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七十六章
字數:7242 加入書籤
購買夠百分之六十可以正常閱讀~ 阿明, 是個敏感孤獨的孩子,他雖然是家中的大哥,卻並沒有因此享受過什麽優待, 恰恰相反, 他見證了父親的離去,成為母親心口上的一道傷疤,他嫉妒著其他的孩子, 因為他們更受母親的寵愛,卻又發自內心地愛他們,因為那是他的弟弟妹妹們。
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少年, 在被遺棄之後, 守護住了自己的弟妹長達半年,期間因為沒有錢交房租被房東趕出來, 去找親戚要錢被羞辱, 去打工打的遍體鱗傷,這一切, 都沒有阻止他的腳步, 一直到最後, 他死在了家中。
文字的記載應該是生硬的, 可顧陽幾乎就是很輕易地想象出了那種場景, 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角落裏,沒有水, 沒有電, 擔心下一刻就要被房東趕走, 可在麵對弟妹的時候,又要換上一張讓人安心的笑臉。
冷冰冰的瓷磚,看不清周圍的黑夜,不時傳來的饑餓疼痛,隻有自己知道的淚水。
顧陽的喉結滑動了一下,他幾乎是有些過猛地捂住了眼睛。
好像啊……
真的好像啊……
一瞬間,像是周圍長出了很多雙黑色的手,扯著他朝下掉去。
少年的呼吸聲逐漸急促起來,他緊緊捂住眼睛,過了好一會兒才鬆開。
這時,背後的門傳來了有規律的敲門聲。
顧陽驚醒了一般,一下就站了起來,他喘了一口氣,說:“請進。”
楚今夜推門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杯牛奶。
他看到顧陽蒼白的臉色,眉頭不明顯地皺了皺,走過去將牛奶放在桌上,摸了摸少年的頭問:“怎麽了?”
“沒事……”顧陽低下頭,端起牛奶喝了一口,熱氣氤氳了他的眼睛,他輕輕道:“我……在揣摩角色。”
楚今夜想到宋京的話,立刻道:“不要緊張,按你想要的演,別在意別人想什麽。”
顧陽微微笑了一下,抬頭問他:“楚先生,你的童年是什麽樣子的?”
這個問題有些猝不及防,楚今夜思考了一下,回應道:“天天學習,沒什麽特別的。”
這是實話,像他們這種家庭的孩子,童年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之中渡過,你不學,別人學,那落後了甘心嗎?楚家那麽大,領頭人沒有幾分真才實學,怎麽管得住?
這種精英教育,能很好的確保下一代的優秀。
顧陽還想問什麽,又覺得說不出口,比如說,您的父母在哪裏?為什麽我從來沒有見過?這座大的可怕的宅邸裏,一直一直隻有您一個人嗎?您……不會寂寞嗎?
這些話,他到底是不好意思,也不敢問的,他想起來,他第一次見這個男人時,對方冷漠而高高在上,像一座難以接近的孤島。
而現在,這座孤島摸了摸他的發頂,聲音因為熱氣的渲染而帶上了溫度:
“——做你想做的事情。”
“我會一直支持你。”
`
第二天,衛餘約了他吃飯,在飯桌上,這位極富才華的導演,向他詳細講述了他對這個角色的理解。
阿明這個孩子,本身就帶著一種夢幻的悲劇色彩,他聰明,早熟,卻依然有一份獨屬於孩子的天真,這種天真,導致了他與大人世界的格格不入,卻使得這個故事多了幾分溫情。
一個孩子,處處碰壁,在小鎮裏跌跌撞撞地走來走去,幾乎沒有人願意幫助他們。他也沒有奢望他們的幫助,這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電影,卻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
“我拍電影,不是為了拍事情完完整整的樣子,那是紀錄片。”衛餘道,感興趣地看著顧陽:“說說你的理解吧,你對這個角色怎麽看?”
顧陽垂下了眼睛,思考了一會,抬頭道:“我……覺得他並沒有很難過。”
這個答案有些出乎衛餘的意料,他挑高了眉,饒有興趣地道:“為什麽會這樣說?”
“他在他母親離開之前……就已經猜到了這個結局。”顧陽慢慢地道:“他知道他的母親會走,知道他們最後會支持不住,他一開始,就是知道的。”
衛餘思考了一會兒,雙手交叉,問道:“那他為什麽會堅持下去?”
為什麽呢?
