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青木隨筆》
字數:4351 加入書籤
在收拾桌子的時候,方行發現自己在那道士那裏白得來的那本書,自己還沒有動過,雖然知道應該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但現在反正也沒有事情,索性就來看看,到底上麵寫的些什麽。
看著這本書,感覺和世俗界的書差不多,看來和自己想的一樣,真不是什麽好東西,書頁上寫著四個字青木隨筆,方行猜測這應該是一個人的筆記類的東西。打開第一頁,方行開始認真的看著裏麵的內容,原來這本書是一個叫做青木真人的修士根據自己的見識和經驗寫的一本關於南國真界的一些事情,當然,不是修煉的經驗,隻是一些真界常識和趣聞。
其實在真界中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修煉,也有著一些另類,像這個青木真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就喜歡到處遊曆,搜集各種奇聞趣事,甚至是親身去探索,不過也正是這樣耽誤了修行,修為沒有多高,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沒有對錯,跟隨本心就好,不用太過執著。
本來還覺得這本書沒有什麽用的方行,當看到真界常識的時候,他立馬大喜,如果這本書是給別人的話,那可能真的沒什麽用,不過對於自己卻是比什麽都好,自己不就是缺少對這些常識的了解嗎?
知道這些後,方行時更加認真,似乎又回到了尚武堂時識文斷字的學習。慢慢的一麵麵的書頁翻過,直到最後一麵,方行看完了整本書。
放下書後,方行靠在椅子上,整個人舒了一口氣,沒想到這真界還有這麽的多神奇的事情,而這其中讓方行最感覺不可思議的事情是修士隨著境界的提高,竟然還能夠增長壽元,難道每個人的壽元不是一定的嗎?竟然還可以人為修煉之後增長,那不是修士真的成為了神仙?長生不死?
方行感覺腦袋有些轉不過來彎,不過最後他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也許這就是修士的真正的不同之處吧!難怪那些修士拚命的提高自己的修為境界,原來是因為想過的更長久,方行以前一直以為修士和凡人的區別在於實力的強大,現在才發現自己的認識是多麽的片麵,而最本質的區別其實是壽元,想一想凡人的後代都已經繁衍了幾代了,而修士卻還活著,真是難以想象。
而據書上所說,修士的壽元長短卻是和修士的境界有關,方行以前也猜測修士肯定有更好的境界,隻不過自己不知道,現在才知道原來修士還分很多層次,練氣期、築基期、結丹期、元嬰期、化神期、煉虛期,當然到達了最好的煉虛期之後,傳說會飛升到更好層的世界去修煉,想來還有更好的層次,隻不過這些沒人知道。
而自己現在所處的就是練氣期,而練氣期這個所有修士最先達到的層次,總共分為十層,隻要達到第一層,就可以算作是修士。
當然,那隻是最差的修士,和普通人沒有多大區別,而練氣期修士的壽元卻是沒有多大變化,和普通人差不多,當然,普通人會有病痛,而修士卻沒有,基本上都可以達到凡人所向往的長命百歲。
而築基期、結丹期、元嬰期、化神期和煉虛期,每個境界和練氣期不一樣,隻有三個層次,分別為初期、中期和後期,當一個修士修煉到每個境界的後期圓滿之後,就可以準備突破瓶頸到達下一個更好的層次。
當修士從練氣期突破到築基期後,他的壽元就會增長到兩百歲,是普通人的兩倍多,當然,每個修士增長的壽元不可能是固定的,有的增長的多,有的增長的少,平均下來就是兩百歲左右,而結丹期修士的壽元更加恐怖,能夠達到四五百歲,到達這個層次之後,已經不是方行這種小修士能夠理解的了。
元嬰期修士可以享有壽元一千,已經可以稱作老怪物了,不過他們一般不會多見,層次越是高深,修煉就卻是困難,想到到達更好層次就越發不容易,而無法突破的話,遲早會化為一捧黃土,那些活了這麽久的大神通修士,怎麽願意得到這樣的結局了,要知道越是過的久的人,越是惜命,他們基本上都在為進去更好層次,增多自己的壽元而努力。
不過方行對這些也不關心,現在的自己還隻是一個練氣期七層的小修士,自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入一個大門派。
