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以工代賑

字數:6025   加入書籤

A+A-


    至於民屯,正是這些災民的用武之地,青州自黃巾賊盤踞以後,百般剝削,百姓流離失所,萬畝良田也成了無主荒田,這種情況下,正可將這些無主荒田收歸國家所有,然後將這些災民按軍隊的編製編成組,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

    這種民屯田製在曆史上是由曹魏集團的棗坻所創,當然還有韓浩參與其中,對了,棗坻現在雖然不知到在什麽地方,可是韓浩卻是在王匡的麾下啊,念及於此,劉辯目光一亮,如果將此事交給韓浩豈不是比交給王修要強的多。

    一旁的王修見劉辯目光忽然一亮,正要詢問之際,門外陡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小吏已然越門而入:“啟稟殿下、郡守大人,東萊黃世仁前來求見!”

    “誰?”劉辯險些被自己的口水嗆著。

    小吏奇怪的看著眼前的弘農王為何如此吃驚,不過仍然恭恭敬敬的說道:“東萊黃家家主黃世仁求見殿下。”

    “行,讓他進來吧。”劉辯心裏暗自嘀咕,這名字起的,簡直是太有水平了,讓他忍不住的想起來楊白勞這個名字,不過黃世仁來的也算是時候,如果在推遲幾日,糧食和錢都已經快應付不過來了。

    片刻之後黃世仁在小吏的引領下來到大廳,見到主位上的劉辯,毫不遲疑的雙膝跪地,以貧民之禮叩首道:“小人黃世仁叩見弘農王殿下!”

    “黃家主終於來了,孤可是在此等候家主數日了!”劉辯拱了拱手,麵帶笑意虛扶黃世仁起身,一雙烏黑的眸子卻是暗自觀察著此人,剛才黃世仁見到年幼的自己竟然毫不遲疑的跪拜叩首,不由的讓他另眼相看。

    莫要忘了,當初在河內郡,三大之家之一的馬家家主見到自己如此年輕,也是微微有些一愣,而此人臉上竟是毫無遲疑之色,想必來之前已經打聽的清清楚楚了,這是個心思縝密的主啊。

    “小人當不得殿下如此大禮。”站起身來的黃世仁,躬身道:“青州境內黃巾賊寇肆虐,百姓民不聊生,小人於東萊聽聞殿下有意掃蕩青州賊寇,特獻上糧草十萬石,聊表小人之心意!”

    劉辯眼眸中微微掠過一絲驚訝之色,他卻是沒料到黃世仁能拉來十萬石糧草,這可是不小的數目,恐怕整個北海郡所有府庫加起來都沒有十萬石,而黃世仁竟然一把獻上十萬石,足以說明黃家底蘊之深厚。

    這就是經商世家的好處了,商人雖說沒有政治地位,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錢啊,不過據王修搜集的情報來看,黃家可不是什麽特別有錢的主,能獻上十萬石糧草,如果不是變賣了產業,那就是有意的掩藏資產。

    不過想來後者恐怕是更接近現實,畢竟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麽個人財產權之類的東西,在這個亂世,沒有強力武裝的商人在賊寇以及諸侯眼中那可是一塊肥肉,尤其是在這個賊寇盤踞的青州~

    “既然黃家主有心,孤就接了這批糧食!”劉辯也推辭,開門見山的說道:“孤從不喜歡讓別人吃虧,黃家主有魄力送來十萬石糧食,孤也絕不私藏配方!”

    “謝殿下!”

    黃世仁心中明顯的送了一口氣,這個年代可是從上到下的貪,就連漢靈帝都開始賣官鬻爵,更何況是別人呢,正是深知如此,他毫不猶豫的在原來的基礎上多加一倍的糧食,怕的就是對方趁機要挾,既然接了糧食,這也不枉費他花費了好一番力氣才運來的糧食,至於路上的擔驚受怕,想來也是值得了。

    “殿下能拿出此等利國利民之法,當真是造福天下的技術,小人本就是東萊郡人,故此打算在東萊操持鹽業。不過小人卻也不願獨吞利潤,小人願將其中利潤五成,資助我大漢官軍!”黃世仁謙虛的說道,這其中可是把所有的成本都剩下來了,利潤之大,不可想象,是以他不想也不敢去獨吞,否則他明白,自己早晚會被惦記上,到時候那可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劉辯笑了笑,曬鹽之法與這個年代的生產食鹽的方法想必,簡直可以說是一本萬利,其餘的鹽商根本就不可能有競爭,是以他可不想讓黃世仁成為大漢鹽業的壟斷,這對他是不利的。

