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隻為漢室子民 (求收藏,求推薦票)

字數:3977   加入書籤

A+A-


    鍾鼓齊鳴中,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各按序列徐徐入殿,朝拜叩首、三呼萬歲之後,漢獻帝劉協招呼免禮,然後各起身列於金殿兩側。

    接下來首先是幾名幾個臣子在那裏說些無關痛癢的事情,當然也不能說是無關痛癢,大多是一些民生事情,然後就是各方勢力開始扯皮。

    “臣,有本奏。”

    朝中諸位大臣正扯皮的時候,及其洪亮之聲在大殿中回蕩,眾人立即噤若寒蟬,就連劉協也是正襟危坐,收起臉上不耐煩之色。

    “相國所奏何事?”

    劉協目光深處流露出的畏懼之色,令在場多數大臣升起鄙夷之心,高高在上的天子,竟對一名臣子升起畏懼之心,可悲可歎。

    董卓慢慢悠悠的說道:“陛下,臣以為袁紹少年英才,當為渤海郡守。何顒、鄭泰、旬爽皆為棟梁,陛下何不下旨征召為國家效力?”

    “相國所言甚是,準奏!”劉協毫不猶豫的答應,然後又小心翼翼的問道:“相國還有事嗎?”

    董卓道:“韓馥、劉岱、孔伷、張谘、張邈、韓融、陳紀、王匡、鮑信聲望海內,臣以為可一一授於太守要職。”

    “準奏!”劉協想了想又道:“此事可全權委托相國,授何官職相國可斟酌而定!”

    “臣遵旨。”

    。。。。。。

    雒陽荀府,書房內。

    潁川荀氏是大漢主要士族之一,當時有“汝潁多奇士”之說,而荀氏則是潁川眾多士族的代表之一。荀氏見於史籍記載者達一百多人,且在朝廷做文職高官的多,主要是一個士大夫官僚世家。

    荀氏一族勢力龐大,更是人才眾多,諸如明史荀淑以博古通今、品節高行著稱,當世名賢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為師。而其子八人,人稱荀氏八龍,慈明無雙。

    而荀爽荀慈明就是荀淑第六子,其人好學問而不好官,何進曾三次征召,他皆以病重為借口推辭,埋頭做學問。

    此時伍瓊、周毖二人聯袂而至,向荀爽賀喜。

    荀爽抬頭淡淡的看了伍瓊、周毖一眼,而後又低下頭,平淡的說道:“吾之所願不過是觀盡天下群書爾,兩位的好意,爽心領了~”

    伍瓊拱手小刀:“慈明,相國特拜慈明為尚書令,還望慈明務要推卻......”

    “相國?”荀爽眸中掠過鄙夷之色,淡然道:“高祖建國設相國之位,文終侯首功而居相國,後平陰侯繼任,自平陰侯後不設相國,分為左、右丞相。後呂逆外臣而擔任相國一職,如今董卓亦是外臣而擔任相國....”

    “荀慈明~汝真以為我等不顧廉恥屈膝....”伍瓊向前傾了傾身子,聲音漸漸低下去,伍瓊、周毖在荀爽書房中,一直待到深夜,才悄然離開,至於三人說了什麽,誰也不知道,隻是荀爽第二天便去董卓府中報道。

    。。。。。。

    淡淡的星空下,空曠的荒原上燃起了堆堆篝火,火堆旁邊圍滿了士兵,一個個簡陋的支架上橫著用木棍串起來的野味,放在火上炙烤,陣陣香氣隨風飄向遠方。

    當然這些肉上麵灑滿了孜然、辣椒粉,這些東西是劉辯花了10點軍功值兌換出來的,不僅能提升口感,最主要的是能改善肉質,初次使用能夠讓普通人提升一點武力值。

    宿營地的正中間,劉辯手枕後腦,正仰望著滿天繁星發呆。

    這三十九名西涼兵可以說是他第一批班底,雖然大部分基礎屬性都不是太高,但好在他有係統在手,細心培養之下,等以後建立起班底,這些人皆可成為軍中中間的力量,而徐三、黑牛、二子三人資質比較高,尤其是徐三,可以重點培養。

