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局中局2
字數:5227 加入書籤
作為皇上的小舅子, 又聖眷在身,安樂侯自然也在高麗使臣到來的第一時間就跟隨滿朝文武把這些人都認了一遍。
當所謂的高麗太子上前進獻朝奉的貢品時, 龐昱一眼就認出了那張臉。
最初龐昱還以為王崑故意隱瞞了自己的身份, 直到龐昱與他搭話時, 發現對方看自己的眼神是如此陌生,甚至還帶了些警惕後, 龐昱才發現那隻是一個與王崑有著同一張臉的人。
與王家兄妹相處的時日長了,龐昱對這對兄妹的性情與背景都有大致的了解。
別看王素貞和白素貞都叫“素貞”, 但王姑娘就是個尋常可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 骨子裏帶著她爹王老實的剛正與單純, 並不知道什麽叫迂回和圓滑,所以也鬧出過不少啼笑皆非的事來。
而王崑呢,雖說他的性子也正直, 可從他曾經趁夜將匪首燕無雙放跑的舉動,就能看出他與王家父女最大的區別。
比起老實巴交地去官府告狀的王老實,和孤身上路嚴詞拒絕別人保護的傻姑娘,能看出燕無雙和他身後聚集的那股力量的價值,王崑似乎本能的就有一種審時度勢的能力,哪怕沒有經過仔細的思考, 僅是出於本能,也顯得跟尋常百姓有所不同。
所以在聊天的時候, 龐昱等人有意無意地又問了兄妹倆不少問題,漸漸就知道,其實王崑是一年前被王老實從山裏撿回來的, 由於他摔了腦子,什麽都不記得,隻知道自己叫“王kun”,連怎麽寫的都忘了,於是王老實就收留他當兒子養,還請村口的黃大仙給他起了個名字。
村口那個算命先生為了表現自己飽讀詩書,就故意選了個比較少見的“崑”字,所以王昆一直以為自己叫“王崑”。
這也能解釋當初龐昱的疑惑,為什麽明明是兄妹倆,王素貞卻好似對兄長暗生情愫——因為他們根本不是親兄妹。
與高麗太子同名,又生著同一張臉,而且恰巧是一年前被王老實救回家的,這種種的巧合都說明王崑的來曆有問題。
陰謀論永遠不會過時,龐昱可以肯定王崑才是真正的高麗太子,他必定是在一年前被人掉了包!
再聯想白玉堂那神乎其神的易容術……沒有人敢說天底下除了白玉堂就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到吧?
隻可惜他們掉包太子的時候,以為太子王昆必死無疑,沒想到墜崖之後,王昆成了王崑,死裏逃生撿回一命。
聽完龐昱的分析後,王崑隻覺得頭腦發脹:“侯爺……您莫不是在與和、和小的開玩笑吧?”
“你看我的樣子,像是在開玩笑嗎?”龐昱繃著臉道。
饒是王崑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都被這可怕的猜測震驚得差點站不住腳,還要讓妹妹來扶著他:“可……可我真的什麽都想不起來了啊……”
“現在放你們兄妹回徐州太危險了,你們也在開封府住過一段時日,認得出你們的人不在少數,若是有心人將此事告知了如今的‘太子’,你們認為他們會怎麽做?”
王崑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他看了眼依偎在身邊的王素貞:“若是他們想要對付的人隻有我一個也就罷了,可如果他們威脅到了妹妹……”
“所以說,你們最好還是在開封府再多住幾日。”龐昱道,“哪怕你失憶一事僅是巧合,長相也是巧合,總要等我們查清楚了再走,不是嗎?若是你當真是高麗太子,那就更不能遠離開封府了,一旦出了城,假太子肯定會盯上你們的!”
王崑沒有猶豫太久:“……好,我留下!”
王素貞卻不大情願:“我哥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什麽太子,為什麽我們不能遠走高飛,躲得遠遠的,讓那什麽太子找不到我們呢?”
王崑欲言又止地看著她,歎氣道:“若我真的是高麗太子,隻怕謀害我的人別有所圖,甚至可能威脅到大宋的安危。要是我真的走了,那豈不是讓奸人得逞,到時候哪怕我們躲得再遠,也難以避免被戰火波及……素貞,你想看到徐州城十萬饑民的慘況再次上演嗎?”
這番話把王素貞堵得無話可說,她扁了扁嘴:“好吧……我都聽哥哥的。”
小姑娘雖有任性的時候,可到了關鍵時刻,她也是分得清孰輕孰重的。
不過,連同張龍趙虎在內,五個人出城的時候是騎馬,回去的時候都擔心王崑的樣貌會被有心人察覺,都有些踟躕。
龐昱大手一揮:“沒事,我已在城門口安排了馬車,到時候王家兄妹就乘馬車回去。”
趙虎對龐昱豎起大拇指:“還是小侯爺想得周到!”
