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上的賞賜
字數:1982 加入書籤
()
轉眼間,小夫妻倆已經來到西嶺一年時間,政績考核也下來。
一年的時間,卞良辰不但沒被西嶺的貧窮、混亂、強悍的土匪給嚇倒,還整合了十個縣,和土匪簽訂和平協議,甚至穩定了糧食價格。
得到這個消息後,皇上是第一個拍稱讚,除了賞賜黃金萬兩,京城的良田千畝外,還賜了一件黃馬褂。
這等恩賜,讓很多人羨慕,不單單很多貧苦出身的官員,就連出身富裕的一些官員都想來西嶺發展一番,建功立業。
想是那麽想,但西嶺畢竟不穩定,他們還處在觀望態度,想等一等,再等一等。
也正是因為卞良辰的事跡激勵,導致很多想表現自己的官員自動請命來西嶺任職。
其實這十個縣令都需要換掉,但最終隻來了那麽十位,少了一點。
即便這十幾位縣令,對卞良辰來說,這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最起碼他不用孤軍奮戰了,以前這十個縣的大小事情等於是自己一抓,真的很累。
除了卞良辰的卓越功績喜人,戚美景當初蓋的那些小區和公共設施基本成型,能夠住人賣錢了。
小夫妻倆可謂是名利雙收,戚美景在整個西嶺蓋的小區,大多數都配有公共的私塾和公共的醫館,而且房子外形美觀,用料講究,可謂是富人們的象征。
現在的西嶺還不是很富裕,即便戚美景給小區價格定位很低,普通的西嶺人民還是買不起的。
可戚美景當初蓋這些小區是為了廣大的西嶺百姓,而不是為了那些有錢人。
所以戚美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先交首付,把房子交給他們住,往後再慢慢的還欠款,類似於今天的房貸。
也就說他們隻要交十兩銀子的首付,就能住幾十兩的房子,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好事。
即便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畏畏縮縮,因為古代和今天不同,他們想的是能不欠債就不欠債。
但也有很多敢吃螃蟹的人……主要是每個小區都配有私塾,這是最吸引他們的,孩子能用很少的錢就讀得起書。
戚美景蓋的小區,最後全賣了出去,僅僅是首付和部分交了全款的錢,就夠回本了。
嚐到了甜頭,戚美景又開始了第二批的建房,修路。
在西嶺蓋房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工錢特別低,樹多,木材等原材料特別的便宜。
現下他們招工的待遇是“每月工錢百,包吃住,人數不限!”
“誘人”的招工條件,很快就人滿為患。
除了蓋房外,他們還大肆修路,從沒過年就開始修,現在是年後六月份,斷斷續續的修了不少的路。
最主要的倆條路,是讓西嶺可以和外界更好的交通,糧食的價格也降了不少。
可很快,矛盾也出現了,修路的和蓋房的工錢不一樣。
修路這一塊是歸卞良辰管,屬於朝廷,零零散散的修路工人議論“這修路,百工錢也太低了吧,那些建築工,包吃包住的,沒我們幹活多,同樣拿00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