    徐晃五子良將之一,曆史名將,自然不用說,無論是武力還是統帥能力皆為頂尖之人,以後隨著自己勢力漸漸的龐大,徐晃絕對是第一人。

    至於閻行此人,劉辯心中實在是猶豫不決,直到現在他才想起來閻行究竟是誰,曆史上閻行此人的確是西涼有數的名將,一身武藝非比尋常,效力韓遂之際,曾險些殺了五虎將之一的馬超。

    當然現在的閻行武藝屬於二流武將,那是因為此時的閻行尚且二十多歲,遠遠沒有沒有達到顛峰時期的能力。

    劉辯擔憂的並不是閻行的能力,而是此人在曆史上有名的二五仔,韓遂、曹操渭南之戰的時候,閻行效力韓遂且娶了韓遂之女,然最終卻幫助曹操轉而攻打韓遂,致使韓遂戰敗身死。

    典型的身在韓營心在曹,如果不是閻行的背叛,韓遂雖然最終會敗在曹操手中,可閻行確實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如今不知是曆史偏離了軌道還是別的原因,竟然稀裏糊塗的歸降了他,這讓劉辯心中產生猶豫,實在不知能否對閻行加以重用。

    “殿下。”

    正當劉辯想的入神之際,一道聲音將他的思緒拉了回來,轉頭看去卻是閻行捧著一大塊烤肉和一壺水正大步走過來,烤的金黃的烤肉,散發著陣陣香氣。

    “坐~”劉辯坐起來,接過烤肉嗲了點頭,伸手指了指一旁的空地。

    “多謝殿下。”

    閻行拱拱手,依言在劉辯身旁跪坐下來。

    劉辯慢條斯理的輕輕撕開烤肉,更加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饞蟲瞬間勾引起來,不由的點了點頭,係統出品的調料果然不同凡響,將另一半遞給閻行,然後狠狠的咬上一口,濃鬱的肉香在嘴裏綻放開來。

    “殿下~”

    “嗯?”劉辯抬頭迎上閻行的目光,微笑道:“彥明有事?”

    “小人....”閻行臉上流露出猶豫之色,甫接觸劉辯溫和的目光,咬了咬牙,暗暗握了握拳頭,深吸一口氣道:“小人以為殿下此行,危機重重...示意小人以為殿下...”

    “彥明忠義,孤自然是知道。”劉辯擺手打斷了閻行的話,微笑著接收了閻行的好意,隨即肅容道:“孤此去白波,的確危機重重,可是孤卻不得不去。自董卓自拜相國,把持朝政,禍亂朝綱,幸得朝中尚有我漢室忠臣,否則董卓必將篡逆。”

    “然朝中之事與百姓何幹?可董卓無德,京師雒陽內西涼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致使百姓流連失所,民不聊生。可恨孤無權無勢,否則比手刃董賊頭顱。此非為孤,也不為這漢室江山,隻為這雒陽漢室子民,能少些苦難!所以孤必須去白波!”

    說到最後,劉辯不僅感覺渾身雞皮疙瘩掉了一地,連心中也暗暗吐槽自己,但臉上還得表現出幾分慷慨激昂。

    但是這種已經在穿越小說中用爛了的說辭,在這個時代,對於所有接受儒家思想的人來說,卻是最有效的。

    閻行眸中流露出驚訝之色,然後躬身肅聲道:“殿下既有心,小人願意粉身碎骨胡德殿下周全。”

    此時閻行對於劉辯的忠誠度已然提升為死心塌地,這讓他一樂,什麽身在韓營心在曹營,死心塌地的忠誠度,隻要不是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相信閻行絕不會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