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拜山

字數:2622   加入書籤

A+A-


    ()    “大家請看,這第一個石階旁的石像雕刻的便是十八羅漢之一的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也就是傳說的坐鹿羅漢。”青山指著石像向跟隨他第一次前來上山的諸位記者和好奇的信眾解釋道。

    “青山住持,不是說有五百羅漢麽?”一個記者不解的問道。

    青山緩緩的解釋道:“哦,是這樣的。在印度古代,慣用五百、八萬四千等來形容眾多的意思,和我國古人用或九來表示多數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羅漢,在佛教經典固然是常見的,但並不意味著是固定的數字。可是隨著十六羅漢的崇奉,五百羅漢像也便在五代時期見於繪畫和雕塑,不久便有許多寺廟建立了五百羅漢堂。後人又附會地列舉五百羅漢的名字,其實都是沒有根據的。

    而十八羅漢基本上都是曆史上就有現實人物的,比如這位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賓度羅是印度十八姓之一,是貴族婆羅門的望族,跋羅墮閣是名。這位羅漢本來是印度優陀延王的大臣,權傾一國,但他忽然發心去做和尚。優陀延王親自請他回轉做官,他怕國王囉唆,遂遁入深山修行。

    對了,據佛經記載其實隻有十六羅漢,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身邊的十六名修行者,從唐末開始又補上了兩名尊者,於是就變成了十八羅漢!”

    聽了青山詳盡的解釋,眾人不由歎服:“青山住持真是佛理精深,佩服佩服!”

    青山雲淡風輕的揮揮道:“佛家子弟、理應如此!”其實心裏卻在暗暗慶幸,好在昨晚做了一下功課,要不然還真就露怯了。

    今天是青山在墨田山發生變化之後第一次過來,既然已經確定了這裏是佛跡,那麽這次就不能像是春遊似的隨隨便便就上山,而是要進行拜山。最初青山隻想帶幾名有興致的信眾一起拜山,但是因為最近墨田山和弘法寺的話題很火,所以有不少記者也跟了過來。

    於是一路之上就這樣青山一邊講解一邊引領眾人前行,這一路上他是切身體會到了這“五百羅漢階”的好處,於是向隨行眾人引導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雖然這些石階多達幾百階,但是我等一路行來卻絲毫沒有疲乏感,而且靈台清明、額、換句世俗的話來說就是心沒有雜念、沒有任何的負麵情緒,不知大家的感受是否如此?”

    經青山這麽一提醒,眾人這才發現原來真的是這樣,一名扛著攝像的攝影師驚奇的說道:“咦,真的啊,青山住持您要是不說的話,我還真沒注意,我這一路上扛著這麽沉的攝像居然一點都沒覺得累,這真是太神奇了!”

    “我也是啊,這兩年我的身體一直都不好,根本就走不了多少路,怎麽今天上了幾百階台階了居然連一點汗都沒出呢?”

    “我上山之前剛剛跟男朋友在電話裏吵了一架,但現在我居然一點都不恨他了,真是太神奇了!”

    “”

    青山這個時候適時的雙合十長宣了一聲佛號:“佛法無邊!”

    眾人也立即反應了過來,跟著雙合十高聲喝道:“佛法無邊!”

    待走到山頂之上、門樓之前,青山叫停眾人,換好袈裟法冠、獨自上前跪伏於地、連續叩首高聲喝道:“我佛慈悲!”

    然後跪直身體沉聲朗道:“弟子青山宏介日後必將帶領弘法寺侍奉佛祖、精研佛法、普度眾生、以念我佛慈悲!”

    說來也怪,就在青山說完之後,整個身體都隱現金光,厚重的佛寺與年輕的僧人之前忽然變得相得益彰,整個畫麵莊嚴而又肅穆。

    隨行的記者和攝像自然不會放過如此難得的畫麵,連忙開啟一路狂拍。待這些記者拍完之後青山這才引領眾人遊覽各個大殿,此刻已經二級的弘法寺共有座大殿,但座大殿內均並未安置神像,於是便有人問道:“青山住持,請問這座大殿您都會供奉哪些佛祖菩薩啊?”

    青山沉聲答道:“我弘法寺之前一直都是供奉觀音菩薩,所以這正殿自然是安置觀音神像,至於東西兩殿等貧僧考慮好之後再請相應的羅漢菩薩。而且周邊的堂五閣,也都會一一布置好,隻是這樣就要消耗一定的時日,但今日貧僧在這裏保證,待一切都安置好之後,我弘法寺將會舉辦一場開寺大典,到時歡迎各位光臨!”

    其實這話並不是青山信口胡說,而是升到二級寺院之後主線任務裏麵就立刻出現了新的建造任務,首當其衝的第一項就是建造藏經閣,所以這些事是他肯定要做的,因此現在說出來可也無妨。

    “青山住持,請問這堂五閣都具體指的是什麽啊?”一邊有記者好奇的問道。

    “這個堂五閣指的是佛寺之常見的建築布置,但是各個寺廟都並不完全一樣,至於本寺的布置請恕貧僧暫且保密,不過藏經閣肯定是要首先修建的。”其實這也不是青山想要保密,而是後續會有什麽建築他也不知道,所以自然不敢亂說。

    公告:免費app安卓,支持安卓,蘋果,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進入下載安裝 upingshuji 按住秒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