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賑災案6

字數:4379   加入書籤

A+A-


    直到五六杯茶下肚,跑了兩趟茅廁,包拯和公孫策的這盤棋才慢悠悠地下完了。

    “瞧我,光顧著給侯爺倒茶了。侯爺餓不餓,要不要來點點心?”包拯像個溫和的長輩,一派關切地問。

    龐昱連忙搖頭:“不必了,還請包大人將讓我過來的用意說明吧……”

    “嗬嗬,急什麽,咱們再聊會天。”包拯摸著他那一把胡須道。

    “這……要是沒什麽事的話,本侯還是先回行館了,還有不少事情等著我去做。”龐昱為難道。

    “安樂侯說的,可是以工代賑之事?”包拯笑得更加慈和了,毫不吝惜地誇讚道,“侯爺想出來的這個法子甚妙,災民不但能吃上飽飯,還能用自己的努力保住田地,災情得以控製,而災民又不至於流離失所。”

    龐昱趕緊擺擺手:“這並非我一人之功,大人謬讚了。”

    包拯看向龐昱的眼神越發微妙起來,心道:看來展護衛調查之事都是真的了,安樂侯在陳州並未如何為非作歹,卻有人在他們到達陳州時,故意讓人在他們麵前提起安樂侯的重重劣跡,影響他們對龐昱的初步判斷。

    再加上此前安樂侯在京中的名聲也不怎麽樣,又有冷孤獨刺殺在先,包拯幾人就先入為主,信了那幾人的話。

    所以抵達陳州當日,有人攔轎喊冤,包拯直接帶人去了府衙,沒讓龐昱跟那婦人當麵對質,也不讓龐昱去義莊看屍體,防止他毀屍滅跡。

    如果僅有鞭死人命一案,包拯早就開堂問審,準備好好“教育”龐昱一頓了。然而後來抓到匪類並供出與安樂侯勾結之事,卻讓包拯起了疑心。

    包拯和龐太師同在開封為官多年,雖是針尖對麥芒一般的存在,但好在互別苗頭多年,包拯對龐太師的了解恐怕比龐吉本人還要深。他清楚龐太師就是喜歡給他找茬,實際上龐太師膽子很小,偶爾貪點錢就罷了,絕對做不出有害江山社稷之事,而他兒子龐昱在這一點上跟龐吉學了個十成十。

    說龐昱仗勢欺人包拯是相信的,但說龐昱勾結匪類,包拯就不信了。

    而兩件事又來得這般湊巧,都不怪包拯多心是不是有人想要對付龐吉。

    再說,對方能收買幾個災民說龐昱的不好,卻不可能收買全城的災民吧,這幾天包拯帶著公孫策微服私訪,向不少人打聽過安樂侯的為人。鄉民們還是很老實的,都說安樂侯起初是做得過分了些,但是他後來讓大家都吃上飽飯了,受傷之人也全送去了醫館,安樂侯自掏腰包付了所有人的醫藥費,所以大家還是感激他的。

    公孫策當時還開玩笑說:“恐怕小侯爺一聽說大人要來查賑,就嚇得改邪歸正了。”

    包拯也打趣道:“如果本府所到之處皆有惡人改邪歸正,那本府也不介意多出來走動走動。”

    幾個時辰前,展護衛又在龐昱書房裏搜到了遺書和工事圖紙,字字句句都樸實懇切,為民著想,讓包拯打消了最後一絲懷疑。

    龐昱還不知道包拯已經對他大為改觀,正急得抓耳撓腮,想跟包拯說說案情,對方卻在打太極,想要自己回去搜查證據,又被人拖著喝茶,不讓走。

    要是以前,一言不合拍案走人,哪怕對方是包黑子,龐昱也做得出來。但現在不同啊,包拯是龐昱後續計劃中必須要抱緊的大腿之一,他不敢在包拯麵前失禮,隻好苦哈哈地陪著他喝茶聊天。

    過得兩個時辰,一身紅色官服的青年終於出現在院子裏,包拯的神情也為之一肅。

    龐昱一抬頭,就見一名如清風朗月般的青年朝他們走來,一身紅色襯得他更加俊美如玉——這便是禦前四品帶刀護衛,南俠展昭了。

    展昭看見龐昱,也是目光複雜。但他的視線並沒有在龐昱身上多做停留,而是對包拯說:“大人,屬下跟蹤那周陳氏,發現她這幾日經常出入一個名叫‘天仁堂’的醫館,且每次都是在裏間看診,並不在堂前看病,而且每次進去少則半個時辰,多則一兩個時辰。屬下問過那醫館的學徒,據說周陳氏是老毛病了,主治大夫說為了保護病人**,不肯說她是什麽病,隻是她最近來得頻繁些。”

