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裏安(二合一)
字數:5255 加入書籤
艾德裏安·馮·俾斯麥有過許多特殊身份,其中有一個身份與他的高貴姓氏有關,“von”一詞在德語中代表的高貴含義遠遠比不上俾斯麥這個姓氏。
艾德裏安有一位偉大的祖先,名為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他是德意誌帝國第二帝國首任宰相,大名鼎鼎的鐵血宰相,鐵代表武器,血代表戰爭。這位世人譽為“德國建築師”、“德國領航員”的外交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不僅有著天生的政治手腕,還有超凡的軍事思想,不僅政治鬥爭贏得漂亮,戰場上同樣打的漂亮。
正是他,先後策劃普丹、普奧、普法戰爭,輔佐德皇威廉一世登頂凡賽爾宮,完成德國統一,建立第二帝國(在大德意誌帝國子民眼中,世界上真正的帝國隻有三個,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為第一帝國,奧托與威廉一世建立的德意誌帝國為第二帝國,而偉大元首建立的疆域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德意誌帝國為第三帝國)。
也是他,頒布《反社會黨人非常法》,對內殘酷鎮壓工人運動,對外剛柔並濟聯盟外交,確立第二帝國在歐洲的霸權。
還是他,在熟讀馬克思《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後,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製度和社會保險,當然,率先開辦國家養老金和社會保障福利並非為了滿足個體的需求,也不為國民生活的幸福美滿,而是為了滿足國家利益,確保國民忠誠,以及打消工人革命的積極性。
奧托在任期間,德意誌帝國始終走在正確道路上,可惜在他逝世之後,失去皇家支持的俾斯麥派係在奧托政敵的圍攻下慘淡收場,自那以後,德意誌帝國這隻失去了“領航員”的巨獸便一頭撞向奧托生前極力避免的軍國主義道路,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戰敗後受到重重製約的德國眼看著即將走向沒落,幸好在此時又一位頂天立地的偉人站了出來,並向世人證明軍國主義之所以會成為錯誤道路,皆因領導者不夠強大,而正確且強大的軍國主義,則能夠使得一個處處受限的一戰戰敗國,在半個世紀內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帝國,並以其國土疆域之廣袤,成為世界曆史上繼西班牙帝國與大英帝國後,第三個日不落帝國!
人們說德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因為大德意誌帝國的領土、殖民地、占領地、附屬國遍布全球,橫跨七大洲四大洋,覆蓋了超過地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
提及偉大元首(元首一詞可指君主製的皇帝或國王,因此在第三帝國建立後,仍然沿用偉大元首一詞,而沒有改為偉大皇帝)阿道夫·希特勒時,詩人常用舊約中描述彌賽亞王的詩句來詮釋這位帝國之主的至高權力:“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
在這樣一位雄才偉略的偉岸帝王眼中,近一百內德國曆史上隻有兩個人值得他敬重,那就是奧托·馮·俾麥斯和漢斯·馮·塞克特,前者掃除障礙,一統疆域,打造出一個強大的德意誌,後者在一戰後令元氣大傷的德意誌保留了再度崛起的希望,可謂斷劍重鑄,居功至偉。如果沒有奧托,就沒有國力深厚的德意誌,如果沒有漢斯,就沒有總參謀部製度,失去軍力,也就失去了外交和結盟能力,那麽偉大元首也無法通過外交斡旋擺脫凡爾賽條約這道枷鎖。
