒,多年積累往往所剩無幾。細算下來,這一時期,奧尼王國中央政府的殖民生意很可能早已是虧本狀態。

    為什麽別人家經營殖民地能當暴發戶,他家卻徘徊在虧損和微利狀態?他家殖民地起義頻頻隻是最外層膚淺的表麵原因。那些土司為什麽豁出命去當民族英雄??最根本的原因是:殖民地都是農業區,還是中低產田,物產少,不豐裕。東西少就不夠分,就會產生矛盾。被殖民者大頭子土司們自己還“吃不飽飯”,你殖民者卻強收他們糧食,損害土司原有的合法權益,人家起義是必然的。再說糧食這東東是大路貨,誰家都有的東西必定會不值錢,僅僅是經營這個又在產業鏈最低端,實在是很難發家。

    其他國家也有中低產田殖民地,但人家那腦子可靈光了,人家的領導會撈錢,更會創造發明執政成績:

    黨校研究生文憑書記,老張:“有農地就得種地為生嗎?房地產開發不可以嗎?學學北上廣,賣幾套房,一個大型企業的產值就出來了。”

    211本科女秘書,小劉:“當然不可以,他們那地方人口集中度不夠,商品房賣不出去的。再說,外來人口流入幾乎沒有,本地人反而喜歡到外地打工,掙得多。這種情況誰敢來開發房地產?!”

    985碩士辦公室主任,小馬:“領導啊!喜訊啊!外地打工掙得多,這句就夠了。地方政府組織他們到外地打工,直接從工廠主那裏抽取管理費,現大洋,現金結算,比挨家挨戶收農業稅方便,來錢多,來錢快。對了,人都出去打工了,政府機構沒必要那麽多,該裁撤的都簡化了,缺人了就雇傭臨時工嘛。”

    老張書記:“小馬,你的建議很好,你全權負責辦理,工作進度隨時向我匯報。等差不多了,找找你省裏和中央搞宣傳工作的同學,好好讓咱們地區露露臉。……你們年輕人,有文化,也有想法。好好幹,前途無量嘛。”“小劉啊,這裁員就從你們這些新招考進來的年輕人開始吧,有什麽問題呢,可以晚上到我家談談,你嫂子在國外陪讀,常年不在家。”

    人家國搞勞務輸出勞動力轉移,讓這些種田的去別處采礦,工資寄回家,老婆孩子買糧食,買殖民者運來的糧食要遠比自己種糧食劃算,人民富了,土司也沾光。東西多了,人心善了,治安就好了,人家的當地土司依靠宗主國發財,必然一心為宗主國效力,甚至自家衛隊都打發出去當礦場治安隊,撈錢唄。

    與這些頭腦靈光的文明人相比,這奧尼王國畢竟是半開化蠻族出身,他家殖民地的土司更是土包蠻子,大腦統統的缺乏資本主義思維。他們僅有封建帝王土皇帝的思維架構,完全不懂什麽叫國際合作。真的不用出兵征糧的!農業稅的完全一分錢都不需要的!!隻要賣豬仔搞跨國勞動力交易就可以賺錢的。邀請外商來投資,搞搞勞動密集型產業,收收關稅營業稅,遠比傻子們從老百姓手裏斂糧食省心省力賺的多。

    除了殖民地經營思路錯誤,大片殖民地隻知種糧,獲利甚微,奧尼王國的資本運營模式也充滿了荒誕色彩。

    在奧尼王國曆任國王看來,隻有運回國的黃金白銀才是財富,他家的生意一直是從殖民地老百姓手裏搶糧食,再把糧食就近賣給需要糧食的其他國家,換成金銀運回國,然後金銀放進國庫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資本存庫裏不循環,那就不會成為有效資本,這國也就一步步走下坡路了。當然,如果殖民地土司起義,王國就會派兵鎮壓,這些金銀會充當軍費花出去,會流散到其他地方。曆任國王認為王國衰落的原因是國內金銀不如人家多,尤其是國庫存金太少,連年鎮壓起義花銷太大,實在沒攢下多少金子。王國要發展,要強大,都需要黃金,太需要黃金了。可是,國庫有多多的黃金未必就強大。曆史上,土皇帝國庫裏金銀滿倉,堆到庫頂,隻是攢著存著,留給殖民者的勝利禮物。如果這些貴金屬不投入生產流通領域或作為紙幣保證金,倉庫裏再多的金銀也是沒什麽意義的。奧尼王國統治者隻看到那些強大國家國庫裏滿滿的黃金,卻忽略了這些國家是因為足夠強大才攢下的滿庫黃金。曆來,大國成為大強國不是因為黃金多多而強大,而是因為夠強才有了大量黃金。

    曆任國王們意識邏輯上出了大問題,本末倒置的錯誤思維邏輯必將導致錯誤決策頻頻出現。國王的決策錯誤接連不斷,王國也就隻能一再往下走了。金銀島問題上,前幾任國王對此地視如草芥,不好好開發;上任國王納尼罕一世對金銀島獨立,熟視無睹;而現任國王納尼罕二世卻眼紅島上大金礦,想要收回這塊自己父親拋棄已久的遙遠飛地。

    “偏遠囚犯流放地居然有世界最大金礦,這可叫天降福利彩票頭等獎,我家王國鴻運當頭,盡快收回此地,必將迎來偉大複興。”奧尼王國的納尼罕二世國王興奮異常,立即派出官員及隨從百餘人前去領獎,代表國王收回金銀島。

    可他是否曾想到這張彩票早就已經過了領獎期!?內閣會議上,學者出身的內閣國策顧問發出了僅存的反對聲音:“我們已經無權對那個小島主張主權了。獨立是島上全體島民的意願,我們無權幹涉。”