顧陽停了一會兒,輕聲道:“也許是因為,他除了堅持下去,沒有別的選擇。”
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非常動人,浮上一層淡淡的水霧,像是在下雨,衛餘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才慢慢點了點頭。
這餐飯結束的時候,張賀來接他們,順便和衛餘敲定一些宣傳的事宜。這部片子題材已經是邊緣,注定拿不到很高的票房,要是宣傳工作再不做好,就等著回家喝西北風吧。
在宣傳中,肯定是要突出導演是衛餘,題材來源於數年前那次大案,是對社會的沉痛反思,但在演員的宣傳上,就有很多細節可以討論了。
顧陽是主角,這點毫無疑問,可是張賀也怕他真演砸了,以防萬一,還是低調一點,重點放在年輕,資曆淺上。要是演好了,就是衛餘慧眼識英雄,伯樂識千裏馬,少年天才。要是不好,還可以解釋是新人觸電沒經驗,好歹演了個主角啊。
當然,後一種情況要是出現了,也隻能避免被罵的更慘了。張賀不能說是不著急不緊張,但他仔細一想,以楚今夜的能力,真有那天,也不過是閉門幾天過風頭的事兒,也就淡然了,反正再壞也壞不到哪裏去。
衛餘走到停車場,對顧陽微微一笑,道:“很期待你的表演,到時候見。”
離正式開拍的時間,不過兩個月不到。
顧陽垂下眼睛,輕輕地道:“……好。”
他的手無意識地攥緊,握成了拳。
張賀笑嗬嗬地對王鶴鬆道:“王導好——這是顧陽,我帶他來給您看一看。”
顧陽笑著說:“王導好,我是顧陽。”
王鶴鬆也笑眯眯的應了,上下打量了顧陽一番,他和編劇不一樣,知道顧陽的來頭大,一開始就不答應他來還好,答應了又說不行可真是要得罪人的,所以他一早就做好準備,使勁兒找顧陽身上的優點。如今見了真人,倒也沒多失望,反而鬆了口氣——臉小,上鏡,眼睛大,眼神清明,普通話也標準,看上去也是個懂事的,這就比預料中的好多了。
他心一定,就笑嗬嗬地對顧陽說:“小顧啊,一看就是個好苗子,來,我們去裏麵試幾場戲。”
此言一出,攝影棚裏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顧陽身上,宋編劇心裏一個咯噔,顧不得場合,搶先道:“房間裏麵沒打掃,亂得很,不如就在這裏試,還有攝影機呢。”
他一說話,就感到張賀如刀一樣的目光戳了過來,進房間試鏡和在大庭廣眾之下試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私下有什麽問題也就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在人多的場合,被那麽多眼睛注視,每一個微小的錯誤都會被完全的放大,而且顧陽還沒有對著攝影機演過戲,很多新人第一次上鏡就會很緊張,從而醜態百出。宋編劇這樣做,也是打著叫顧陽知難而退的主意。
王鶴鬆笑了笑,倒也沒有堅持,對顧陽道:“那小顧就在這裏試吧,挑一段演就好。大膽一點,沒有關係。”
他都發話了,張賀也不好說什麽,隻是再冷冷看了宋編劇一眼,拿了劇本走到顧陽旁邊竊竊私語。在顧陽看劇本的時間裏,攝影棚已經產生了一些低低的議論聲。
關係戶在哪裏都是被看輕一等的,不過娛樂圈裏這事兒屢見不鮮,人們一看顧陽是被張賀帶來的,就知道他後台硬,也不敢說什麽太過分的話,就是等著他演戲,想看一看笑話。
顧陽看了大概十分鍾的劇本,對王鶴鬆道:“王導,我準備好了。”
時間這麽短,王鶴鬆有點驚訝,不過他還是沒說什麽,笑道:“那好,開始吧。”
顧陽點點頭,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到中央,攝像鏡頭也在宋編劇的授意下對準了他。
顧陽已經換上了一身破舊的軍服,沾滿灰塵,硝煙味濃,軍裝大了一碼,鬆鬆垮垮地露出他白皙的手臂。
這部叫《渭河戰》的電影是一部緝毒片,講的是一隊特種兵與一群毒販在渭河一帶鬥智鬥勇的故事,劇情一波三折,真相撲朔迷離。顧陽所演的角色公孫瑜是特種兵裏年紀最小的一位,是他們安排在毒販身邊的情報員,一路不斷為特種兵特供情報,最後被毒販發現,一槍打死在渭河邊,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悲劇角色。
顧陽對著鏡頭,說了他的第一句台詞:“你來了。”
王鶴鬆和宋編劇的眉頭同時一挑。
這一挑,是因為他們知道了顧陽選擇的是哪一場戲,那是公孫瑜唯一的一場獨角戲。
王鶴鬆之所以如此大膽地啟用顧陽這個新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孫瑜的很多戲份都是多人戲,是有另一名演員出場的,兩個人的戲,難度遠遠小於獨角戲,隻要一方演技純熟,另一方就算差一點也能演下去。王鶴鬆當時就準備好,隻要顧陽不是真正的榆木爛泥,他就要和他對戲的演員帶上一帶,總能圓過去。
可他沒有想到,顧陽一挑就挑中了唯一一場獨角戲,這是偶然還是刻意?