張龍也點點頭。
王崑兄妹無驚無險地重返開封府,這一次,從宮宴上回來的包大人跟他們詳細介紹了高麗使臣中值得關注的對象。
“此次前來大宋的高麗使者,除了太子王昆以外,還有高麗昭媛所出的三王子王睿,以及和親的王月公主。以及護送這三位貴人的樸將軍,這位樸將軍據說武藝高凡,還想當場挑戰展護衛,不過陛下並未答應。”包大人說。
也是,萬一展昭打不過人家,那豈不是丟了麵子?何況這可是宮宴,滿朝文武以及高麗使臣都看著,趙禎可是萬萬輸不起的。
與其賭展昭能贏的一半可能性,還不如根本不要賭。
趙禎的性子本就成熟穩重,缺乏銳意,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也不奇怪。
高麗那邊很快就有人嘲笑道:“你們大宋不是號稱人才濟濟嗎,怎麽連一個小小的挑戰都不敢答應?”
趙禎也回道:“兩國相交,是結親而非結仇,若是樸將軍有個好歹,大宋也難以對高麗王做出交代。朕並不禁止私下裏的武學切磋,可在國宴上,這般的挑戰意義重大,還請三王子慎言。”
出言挑釁的是高麗三王子,可他實在太年輕,麵對一個已經當了好幾年君王的趙禎,說話技巧肯定是比不過對方的,何況王睿的脾性本就偏於高傲自滿,又喜怒形於色,和老狐狸般的趙禎一比就顯得有些“傻白甜”了。
說不定,趙禎這番言語其實就是給滿朝文武透露一個訊號,隻要是私底下,哪怕把那個高麗將軍打殘了都沒關係?
高麗使臣一來就挑釁,任誰心裏都不會痛快。
“所以展護衛到現在都還沒回來,就是去跟樸將軍‘切磋’去了?”龐昱伸長脖子看了看,確定展昭沒有跟著包大人回來。
包拯:“……咳,年輕氣盛嘛。”
“那白玉堂呢?”龐昱又問。
包拯:“也……年輕氣盛?”
龐昱垂下雙肩,無奈一笑,索性拋開兩個年輕氣盛的武者。“包大人,你也看到高麗太子,可覺得他與王家大哥長得像?”
包拯嚴肅臉:“確實很像。可惜本府隻遠遠看了一下,沒有與那位太子接觸過,若能與之交談一番,說不定會發現更多。”
“我和他交談過了。”龐昱趕緊說,“他給我的感覺與王兄根本就是兩個人,氣質沒有相似之處,可我眼力差了點,看不出他有沒有易容……”
包大人歎氣道:“據聞高麗太子也習武,要想近身,隻怕不易。”
張龍若有所思道:“大人這麽一說,卑職倒是想起,王崑學武時天賦很好,很多招式他看個兩三遍就會了,莫不是曾經學過武的緣故?”
“如此一來,王崑就更有可能是高麗太子了。”龐昱摸著下巴說。
王崑越聽越懵,倒是王素貞還不放棄道:“沒準我哥和那個太子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呢?”
“那倒是有趣了,我可沒聽說過高麗王後生了一對雙胞胎。”龐昱攤手。
包拯也點頭:“確實,當年高麗王還是太子的時候也曾出使大宋,娶了先皇的一位公主為太子妃,兩人成親後過了兩年才離開大宋。而那兩年間,太子妃就誕下了如今的高麗太子。”
所以這一次禮尚往來,高麗就送了個公主過來和親。
至於高麗王登基以後是否還有其他子嗣,大宋這邊管不著,唯一清晰地記錄在案的,就隻有在大宋出生的王昆。
也正因為如此,王昆一回到高麗就被封為世子,等到他爹當上高麗王之後,他又被進封為太子。
可以這麽說,若非娶了大宋的公主,背靠大宋,高麗王也當不上高麗王。而作為聯係大宋與高麗的紐帶,王昆的存在也是十分必要的。
那麽對太子下手的人,估計就不是高麗王了,除非他是想不開。
於是眾人將目光放在了那位“傻白甜”的三王子身上——說到謀害太子,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為了奪嫡。
龐昱疑惑道:“可是,既然高麗太子是習武之人,那暗害他的人豈不是武功比他還要高?”
高麗這些人中,明麵上武功最高的人是樸將軍,難道那位樸將軍也參與了?
包拯搖了搖頭:“我們對高麗的了解還太少,最好不要多做揣測,以免影響判斷。”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更晚了,沒想到周末也要加班qaq……麽麽噠!