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新工作(下)

字數:3022   加入書籤

A+A-




    “新工作?什麽新工作?”

    聽到季明明這句話,吳清晨腳步微微一頓。

    新工作?我還能工作?負責接受更多更專業的培訓麽?

    “不,你想錯了。”和吳清晨比起來,季明明警官先生的觀察力實在敏銳了許多,隻一眼就看出了吳清晨的疑慮,“一份很常規的工作,而且肯定非常適合你……”

    “……好了,我們快點吧……”說到這兒,按了按耳塞,季明明加快了腳步:“上麵已經準備好了。”

    穿過三道由十數名荷槍實彈的軍人們組成的關卡,通過兩道雙向密封的電控掃描甬道,然後轉乘好幾架電梯之後,吳清晨終於回到了地麵。

    一長串已經全部點火的車隊已經等候在門口,吳清晨昨天乘座了一次的大巴停在最靠近的位置。

    幾人走進大巴,兩位站在門口的軍官為各人一一指出座位,吳清晨坐在中間靠前,單獨一排,旁邊是季明明和眼睛簡直已經是一片血紅的蔣奉明,前後是四名身材勻稱,眼神銳利的安保人員,陳文明和身邊四名正宗寸步不離的軍官坐到了最後,其他位置都坐著吳清晨前一天已經在這輛大巴車上認識的十數名各行業專家。

    “季警官……”車門關上,車隊立刻平穩啟動,蔣奉明用力揉了揉雙眼,碰了碰身邊的季明明,“原來的計劃裏,現在應該是比對複核,你看,能不能合理利用一下時間?”

    季明明沒有立刻回答,左手微微指了指,示意蔣奉明看看旁邊的座位。

    隔壁的座位裏,吳清晨閉著眼睛,微微仰頭,將頭枕著座椅的靠墊,兩人都是見微知著,極其擅長察言觀色的人物,很容易就能看出,吳清晨看起來似乎正在休息,可雙手無意識地握成拳頭,肌肉緊張,眉頭也緊緊地擠到了一起,明顯正在入神思慮。

    “說實話,十七號備用方案的很多地方其實我沒怎麽看懂,也不明白啥叫人際交流,交流應變培訓,很不明白上麵為什麽讓我來負責這一塊……”

    說到這裏,季明明慢慢地搖了搖頭,“不過,要是平常接到的案子,如果目標剛剛接觸個人物品,滿足了通訊要求,然後了解了一部分外界的情況,要我說,這個時候,還是讓目標靜一靜比較好。”

    “你是專家,你決定吧。”蔣奉明微微地歎了一聲,翻開手邊的文件,很快同樣深深地皺起了眉頭,“……我再安排吧,實在擠不出時間,也隻能放棄這方麵了。”

    說完,蔣奉明放下文件,習慣性地看了看手表,季明明也順便瞟了一眼:“沒事,你再想想吧,反正這個方案還有一個鍾頭零十五分鍾。”

    五分鍾過去,車隊開始緩緩減速。

    吳清晨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大巴車外,車隊經過的位置,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起伏的丘陵,青青的草地,潺潺的溪流,高聳的群山。

    這不就是昨天培訓過的地方麽?

    想想昨日休息地點的安保程度,以及離這片培訓地點的便利程度,吳清晨很快明白,將自己從北京市中心拉到這裏,肯定是經過了周密的考慮和詳細的計劃。

    很快,吳清晨知道了自己的“周密考慮,詳細計劃”和國家的“周密考慮,詳細計劃”具有何等巨大的差別。

    “啊!”

    爬上一道山坡,車隊慢慢地停了下來,車門還沒來得及打開,視野完全開闊的吳清晨立刻驚訝地叫了一聲。

    山坡底下,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野外,無數的鏟車,叉車,挖機,推土機,起重機,壓路機等等大型器械正在操作,這些大型器械之間,川流不息的卡車沿著一條條臨時開辟的道路飛快行駛,而原來的空無一人的山地之間,密密麻麻的軍人背著各種各樣的工具正在進行各種各樣的土木作業。

    就在吳清晨的下方,不到五十米的位置,一輛推土機正在平整地麵,旁邊已經推平的地方,幾十名身穿製服的軍人或扛著荊棘,或握著鐵鏟,或握著鋤頭,利用這樣那樣的工具,飛快地開辟出一塊農田,紮起了圍攔,同一時刻,後麵緊跟的另外幾十名軍人,從旁邊的幾輛皮卡拖鬥裏,抱出一捆捆淺綠色的作物,放進前麵軍人挖出的坑中。

    更遠點的地方,本來是一塊平地的位置,兩台挖機和一長列的卡車配合,將原本渾然一體的泥地挖出一條長長的壕溝,又不知從什麽地方引來了活水,同時幾十名軍人在旁邊加固岸堤,拍實泥土,硬生生地造出了一條溪流,而這條新鮮溪流的上遊,已經完成了類似處理的部分,密密麻麻的軍人或被著鵝卵石,或被著水草,或被著石板,甚至還有好幾位士兵合力抬來一隻隻小筐,倒出一條又一條小魚,一條新生的溪流已經像模像樣。

    放眼四望,吳清晨的視野裏麵,這樣的位置數不勝數,一夜之間,原本青山綠水的郊遊盛地,轉眼變成了一處熱火朝天的工地。

    而且,這塊工地的效率極高,成果也極其驚人,站在山坡上,望著幾處已經施工過半的地點,隻花了半分鍾,吳清晨就明白了這場大改造的目的。

    五十米外,士兵們飛快插下一株株淺綠色作物的農田,不正是中古世界弗裏曼家的青麥地?

    七十米外,挖土機和叉車正在共同努力,挖出的一條彎曲壕溝,不正和村莊東麵的溪流走勢一模一樣?

    一百米外,十數名士兵正在奮力架起的兩支原木,不正是自己回家時經常跨過的木橋?

    從近到遠,從高到低,從上到下,從溪流到農田,從作物到小徑,從一塊鵝卵石到一叢矮灌木,麵前這塊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巨大工地,正在一草一木,一屋一水,一田一路地照搬中古世界艾克麗村莊的一切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