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賑災案3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A+A-


    見完冷孤獨,龐昱又去了杏花房中。

    盡管對女色避之不及,龐昱還是必須得隔一兩天去見見杏花。上次派人刺殺的事讓杏花動了胎氣,險些保不住孩子——那可是龐家的血脈啊,說不定就是老龐家唯一的子嗣了!

    真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龐昱想了很多,不論男女,隻要生出來他都要好好教養,不能再慣出一個上輩子的龐昱!是女孩也不怕,長大了給她招贅,隻要孩子姓龐,那也是老龐家的香火了。

    就是杏花不好安排。

    以杏花的身份,龐昱想要娶她,龐太師肯定不會答應,他做夢都盼望兒子能娶個京城大家的閨秀呢,奈何那些高官家的小姐們都看不上龐昱,背地裏排了個“最不想嫁的世家公子”,龐太師獨子高居榜首。無他,龐昱在京中那就是一小螃蟹,恨不得橫著走,仗著有個皇帝姐夫,自認無論做了什麽都沒錯。

    可他姐姐現在還不是皇後呢,連一男半女都沒生下來,他怎麽好意思自詡國舅!

    龐昱真是想想就忍不住冒冷汗,他以前究竟有多草包啊!

    言歸正傳,龐昱敲了敲杏花的房門,得到一聲“請進”後,就推門進入。

    不得不說,杏花是個靠譜的女人,溫柔、冷靜、能幹。要不然當初龐昱也不會讓她去看守金玉娘,讓她來充當說服金玉娘的角色。盡管最後她因為同情金玉娘的遭遇而放跑了她,那也是見機行事,本來她不打算跟金玉娘走的,生怕拖累她,見展昭來接人,權衡了一下才求著展昭把她也帶走的。

    而後在山神廟,孫貴行刺到一半收了手,將她帶去醫館,查出她懷有身孕,杏花也十分冷靜地跟孫貴回去了,因為她知道龐昱看在血脈的份上,不會折磨她。

    沒想到,龐昱不止沒有折磨她,反而對她禮貌得不得了,就是看在她懷有他骨血的份上,那種好也有點太過了,她豈止是受寵若驚,簡直是認為安樂侯腦子進水了!

    人有可能一夜之間改邪歸正嗎?

    杏花從前是不信的,她以為龐昱隻是心血來潮,年紀小又是第一個孩子,所以寶貝。但是數日過去,龐昱還是這般態度,她就不得不正視起來,從最初的擔驚受怕變成了漸漸習慣。

    況且行館裏的人並沒有限製杏花的自由,她可以隨意上街,不過身邊得跟至少兩名護衛,保證她的安全。杏花看到災荒後有序重建的城市,麵色逐漸好轉的災民,就算再恨龐昱,也在不知不覺中對他改觀。

    杏花也是被龐昱強擄來的良家女子,心中對自己的遭遇憤恨不已,更恨害得自己有家不能歸的龐昱。隻是她並沒有像有的女子那般自尋短見,她個性堅強,心道好死不如賴活著,隻要她有能力,她還能照顧一些同樣命運堪憐的姐妹,就如當日的金玉娘。

    隻是杏花沒想到,龐昱一夜之間改邪歸正,放走了所有被他擄來的女孩子,每個人送了一大筆銀兩,保證送她們回家。若有不願回家的,他可以另外安排去處。不過他沒有留下任何一個當侍妾,有一兩個存心攀龍附鳳的女子苦苦哀求,哭得梨花帶雨,龐昱還是沒有留下她們。

    真是奇了怪了,府中的人都在心裏嘀咕,安樂侯怎麽突然之間不近女色了?

    除了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杏花房中坐坐以外。

    所以杏花在行館裏的生活真是沒有任何不如意的,府中的人都願意奉承她,認為她是龐昱的真愛,等回京以後就算她撈不著一個侯夫人,起碼也是個貴妾。

    隻不過,那些人都想岔了。

    看著與自己保持三步遠的距離,動作絕無逾距的龐昱,杏花心中暗笑。

    “這兩日如何?”龐昱一進門就直接問。

    “妾身體還好。”杏花福了福身,又從枕頭底下拿出一本厚厚的書冊,“這幾日府中支出七百六十八兩,那些鄉紳前前後後加起來送的禮有一千二百多兩,還有幾樣古玩,妾眼界不足,未能看出價值幾何,已經讓龐總管去打聽了。”

    “嗯,不錯。”龐昱點頭,他最滿意的就是這點,杏花太靠譜了,管賬是一把手,比不會算賬的龐福強多了。

    說起來,龐福這個管家,忠心是足夠的,人也圓滑,嘴皮子利索。就是大老爺們花錢大手大腳,龐昱和他都不是會管賬的人,那天龐昱讓李、周二人拿賑銀出去,第二天龐昱差點就吃不上飯了!