    國王強勢回複:“獨立確實是島民的意願,可黃金卻是本國王的最愛。”

    納尼罕二世眼中,這個金銀島就是王國的戰略命脈地區,說的更具體更直白些就是王國指望島上的金礦來實現複興。架空世界曆史上,幾百年前,那個前諾曼伊澤爾王國,正是憑借這裏出產的金銀才獲得了充裕軍費。這個中等國家依仗巨額海外金銀流入維持軍備,以一國之力獨自抗擊世界級大國塔斯曼帝國一個世紀之久,盡管國內已是一片焦土,還是與掌握海量戰爭資源的野蠻人勢均力敵打成平手,甚至還發起過戰略反擊。在海外黃金流入斷絕後,這個前線王國無力籌措足額軍費維持戰爭,最終一步步走向滅亡。毫無疑問,人類曆史上,黃金是一種具有決定性力量的戰略資源,至今依然如此。如果能收回金銀島,憑借那裏出產的黃金,奧尼王國會迎來曆史性轉折,迅速走向富強。

    納尼罕二世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是骨感。百人收到團果然一去不回,也沒有傳回任何消息。後來,從其他國家那裏得知囚犯島處決了一批百餘人的囚犯。

    也許是因為“外交出言不遜”,也許是因為“使用偽造證件”,也許是因為“涉嫌敲詐勒索”,奧尼王國派出的金銀島總督和總督衛隊一行百餘人慘遭流放犯後代屠戮,王國國營航運企業所屬豪華型運輸帆船也被沒收,即將上網拍賣……

    “兩國交鋒尚且不斬來使,本國是你宗主國,派人去接收管理你們這些囚犯,你們也好有個正經國籍。可你們居然如此不知好歹,把中央特派員綁了,問都沒問就直接給哢嚓了……中央政府必須討伐你個大不敬罪!!踏平你這惡性罪犯及流放人員聚集地。既然講理你不聽,那就上大兵!艦隊出擊!星辰大海!金銀滿滿!”

    可是,當時王國某殖民地正在鬧起義(是不是帝國方麵操縱的,不得而知),陸軍上去鎮壓了,海軍主力艦隊也得上。王國鐵甲艦齊奔遠東,小型分艦隊模式駐紮各個殖民地港口,唬住那些有想法的土司,所謂“有效恫嚇潛在叛亂者”。大軍艦都去遠東嚇唬人了,那就沒辦法了,那就先強烈抗議吧。

    轉眼到了B58年年初,起義平定了,艦隊有空閑檔期了,隨時可以去任何地方嚇唬人。“收複”金銀島殖民地的時候應該到了。

    王國海軍司令斯堡坎海軍上將主動為部下請戰:“陛下,金銀島,彈丸之地,我國海軍鐵艦艦隊所向披靡,鐵甲艦一到,他們就得投降……事情盡管交給我辦,您就放心好了。”

    此次,納尼罕二世國王派出了一隊談判官員,兩撥公司管理人和三艘鐵甲艦。

    國王信心滿滿,認為此番足以上演一次經典的“炮艦外交”,三艘鐵甲艦威嚇下,談判官員出麵簽條約,成立兩家公司,分別管理黃金生產和黃金出口……(孫子!!你想的那個美啊!!帝國造海防大炮可不是吃素的!!)

    國王心裏美美噠,正估算著每年能進賬黃金xx萬盎司。內閣國策顧問卻插言:“自古,富裕之地必然有武備保充裕。他們未必害怕。”

    國王懟回去:“那就開炮!大炮起兮轟他娘!奪回金礦兮國運昌!”

    …………

    艦隊走了,等待,等待之後還是等待,不見電訊回複,發電報也沒人搭理。什麽鬼?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納尼罕二世心慌慌。力主此事的海軍司令心中也開始唱忐忑。

    隨後的一次國家內閣會議:

    國王:“怎麽還沒有消息?早就應該到了啊!難道去見了上次的撈金百人團??”

    司令:“怎麽可能!咱們派的可是鐵甲艦,當今世界最強大大殺器哦!也許是電台壞了。”

    還是那位學者出身的內閣國策顧問:“難道三條船上的電台都壞了?”

    “難道三條船上的電台都壞了!!”書呆蠢貨可算是闖大禍了。

    會後……

    陽光明媚的下午,一對老少配走在車站廣場。那位前內閣大臣,被失業的國策顧問,挽著小美女夫人,曾經的學生,準備稱火車去某國著名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職務……

    (學者,白發的先生,美女,美麗的女生,碎步走在布拉格廣場,這是何等的浪漫?)

    突然,一票水兵製服小哥殺出……

    為首的是個壯漢軍官,怒喝:“弟兄們,就這家夥,就是他。不識抬舉,掃了國王陛下的雅興,還讓我們司令丟人現眼,給我揍他!!”

    公事辦完了,軍官對美女說:“親,你好美。我能帶給你安全感,真正的、充分的安全感。”

    隨即遞上一張名帖,“皇家海軍上校克裏夫霍頓,皇家海軍艦隊旗艦王冠號鐵甲艦艦長,第一住址…,第二住址…第五住址…”“備注:以上住宅均無貸款,爺首都土著,家中祖傳市區五套大房”

    數月後,某大學課堂上,一位客座教授開講:“孩子們,說實話是要付出代價的,尤其是第一個敢於戳破謊言的人……”“男人,一定要勇敢要正義,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學者,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講台下,某個漂亮女學生正在兩眼放光……(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