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教廷(二)

字數:2405   加入書籤

A+A-




    不過有趣的是,羅馬貴族和教廷提起程越的時候隻是把他當成了一名能征善戰的蠻族將領或是國王,在東方,程越率軍擊敗欽察汗國對教廷的安全當然有好處,但誰會想到程越打敗了三大汗國後,居然要發動再一次的西征呢?為什麽蒙古人總是想占領歐洲?

    另外,從半年多以前開始,陸續自欽察汗國流傳出一些小冊子,主要講述農業的知識,如何鏟土、壟地、施肥、除草、除蟲等等知識,各種語言都有,講得頭頭是道。有識字的貴族和教士好奇,按照書裏的做法選定一些田地進行試驗,果然長勢喜人,比過去看天吃飯的種植方式大有提高。歐洲各國的君主和教士無不喜出望外,紛紛命人買到這種小冊子,回去教給農民,以期增加農國的收成,教廷對此正冷眼旁觀,暫時沒有發表意見。而小冊子的作者,就是傳說中那位擊敗了欽察汗國的程越!

    麵對這位傳奇人物的威脅,尼古拉三世在自己的住所——拉特蘭聖約翰大教堂,召集了主教、羅馬長老院長老和部分法蘭西長老的會議,探討這封信的可信程度及對策。

    眾主教和長老都是第一次得到有關東方具體信息的信件,一時間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他們對君士坦丁堡以東幾乎一無所知,隻知道那裏是蒙古人的領地,連蒙古南方還有一個叫宋的國家都是第一次聽說。至於程越的軍隊和武器,他們也完全想像不出來會強大在什麽地方,難道他的騎兵特別多?會比蒙古人還多麽?

    教皇尼古拉三世,原名喬萬尼?蓋塔諾?奧西尼,現年五十三歲,意大利人,出身於意大利著名的奧西尼家族。

    奧西尼家族此前曾經出過一位教皇,尼古拉三世已是第二位,可見其家族的煊赫。尼古拉三世自登上宗座以來,對自己家族的拔擢不遺餘力,現任一位樞機主教馬勒布蘭卡就是他的侄子,而樞機主教與教皇僅一步之隔,他們負責協助教皇處理基督教的日常事務,並在教皇去世後從所有的樞機主教中選舉出下一任教皇。

    尼古拉三世等眾人討論的聲音小了些,方才微微點了點頭,道:“從這封信裏可以看出,宋應該是蒙古大汗的其中一個屬國,就如同我們的大公國一樣。程越是這個大公國的大公,甚至有可能是所謂蠻族的國王。他率領著一支強大的軍隊,有堅硬的鎧甲,勇敢的戰士和鋒利的武器,以至於蒙古大汗對他也另眼相看,令他負責指揮大軍同其他蒙古人作戰並取得了勝利。上麵還說程越將要娶蒙古大汗的一位公主為妻,這是對蒙古大汗十分標準的討好,程越毫無疑問臣服於蒙古大汗,還試圖借為蒙古大汗征戰的機會提升自己的地位,我想知道的是,他之所以提出要西征,來侵略我們這塊上帝庇佑的領地,會是認真的麽?他莫非不知道,蒙古前兩次的侵略都引發了上帝的憤怒,致使他們的大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麽?難道忽必烈大汗真的以為,這次上帝會不懲罰他麽?”

    歐洲人長久以來存在一種確定的看法,蒙古人兩次西征(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沒有打到歐洲)失敗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對歐洲人的屠殺引起了上帝的憤怒,因此處死了他們的大汗,令蒙古人不得不退後,保佑了上帝的子民。

    尼古拉三世的侄子樞機主教馬勒布蘭卡馬上接口道:“是啊,蒙古已遠在世界的角落,宋那個國家還在蒙古之南,可見更是一個野蠻荒涼的地方,所以程越就不得不拚命地想辦法提高糧食的收獲,甚至連樣肮髒的辦法都想了出來。由此,程越自然會對上帝富庶的領地垂涎三尺。我認為,程越顯然非常聰明,他很明白,如果他真的擔任西征的統帥,上帝懲罰的也隻會是蒙古的大汗,而不會降罪於他的身上。蒙古大汗一死,他作為軍隊的統帥,很可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卻不必付多少代價。至少,他也可以率軍大肆掠奪一番,所以他才力主西征。”

    一位重要的樞機主教洪諾留皺起眉頭,插口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最好與君士坦丁堡改善關係,畢竟他們扼守著東方的門戶,如果他們與蒙古人達成協議,蒙古人就可以越過海峽直接攻擊我們。還有,我們應該試著讓西西裏國王查理一世與德意誌皇帝魯道夫一世和解,法蘭西的腓力三世和阿拉貢的佩德羅三世之間的仇恨也無益於共同抵抗黃禍。”

    另一位樞機主教布裏翁德西蒙立即用力搖頭,道:“君士坦丁堡的米海爾八世人品低賤,根本不配當上帝的仆人,我們伸出寬恕的雙手,他就會以抵抗蒙古人為借口,向教廷無窮無盡地索取各種財物以滿足他的私欲。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認為,米海爾八世雖然把自己的兩名私生女送給了蒙古人,但最害怕蒙古人、最不信任蒙古人的其實也是他,所以他才試圖用這種可悲的手段討好蒙古人,以求得自身的安全。如果蒙古人發動西征,米海爾八世絕對不會讓蒙古人自由地通過君士坦丁堡,不管蒙古人開出多少誘人的條件,米海爾八世都不會相信蒙古人會放過富庶的君士坦丁堡而不取。因此,不用我們主動與君士坦丁堡改善關係,米海爾八世知道了蒙古人的意圖後,反而會想盡力法尋求我們的支持,並且,他會毫不猶豫地抵擋蒙古人的進攻。至於查理一世與魯道夫一世的和解,在現在的情況下幾乎是難以做到的,但如果麵對蒙古人的大軍,我認為倒值得一試。而腓力三世和佩德羅三世之間的矛盾,也許並非不可調解,但根源還是在於西西裏的歸屬上,他們與查理一世必須達成一個協議,至少暫時擱置這件事情,齊心迎敵,直到蒙古人的這次西征以失敗告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