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

字數:6716   加入書籤

A+A-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間,時間就到了九七年的五月。距

    離第一批員工來到力波地區,已經五個多月。第五批從國內招收的員工,也正大海上顛簸,再有不到一周就能到達了。五

    個月時間,陸續到來的國內員工已經達到了八萬五千人,絕對數量差一點就趕上了當地部落。這

    短短不到半年,這片仿佛亙古不變的海岬小平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原本荒涼的海岸線,除了預留作為海濱遊樂場的幾段白沙灘,其他地段全部變成了堅固的水泥堤岸。碼頭的數量也從人貨混用的一個,增加為正中漫河出海口客運碼頭、東麵貨運碼頭、西海岬客運碼頭,和東西兩翼貨運碼頭。每

    個碼頭長度都在兩公裏以上,基本囊括了整個力波海灣。其

    餘的堤岸,也都做了水泥覆蓋,修建為供人們觀賞海景的寬闊大堤。防波堤、護欄、步行道、花園、路燈、觀景台一應俱全,在熱帶觀賞樹木的映襯下,仿似一座美麗的現代化海濱城市。

    通常將獨木舟隨便放在岸邊的當地人,也開始習慣將船係在民用碼頭,長長的水泥棧橋。在

    傳統的獨木舟之外,也多了當地沒有的腳踏船、快艇、中式機帆船。

    每天早上,當朝陽躍出海麵,前來觀看無數的獨木舟解纜離港,散布在微波起伏的海麵上撒網捕魚,已成為力波灣的一項景觀。

    自發形成的海鮮市場,就在碼頭旁邊。

    鮮豔的紅斑魚、銀色的帶魚、青色的小龍蝦、綠色的海藻、白色斑紋的海蟹,刺參、鮑魚、日月貝、花斑章魚、魷魚、金槍魚……品種之多,讓人難以抉擇。

    許多在國內價格高昂的珍惜生鮮,在這裏隻是當做普通海產賣,讓沿海籍貫的員工笑開了顏。港

    口管理處所在小山包北麵,原來的貧瘠田地都已被推平。一棟棟由集裝箱改裝的臨時宿舍樓,占滿了這片不大的平地,一派後現代主義風格。

    在同樣由集裝箱改裝的各式商店內,國內員工與當地人進進出出,毫無隔閡。漫

    河內,一艘艘滿載煤炭的平底貨船順水流而下,經出海口在東海岬貨運碼頭靠岸。這

    些煤來自北麵三十裏的蘇文煤礦。

    中華製造在從國內過來員工中,抽調出曾有煤礦工作經驗的人,在國內煤礦專家協助下,組建了蘇文煤礦。又從山民裏招收了五千礦工,開采出來的煤礦經過洗選以後,開始向外源源不斷供應煤炭。

    初期因為對設備還不熟練,開采量還不夠大,主要是供應熱電廠發電所需。隨

    著電煤能夠保證供應,熱電廠也隨之開工。五

    百名國內員工、兩千名當地工人,在國內電力部門派來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成功啟動了一號發電機組。由

    此,碼頭區終於不需要再依賴專門調來的船隻,用船上發電機組供電,而是靠本地的發電廠,為所有用電單位輸送所需電力。

    一號機組的日發電量不是很大,隻有二十萬千瓦。

    但這個電力,已經完全夠鋼鐵廠尚未建成開工,現有的居民區、管理處等各個單位用電。並

    且還有額外電力,輸送到了當地幾個部族。讓十餘萬習慣了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當地人,感受到了現代文明的巨大魔力。隨

    著一艘艘貨船抵達,國內建築集團相繼到來。

    與他們一同到來的,是一輛輛重型工程機械,數以萬計的施工人員。從

    海灣碼頭,到漫河,到通往鋼鐵廠的公路,再到未來的主城區、數目增長到三十餘處的工業衛星城鎮,數百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到處都是川流不息的車輛、繁忙的建築工人、高聳的塔吊、林立的腳手架。日