    周陳氏就是那個狀告龐昱鞭死人命的婦人。

    “哦?那你問過那位主治大夫了嗎?”包拯問。

    “屬下怕打草驚蛇,就沒有問。”說著,展昭從懷裏掏出一張紙,“不過屬下暗中抄了一張方子,是周陳氏長年服用藥物的藥方,還請公孫先生看一看,這周陳氏到底是什麽病。”

    公孫策接過方子,認真看了看,忽然轉頭對包拯一笑:“大人,有線索了。”

    “怎麽說?”龐昱不等包拯開口就趕緊湊過來,兩隻黑黝黝的大眼睛眨巴眨巴,殷殷期盼。

    “咳咳。”公孫策三十而立,自詡一把年紀了,看見安樂侯這副小孩模樣,差點沒忍住去摸摸侯爺的腦袋,連忙把注意力轉回到藥方上,“這張藥方,是用來治尋常婦人疾病的。”

    “那有什麽可疑之處?”龐昱不解。

    然而旁邊的包拯摸著胡須嗬嗬笑,展昭也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來,唯獨龐昱一人仍不解其意,有種被人嘲笑了智商的感覺。

    公孫策耐心給他解釋:“尋常小病,無需特意到裏間看診,更不必頻繁上醫館。”

    “對啊!”龐昱眼睛一亮,也明白過來,“她跟那大夫肯定有問題!”

    “多半是有奸-情,不過仍需查證。”包拯辦過的案子多,見得多了也就能推測一二,“展護衛,你帶著王朝、馬漢去那醫館,把嫌犯抓回來!再有那周陳氏,她和那大夫家中要仔細搜尋。”

    “屬下明白。”

    包拯又轉過身來,溫和地看著龐昱,差點把龐昱看得汗毛豎起。“聽說安樂侯府上的鞭子是特製的?可有定數?”

    龐昱黯然搖頭,把龐福之前說的那番話轉述給包拯,“如今府中就是丟了鞭子,府上也無從找起,說來慚愧……”

    “無妨。本府是想問,來到陳州後,安樂侯可曾讓人再造過這種鞭子?”包拯問。

    “好像是有。”龐昱努力翻找自己上輩子的記憶,那模糊的印象也變得清晰起來,“確有一次,因來時父親已經為我準備妥當,什麽都不缺,隻命人找鐵匠做過一次,數量不多,隻是為防不時之需。不過舊的鞭子還沒用完,新造的也沒派上用場。”

    包拯笑得越發和善。

    公孫策也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兩人都盯著龐昱看,更讓龐昱坐如針氈了。

    “包大人……”

    “實不相瞞,公孫先生已經為那鞭死的屍體驗過傷了,那鞭傷是新鞭子造成的。舊鞭滑手,打在身上隻有痕跡不易出血;新鞭有刺,容易將人打得皮開肉綻,侯府侍衛都是武功高手,使鞭時掌握力道,甚至可以做到看不見外傷卻能傷及脾髒。而那具屍體,外傷猙獰恐怖,皮肉翻卷,卻沒什麽嚴重內傷,乃失血過多致死。”

    再加上安樂侯府上用的鞭子是鐵鞭,鐵鞭久了不用會生鏽,用前都要磨掉那些鏽跡,就算是新鞭也會磨光。既然那批新造的鞭子沒人用過,那麽打死周洪的就不是安樂侯的鞭子了,那鐵匠反倒可疑。

    龐太師恐怕還不知道,過分溺愛孩子居然還救了兒子一命,要不是他帶給龐昱帶的兵器多,現在還真的不好說。

    包拯的一番話,讓龐昱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心裏感動得不行,眼淚汪汪地抓著包拯的衣袖,恨不得往他臉上親一口——以前怎麽就沒覺得這包黑子如此可愛呢!

    “多謝包大人明察秋毫!”語氣可歡快了。

    渾身不自在的反倒成了包拯,要知道男女授受不親,男男也……授受不親!要是被死對頭龐吉看到,說不定會罵自己拐走了他兒子……

    不過經此一事,包拯倒是更加認同自己此前的想法,這安樂侯少年心性,本性不壞,率真可愛,隻要適當引導,未必不會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