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科幻般的未來工廠

字數:6171   加入書籤

A+A-


    “這裏就是冶金工業園?很別致啊!”

    袁處長等數名勞務公司幹部,在白雲天、力波鋼鐵城總經理莊子謙、冶金研究中心主任夏國凱、冶金工業園主任李維、技術總監華新等十餘人陪同下,站在冶金工業園的入口,仰頭看著上方標誌,笑著點評道。

    國內從九二年起,改革開放日益深入,各省都在模仿特區模式興建工業園招商引資,批準建立的國家級數量達到了三十多家,省級工業園兩百多家。

    各市、縣,也在盡其所能地建立自己的工業園。和

    國內蓬勃發展的工業園比起來,力波鋼鐵城建設的工業園數量不少,但是規模卻寒酸多了。

    區區兩公裏長、三百五六十米寬的長條地帶,總麵積不過0.7平方公裏!國

    內最小的工業園,至少也有十幾平方公裏,再小根本就得不到批準。麵

    對這個小小的工業園,袁處長也隻能從位置、風景為著眼點,誇一句別致。“

    我們建這個工業園,主要是方便就近對鋼鐵廠冶煉的鋼材進行深加工,滿足自己的需求,用不著所有的特種鋼都從外麵進口,產量小一點夠用就行。這個規模正好,太大了生產太多,消耗不了反而浪費。”莊子謙笑著解釋道。

    他是杜煒逸任命的總經理,對力波鋼鐵城的建設目的毫不知情,還以為真的就是為了擁有自己的鋼鐵來源,發展汽車工業。工

    業園主任李維倒是來自國內,曾在某大型國企鋼鐵廠擔任過副廠長。他不是下崗職工,純粹就是看中華製造發展前景光明,工資待遇好,主動找上門來應聘。對

    於工業園的真實用途,他能以自身的專業眼光,看出一些蛛絲馬跡,隱隱約約有些猜測。

    這不但沒讓他害怕,反而更加幹勁十足。白

    雲天和夏國凱、華新三人相顧一視,心有默契地笑了起來。後

    兩者看向白雲天的眼神,帶著毫不掩飾的依戀。白

    雲天衝他們微微一笑,輕拍一下他們的肩膀,摸摸頭,就讓他們開心不已。

    進入工業園,第一家就是特鋼廠。

    如今也隻有特鋼廠已經建成,其他地方尚是一圈紅磚牆,來不及修建。“

    冶金是個規模巨大的工業體係,光是冶金這一項,就有鐵、銅、金、銀、鉛、錫、鋁等數十個方向,此外還有初冶、精煉等加工深度的分野。而冶金設備製造,更是涉及了閥門、管材、壓力容器、耐高溫材料等數千種工業部件,數百種設備。

