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行刺案12

字數:4946   加入書籤

A+A-


    耶律勿原本已經說通了老好人王丞相,讓他促成冰姬和親一事,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語道破了他的計劃,而他又打不過那白衣少俠,隻好讓這個計劃胎死腹中。

    王丞相是朝中的和稀泥派,有點牆頭草的感覺,上次他本著寧可繞遠路也不願得罪人的心態就給耶律勿讓了路,結果被自己的後輩包拯言辭教育了一頓,心裏對包拯已經有點不滿了。加上他年事已高,如果沒能做點政績出來的話,趙禎很可能念在他年紀大了的情況下讓他告老還鄉,而最有可能接替他的人,就是包拯。

    雖然心裏也不大喜歡囂張的遼人,但為了仕途,王丞相還是捏著鼻子與耶律勿合作了。再者耶律勿忽悠王丞相,言自己與冰姬是兩情相悅,愛當媒人的王丞相也樂得成人之美。

    所以當耶律勿前來說明又不想要和親的時候,王丞相整個人都懵了。

    “七皇子啊……你、你不是與冰姬兩情相悅的嗎?怎麽昨天還說非她不娶,今天又變卦了?”王丞相一張布滿褶子的老臉都快皺成菊花了,“可……可老夫已經和聖上說了,聖上也同意了,聖旨就在龍案上呢,今天就要下發了!”

    “那你現在就進宮去與你們的皇帝說,這個親事還是不結為好。”耶律勿態度傲慢,言語中還很有些不滿。

    “這……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七皇子不如為老夫解解惑?”王丞相試探道。

    “丞相有所不知,那冰姬……冰姬她……唉!她與人私定終身,已經……已經入住那人家中了!”耶律勿的表情十分到位,憂鬱悲傷得活像是被心儀女子拋棄的可憐之人。

    王丞相本就想在耶律勿與趙禎之間兩麵討好,聽了耶律勿的話後自然就站在了耶律勿的立場上,對冰姬極不滿意,連帶著對秦侍郎都頗有怨言。隻好勸道:“天涯何處無芳草,除了那秦鵬年家的姑娘,大宋還有很多好姑娘,七皇子大可以再選一位世家小姐,何況我朝還有待嫁的公主,身份尊貴氣質高華,與七皇子也十分的相配……”

    聖旨都蓋了上了戳,這時候耶律勿想悔婚,王丞相該怎麽向皇上交代?自然能勸就勸,實在不行換個人選,反正聖旨上也沒有指名道姓寫的冰姬——這種聖旨一般寫的是封號,像冰姬這樣的世家小姐通常會封一個郡主,賜婚聖旨與封郡主的聖旨是同時下發的——也就是說,鐵打的郡主流水的小姐,現在換人還來得及。

    王丞相人老也越發的糊塗了,想著既然上了耶律勿這條船,就不能半途而廢。最起碼他是真的相信耶律勿所謂的“二十萬遼軍鐵騎直逼幽州”的說法,感覺不賠一個公主就大宋就要亡國了!

    如果耶律勿找的不是王丞相而是包拯,包黑子肯定對此說法嗤之以鼻,且不說耶律勿一個人能否調動二十萬大軍,遼國部落眾多,一口氣也拿不出二十萬騎兵吧?

    可惜王丞相也是嚴重的重文輕武,他並不清楚大宋兵力究竟如何,隻是覺得連年征戰輸多贏少,就下意識地以為遼國兵力強勝,十分可怕。

    而事實上,遼人或許驍勇善戰,但能用之人卻並不多,諸多戰役均是以少勝多,再加上買通大宋官員,對大宋邊關兵力部署了如指掌,又有有心人散播謠言,將遼兵傳得神乎其神,長此以往,不光百姓,就連官員們都對遼人又懼又怕。

    就連當朝丞相都難免這麽想,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王丞相是真心想促成耶律勿與冰姬的婚事,不求冰姬能成為王昭君,隻要能保證三五年的太平日子就行了。

    可惜,冰姬當不了王昭君,卻效仿卓文君。

    這可把王丞相氣得不輕,平時看秦鵬年挺上道的一個人,想必他的女兒也應該是個好的,誰知那冰姬居然未婚就先住進了男人家裏……這秦鵬年怎麽教的閨女?!

    好說歹說勸得耶律勿再三思幾番,王丞相身心俱疲地送走遼人之後就立刻坐轎子去了秦府,見了秦侍郎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秦鵬年也懵了,他其實是知道冰姬下落的,但是當時耶律勿說了,不管冰姬如何逃避,她始終都要嫁給他的,所以作為嶽父他隻要點頭答應,其餘的事情耶律勿都會解決的……怎麽一回頭說法又不一樣了?

    當初你不是說隻要點頭答應婚事,我什麽事都不用做的嗎,怎麽就變卦了呢!秦侍郎百思不得其解,恨不得馬上找耶律勿當麵質問,奈何王丞相在耶律勿那裏受了一肚子的氣,又把那一肚子氣撒到了他身上,弄得秦侍郎苦不堪言……

    這一天注定是忙碌的一天,就在秦侍郎與耶律勿秘密碰麵時,一個小姑娘敲響了開封府前的大鼓。

    這小姑娘名叫雪兒,姓張,是張宏祖的妹妹。

    此前她還暗戀過女扮男裝的冰姬,但在冰姬說穿自己的身份後,她又很自然地接受了她的新身份——未來嫂子,並積極地為兩人的婚事做各種準備,絕對稱得上是大宋最貼心的小姑子!