不過在知道修士修煉可以增加壽元之後,方行又有了一個永遠不變的目標,那就是提高自己的境界,誰不想一直活下去呢?誰又不想長生不死呢?方行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現在的自己還是突破練氣期第七層,到達第八層才是自己所需要考慮的,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吃,不能好高騖遠,而且那樣也不現實。
除此之外,還有著意外之喜,那就是在青木隨筆上,還提到了一些修士的技藝,有製符、煉器、布陣等等,方行終於知道為什麽自己之前製作沙盾符那麽多次,都沒有成功了。
其實不管是製符還是煉器,都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隻要製作的次數多了,那成功率自然而然也就會提高,不過這個次數到底要多少,卻是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這個也有一些天分的原因,天分好的人,大概練個上百次,估計就可以慢慢的有成品,但是天分不好的人的話,那就沒有止盡了,就算是一輩子也練不出不不是沒有。
當然,天才不多,那些特別蠢的,也是少部分。
而符篆本身還分品級的,有初級符篆,像火球術、冰針術,這些都是,還有中品符篆,像方行擁有的沙盾符,就是中品,而剛高層的高級符篆,由於隨著符篆品級提高,而煉製難度也隨著增加的緣故,一般很少出現,就算是有,也基本上保存在那些強大的修士手中。
方行一看這個數字,就知道自己想要用一打符紙就製作出中品沙盾符,那簡直是癡心妄想,不過,知道這些後,方行反而心情好了許多。
煉器倒是和製符差不多,都是熟能生巧,分為初級法器,中級法器,高級法器和頂級法器。
雖然都知道這個事情,但是為什麽會製符和煉器的人,還是那麽少呢?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材料和資源。
無論是製符還是煉器,這些都要材料,而一個製符師,在最開始製符的時候,那完全是練手,沒有成功的可能,也就是說這些材料都是有去無回的,如果有天分的話還好,如果沒有天分呢?那要多少材料?
所以,就算是那些大門大派,恐怕也養不起吧,更別說不同的符篆材料不同,煉製也不一樣,這又增加了需要的材料,這也是很少有人製符的根本原因。
不過,方行並不用擔心這些,因為他注意過,一般製符,隻要不是特別特殊的話,材料很普通,像符紙,就是用特殊的靈草製成的,而自己有那可以催熟藥材的神秘杯子,不是正好嗎?
那些對於別人來說就像是催命符的難題,對於自己來說卻是不存在的。
至於其他材料,像顏料,一般都是一些靈獸的血液製成,價格都不貴,這些可以花費一些靈石賣。
方行決定,以後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學學製符,這對自己來說,幫助絕對不小。
你想,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製符師,能夠自己製作符篆的話,那麽自己不是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嗎?當對敵的時候,一大把的符篆丟過去,那結果可想而知。
而且就算全部都是初級符篆,對方也要好一陣手忙腳亂,這樣自己不是多出更多機會,往往這樣更能夠戰勝對方。
而在製符、煉器和陣法,這三種修士技能之中,最難學會的就屬這最後的陣法了。
它不同於製符和煉器那樣,能夠熟能生巧,而更多的是看一個人對於學習陣法的悟性,如果悟性不夠,那想要在陣法上有所成就的話,絕對是千難萬難的。
而且陣法種類很多,分為攻擊類陣法,防禦類陣法,迷幻類陣法、隱藏類陣法等等,而且每一類陣法,又有很多分支,不過這青木真人也隻是略微的提了一些,似乎他自己對於陣法也沒有多少了解,畢竟陣法師太少了,而以他的層次,還無法結識陣法師。
當然,這陣法之道這麽高深難學,自然也有他的優點,那就是由於陣法很是虛幻,不懂陣法的人的話,就算一個陣法就在你麵前,也去你也看不出來,而且有些攻擊陣法危機還特別大,這樣那些陣法師,在麵對同階修士的時候,往往占有優勢,普通修士不是他們的對手。
不管是陣法師、煉器師還是製符師,在真界都是很吃香的,畢竟每個修士都離不開這些東西。
而這三種修士又不多,所以他們一般都會被另眼相看,憑空比普通修士好出一層。
當然,不管怎麽說,都是有好有壞,就看自己怎麽去看了,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