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行刺案7
字數:4927 加入書籤
大宋朝的女子雖沒有後世那般被禮教束縛得喘不過氣來,但這年頭也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區別在於,這年頭的女子若是自己相中了哪家郎君,可以跟父母提,而父母若是看中哪位郎君也會跟女兒商量。
就連女子再嫁也沒什麽人會說閑話,宋承唐風,整體社會氣氛還是很開放的。就如杏花,前陣子還盤算著生完孩子回鄉下找個老實的莊稼漢嫁了,連置辦田莊的錢都準備好了。
龐昱對此表示支持,除了他姐,杏花是他見過最有分寸又會過日子的女人了,他時常能在杏花身上看到龐妃的影子,所以她做的一切決定龐昱都大力支持。
不過輪到冰姬時,宋朝開放的風氣就沒什麽作用了,有一個成天想拿自己賣個好價錢的爹,也難怪女兒會如此特立獨行,中秋夜裏就給自己找好婆家了。
說起她給自己找婆家的舉動,就不得不提中秋夜發生的那些事。
中秋那晚,冰姬偷偷溜出家門,又故技重施女扮男裝,然後在市集上碰到了她神往已久的書法家,有“聖手書生”之名的張宏祖。她一眼就被那正氣浩然的青年給迷住了,因此在張宏祖拍賣那幅“盡忠報國”的字後,不顧遼國七皇子的威脅,花了五十兩買下大家都不敢買的字。
沒辦法,老百姓們不是不愛國,也不是不捧大書法家的作品,而是遼國七皇子和他那群跟班將張宏祖的攤子圍成了一個圈,個個手裏都拿著明晃晃的刀,就是不準他們買那幅字,平頭老百姓哪裏敢跟手中有刀的外國使臣比硬氣,就算愛國也不會這麽傻啊,等他們回家拿了鋤頭笤帚再來戰過不遲……不過還沒等他們回家拿鋤頭,冰姬就被一腔熱血點燃了。
那時的她很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沒見過當街縱馬行凶的遼人,冰姬並沒有感受到遼人手中的刀有多危險,也不清楚百姓對遼人的恨意和忌憚。她一麵對同胞懦弱的行為感到羞恥,一麵又挺著胸膛挑釁地從耶律勿(遼國七皇子)身邊走過,還故意讓張宏祖在那幅字上提款,寫下“贈與秦冰”的字樣,生怕別人查不出她的名字來曆似的。
當晚,冰姬和張宏祖兩個憤青對月結拜,結為異性兄弟。
張宏祖和他妹妹雪兒始終不知道冰姬其實是女兒身,雪兒還對冰姬十分愛慕。
沒過兩天,耶律勿造訪秦侍郎家,看到客堂裏掛著熟悉的“盡忠報國”的中堂,還有上麵那句“贈與秦冰”的話,就故作不經意地跟秦侍郎提起了他家的“兒子”,秦侍郎則一臉蒙圈地回答:“我沒有兒子,隻有一個獨女……”
後來就有了耶律勿上門提親,秦侍郎夫婦歡天喜地的事。
被逼婚的冰姬,又從家裏逃了出來,不光是府中家丁在找她,就連遼人也時常盯著她,走投無路之下,隻好來開封府敲鼓了。
等到了公堂,冰姬又後悔了,她確實委屈,可她能告誰呢?
告遼國七皇子?人家正兒八經來提親,有什麽問題?雖然耶律勿娶她的動機多半有些見不得人,但程序上是沒問題的,人家又沒來強搶。
告她爹秦侍郎?那可是親爹啊,總不能因為親爹給自己找的親事自己不滿意,就把人告上公堂吧?
所以冰姬在堂上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最後寧可挨上二十大板也不告了。
聽完冰姬的敘述,在場的三個男人都有些無奈。
包大人對弱勢群體果然態度和善,頂著一張黑臉,用盡可能溫柔的語氣對冰姬道:“冰姬姑娘,你留在開封府始終不像樣,家中父母也會擔心的安危。不若你先回府,回頭本府再去勸勸你父親,那遼國七皇子並非良配,相信曉之以理,他也會明白過來的。”
冰姬搖頭垂淚:“不行,我爹下了朝十次有九次都在說包大人的壞話,您要是一去,說不定我爹第二天就把我送到七皇子府上了。”
包拯:“……”
龐昱覺得那張黑臉好像變得更黑了。
“那秦大人可有什麽比較要好的朋友,或是能勸服他的人?”包拯問道。
“有。”冰姬抬起頭,用十分複雜的眼神看了眼龐昱,不情不願地說,“……龐太師。”
包拯轉向龐昱:“那小侯爺……”
“這事您還是親自跟我爹說吧。”龐昱摸了摸鼻子,“我若是去跟我爹說,我爹說不定還以為我想娶冰姬呢!”