    原來安樂侯這次來陳州,除了賑銀之外,他爹龐太師、他姐姐龐妃給他塞了不少“零花錢”,再加上龐昱自己帶的,加起來有三千多兩,按理來說足夠他花的了。

    可是賑銀大半被龐昱拿去修軟紅堂了,剩下的錢也都用在了吃喝玩樂上,龐昱自小錦衣玉食,他每頓飯就值七八兩銀子,更別說穿的那些綾羅綢緞,還有給那些女孩子用的胭脂水粉……

    這加起來,每日府中開銷就要近五十兩!而龐昱已經到陳州有一個多月了……

    那天龐昱回魂重生,當晚就決定發還賑銀,給女孩子們遣散費,不夠的從他的“零花錢”裏拿,李超、周群這兩個心大的,還真的拿光了庫房所有的銀兩!龐福後來去庫房查賬,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庫房裏就剩不到十兩銀子了!

    幸虧府中吃飯的嘴巴變少了,龐昱帶頭節衣縮食,這才混過去最艱難的頭幾天。

    想起地獄裏宰殺、虐待牲畜也要受刑,龐昱就發願日後隻吃素,正好給自己省錢,一舉兩得。

    吃了快半個月的素,龐昱最後那點虛胖也沒了,去掉那層輕浮的麵紗,乍一看翩翩少年唇紅齒白,眼睛黑亮清澈,還挺能迷惑人的。

    不過龐昱吃素,不代表府中其他人也能忍住不吃肉啊,龐昱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當一回“貪官”,收了那些鄉紳土豪的孝敬,大半的錢拿去賑濟災民,小部分錢拿來賑濟安樂侯府。

    杏花接過賬本才知道安樂侯幾乎散盡了家財,知道他受賄也是為了鄉民,所以樂意去幫他。

    何況那些鄉紳都不傻,知道龐昱在設粥棚,而且陳州米糧比金銀緊缺,所以送的大半都是米糧,還有一些古玩畫軸是拿給龐昱“鑒賞”的。

    龐昱對這些庶務不大拿手,前世被包拯鍘的年紀太小,對官場不甚熟悉,很多規則沒搞明白。不過他在地獄中倒是碰到了不少“獄友”,偶爾他們會跟自己說一些做人做事的訣竅,他牢牢記著其中一個“獄友”跟他說的話——所有的犯罪歸根結底就是“錢”和“姓”,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從生產力上找原因,而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

    盡管龐昱對其中幾個詞並不理解,比如“科學技術”。但這不妨礙他套用獄友給他的“公式”!陳州為何會鬧災荒?因為適逢大旱,田地中沒有水,糧食被曬幹了。那麽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賑銀買糧,填飽老百姓的肚子;二是引水入田,建水車,鑿水渠,保住田地。

    前者龐昱每天都在做,後者他已經讓李超去找木匠做了,如今水車已經造得差不多了,鄉民們聽說要開鑿水渠,有不少自告奮勇的莊稼漢來幫忙,畢竟能保住田地,誰都不願離開故土流浪他鄉。

    不過龐昱也不可能真的讓鄉民免費幫忙,他還是給鄉民們付了工錢,每天每人一鬥米。

    別小看一鬥米,這可以滿足四口之家肚子圓滾地吃上一天了,窮人家估計能將這一鬥米吃個兩三天。

    這報酬已經算很不錯了,何況如今陳州正鬧災荒。聽說開鑿水渠給的工錢豐厚,不少人擠破了頭想進來,還差點打起來。幸虧龐昱及時帶人過去,又以翻地為名招募了另一批莊稼漢,兩方都照顧妥當,這才沒讓他們打起來。

    以工代賑其實是個不錯的法子,靠自己的勞動力獲得的糧食比買來的更加美味,何況這些工事到最後得益的還是鄉民自己,所以他們的積極性也格外高。

    其實龐昱這個安樂侯不過是來發賑銀的,發完就可以走了,沒必要用賑銀買糧,還帶著災民開荒引水。

    隻是龐昱重活一回,這些他力所能及的事,還是能辦就辦了,多積陰德,為龐太師和龐妃攢些善緣和名聲。

    而且包拯現在就在查賑的路上,與其灰溜溜地跑回京城,還不如多做一點實在事,給自己加點印象分,起碼也要功過相抵,畢竟原來的龐昱是真的做過強搶民女的事。

    有杏花在,真幫了龐昱不少忙,起碼銀錢往來不會像睜眼瞎一樣,用的時候隨便拿,連個章程都沒有。

    不過杏花月份還輕,不能太過操勞,現在她隻負責管賬就行了,跑腿的事情都讓龐福去安排,除此之外,龐昱還收留了兩個老實勤快的難民孤女回來照顧杏花,不求人機靈,隻要是沒壞心的就行。

    龐昱交代完自己想到的事,又仔細想了想,嚴肅道:“這些天,附近的黃集鄉好像在鬧匪患,你當心些。”

    杏花掩口笑道:“妾明白的,何況黃集鄉裏行館這麽遠,我去那兒做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