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現熒惑守心 正義永生不滅

字數:6009   加入書籤

A+A-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萬古畫天訣最新章節!

    中州,皇城。

    王上宗太極躺在寢宮,碩大花梨木榻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心神有些焦慮,總覺得惶惶不安。

    輕微的敲門聲響起,宗太極想都不想開口道:“國師,孤正有些恍惚不安,你來的正好。快些請進。”

    來人正是國師,除卻此人,誰還敢半夜前來敲王上之門?

    這正是宗太極禮賢下士之舉,國師智慧通天,修為高深,對江山社稷又是無比忠心,宗太極****國師禁足王上寢宮之律,若有要事,隨時覲見。

    “王上,臣半夜到訪,實在是有要事求見。打擾王上龍體貴安,望王上贖罪。”

    宗太極與國師也不見外,坐於床榻上擺擺手:“國師替孤焦慮,何罪之有,快請坐。”

    國師疾步坐於王上對麵太師椅上,惶惶道來:“王上,欽天監夜觀天象,星象顯出熒惑(火星)守心異象,實乃大凶之兆啊……”

    宗太極從床榻一立而起,麵色劇變,剛才他還惶惶不得安心,沒想到國師半夜到訪,帶來星象大凶之言,宗太極再也無法淡定,從床榻走下,來到國師身邊焦急問道:“國師請與孤解惑,何為熒惑守心?”

    國師見王上擔憂,也從太師椅上站起,站著回應:“熒惑今夜突然脫離黃道,運行到天蠍座附近,與之遙相呼應。而天蠍座為二十八星宿之心宿,那代表著王上的皇室。熒惑乃是災星,主旱災、兵變、死喪等等……”

    宗太極聽明白了,國師之意為皇國要有大的劫數,不是天災便是皇朝動蕩,亦或者己身安危。

    “國師請暢所欲言,依國師看來,哪種災相可能性比較大?”

    宗太極盡管麵上平靜,內心卻似亂麻,他最不想聽到的是己身的安危,皇朝霸業終不得成就,現在死去豈不是辜負先王遺願?

    國師輕歎一聲:“依老臣觀察,王上修為隱隱有突破通神境,即將跨入半步周天境之勢,王上不必擔憂龍體安危……”

    宗太極總算是長舒一口氣,隻要活著,其他再無大事。

    國師又道:“毗盧國地理環境優越,數十座山脈環繞,其中河川無數,河道通暢,不可能有旱災,也不可能水患,唯有兵變令人堪憂。”

    宗太極沉默了,倒背雙手,在寢室內來回踱步,思慮再三後,幽幽問道:“國師解惑,誰反叛的可能比較大?”

    國師今夜總是欲言又止,不像他以往作風,宗太極也覺得甚是怪異,不等國師開口再次補充道:“國師為何欲言又止,請直言不諱,孤謹聽師言。”

    “王上明鑒。”國師雙手拱於胸前:“錦衣衛近日發覺,前往皇國之傳書均被半路劫持,各路探子送回的消息拒不得得知,老臣以為,是人為為之,這是一個可怕的信號。”

    宗太極臉色大變,竟敢有人攔截皇國傳書,膽大妄為,若是得知是誰所為,必將當眾車裂而死,以警示言。

    “可曾得知何人所為?”

    “老臣已派人查明……”

    “不要吞吞吐吐,不管是誰,都要如實相告,孤都一視同仁,按律處死!”

    “是廷尉。”

    “什麽?!”宗太極怒目圓瞪:“怎麽可能?廷尉乃是相國合舒欽點,一直對王國兢兢業業,為何攔截皇朝密書?”

    宗太極想不到,也不想承認,鄭和盛乃是前朝相國合舒學生,又是合舒欽點為廷尉一職。合舒輔佐前朝君王有功,雖然告老還鄉,安享天年,卻也時不時為皇國出謀劃策,進獻忠言。就算廷尉叛變也沒有叛變的理由啊?

    “消息可靠否?”

    “老臣侍奉王上多年,沒有確鑿把握,不敢妄言,請王上明鑒!”

    宗太極想想也對,相國對皇國忠心耿耿,可國師也絕無二心,而且二人關係融洽,沒有刻意讒言其心腹之說,如此看來,國師所言未必為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若真是廷尉攔截密書,定當按律執行,孤絕不會姑息養奸!”

    “不可。”

    宗太極遲疑一下,轉過身直視國師,問道:“既然國師已經查明,孤按律執行,國師為何又要阻止?”

    “王上聖明。”國師緩緩抬起頭,侃侃而論:“相國合舒對前任君王有功,若是王上斬殺其欽點的廷尉,勢必會寒了相國之心,也會寒了滿朝文武之心。”

    宗太極思忖,相國在朝野威信極高,與他交好宦官不計其數,暗中為其馬首是瞻,若是不留情麵,勢必會引起朝野動蕩。

    “老臣有一計。”看到宗太極猶豫不決,國師開口:“老臣觀察廷尉攔截密書,實則是在為丹州其弟周旋,臣以為,可以借刀殺人。”

    “丹州城主是廷尉之弟,這事我知道,攔截皇國密書,與他弟有何關係,又何來借刀殺之?”

    “王上忘了你欽點的監察使宗無聖了嗎?”

    國師開口提醒,宗太極恍然大悟:“難道宗無聖將丹州城主拿下了?”