    這麽大的一個工業體係,光靠力波不可能獨立完成。我們僅能選擇其中一二作為突破方向,更多的部分,還是隻能依靠國內龐大的工業基數作有力支撐!為

    了保障中華製造的健康成長,我們也將會越來越依賴於國內的支持。”白

    雲天看著袁處長一行人的表情,誠懇地解釋道。

    袁處長等人也深有同感地連連點頭,臉上的笑容更是真誠了許多。他

    們不怕中華製造對國內有要求,最怕的是沒有牽絆。沒

    牽絆,就飛了。而

    且白雲天說得一點沒錯。

    冶金、機械、電子、化工,任何一項工業都是一個龐大的門類,需要整個體係的支持。

    單獨的一個廠,哪怕再先進,失去了體係支持,很快就會因為缺乏維修部件而逐漸老化,無法升級換代,繼而逐漸落後、淘汰。白

    雲天的坦誠相告,就是表明中華製造並無脫離國內掌控,自立門戶的想法。最

    多就是希望有更多的發展自由。

    越是傑出的科學家,越是討厭被製約管束。

    可以理解。

    這很符合國內的期望,所以袁處長等人對他的答複相當滿意,安下心來,在莊子謙的引導下,進入特鋼廠饒有興趣地參觀起來。

    冶金工業園一共七十萬平,特鋼廠占了三萬六千平,合五十四畝。和

    國內的企業不同,所有土地都是生產用地。

    員工並不住在廠裏,而是在山下第三層,環山而建的集中居民小區。作

    為完整工業用地的五十四畝地就不小了,一進門就是寬闊的廠區小廣場,鵝卵石小徑、苗圃花園、射燈、噴水池,不像是座工廠,倒是像個花園。

    右側的角落,矗立著一棟十二層的樓房,灰白的外牆、大幅的落地玻璃,充滿現代化氣息。進

    入辦公樓,隻見整個第一層都被辟為大廳,地上鋪著鵝黃色的大理石地板,頭上各式燈具造型投射出暖黃色燈光,讓人感到家的溫暖。大

    理石台的接待處、供來客休息的寬大沙發、鋼化玻璃矮幾,讓大廳看起來比酒店還要富麗堂皇。“

    好家夥,你們這地方修得這麽好。我算是知道了,你這特鋼廠二十億的造價,是怎麽來的了!”袁處長一進來,就被嚇了一掉,搖頭感歎道。白

    雲天笑而不語。

    力波孤懸海外,不給人家更好的待遇、更舒適的環境、更大的發展空間,誰肯來?再

    說,他還想靠著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人過來呢。在

    特鋼廠總經理方良的帶領下,眾人逛遍了整棟辦公樓,無不為它豪華的裝修、現代化的辦公設施所折服。

    看著每個辦公人員都配備了可以連入公司內部網絡的電腦,用內部辦公軟件編製表格、書寫報告、錄入資料、分析檢驗數據、給出處理意見,快速便捷的自動化辦公讓袁處長一行人大開眼界。

    “你們已經完全實行了辦公自動化?”一名隨行幹部忍不住出聲問道。

    辦公自動化不是一個新名詞。

    國外早在七十年代就開始探索,八十年代個人計算機普及後得到快速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國

    內也在國外示範下,進行摸索。但

    到目前為止,也僅僅是銀行實現了本係統聯網,開展了異地存取款業務,連跨行數據共享都還做不到。其

    他單位不過是放上兩台電腦,聘個打字員錄入一點文件罷了。

    基本就是裝樣。辦

    公自動化可不是買幾台電腦就完事,還需要可靠的聯網數據處理服務、完善的內部網絡建設,和穩定的電源配備。最

    重要的,是一套實用的辦公係統!它

    需要能實現各種功能的模塊,需要安全的數據保護,需要層次分明的權限分配,需要正確的數據選擇,需要符合本行業的表格製定等等一係列條件,其專業性之強,不是一般的軟件人員甚至軟件公司,可以設計得出來。國

    外倒是針對一些行業,出了通行版本的辦公自動化軟件,但具體到某個企業,卻並不匹配,隻能說是略比以前的辦公模式稍強一點。大

    量的工作,還是要由工作人員完成。而

    且在使用辦公係統的同時,還要保留原來的紙質辦公流程,工作人員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以致許多單位都是怨聲載道,抵觸情緒極大。

    但在特鋼廠,袁處長等人看見的是流暢的前後級銜接、完善的功能設置、簡單易掌握的操作界麵,各個部門都能通過係統製定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計劃,書寫工作報告,提交工作建議等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工作任務,都能在這套係統上完成。一

    套係統,將管理、行政、後勤、物流、質檢、車間、生產線全部整合為一體,所有數據無縫鏈接,效率之高,令人歎為觀止。

    這是一套無懈可擊的鋼廠綜合辦公係統!

    “你們怎麽做到的?”看

    了現場的演示,所有國內來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中華製造的自動化辦公竟然達到了這種高度。許

    多項目,他們甚至隻在科幻電影中看過,根本沒想過能變成現實。偏

    偏在這荒涼的徳汶,一個不大的特鋼廠內,他們見到了。

    這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對於辦公自動化,我們在最初成立的時候就在進行這方麵探索。經過幾年的實踐,不斷完善、修改,才整理出了這套辦公軟件,目前看來還算達到了預期要求,我個人對此比較滿意。”白雲天樂嗬嗬解釋道。

    他這純粹是胡說八道。要

    研發這樣一套辦公係統,還這麽專業,無縫對接一個單位的所有工作內容,以這個時代的軟件研發能力來說,沒有幾十億資金投入、數百名出色的軟件工程師,根本就完不成。而

    且投入這麽大,研發出來的係統也隻適合開發標本企業,作為模板使用。當安裝到其他類似企業中時,仍然要根據對方實際情況,做較大的改動。

    所以這完全就是付出收不回投入的愚蠢行為。

    沒誰會幹。白

    雲天自然也沒能力獨立完成這樣一套係統的設計。

    這隻不過是他照搬未來的特鋼廠,原本就有的配套軟件係統,針對當前硬件條件,略加刪改而成。

    袁處長等人沒有能力分辨他是不是說謊,隻能半信半疑接受了他的說法。

    從辦公大樓出來,在廠區內,他們又一次大開眼界。廠

    區道路人車進行了嚴格分離,物料、零部件、半成品運輸,都是通過地麵重型電動運載車進行輸送,通過地麵箭頭分車道運行,互不幹擾,效率極高。在

    運輸車道上方十米,鋪設了一層鋼網,設置了四通八達的通道,連接著各個車間、部門。

    不想步行,還可乘坐上方纜車,晃晃悠悠直達目的。

    “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科幻電影裏一樣,這和我想象的冶煉廠完全不是一個樣……”站

    在縱橫交錯的正中樞紐位置,袁處長一行人神情恍惚,感慨萬千。纜

    車也好、廠房也好,各種東西都是國內代加工的。可

    經過中華製造重新組裝以後,卻讓他們看不出了原來麵貌,隻覺來到了未來世界。

    他們隻能感慨白雲天,就是非人的存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