    是以搖頭道:“黃家主,這其中利潤之大,孤不說想必你也知道,所以你就別想全部吃掉了。否則縱使孤不對你有想法,可天下諸侯之多,早晚會惦記上你,你也不想到時候被人全部抄家為奴,抄家你的家產吧。”

    “自是不想,自是不想!”經過劉辯的顛點播,黃世仁嘴裏充滿了苦澀,陡然認清了現實,商人有錢,看似威風,可其中的苦楚誰又能知曉呢。

    “不過黃家主也不必為此苦惱!”劉辯看著黃世仁臉色一跨,直接說道:“孤有意扶持家主,難道家主就沒想過投靠於孤?”

    “嗯!?”黃世仁一愣,隨即滿臉不可置信之色,他不是沒想過投奔劉辯麾下,隻是想到兩者身份懸殊之大,根本就不敢貿然提出來,此時見劉辯親自詢問,焉能不答應?是以立即朗聲道:“小人願率全家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

    送走了黃世仁,劉辯在程昱、陳軍、王修的陪同下,行走在大街上,入目所及,都是一雙雙迷茫、麻木以及絕望的目光,劉辯的一顆心,都沉甸甸的。

    從古至今,曆朝曆代皆有災民出現,然則像這個年代這樣大規模災民的出現,卻是不常見,尤其是自桓靈二帝以來,時常發生,直到如今已經算是達到了頂峰,每一座城池的災民最少幾十萬,這還不算是沒有來得及進城的災民。

    好在黃世仁送來的十萬石糧食足以支撐一段時間,再加上著人開墾荒田,實行屯田製,在加上食鹽的暴利,隻要能撐過這個冬天,便能走上正軌了。

    “叔治,著人盡快將災民的人數統計出來,三天後便開始整修北海郡!”劉辯一邊走,一邊回頭對王修說道,不過雖說糧食有了,錢有了,災民也可以投入生產了,然而其中卻又有新的問題。

    自從第一天進城,看見施粥一事以後,他便知道這些人早晚成為行動的阻礙,尤其是在糧草下撥的過程中,極有可能會現不可名狀的損耗,導致最終真正能夠落在災民身上的,能有一半已經算是吏治清明了。

    這種手段放在後世已經算得上是玩的爐火純青了,劉辯當然要極力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

    “另外,戶籍方麵,盡快落實,那些災民隻要願意參與勞動的,一律給他們發一塊身份證明,然後著手規劃新建的房舍,可以作為獎賞,將選擇一部分勤勞以及對工作有重大貢獻之人免費入主!”

    劉辯說辭一頓,微微眯了眯眼睛,沉聲道:“著重告訴這些災民,三天後,官府將停止開倉放糧,但是隻要參與勞動,每人都有工錢,而且還管飯!但是如果好吃懶做或者不願意幹活的,官府不會再給他們一絲一毫的資助!”

    “諾!”王修、程昱點頭應著,這些事情,王修不可能忙得過來,即使就算能忙過來他也不會撇開程昱,畢竟論親疏,程昱可是這位殿下的心腹。

    其實除了興修水利、修築城牆以外,劉辯最主要的是為了刺激商業的流通,規劃好新建的房舍,除了將領重大貢獻者以外,可以讓這些領了工錢的災民購買房舍,當然他們肯定是不可能一把掏出來。

    畢竟在後世底層的百姓們不也是貸款買房嗎?所以啊,先讓這些災民以工錢付首付,然後官府可以貸款給他們,然後稍微加些利息,讓他們慢慢的償還,雖說個人利息極少,但是別忘了基數有多麽龐大,如果將來整個大漢朝都實行這種製度,這也算是朝廷重要資金來源了。

    而這種以工代賑的方法,最大的一個好處便是可以吸引災民,在這個年代大多數諸侯、郡守都不願意接受災民,蓋因他們完全隻能實行開倉放糧的方法,否則一旦引發災民的暴動,便會產生極其惡劣的後果。