    “近日密書被攔截,老臣猜到,必是如此,他們之間的爭鬥已經烽煙乍起。王上隻需順水推舟,靜觀其變,若宗無聖跟蒙烈向問天三人聯手,勢必造成廷尉削弱實力,倘宗無聖真有萬古無一命格,將廷尉滅之,豈不正合心意?如此一來,相國也不會怪王上不念舊情,就算廷尉有造反之心,也順帶滅之。”

    宗太極聽後,笑逐顏開。

    ……

    人生最難拒絕的就是衣錦還鄉。

    宗無聖在華夏時,常從古代書籍中翻閱大成就者衣錦還鄉的事跡,對於他們的描寫,大多都是前呼後擁,場麵隆重,還鄉者身騎高頭駿馬,周身環繞無上榮光,惹來無數人喜極而泣,更有女人在人群中爭先奪後,高呼:“我要嫁給你。”

    往往如此這般衣錦還鄉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起點,那就是離開故鄉時,大多盡是冷嘲熱諷,等著看笑話的居多。

    宗無聖也是如此,在他離開丹州,前往幽州認親時,很多丹州知情人士大都嗤之以鼻,覺得沒落宗家這是要厚顏無恥的前往幽州找一顆大樹。

    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嘛。

    麵對無數的鄙夷,加之無數的惡言諷刺,宗無聖默默記在心底。

    這次回丹州,宗無聖確實前呼後擁,騎著蒙恬專屬座駕火鱗馬,與軍師楚歌並駕齊驅,身後有蒙烈向問天二統領護駕,再後麵更有聖戰盟天獅團,聲勢浩大的助威。

    而他這次回去,已然不需要刻意顯擺,在聖戰盟天獅團圍繞間,五輛籠車轔轔前行,那裏麵囚禁的,無一不是百姓最為憤恨之人。

    為首籠車內,鄭和源麵色蒼白,嘴唇幹裂,似乎一夜間蒼老了許多。後麵緊隨的四位家族族長,他們被抓比鄭和源提前了一些,在聖院地牢中關押期間,很多得知他們曾經欺負過盟主消息的聖戰盟成員,時不時前來地牢“問候”一下。

    楚熊盡管極力阻止,四位家族族長也難逃豬頭狗臉的命運,被打的麵目全非,估計他們自己的家族子弟都認得費勁。

    大部隊浩浩蕩蕩來到丹州城門,守門武士眼見如此龐大的隊伍,而且囚車內關押著城主,立馬警備,攔住城門詢問“你們是何人?”

    宗無聖隻需將腰間令牌掏出來,守門武士立馬認慫,顫顫巍巍的讓出道路,一直目送這憾人隊伍進入城中。

    大部隊押著城主及四大家族族長的消息,長翅膀一樣,在丹州城傳開,數十萬百姓聽聞這驚人消息,紛紛從家中跑出來,要看一下謠言真偽。

    當看到五輛馬車中人時,百姓們頓呼蒼天有眼。有哭的,有笑的,更多的則是謾罵欺壓他們多年的統治者。

    人群中也不妨有脾氣火爆的百姓,紛紛拿起伸手可及事物,朝著囚車招呼而去。此時最便利的要數蔬菜雞蛋小販,商品不要錢般的砸向囚車。

    鄭和源、四大家族族長,無一幸免,頭發上沾滿蛋黃蛋皮,臉上更是被蛋清粘住菜葉,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宗無聖目視前方,心中更是快意無比,宗家沒落,與他們有直接關係,被其他家族弟子侮辱,更是他們在背後撐腰。

    今日,百姓就是宗無聖的後台,一定要將曾經的屈辱全部奉還。

    “你們快看最前麵的年輕人,怎麽如此麵熟。”

    “是啊,我也看著麵熟,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不管他是誰,他可是替我們丹州做了天大的好事,我們應該拜一下。”

    “對,要拜。”

    一呼百應,在一人跪拜下去之後,沿街百姓紛紛跪伏,偶爾有幾個不跪的,必然是四大家族之人無疑。

    宗無聖掃視著十裏長街,兩側簇擁的百姓,無一不是跪伏在地,麵上帶著對明天幸福生活的希望。而他,心中無限感觸噴薄而出。

    這就是正義的力量,這就是民意的力量,正義不倒,民意不滅,郎朗青天,浩然長存!

    “無聖?!”

    人群最不顯眼的地方,一位婦女,身穿粗布長袍,衣袖跟後背幾個醜陋的補丁,讓人為之心寒。

    婦女跪在地上,雙手將三歲的兒子環在懷中,有些呆愣的注視著緩緩而來的大隊人馬。

    為首那位少年,麵如冠玉,卻帶無上威嚴。婦女看著這位少年,一股委屈的淚水噴湧而出,從臉頰滴滴掉落於地。

    “少爺!宗少爺!”婦女口中輕聲呢喃,懷中的小兒子扭頭看著娘,好奇的問道:“少爺是誰?爹親認識他嗎?”

    婦女和藹的看著一臉稚氣的孩兒,回答道:“他是我們的少爺,也是我們的大英雄。”

    “我長大了也想當英雄,娘親去跟少爺說一下行嗎?”

    婦女欣慰的笑笑,說道:“大英雄不是說出來的,是要付出常人所不能的努力,你想成為少爺這樣的大英雄,就要忍得了寂寞,受得了煎熬,方成。”

    “我知道了娘,宗玉一定會成為英雄!”

    小男孩的諾言沒有食言,若幹年後,他真的成為弦筆六國,讓敵人聞風喪膽的一代名將——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