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鍘王爺10
字數:5269 加入書籤
證據俱全, 如何讓京東王主動上公堂卻成了一個問題。
事到如今,京東王趙怡自己也清楚開封府裏有不少對他不利的證據, 寧可龜縮在家, 也不給開封府任何機會傳他上堂——既然並未見過開封府的人, 就可以當做什麽事都不知道。
這不是個永久性的法子,可趙怡在接連失去林威和王千總這兩人之後, 不得不這般小心謹慎。
當然,京東王也沒有坐以待斃, 他分別給皇上和八王爺去信一封。給趙禎的信上寫的是慷慨陳詞, 強調他一片忠君之心日月可鑒, 如今開封府卻因一樁“小小的”案子要拿他歸案,令人寒心。
給八王爺的信,則細數了小時候在王府生活的點滴, 表達了對八王爺的一片孺慕之情,求如師如父的八王爺能看在他第一次犯錯,且已經有悔過之心的情況下,能勸開封府從輕判罰。
趙怡不敢像糊弄趙禎那樣對八王爺說那些虛話,因為他知道八王爺跟包拯也是好友,他收到信以後肯定還會去包拯那裏尋求真相的。
所以他在心裏著重強調了年幼時那段最容易讓人心軟的歲月, 還說自己有了悔過之心,雖然他並沒有。
真心悔過的話, 也不會派人刺殺唐文廣了。
趙禎對這位年紀相仿的兒時玩伴還是很上心的,收到信後就將八王爺叫進宮裏,叮囑他要盡最大的可能保住趙怡。朝中缺人, 王公貴族裏看著還像模像樣的人並不多,趙怡能算一個,原本趙禎還想給趙怡一份差事的。
八王爺心中苦澀,心裏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
兩個孩子都是他看著長大的,對他們的性情自然也很清楚,以八王爺對趙怡的了解,他能求到陛下和自己的麵前來……想必已經是心虛至極了。
“我還記得有一次,他不小心打碎了我的玉鎮紙,又是把王妃哄得樂嗬嗬,叫她幫忙一起掩飾,又是叫人去坊市買個一模一樣的回來,忙裏忙外,隻為了讓我以為他沒有打碎那個玉鎮紙。”八王爺坐在開封府的花廳裏,對著包拯歎氣,“年紀尚小,就已經養成了不達目的不罷休,且每件事都必須按照他的想法來的性子。我那時擔心他長大後戾氣太重,就叫他多看書畫畫,陶冶性情,他倒是照做了,隻是……”
隻是在做表麵功夫罷了。
趙怡的性子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執拗,他可以為一件小事隱忍籌謀,為此耗費再多的人力物力也在所不惜。
八王爺暗含希冀地看著包拯:“那孩子,真的沒救了嗎?”
包拯搖了搖頭:“唐家十幾口人慘死刀下,還未入土,包某豈敢徇私枉法?唐文廣重傷未愈,唐小光稚齡之年遭此打擊,差點瘋癲,又有誰來可憐他們?”
八王爺黯然苦笑:“那我……勸勸他吧!”
可是趙怡又哪裏是會聽勸的人?
“皇叔,我犯下那樣的事,一旦進了開封府,就絕不可能再出來了!”趙怡哀求道,“聽說陛下還想給我個一官半職,以我的才能,必定能為陛下分憂,皇叔是想看我年紀輕輕就死在那包黑子的鍘刀之下,還是能有個更好的未來?”
“可是……”
“更何況,我若去了,王妃又該怎麽辦?她現在還沒有一兒半女,將來誰願意侍奉她膝下?”趙怡動之以情道。
八王爺歎氣:“可你若是一直待在府裏,或許一時可保住性命,但你所說的官職也不會再是你的了……若是你認罪態度良好,興許包拯願意網開一麵呢?”
“他派人悄悄將那女人從我府裏帶走,就是打定主意要和我撕破臉了,又怎可能對我網開一麵!”趙怡目光發狠,比起其他,劉金鳳的突然失蹤才是最令他氣憤的一件事。
他不光是為了一個還沒得手的女人損兵折將,而且這種再也不能控製一切感覺令他躁鬱不安。
八王爺看著趙怡眼中醞釀的瘋狂,暗自心驚,隨後啞聲道:“若是我願意用禦賜金鐧來保你呢?”
“禦賜金鐧?”趙怡微微睜大眼睛。
“對,就跟免死金牌一樣,可保你性命。”八王爺避開了他的視線。
“好,那我去一趟又何妨?”趙怡忽然笑了起來,“看那包黑子做好萬全準備,卻奈我不何的樣子,倒是一件樂事。”
八王爺無聲歎息,離開京東王府的時候更是滿麵悲愴,可惜趙怡看不見,他的心神全都放在未來的官職上了。
經八王爺的勸說,趙怡終於站在了開封府的大堂上。
“啊!就是你!是你搶走了我娘……”唐小光一見到趙怡就驚叫起來,神情十分恐懼,“是你殺了我爹,我爺爺和奶奶的!”