    但是劉辯不怕啊,流民、災民可都是人口,這可都是資源,他恨不得天下所有災民都往他這裏來,再者來說錢財不是問題,他早就已經想好了辦法。

    雖說他告訴災民隻要勞動就管飯,但是決是什麽可口的食物,而且也隻是勉強餓不死而已,想要吃飽則是不可能,但是他們可以用錢買啊,劉辯會命人販售可口食物,隻收成本錢,如此便會形成官府給勞動的災民工錢,而災民則用工錢購買食物,最終的錢還是會回到官府的手中。

    如此隻要錢還在北海郡內運轉,無論來多少人,北海郡都能吃得下。

    三天後,王修已經將災民完全統計出來,共得災民四十七萬,匠作府正全力趕製每一位災民戶籍證明,現在整個北海郡幹的熱火朝天,起先災民還半信半疑,畢竟強迫災民修葺城牆,興修水利這些事情,基本曆朝曆代都會做。

    但是絕沒有發工錢的,劉辯製定的發工錢標準是,一日一結,絕無拖欠,而且每一塊施工地點都設有一名全副武裝的白波兵,這不是監督他們幹活,而是時刻準備接受災民的投訴。

    這是劉辯根據後世想到的監督辦法,任何一名災民對與工錢有疑問,或者每日的工錢不夠數,可以立即向監督士兵匯報,而無論發放工錢的官員有什麽苦楚,隻要沒有預先上報,一律就地正法,如此殘酷規定,使得任何一名發放工錢的官員不敢有絲毫中飽私囊之舉。

    而此舉也完全打消了災民的擔心,猶如當年商鞅立信一般,災民徹底的從新開始相信官府。

    不得不說自桓靈二帝時期,尤其是經曆了黃巾之亂、董卓弄權以後,漢室的信譽在百姓心中已經越來越低了,之前北海郡日日開倉放糧,都快把自己的老底掏幹了,災民們對於官府的信任仍歸於零。

    其實也不怪王修,最主要是除了身強力壯的災民以後,大多數老幼婦孺的災民根本吃不到糧食,而身強力壯者畢竟還在少數,所以也導致了災民的不信任,但是這種以工代賑的舉動,尤其是所有參加勞動的人,都拿到了工錢,而且聽說幹的好的,還獎勵房舍,如此優厚的待遇,讓他們直呼蒼天有眼。

    蒼天有沒有眼,劉辯不知道,但是他卻有眼睛,看著熱火朝天的工地,一雙劍眉慢慢的緊蹙起來,規劃重建房舍的地方,每一名災民都是耗費大量時間笨拙的將原木打磨成型,然後在笨拙的或是搭建牆壁或是搭建房梁。

    而修葺城牆的地方更是如此,從最初的每一塊原料到運輸,到最終搭建在城牆上,都是一人從頭到尾的操勞,這種效率簡直是太慢了。

    “仲德,叔治,你們二人琢磨一套分工方式。”劉辯目光看向神色不解的程昱、王修二人,耐心的解釋道:“修建房舍、修葺城牆,這種材料可以定製規格的活,可以命人專職去做,然後命人接應材料,最後在有專人實行修葺,如此下去效率會有極大提升!”

    王修神色陡然微微有些變動,隨即恢複平靜,而程昱一雙深邃的眸子卻是捕捉到了那廝微微的變動。

    劉辯沒有注意到王修臉上的異色,不過卻看到一名親兵疾馳而來,飛快來到他身邊,翻身下馬,向他躬身一禮。

    “怎麽了?發生什麽事?”劉辯皺眉看向親兵道,看著親兵臉上急促的神色,難道發生了什麽大事?現在北海郡剛剛要步入正軌,他可真不想聽到什麽不好的消息。

    親兵恭敬的將一封羊皮卷交給劉辯,劉辯展開匆匆閱覽,眼眸中掠過一絲精光,對王修道:“此間便交與叔治了!”

    “殿下放心,下官必定不會讓殿下失望!”王修躬身說道。

    “嗯!”劉辯輕輕頷首,轉身向議事廳走去,而程昱、陳軍則跟在後麵亦步亦趨!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內容更新後,需要重新刷新頁麵,才能獲取最新更新!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