    夜不停的轟鳴聲,讓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充滿了勃勃生機。

    與開發逐步展開相匹配,中華製造在當地的話語權,也日益變得更大。充

    沛的工作、高額的工資(相對以前)、琳琅滿目的現代工業製品、無數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享受,讓這些千百年來隻能靠天吃飯的當地人有了更多選擇,紛紛拋棄了舊的生活方式,迅速融入到中華製造這個龐大的組織裏,被它一點點消化吸收。當

    地貧瘠的田地要麽賣給了中華製造,要麽就荒廢掉,這些半漁業半農業的村民們,全都被中華製造海量的用工需求所容納,變成了雇工。

    而這些拋荒的田地、山地,又被中華製造以低廉的價格統一購買,辟為一處處蔬菜園、水果種植園。這些瓜果蔬菜園在國內農技專家的指導下,雇傭了部分當地人種植合乎國人口味的各式瓜果蔬菜,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要。

    當然,這點地也隻能作為蔬菜水果基地,大米等主食,還是隻能通過外購滿足。

    這並不算什麽。畢

    竟以力波的土地數量,就算全部辟作農田,大量使用農藥,種植高產雜交稻,也沒可能供給當前已經多達二十萬的人口生活所需。更

    何況白雲天根本舍不得把大量的人員,浪費在人力消耗巨大的農業上——即便是大字不識的當地人,也是很好體力工人,可以在建設、碼頭裝卸、運輸等很多地方,發揮比當農民更大的作用。

    外購是必然!周

    邊的印尼、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幾內亞、新西蘭,都是大米出口國,從這些地方購買幾十萬人所需的大米、食用油等農產品根本不算難事。至

    於糧食全部依賴外購存在的隱患,暫時不在白雲天的考慮之內。未

    來他自有辦法解決。在

    用充沛的商品、穩定的工作收買了當地人以後,他又用無償贈送的采石場、采沙場、石灰窯等作為禮物,收買了各個部族的頭人、首領。這

    些建材場投資不大,設備依賴程度不高,對人員的素質要求很低,正適合這些半文盲的頭人、首領來管理。

    他們產出的各種建材,又被各個工地以低廉的價格全部采購。雖

    然價格不高,可是數量巨大,供不應求。每月為他們創造的純利潤都在數百萬以上。如此高額的收入,讓這些以前有幾串黃金首飾就驕傲不已的頭人們,笑得合不攏嘴。驟

    然暴富的頭人們,很快就學會了如何花錢。

    大屏幕純平彩電、錄像機、冰箱、洗衣機,各種家用電器不要錢一樣往家裏搬;黃金、首飾、玉器,戴滿了他們的脖子、手腕;各種夾克、時裝,甚至是力波永遠也用不上的皮草,堆滿了吊腳樓的角落。去

    中華製造參觀過以後,他們迅速喜歡上了這種堅固漂亮的鋼筋水泥建築,紛紛推倒了自家的吊腳樓,花大價錢請中華製造的施工隊,為他們建造別墅,還指明一定要在樓前帶草坪、樓後有遊泳池!

    電動自行車、摩托、汽車,擠滿了他們新修樓房前的空地。每

    月所賺的高額利潤,又被他們用另一種方式,還了回來。更

    重要的,有了這些礦窯的巨額收入以後,他們再也看不上從那些當地部落貧民身上,壓榨出來幾十上百塊的小錢。部落民對於他們而言,已經從必需品,下降為保持首領身份法理地位的象征性存在,不再看重。在