這場戲,是公孫瑜心裏的一場複雜掙紮,他知道他的身份已經被毒販覺察,可能馬上就要被滅口,而同伴也與他失去了聯係,他站在毒販關押他的房間裏,看著窗外,想象著同伴會突然出現,打破牢籠救他出去。
劇本裏的公孫瑜,也不過十八歲,還是個孩子。
顧陽睜著眼,直視著鏡頭,攝像頭完美地照出了他臉上的每一絲表情。他的雙唇輕張,臉色帶著一點淡淡的惘然,雙眼望著那根本不存在的窗外,說:“你來啦。”
在場的人都知道,那個你,是公孫瑜的上級王石,這次緝毒行動的隊長,是公孫瑜亦師亦父的存在。
顧陽搖搖頭,他的動作很輕,像是覺得有些好笑一樣,他的臉上也確確實實流露出了一點笑意,像是在自嘲,又像是真的覺得好笑。
“你怎麽會來。”他自言自語地說,眼裏的火光像是燃起又熄滅:“你怎麽會來呢?”
這時,他的雙眼忽然凝固了,一種狂喜出現在他的臉上,他驟然望向窗外,那裏傳來了動靜!他幾乎是連滾帶爬地撲到窗前,低聲喊著王石的名字,可很快,他眼中的火苗熄滅了——那是一隻貓,好奇地看了他一眼,跑走了。
顧陽僵立了片刻,慢慢跪到地上,頭發遮住了他大半張臉,他的身體在輕輕顫抖,像是風中殘存的燭光,下一秒就要滅。
他一隻手捂住了臉,指縫裏流瀉出一串低沉的,不連貫的笑聲,他低低的說:“我早該想到……”
我早該想到,我會死在這裏,一個人。
他鬆開了手,露出的眼眶已經紅了,一滴眼淚從左眼滾下,滴落在地上。明明在流淚,可他的表情又偏偏是笑著的,像是真的很高興一樣地講:“我呀,早該想到,沒什麽好後悔的……”
顧陽的表演結束了。
攝影棚裏安靜的很,顧陽的表演時間不是很長,總共隻有兩分鍾左右,可他讓在場的人都感到了一種時間凝滯的壓迫與沉重,好像真的就有那麽一個孩子,在他們的麵前走向毀滅。
宋編劇已經說不出話了,王鶴鬆的眼睛亮的驚人,他走到顧陽身邊,更加熱情地問他:“你學了多久演戲?你是誰教的?我和你說……”
他這一說話,人們這才恢複了正常,竊竊私語又開始響起,但這一次,又和之前截然不同。
顧陽的演技固然還很青澀,但他的身上有一種靈氣,一種能讓觀眾集中注意力的東西。這種東西,從他的眼睛和說話的語調裏流露出來。在遇到顧陽以前,王鶴鬆從未想過,有演員能把台詞說得如此纏綿悱惻,好像每一句話都是一首有故事的詩。
崔成明吃過苦頭,對後生一向很提攜,他看顧陽演戲很有靈氣,就有意要帶他幾分,對戲之前專門和顧陽講戲:“你看公孫瑜這個角色,在一次事故中成了孤兒,被王石收養,王石對他來說就是父親一樣的存在,他們時隔多年後第一次見麵,公孫瑜的內心肯定是很複雜的,他在成河那裏吃了那麽多苦頭,見到王石,很激動,又因為環境使然,不敢太激動。你就要把這個矛盾表現出來,可以借助一些聲音的顫抖和肢體語言。”
說著,崔成明給顧陽示範了幾個動作,他雙眼一閉,那似悲似哭,又帶著隱忍的表情就出來了。示範完,他還很惋惜地說:“劇本裏沒有寫公孫瑜是哪裏人,不然帶一點口音,可能會更入戲一些。”
顧陽很認真的聽他講,聽到這裏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就算知道了我可能也模仿不出來,我……沒有學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