趙怡連眉頭都沒皺,隻是視線落在護住小光的劉金鳳身上,陰沉得令人害怕。
劉金鳳忍耐心中畏懼,叩拜道:“民婦劉氏金鳳,叩見大人。民婦於三月十五那日被京東王強帶回王府,我兒小光親眼目睹,回家以後,小光稱是官兵抓走了我,家人報了官,縣令要小光來認官兵製服,小光也認出了王府侍衛的製服。後來我為見相公一麵,用錦緞將他召來王府,以為能暗中與相公傳遞信息,沒想到被王爺發覺,他竟派人殺了我唐家上下十幾口人……”
唐文廣、丫鬟梅香、縣令李南,以及原衛尉寺少卿朱大釗都一一上堂作證,又有仵作的驗屍結果,屍體上的傷痕與王府侍衛的佩刀一致。
又有埋屍之地附近的腳印,也與那些侍衛的鞋底相一致,甚至有的人鞋底還有未清洗幹淨的混了血的泥土。
錦緞上新繡上去的那部分也確定是唐家人的手藝,唐文廣流著眼淚將兄長修補過的地方一一指出。
奉命去刺殺唐文廣的林威也很快招供,隻有王千總還想將一切罪名背在自己身上,可惜他的供詞錯漏百出,連殺人動機都說不出口。
“京東王趙怡,你強搶民女,行凶作惡,殺了唐府上下無辜的十幾口人,如今人證物證俱全,你可認罪?”包大人目光如炬地盯著趙怡。
“認,可我認了罪又如何?那唐家的十幾口人也活不過來,而本王有心悔過,又有大好前途,你何不看在本王誠意的份上,饒過本王?”趙怡道。
包大人冷笑:“本府可看不出王爺有何誠意,你上得公堂,可有和堂下這些受害之人說過一句致歉安撫之言?”
“我誠在心中,又不是給別人看的。”趙怡反駁道。
“王爺,再多的狡辯,也難以脫去你累累血債。”包大人一拍驚堂木,“來人啊,摘去他的頂冠,脫去他的蟒袍,龍頭鍘伺候!”
“不!你不能鍘我!”趙怡瞪大眼睛,扭頭看向八王爺,“皇叔救我!你不是有禦賜金鐧嗎——”
“禦賜金鐧,已經被皇上收回了。”八王爺看著神情激憤的趙怡,心痛道,“若是人人都以為能仰仗免死金牌,從而故意作惡,那這金牌還不如不要!這禦賜金鐧,還是我稟告皇上,讓他收回的。”
趙怡驚恐地看著八王爺:“皇叔,你要眼睜睜地看著我死嗎!”
八王爺抹去眼角的濕意,對包拯拱了拱手:“大人依律行事即可,陛下那邊,本王代為勸說。”
包大人歎息一聲:“開鍘——”
“不——這一切都跟說好的不一樣——”趙怡瘋狂地掙紮,卻仍是逃不過頭被按在冰涼的鍘刀口上。
鍘刀落下,鮮血四濺,劉金鳳牢牢地將兒子按在自己懷裏,眼睛卻一眨不眨地看著那顆人頭落地,終於,她落下了血仇得報的淚水。
“多謝青天包大人……”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
……
八王爺滿心滄桑地替曾經最為看重的侄兒收斂屍身,為他安排好身後事,整個人都仿佛老了一圈。
在這種時候,他本是誰也不想見的,可架不住那人臉皮太厚,三分五次催管事前來通報,擾得八王爺都沒心情傷感了。
“靜王,你究竟有何急事要來找我?”八王爺鬱悶道。
靜王賠笑了下,拿出一封信給八王爺看:“我知道你最近心情不太好,所以給你告訴你個好消息!我那兩個犬子,雖說是第一次上任,但他們在徐州也做了不少功績,他們放賑濟民,用心良苦啊!就是徐州百姓民風強悍,貪得無厭,徐州知府同他們沆瀣一氣,也是可惡,果然是窮山惡水養刁民!所以我那兩個兒子便想問問,能不能請朝廷派兵鎮壓那些刁民……”
與此同時,包拯也收到了徐州知府陳謙送來的信。
信上的內容,卻截然相反。
“那趙秋傑、趙秋堂兄弟二人魚肉鄉民,激起民怨,喪盡天良!讓他們去放賑,他們在米裏摻沙,且不是免費發放,而是要花錢來買,賣得比坊市還貴!徐州內的鄉紳家裏被他們洗劫一空,不願交出身家財產的就被殺死,有百姓告到官府,說天子不仁,派來的欽差如惡鬼索命,直接被那兄弟二人當堂亂棍打死!”包大人氣得把信丟在地上,“此等惡徒,比強盜還不如!”
徐州饑荒,也有不少良民被逼落草,他們一般隻打劫有油水的人,遇見窮苦人家甚至還會倒貼,如此行為,真的比趙秋傑、趙秋堂要善良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