因為祖上曾有這樣的榮光偉績,俾麥斯家族和塞克特家族再度迎來輝煌,執意走軍國主義道路的偉大元首並不忌諱奧托生前的主張,他不止一次公開表示鐵血宰相的決策並沒有錯,隻是時代在改變,世界在改變,因此德意誌走向複興的道路也要改變。
有了這樣一位英明君主的賞識,俾麥斯家族的子孫立刻拋下對偉大元首的誤解和偏見,個個發憤圖強,再次步入軍界和政壇,重整威勢。
艾德裏安·馮·俾麥斯自懂事以來,便開始接受軍事化教育管理,在父親嚴厲的要求下,艾德裏安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都充斥著競爭和追趕,哪怕十分鍾的閑暇時光都是夢裏才有的奢侈,甚至,就連做夢都是難得的奢侈,因為過度疲憊往往會使艾德裏安陷入深度睡眠。
這樣的磨礪在艾德裏安看來並非苦難,對於那些假惺惺替他可憐的人,艾德裏安嗤之以鼻,那不過是沒有機會去奮鬥的可憐蟲,而他艾德裏安則會成為跟隨偉大元首共同奮鬥的幸運兒。
有些藏著逆反心思的人會說艾德裏安是被洗腦了,艾德裏安對這些自認清醒的人敬而遠之,與這些自作聰明的白癡走得太近,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
是的,那些隻敢在暗地裏嘀嘀咕咕的鼠輩,隻不過自作聰明而已。要說誰對偉大元首有足夠清晰的認識,那一定是艾德裏安的爺爺,鐵血宰相的長孫。
爺爺對偉大元首有著不同的見解,艾德裏安永遠不會知道在另一個地球的另一段曆史中,他的祖父曾參與刺殺偉大元首,並在事敗後囚於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但艾德裏安從爺爺口中得知,元首並不像其他人所說的那樣偉大無私,光明萬丈。
盡管如此,艾德裏安還是願意侍奉元首,因為艾德裏安熱愛戰爭,而元首則是無數起戰爭的發起者和主宰者,能夠跟隨他的腳步,是每一個戰爭狂人都夢寐以求的幸福。
成年以後,因種種意外,艾德裏安並沒有像父親和自己預期的那樣進入空軍,成為一位征服藍天舔舐焰火的飛行員,而是進入黨衛隊人事本部,負責隊員的招募與職務任命勤務。這是一個無數人求之不得的職位,在基層熬過幾年後便能安穩地坐在大後方盡情享受世界各地源源不斷運送回國的財寶、美食和女人,同時又能擁有人事調動的權力,如果表現突出,日後還可能調入黨衛隊全國領袖個人參謀部,成為海因裏希·希姆萊大人的參謀。
但艾德裏安厭惡這個充斥著鬥爭卻沒有硝煙炮火的環境,而且,在艾德裏安進入黨衛隊時,海因裏希·希姆萊這位臭名昭著能止小兒夜啼的劊子手已經年近八十,即將退位,艾德裏安預感黨衛隊內部有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而初來乍到的自己,如果不想成為身不由己的炮灰,最好盡早離開。
於是艾德裏安懇求父親動用關係,將自己調到了第七裝甲師,也就是著名的魔鬼之師,帝國之鷹埃爾文·隆美爾大人打造的王者之師。在那裏艾德裏安學到了剛強猛烈的暴力美學,學會了疾風驟雨般的進攻方式,並在日後的政治鬥爭中一次又一次以這種有違常理的手段獲取勝利。
艾德裏安在第七裝甲師內待了兩年,隨後又回到母校帝國皇家軍事學院進修,兩年後艾德裏安朝思暮想二十餘年的機會終於到來,他以全校第一的優異成績畢業,並調入陸軍裝甲部隊升任團級指揮官,離開德國本土,遠赴各個占領地和殖民地參與戰爭,他的足跡遍布三個大洲,鎮壓了大大小小七十六次起義,手中亡魂超過十萬。
諷刺的是,當戰爭時刻伴隨艾德裏安,並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時,艾德裏安卻發現自己開始厭惡戰爭,在最初欣喜雀躍的短暫階段過去後,征服的快樂迅速減少。當他聽見士兵在戰場上流血時念叨著家鄉親人的名字,當他看見手無寸鐵的敵人像白癡一樣衝向裝甲機群,甚至想用牙齒咬開機甲,他開始感到厭倦。