冰姬一聽就惡狠狠地瞪眼:“誰想嫁給你!我才不要你幫我呢,大不了離家出走,我會遠離京城,與張兄遠走高飛!”
“你那張兄知道你是個女人嗎?”龐昱白了一眼。
“……”冰姬又想抹眼淚了。
“好了,為了兒女私情,棄父母孝義於不顧,實在非人子所為!”包拯肅著臉道,“冰姬姑娘,念在我與你父同朝為官,本府勸你速速回家,你的親事乃是私事,本府不好插手。”
冰姬眼眶一紅:“難道大人就眼睜睜地看著父親將我送入狼口?你良心何安!”
要不是有縱馬行凶的事證明那耶律勿確實並非良配,包拯真的很想勸這姑娘接受對方算了。可縱然知道,人家父母都同意了,包拯有什麽權力管別人嫁女?
可再貪圖富貴的父母,也是希望孩子好的,慫恿冰姬不顧孝道跟人私奔遠走高飛這種事,包拯也做不來。
就算是斷案如神的青天,也有左右為難的時候啊!
龐昱這些時日與包拯相處下來,自覺生出了“革命友誼”,聽見冰姬指責包拯的話就有些不樂意:“難道這件事上你自己就一點錯都沒有嗎?要不是你買下那幅字,還非要人題字,挑釁耶律勿,他會來你家提親嗎?”
“難道我就眼睜睜地看著遼人來砸場子,欺負我大宋無人?”冰姬梗著脖子道。
“我大宋豈會無人?”龐昱好笑道,“遼人砸場子,你不會找官府?年節夜晚最容易出事,街上到處都有禁軍巡邏,你不會找官兵來對付遼人,非要自己出這個頭?你還覺得自己很厲害,很偉大了?”
冰姬被他說得麵紅耳赤,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口。
兩年前的花船事件就能看出冰姬的衝動莽撞,做事全憑“我任性”和“我樂意”,撞了南牆也不記教訓,如今遭到逼婚,也並非無跡可尋。
但看冰姬捏著衣擺啜泣,又讓人心有不忍。
包拯最終還是歎氣道:“唉……冰姬姑娘,你先回家,明日我去拜訪太師府,看看事情能否有轉機。”
冰姬含淚謝過包拯,出門前又瞪了一眼龐昱。
龐昱仰頭望天,從此對女人更加敬謝不敏。
***
“秦鵬年是兵部侍郎。”公孫策坐在床邊慢慢地給大理世子喂藥,聽完冰姬的故事後,若有所思道,“大人,你可還記得,前段時間咱們曾懷疑朝中有遼人細作,將宋軍兵力分布偷偷透露給遼人,因而遼人每戰都能占得先機,贏多輸少?”
“公孫先生的意思是……”
“耶律勿行事跋扈,漠視人命。他若想羞辱冰姬,有的是叫人難堪的法子,何必費盡心機娶她過門?”公孫策最近正是脾氣不好的時候,說起話來也很直白,“耶律勿自從來到開封,除了煙花之地,未見他與朝中其他官員結交,唯有這個秦鵬年……大人難道不覺得可疑?”
“先生所言有理。”包拯捋著胡須道。
“再說,耶律勿連王丞相的麵子都不給,難道就會顧著秦鵬年的麵子?”公孫策道。
這事同樣發生在幾天前,當朝丞相出門上朝,被遼國七皇子擋住了去路。老好人王丞相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幹脆給耶律勿讓了道,結果後頭耶律勿那群人各個嘲笑譏諷,以為大宋怕了遼國,得意的不得了。
正好趕上包拯也上朝路過此地,他直接教育了王丞相一頓,派人攔住耶律勿,要求耶律勿給他們讓道。
耶律勿畢竟是使臣,帶的人也並不多,這要論戰鬥力,他肯定是比不過全開封府的人一人一悶棍的,隻不過在小小的讓路問題上,他欺負了老好人王丞相,就以為大宋好欺負呢。
包拯卻偏偏是個硬茬子,不給七皇子這個麵子。
話說回頭,耶律勿連王丞相都不怕,一個侍郎之女挑釁了他,他就算殺了冰姬都是做得出來的,為什麽偏要向冰姬提親呢,總不可能是看上了冰姬的美貌吧?
真說起來,冰姬雖然長得不錯,但也絕對沒到傾國傾城的地步,安樂侯若是穿上女裝指不定比她還貌美呢!況且耶律勿也是個風流的,來京城短短幾天就把所有的花街柳巷都玩了個遍,見過的女人多不勝數,說他對冰姬一見鍾情,鬼才相信!
而公孫策的假設就非常合理——如果秦鵬年就是朝中的遼人奸細,那麽耶律勿的提親就帶有政治色彩,為了鞏固他們的合作,聯姻顯然是個大家都覺得不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