    他們的默許下,各個部落的人都離開部落、村莊,前來中華製造討生活。越

    來越多的當地人,開始習慣遵守中華製造的規章製度,聽從部門主管的安排,敬畏治安部門的約束,安心於保衛人員的存在。

    潛移默化中,部落頭人對力波的控製力,已被無形降低到了一種文化傳統的程度。中

    華製造,悄然成為了這片土地的實際控製者。…

    …李

    強頭戴迷彩軟帽,身穿一身特製的迷彩製服,腳蹬高幫牛筋底軍靴,腰紮武裝帶,腰板挺直,一臉嚴肅地走在前往白雲天辦公室的路上。

    在他腰側,掛著一個皮質的手槍袋。路

    過的保衛人員,看到他都立正敬禮,他也一絲不苟予以還禮。來

    到白雲天辦公室門口,他下意識停了一下。他

    的意識有些恍惚。在

    複員離開部隊以後,他從未想過,自己還有機會重新回到部隊,成為一名軍人。而

    且還是指揮官。曾

    經他最高的奢望,就是能進入公檢法等紀律單位,成為一名警察。然後按部就班地上班,娶一個老婆、生一個孩子,像普通人一樣熬到退休,等眼一閉、腿一蹬,這輩子就算是過去了。

    結果因為沒錢送禮,他沒去成朝思暮想的公檢法,成了一名無業人員,哦,是待業者。那

    段時間他很迷茫,很痛苦,對未來不知該怎麽辦。

    偶然從報上得知,中華製造在招收保衛人員,為了生存,他捏著鼻子投了一份簡曆。

    然後,他就成了白雲天的保鏢。

    那時的中華製造資產不過數十萬,人不過幾人,還全都是沒畢業的大學生。老板更是年輕得可怕,相貌俊美得讓電影明星慚愧。

    工廠是租用的商機廠精加工車間,產品是改裝變速車,車子還是從自行車廠采購!

    當時他的心是哇涼的,若不是實在貪那一點工資,他早就摔手不幹了。

    可是沒想到,赴港注冊、回國與航儀廠達成合作協議、吞並航儀廠,速度快得就像是做夢。產品也從當初的改裝變速車,迅速被高性能蓄電池、電機、電動自行車、變速器、簡易數控車床、3d顯卡、純平顯示器、廉價組裝電腦、生物克隆技術所取代,檔次一步步提高,讓他應接不暇。

    隻用了短短三年時間,那個英俊的不像話的年輕人,就白手起家,將中華製造的名頭傳遍了全世界!如

    今,他更是在這個東南亞島國,擁有了一個麵積達上百平方公裏的獨立王國,簡介控製的土地更是囊括了力波平原、山區十數個部落,二十餘萬人,是這個地方名副其實的掌控者!而

    李強,也跟著這位雇主,水漲船高,成了中華製造力波鋼鐵廠保衛部的部長,手下管著上千名武裝保衛,任誰見到他都要向他敬禮。

    而選擇留在蘇城的薑傑,明顯就被他拋在了身後。

    這人生,真是充滿意外啊!李

    強感慨了一會兒,麵對辦公室門,想起自己來意,從恍惚中清醒過來,認真地整了整儀容,將帽簷端正,然後莊重地敲響了房門。

    “是李強嗎?別敲了,直接進來吧!”裏麵想起白雲天懶洋洋的聲音。李

    強卻不敢隨便。

    地位越高,他越是知道白雲天是多麽了不起,隨在身邊日久,他感覺這位的威嚴也越重。或

    許不是白雲天威嚴更重,而是他的心理作用吧。李

    強定了定神,小心推開了房門,進去後,又返身關上門,然後昂首挺胸走到距離辦公室一米的位置,立正站定,敬了個標準的禮:“白總,李強前來報道!”

    “你小子,跟我來這套!”白雲天抬起頭來,啞然失笑,搖搖頭,用筆指了指旁邊,“李強,我給你介紹幾個人,你們認識認識!”李

    強轉過頭,這才發現,在房間一旁,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站著五名身穿中華製造保衛處製服的陌生人。即便他進來,這五人依然軍姿挺拔,目不斜視。他

    瞳孔一縮,這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