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不是機器
字數:4158 加入書籤
一分廠o
隔壁的車間還在發出隆隆的設備運轉聲,相鄰的車間內,原來的生產線已經拆卸一空o
廠房牆壁,表麵的白灰被全部刮了下來,包括頂棚在內,重新漆了一遍白漆o這是為了保證在工作中,不會有粉塵飄落下來o
盡管不是無塵潔淨廠房,可經過整改,也達到了一般電子企業的需要o
水泥地麵重新用自流平方式灌注過,保持了地麵的平整o隨後,在上麵漆了一層天藍色的防靜電漆o
整個車間看來整潔如新o
配合原來的廠房立柱,車間被劃分為了幾個工作區o不同的工作區,邊沿漆了一道黃漆,以作為區隔o
每個工作區內,都放著一條或是數條流水線o
這是時光小組,利用自行研發的可編程控製器作為主控設備,製造的裝配流水線o
可編程控製器通過安置在工作台上的按鈕,控製著皮帶走速、停、啟動等控製功能o
流水線兩側,分別布置著一個個工作台,每個工作台後,都有一名統一著裝的女工整裝待命o
“開始吧!”
車間主任向白雲天、史琳、儀表廠廠長看看,得到了他們的許可,吸了一口氣,下令道o
入口的第一條生產線開始投入工作o
每個工作台旁,都放著一個個敞口的有機玻璃盒子,裏麵分門別類裝著一塊塊印刷電路板,和十幾種不同規格的電阻器o每個格子正前方,都貼著一張標明所裝電阻器的規格參數的不幹膠標簽,以提醒女工不要拿錯o
由於pcb生產線尚未製造完工,這裏的印製板是采用老式浸泡法製作的雙層板o
不過數字萬用表、電壓表的結構簡單,這些雙層板也夠用了o
隨著車間主任發出指示,女工們迅速從有機玻璃盒中,取出一塊印製板,然後比照工作台正麵隔板上的電路圖,尋找到所需的電阻器o印刷版上,每個插孔旁都有一個標記,注明插孔的具體位置,方便工人正確插入元器件o
女工們雖然隻接受了短期訓練,但是曾經有過裝配錄音機的經驗,並不慌亂o
她們核對了電阻的極性,將元器件引腳插入了正確的插孔,並一推到底o
隨後,她們拿起旁邊已經加熱的電烙鐵,蘸了蘸焊接膏,一手捏著焊錫,飛快地在引腳位置點了一點,就完成了這枚電阻器的焊接o
之後,她們不看焊接結果,迅速撚出第二枚電阻,抬頭在正麵隔板上的電路圖上看了一眼,然後低頭,在印製板上找到了相應的位置,確認了正負極,果斷地插入元器件,進行第二次焊接o
萬用表所需的電阻也就十來個,女工們很快就熟練了操作流程,速度越來越快o
所有的電阻很快就焊接完畢o
這時,她們才開始檢查焊接的效果,確認有無虛焊、漏焊等錯誤o等確認無誤之後,便半轉身,將手中完成的半成品,放到了傳送帶上o
傳送帶將完成的半成品,送到末端,由一名女工將其收撿起來,放入一個有機玻璃盒o
等傳送帶上已沒有放置的半成品,該名女工便起身,將收集的半成品,交給了下一道工序o
在這道工序,是裝配電容器o
需要焊接的電容器數量要比電阻少一些,隻有七個o相應的,這條流水線上的女工人數,也要比前一道工序略少一些,以保證不會出現窩工現象o
作為車間主任,就有根據流水線運行情況,隨時調整不同工序崗位人數的職責o
目的自然是效率最大化o
經過一道道工序,電阻器、電容器、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條狀液晶顯示屏、紐扣電池、保險管、旋鈕、外殼等等相繼安裝完畢o
整個流水線運轉起來,從第一道工序,到最後外殼組裝完畢,隻用了十一分鍾o且一次性,就完成了十五台數字萬用表、十二台數字電壓表的裝配o
平均每分鍾有兩台半數字萬用表、電壓表下線o
這隻是開始階段o
隨著流水線源源不斷的運行,車間主任也根據現場情況,對流水線作微調,從速度快的流水線抽調人手,安排到工序較為繁瑣、時間較長的工位o
經過一番調整,產品下線的速度越來越快o
當調整到最佳時,平均每分鍾就有五台數字萬用表、電壓表下線o
當然,換來的結果,就是流水線上的女工們,每時每刻都在全神貫注地工作著,而且幾乎沒有一刻休息的時間o就連上衛生間,都得用跑的o
旁觀的史琳、時光等研究人員讚歎不已,儀器廠廠長、車間主任也很是得意o
這個時代,還在傳頌著豐田汽車廠每分鍾下線一台轎車的神話,這成為日本人效率高的典型案例,不光是參觀回來的領導講、學校老師講、企業講,就是普通老百姓,也為之驚歎不已,對日本人佩服之至,激勵自己也要向那個方向靠攏o
眼前如流水般不斷絕的高效工作場麵,讓所有人都興奮不已o
或許那些女工本身,也為自己的潛力而驚歎自豪o
隻有白雲天默默在旁看著,心中喟歎o
在他看來,這種半自動流水線,說是扼殺人性的惡魔也不為過!
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被它逼成了沒有表情、隻知道幹活的機器,日複一日地從事著繁重的工作,看不到未來,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o
據製造史回顧中記載,這樣的流水線工廠,職工們大多都有心理問題o
因此,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被稱為“血汗工廠”!
白雲天並不想看到,眼前這些活潑可愛的姑娘們,有朝一日被繁重的工作逼成麻木不仁的機器人,更不願看到她們臉上再也沒有了笑容,淪落為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o
製造的本質,是減輕人類勞動強度,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便利,讓他們過得更快樂o
而不是相反!
看來,自己是不是有必要加快研製全自動流水線了!
他不擔心自動生產線的出現,會導致更多人失業o
科技的發展,讓產品鏈延伸得越來越長o就如同古代的鐵匠,一個人就能完成冶煉、捶打、成型、熱處理的所有工序,為街坊鄰居提供菜刀、鋤頭等鐵製工具o
但是現代的機械加工,已不是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了,從冶煉到最終產品出現,是一條漫長的產業鏈,需要的人員數以萬計o
自動生產線,無非是用機械代替了人,來從事簡單重複勞動o而人類本身,則可以從中擺脫出來,去從事更需要靈感、智慧的工作o
這,才是人類該幹的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