    看見堂下跪著的冰姬、張宏祖、張雪兒三人,包拯的眼皮不自覺地抽動——每次見到冰姬都是一言難盡啊!清了清嗓子,包拯例行詢問道:“堂下所跪何人,你們有何冤屈?”

    張雪兒搶道:“民女張雪兒,狀告兵部侍郎秦鵬年,拆散有情人,賣女求榮!”字字擲地有聲,義憤填膺。

    包拯皺了皺眉,“此前冰姬姑娘已經擊過一次鼓,本府已經告訴冰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官府不便幹預。何況冰姬姑娘也說,隻要去找龐太師代為遊說,令尊想必能夠理解,如今你們前來擊鼓,莫非連龐太師也無法勸說秦侍郎?既然連龐太師都辦不到,本府隻怕也沒有辦法……”

    “現在不是這個問題啦!那遼國七皇子本來向皇上請旨要冰姬姐姐去和親的,但是不知為何他又不想娶冰姬姐姐了,我哥聽說這件事後就立即去秦府提親,可是秦夫人奚落我哥一頓不說,還讓家丁把我哥打出了秦府,實在是欺人太甚!”

    “哦?”包拯有些驚訝,他還真沒聽說過和親的事,不過隻要仔細一想,他和龐太師都是不讚成對遼國讓步的,又有安樂侯在,龐太師絕對不可能提出和親一事,那麽此事牽頭的人隻會是王丞相了,王丞相畢竟是老了啊……包拯收起思緒,又問,“那秦夫人為何將張公子打出秦府?”

    “她……她嫌棄我哥給的聘禮不夠!”張雪兒氣得小臉通紅,羞憤不已。

    “那不如你們準備一份厚重的聘禮,再上門提親?”包拯建議。

    “沒有用的,她已經準備把冰姬姐姐和玲瓏姐姐一起嫁給遼國七皇子,不是做王妃,而是做妾!”張雪兒用盡力氣吼出來,顯得極為憤怒,倒是跪在她身後的冰姬和張宏祖,一個自顧自地垂淚,一個麵色尷尬不已。

    包拯聽得一頭霧水,他對這家人的了解當真不多,“這玲瓏又是何人?”

    “她是我的表妹,自小父母雙亡,被我爹接進府中,與我一同長大,感情極好。”回答包拯的是冰姬,語氣哀怨,“這些日子,冰姬住在宏祖家中,府裏的消息都是玲瓏悄悄傳遞給我的,和親一事就是她說的,聖旨都發下來了,但又不知何故中途換了人選,玲瓏以為此事已經作罷,冰姬不再受七皇子威脅,就提議不如趁早讓宏祖過府提親,定下親事,省得夜長夢多。誰知……誰知宏祖去提親,被夫人趕了出來,冰姬回到家中詢問,夫人卻說……”

    冰姬說不下去了,提起袖子又抹了兩把眼淚,瞪著一雙通紅的眼睛,抽噎了一會兒才繼續說。

    “她說……冰姬與宏祖無媒苟合,不配為秦家女,更不配為正妻……她說秦府已經得罪了七皇子,為了讓七皇子消氣,要將冰姬與玲瓏送與七皇子為妾……”冰姬實在是沒法繼續說了,從小到大嬌寵養大的世家女,哪裏聽過這麽不堪的話,哪裏受過這種委屈?

    以往都是冰姬給繼母甩臉子,但她從未想過,繼母會在婚事上給她下這麽大的絆子!

    之前冰姬離家出走,秦府家丁就總是慢了遼人一步,冰姬差點被遼人抓住,走投無路才去敲開封府的鼓,這麽一想,當初秦夫人或許早就打定主意要讓遼人先找到冰姬,先毀了她的名節,再順理成章將她嫁給耶律勿!

    不過中途有包拯插手,秦夫人的打算落了空。

    可她從未放棄,表麵上是個關心繼女的好母親,實際上她就是想方設法不讓冰姬風光出嫁,即使是嫁給一介布衣的張宏祖都不行,因為張宏祖是冰姬的心上人,她絕不會讓冰姬順心順意。

    秦夫人不是不計較冰姬平時的任性妄為,她把這些都記在了心裏,等到冰姬要出嫁的時候再一筆一筆還給她。

    冰姬總算見識到了這位繼母的可怕之處,然而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一句“不配為秦氏女,不配為正妻”就能毀了她的一生!

    冰姬想過真的不要媒人直接嫁給張宏祖,兩人遠走高飛,拋開渣爹和繼母。可惜張宏祖是個正直得有幾分迂腐的人,他自問與冰姬是清清白白的,絕沒有不能見人之處,憑什麽不能得到父母的祝福,憑什麽要遠離京城私奔他鄉?

    張雪兒看到親哥被打出的一身傷,也是十分心疼,她理智上是站在哥哥這邊的,但情感上是站在冰姬那邊的,既然秦家不喜歡哥哥,那就沒必要再去求人家了,我們過好自己的就行了啊!

    無奈,張雪兒這個親妹妹也勸不動頑固書生張宏祖,於是姑嫂一合計,幹脆又去了一次開封府,請包大人想辦法。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天都在搬家……沒網,用的還是手機的熱點分享,手機還剩不到100m的流量了qaq,順利的話9號就有網了,我沒有棄坑,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