艾德裏安想要結束這場戰爭,可無數反抗軍如野草般一茬一茬地冒出來,似乎唯一消除反抗者的方式,不僅要滅絕那個國家,還要滅絕那片土地上的一切人口——當然,這肯定是個錯誤的認識,艾德裏安之所以能肯定,是因為三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人試過,在元首的默認下,海因裏希·希姆萊大人對一個頻繁出現起義的國家實施無差別屠殺,焦土之上,寸草不生。然而事實證明,這樣做並沒有多少效果,那些起義者並不會因為恐懼而放棄,反抗軍仍然像頑疾體蘚一般不斷出現在帝國的領地內外。
後來艾德裏安認識到,這其實是元首縱容的結果,如果沒有反抗軍,大德意誌帝國就沒有光明正大發展軍事力量的借口,也沒有實行種族屠殺清洗劣等人種的借口,躲在大洋彼岸的同盟國餘孽當然知道和平無法延續,但他們也知道以目前的實力對比,一旦開戰就意味著他們的好日子就此結束,因此,他們也不願意看到戰爭提前爆發——尤其是那些享盡榮華富貴的掌權者,大概在他們想來,戰爭最好是不要在他們有生之年爆發——可那群鼠目寸光相互掣肘的蠢貨也需要一個正當理由才能無視大德意誌帝國的軍備漲幅,和焦土之下隨處可見的枯骨。
各地出現的反抗軍,就是最好的理由。
意興闌珊之下,艾德裏安的注意力飄向他處,他認識了一位在前線進行戰地采訪的女記者,並與她墜入愛河。都說戀愛讓人犯傻,這話果然不錯,艾德裏安因為愛情的觸動,終於犯下大錯。他放走了一批反抗軍,那隻是一批什麽都不懂的孩子,因為過度饑餓,受到反抗軍的蠱惑,僅僅換來兩塊黑麵包就將自己的性命交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反抗軍手中。因為這些孩子無論如何不可能對大德意誌帝國的鋼鐵之軍造成傷害,也因為艾德裏安的女人懷上了他的孩子,所以艾德裏安放過了這些可憐的小東西。
這本不會是個大問題,但黨衛隊內部恰因海因裏希·希姆萊的去世產生震蕩,憲兵隊當著衛兵的麵將艾德裏安帶走,若不是父親苦苦求情而元首念在他征戰有功,艾德裏安或許隻能蒙著裹屍布離開黑牢。
回到柏林後,艾德裏安幾經沉浮,或是命運弄人,因緣際會下他又回到了黨衛隊人事本部,這次重回黨衛隊,他已磨去棱角,藏起血性,成為一個同時具備強硬手段和圓滑心思的弄潮兒。
三十歲的艾德裏安,在黨衛隊的起點很低,但他向上爬的速度卻很快,最早他也曾信誓旦旦,等自己坐到海因裏希那個位置上,就要將黨衛隊這個元首都要慎重對待的巨無霸改造成另一幅模樣,不再做吃人的猛獸,而要利用自身的力量造福國民。
是的,艾德裏安想要重拾先祖榮光,成為大德意誌帝國第二位鐵血宰相。為了這一信念,艾德裏安可以不擇手段,就像那些反抗軍一樣,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而與反抗軍不同的是,艾德裏安擁有真正強大的力量,利用自己從軍十年積攢下的人脈和見識,再加上令人生畏的攻擊手段,艾德裏安輕而易舉地將那些酒囊飯袋般的競爭對手掃除。
然而當艾德裏安成為黨衛隊二號人物後,他發現命運又一次跟他開起了玩笑。到這時,身為國家秘密警察最高領導者,艾德裏安見到了黨衛隊這一恐怖機器的全貌,他終於明白,這個由複雜利益關係和種族迫害命題組成的龐然大物,不是區區個人能夠改變的,至少它不會在這個時代接受改變,任何一個敢於發出不同聲音的人必定會被吞進肚裏,連骨頭渣子都不會留下。
“我的人生就隻能如此繼續了。”
四十歲的艾德裏安這樣告訴自己,反正以前殺過無數人,今後再給那數字做做加法也無所謂,他已丟棄了為人的良知,並對生命的延續漸漸冷漠。
可艾德裏安的枯燥人生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迎來轉折,一場異變和一顆小行星改變了一切。而後,艾德裏安在人生的最後幾年裏,見證了人性和人類文明的徹底毀滅。(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