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共識

字數:4678   加入書籤

A+A-


    將能頂兩個師的白雲天送回蘇城之後,各位部長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立即借用了蘇城市委的辦公室,召開了一個臨時會議。

    會議沒有安排專門的記錄員。

    除了各位部長,列席會議的編外人員,就隻有兵器工業總公司的袁處長。

    “他還是堅持要去徳汶?”

    會議剛開始,一名部長就徑直向袁處長詢問道。

    因為多年的關係,在考察過程中,袁處長被從首都緊急調過來,擔任著與白雲天接洽的工作。一些外人不方便打聽的事情,他可以和白雲天坦率地進行交流,而不遭至對方反感,是高層了解白雲天思想動態的關鍵紐帶。

    “是!他之所以借貸千億,就是為了開發建設徳汶力波鋼鐵廠。作為項目總指揮,他是一定要去徳汶親自坐鎮的。”袁處長肯定回答道。

    在座的部長們都皺了皺眉頭。

    “可以讓他在國內搞麽!合資,甚至是獨資,都可以嘛。別人不行,不過像白雲天這樣對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的科學家來說,我們還是應該多一點包容的……”某位部長緩緩開口。

    其他人微微點頭。

    “我讚成,在國內搞,建設成本還要低很多,負擔也不會太重。這幾年經濟發展較快,財政也稍微寬裕了點,哪怕他要再搞一個寶鋼,我們也能支持得下來!”

    “這……”

    袁處長猶豫了一下,他自然知道,對於白雲天這樣重要的科學家,高層根本舍不得放他出去。

    一來是怕他出意外,二來也是怕他出去就不回來了。

    隻要他不出國,就算想建個鋼鐵廠、搞個什麽大投入的研究項目,國家都願意大力支持。

    他想了想,麵對諸位部長關注的眼神,最終還是搖搖頭:“這是不可能的!”

    “為什麽?”一眾部長不動聲色,問道。

    袁處長吸口氣,直言不諱道:“對白雲天來說,徳汶鋼鐵廠不僅僅是一個鋼鐵廠,而且還是他的一條退路!

    從他給的待加工設備訂單目錄可以看出,投入建設的絕不隻是一個鋼鐵冶煉設備,以及動力設備、連鑄生產線等配套設備,還包括了精密加工設備、合金冶煉設備、化學反應釜等一大批設備。

    另外,還訂購了數量龐大的科研設備。

    由此可見,他是將徳汶鋼鐵廠,作為綜合性研發、製造基地來打造的!

    哪怕我們給他的條件再優厚,他也一定不會放棄!”

    部長們眉頭緊蹙。

    他們當然知道白雲天的打算。

    說來說去,還是起初小看了對方,將他當成了一個打著外資招牌,撈金的普通資本家,對他的限製太多了一些,才會讓對方有了另起爐灶的想法。

    可事已至此,後悔也是無用。

    “幹脆強製不允許他出國好了。既然那些從事克隆研究的技術人員,都被禁止出國了,他這個項目負責人,當然更不能放出去!”

    沉默半響,一位部長發狠道。

    他的意思很明顯,對於白雲天這樣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科學家,哪怕不為己用,也不應該放出去,為他人所用。

    “這不行!”

    “絕對不行!”

    話音剛落,袁處長和好幾名部長同時出聲否定道。

    “白雲天不隻是一名出色的科學家,還是一位極其成功的外資企業老板,更是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不同於其他那些名聲不著的小公司,任何針對他的動作,都會吸引來自全球的目光,我們必須慎之又慎!”一名部長反駁道。

    “沒錯!動了他,會對我們招商引資的政策,帶來嚴重負麵影響。並且歐美等國對克隆技術本就垂涎欲滴,一旦我們限製他的行動自由,有了這個借口,歐米等國一定會趁機向我們施壓。而且本來已經開始緩和的對外關係,可能也會再度緊張,使得我們在國際上的環境變得更加困難!”另外一名部長敲著桌子,嚴肅地說道。

    “而且這會對國家的形象,造成極大破壞,使得外國投資人對我們心生顧慮,不敢再來投資。對於我們吸引國外的先進人才、科學家,也將造成不利影響!”

    “最關鍵的,這樣做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好處!”

    最後一句話,讓原本支持限製白雲天出國的部長,都冷靜了下來。

    的確,這是關鍵!

    白雲天這個人,究竟有多大的價值?

    一人能頂兩個師,這更多的是恭維,而不是事實。

    不可否認,他所主持研發的克隆技術,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其成果對生物、醫學,有著極其重大的價值。

    但這主要是經濟、科研上的價值,對國家形象具有很大的正麵影響力,但對國力的提升,並不是太大。

    這次為各個重點企業提供了量身訂造的技改方案,幫助其大幅提升了製造能力,這固然非常令人驚喜。

    然而提升的幅度也是有限,隻能說讓其達到了西方製造業的平均水平,並未達到、超過西方最先進製造企業的同等製造等級。

    要知道,這十幾家企業,本就是集合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國內最高製造水準的代表!

    部分進口、自行研發的設備,也不比西方的同等產品差太多。

    隻需稍加點撥,就很容易達到西方製造業平均水準。

    白雲天的技改方案,所設計的技術,也並未超出我們現有技術太多。

    這就不能不讓人深思,是他有所保留,還是技僅如此?

    考慮到是他有求於國內,希望借助這些企業,為他代工生產滿足所需的先進設備,可以大膽猜測他是盡了全力。

    即便有所保留,保留得也不會太多。

    至少可以肯定還沒達到歐米當前的最高水準,還存在相當差距。

    這是他的上限。

    假如他真的已經盡了全力,也隻能幫助國內頂尖企業,達到這個程度,雖說對國家仍有很大價值,但得到的仍僅是短期利益,無助於國力長期持續增長。

    三、五年差距,意義有限。

    而為了這三、五年進步,徹底得罪了一位本應成為朋友、未來可能為國內提供更多幫助的優秀科學家,導致中華製造退出、數以萬計的職工失業、財政稅收的巨大損失,國際形象的破壞,讓國外人才視國內為畏途,西方的進一步逼迫,對出口經濟的負麵影響……

    這種種損失,值得嗎?

    思前想後,就連剛才提議限製其出境的那位部長,也動搖起來。

    “我收回剛才的話。不過鑒於他對我們的重要價值,我提議,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他提供最有力的安全保護!”他思考了一陣,重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同意!”

    “完全讚成!”

    “嚴密監控徳汶周邊形勢,做好應變的準備!”

    “袁處長,你們軍方要抽調一批精幹特種力量,通過你們與中華製造合作的勞務公司,安排到徳汶,為白雲天提供一個可靠的外圍安全保護!”

    “建議派遣一艘艦艇,在徳汶周邊水域潛伏待命。”

    “當發生不可預測的意外時,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哪怕犧牲再大,也要將他安全帶回國內!”

    “附議!”

    “附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